一本光看目录就很吸引人的杂文集。
文笔幽默、泼辣、犀利,让人笑后不免深省,读后感觉畅快淋漓,令人大呼过瘾。
你可能很少会这样去思考问题,没关系,读完后你会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视角更独特!
杂文能集结成书的太少了,这本是一颗闪亮的珍珠,等你采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下跪的舌头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魏剑美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本光看目录就很吸引人的杂文集。 文笔幽默、泼辣、犀利,让人笑后不免深省,读后感觉畅快淋漓,令人大呼过瘾。 你可能很少会这样去思考问题,没关系,读完后你会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视角更独特! 杂文能集结成书的太少了,这本是一颗闪亮的珍珠,等你采撷。 内容推荐 怀侠骨义胆气魄,写痛快淋漓文章。 特立独行的魏剑美向以大胆泼辣而不失幽默的笔锋著称,本书撷其杂文和思想随笔之精华,既有深刻独到的思想感悟,也有对社会热点的精彩剖析。 网友评价说“昔读鲁迅,今读老魏”。要了解当今中国社会之真相,不可不读魏剑美。 目录 自序 下跪的惯性与思想的力量 第一辑 被恶搞的人生 我的复古主义理想 对屁股同志的评价问题 老魏的马屁生涯 进城民工诸葛亮的成功之路 四个老“愤青”的牢骚 考试才是第一生产力 我若暴发 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发财咋就这样容易呢 杀人无罪论 一篇正面报道的诞生 出国旅游这码事 我为什么崇拜专家 饭局上的演出 词语新解 股票是个什么票? 不吃饭还不行吗 22世纪的爱情 耶!俺做农民好幸福 我反腐倡廉的一天 感恩盗版 第二辑 一个人的追问 凭什么要我让道 我们为何对母校失去了敬意 道理的N种讲法 当痛楚成为一种游戏 中国式说话 浪漫主义的“新闻眼” 贪官的“民意哲学” 公平:奥运精神的社会性要义 权势阴影下的大学教育 郭德纲式的“爱国主义” 且看赵忠祥论“伟人” “粉丝”,一个鼓励自虐的商业名词 新闻事实的真假比记者身份的真假更重要 有尊严地生活 易中天与李大伦 满街尽是高学历 领导人的形象问题 民族的尊严蕴含在平民的尊严之中 “老师”的尴尬 “感动”的时尚元素 著作等身的领导们 小沈阳,自虐文化的又一个范本 一个官场失意者的酒后疯话 骂娘爱国者 第三辑 思想的独舞 思想的独舞 最缺的是“爱人主义”教育 职场的“奴隶主义”和“感恩教育” 老魏的另类活法 我被“平等”误半生 不配合的权利 “伪小人”时代 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我们现在怎样做儿女 底层的尊严 一个男人的人生原则 人生悟语:关于友谊和爱情 心灵独语 博客上的假面人 做局 边缘化生存 写给大学生的忠告 换个起点,换种活法 吃了一顿爱国饭 和导游玩玩心理游戏 第四辑 写在历史的边角 写在历史边角的疑问 隋文帝的“民主考察” 慈禧版的《中国不高兴》 假如蔡元培活在今天 鲁迅非得喜欢梅兰芳吗? 不合时宜的思想 “伟人”的国际性 梁漱溟的骨气问题 对独夫民贼的“费厄泼赖”应该拒行 关于巴以冲突的另一种思考 那些可敬的“叛国者” 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人与事 代后记 老实交代:我的文学经历和文学主张——答媒体记者问 试读章节 “生在新中围,长在红旗下”的老魏从小就知道“旧社会”是“万恶的”,尤其那时候的科举制度更让人深恶痛绝,范进、孔乙己这些人就是受毒害的典型代表,“八股取士”更成了僵化的代名词。也正因此,尽管先后有林琴南、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季羡林、杜维明多次鼓吹“文化复古主义”,但我一直都是陈独秀、胡适“文学:革命”主张的拥护者,直到我真正了解“复古”于阳于民的诸多好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我已经是复古主义的最坚定的拥护者,我主张应该立即恢复以下多项古代制度: 我觉得中阳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废除高考,恢复有着1300年光荣传统的科举取士。我左想右想,实在想不起现存的高考比于科举的优越性,说到僵化吧,前者比后者已经不知道要严重多少倍了,不死记硬背,任你是外国的爱因斯坦还是中田的华罗庚都休想考上中闭随便哪一所大学。