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意外的时间机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乔·霍尔德曼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科幻界最具存在感、最有包容性、最不可或缺的作家,雨果奖和星云奖双料得主,给带来最不可思议的时间传奇,获2010年度科幻奇幻的最高荣誉奖——达蒙·奈特纪念大师奖!

马特·福勒是个不起眼的MIT助理研究员,成天泡在物理实验室。某天,他发现了奇怪的事:当他按下重启键时,一个光敏量子标准器总是重复消失、重现……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宅男的时间旅行史。

马特·富勒,是个不起眼的MIT助理研究员,撰写博士论文之余,成天泡在物理实验室。

某天,他意外地发现一个时间机器。他一边想象着自己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一边把装置安装在汽车上,跳跃到了未来。有趣的事情在于,每次跳跃的时间都是上次跳跃的12次方。而他也经历了千奇百怪的未来:锒铛人狱、成为不受欢迎的名人、见到了真正的“耶稣”、见识到地球的各种毁灭方式……

他开始想念自己原来所在的时代了……

如果,有一天,一个人给你一个时间机器,并告诉你。你的未来会一直向前,只是没有回头路,你会……

试读章节

1

要是那机器头一次消失的时候,马特的导师刚好在一旁看着,下面的故事