科举制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原则更是堪为今世楷模:从唐到清,无论明君昏君,都没有保送的制度,任你是谁要想取得功名,“自古华山一条道”,彻底杜绝权势子弟的终南捷径;人家也没有这个加分那个优先的特例,不像现在,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某某战线子弟”、“奥赛特长生”、“运动健将”都有多少多少分可加,据说现在有能耐的中学,其班上的学生这样那样加分的高达60%,剩下考多少分算多少分的所谓“裸考”的学生都是老实巴交毫无门路的,还没考试已先输了一大截;科举时代根本没有什么“科举移民”,因为无论是“高素质”的首善之地,还是荒蛮鄙野的化外之民,其录取标准完全一样;科举制度也不认什么名人明星,不会因为谁跑得快或者跳得高或者戏子做得出色就让他(她)跨过秀才、举人、进士的台阶直接进入翰林院,更不会照顾到人家没有时间点卯还订老师亲自上门授课;现代所谓的“定向”、“预科”、“在职”、“单考”等名目繁多的批发功名、学位的做法在科举制度下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虽然偶尔也有圣恩浩荡赐予某人“同进士”的身份,但也只是极个别的,远远无法和规模化、制度化的今天相比。据统计,从唐朝开始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总计取进士约10万,其中半数出生于连续三代民的贫寒之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多重录取标准,没有教育产业化和考试产业化的古‘代科举制度比起现在的高考要更进步、更公平、更人性,因而也更科学更文明! 官员三妻四妾的婚姻制度样听待恢复,现在很多地方不是推行“廉内助”的经验吗,国家那么多反贪、纪检、监察部门都不能有效解决的官员廉政问题,一俟“廉内助”政策出马,就出了成绩、有了效果、成了经验,你想想,这官员要是多配儿个妻妾.那反腐倡廉的功效会提高多少倍啊?再说,“包二奶”、“包三奶”的生活作风问题也就不存在,保护干部就是保护国家的财富啊!三妻四妾稻正言员之后,官员们还可以避免譬如“美貌女主持死在床上”、“包养多个女大学生”这样的负面新闻,可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 官员的用车制度也应该立即恢复为古代的坐轿制度,一是大火节约政务开支,傻子都知道,一辆豪华凌志、本田、奥迪的银两可以置办多少八抬大轿啊!二是有益于㈦家信访事业,过去多少民间冤案就是通过拦轿喊冤的方式得以昭雪的,不像现令领导出门就是豪华轿车,一路高歌猛进,敢去拦车告状啊?除非他想制造车祸。官员坐轿还有一个好处,轿夫不像现在的司机敢以领导的亲信自居到处作威作福,这样一来有利于维护领导威信,防止“身边人”腐化堕落和泄漏机密。现在不少领导干部还喜欢亲自过飚车瘾,引发一些“肇事后让人顶替”、“撞人后拖出多少米”、“酒后驾车还大打出手”之类的丑闻,以至于相关部门不得不规定,领导干部不准亲自驾车。显而易见,一旦恢复抬轿制度,就不必操心出现领导干部亲自抬轿的情况了。 我还主张恢复平民见官员下跪、称呼老爷的古代制度,这样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就像某医院院长认为病人给医生送红包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一样。每次看到“父母官”逢年过节给下岗职工、孤寡老人、贫病家庭送温暖时的电视画面和报纸新闻,我总是想小老百姓要是不跪下谢恩的话,对媒体来说总是一大遗憾,无法深刻传递出人民群众感恩戴德的深厚感情。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能感觉到很多媒体记者恨不得自己跪下去,以获得一种“感动中国”的震撼效果。 其实,古代还有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发掘和再利用,比如已经有某省法院院长提议对贪官不使用死刑,沿用的其实正是“刑不上大夫”的古代先进司法理念;现在很多学者、专家、唱歌的、演戏的、踢球的都有正式的官衔、头衔,或者“参照正厅级标准”、“享受副部级待遇”了,其实就是古代“学而优则仕”精神的发挥和泛化;某专家因为电脑被盗而呼吁恢复收容遣送制度,其实完全可以沿用古代的刺配制度和株连制度,那样社会治安更要大大改观,“知识精英”可以得到更加完备的制度保护和更加充分的尊贵感觉! “复古”如此让人心醉神迷,我衷心期待伟大的复古时代的来临!P2-4 序言 曾经不止一次地面对这同一个问题:思想的意义何在?读书的价值几何? 我不知道别人作何回答,在我,乃是为了某种无畏前行的力量。 阅读,是这种力量的外向寻求;思想,则是这种力量的内在生发。 无可讳言,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既在回避思想,更在拒弃阅读。前者被“智术”所遮蔽,后者为浏览所取代。 据说现在要嘲笑某个人,就说他“很有思想”。 与此同时,那些滋养过人类心灵的经典,正日益被罐头化和卡通化,成为“成功学”的教材和“新国学”的《看图说话》版本。当唐僧成为“管理学”的始祖时,当读《(论语)心得》的人要远远超过读《论语》的人时,思想和文化就成了菜市场任意抛售的小菜。 鲁迅先生早在1925年就冷酷地指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当然,这“奴隶”不仅仅是指外在的轻贱与卑怯,更是指骨子里的依附与媚俗。 让人尴尬的是,八九十年后的今天,这样“万分喜欢”的人们还是随处可见。 不能不承认,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时候,在面对权势和利益诱惑的时候,从舌头到头脑,其实都和阿Q的膝盖差不多,不知不觉就要跪下去了。 我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醒自己:站直了,别跪着,也别弯着!!! 事实上,我同样承认自己不是“精神制胜”主义者,我非常能够理解我生活空间中为数众多的那些聪明人,他们懂得将任何事物都进行物质上的换算,也懂得用层层衣饰将真实的自我包裹起来。在任何一个公共意见的平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思想上裹着厚厚衣饰的人们,在那里闪烁其辞,尽量使自己看起来就像欠缺判断力的幼稚园儿童,借以遮掩原本就少得可怜的一点点个性。上帝给每个人造的面孔原本是千差万别的,但人们却已经学会了将它调整得高度雷同,甚至一模一样。“人定胜天”的宏论在这里倒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但又有谁敢说,这不是得益于现实智慧和历史镜鉴? 我给自己的博客命名为《思想的裸奔》。因为我常常对大街上的裸奔者们生出羡慕和敬意,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敢将真实的、来自自然的身体展示给这个世界。——从生命本原的意义上来说,这也许与道德无关。 我不是勇敢者,我从来没有尝试或者想象过裸奔。 但我希望自己在思想层面上可以像一个裸奔者那样勇敢,那样不顾忌道德家的眼光,那样给人以直观而深刻的刺激。 “人在边缘,心存另类”的我于是开始了文字中的裸奔。——也真幸亏了这文字,要是大腹便便如我者即便真有上街“秀”一把的勇气,警察的盘查尚是小事,只怕围观的女士小姐们先就嗤笑了开来:“这都什么身材!”那岂非羞煞我也。 我也常从文字中观望人类历史上那些裸奔着的伟大而傲岸的灵魂,想到自己和他们居然同为人类而兴奋莫名。与此同时,我止不住好奇而遗憾地猜想:像苏格拉底和孔子这样“述而不作”的哲人,因为无意以裸奔的方式自我展示,有多少智慧的思辨因此而归于了历史的沧海桑田? 对于思想着的人,我无法预们知他所能抵达的彼岸,就像我无法预设攀登者的高度和跋涉者的里程。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攀登者一起向上,和跋涉者并肩前行,也和思想者一同裸奔。——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意味着不惮于展示精神世界最后的隐私。 文字中裸奔的我,唯愿展现的并非全是脂肪。 后记 记者:我们知道您一直是个很不错的散文作者,曾经发表过不少“美文”,并且早在读大学时就在《青年作家》等刊物发表过中篇小说。您还做过多家报刊的执行主编和副总编、总策划等,写过千字千元的“纪实大稿”并获过《知音》杂志首届万元纪实大奖,但您为什么选择了没有多少经济效益还常常惹事的杂文呢? …… 作为以反映时代、表现生活为己任的作家,在时代的阵痛和现实的矛盾面前闭上眼睛固然可耻,但如果一味睁着一双诗意的、浪漫主义的眼睛,则不仅无耻,更是贻害!这样的“反腐小说”可以休矣!这样的“反腐杂文”也可以休矣! (以上内容系魏剑美在接受《杂文选刊》等多家报刊记者采访时的答问,部分已经在《杂文选刊》、《湖南日报》、《新闻天地》等报刊上发表,收入本书时经本人整理、综合。) 书评(媒体评论) 做阳光男人,让思想裸奔,这种美好的愿景,与“正义和真理难以触摸时的深刻的伤痛”同时存在,是作者的精神状态,也是他创作杂文的动因。 我相信魏剑美的杂文发端于愤怒,却根源于悲悯,但这只是其杂文的“基本面”,其特点在于思维活泼每有洞见,观点鲜明而机智,语言生动而幽默,自成一家。 ——鄢烈山 魏剑美和魏剑美的杂文—— 拼命三郎石秀的脾气; 智多星吴用的智慧; 豹子头林冲的功夫。 ——赵敏 魏君大名剑美,实在亦是名如其人。他写小说,更擅杂文。杂文早有鲁迅先生经典断语在上:投枪和匕首。剑较之于匕首,更加寒光四射。而宝剑之美,恰在其寒光逼人。 ——王跃文 魏剑美的杂文直击现实、切中时弊,相较于温情的“心灵鸡汤”,他的文字更富营养,更为宏阔,也更有思想的力量。魏剑美敢言、善言、仗义执言,“只为苍生说人话”,尤为让人感佩。 ——王飞 剑美更像是一个隐士,大隐于市,他的思想却以一种裸奔的方式,试图接近那种在他看来恒定普世的价值,以及可以梦想的美好。他被局限着,但他显得比大多数人更自由。 ——杨耕身 大爱若狂,《下跪的舌头》在犀利陡峭的笔锋之下,让人体悟到沉默汪洋的爱。豪华落尽,唯见真淳。嬉笑怒骂的背后,是一颗既善且美的心灵。 ——陈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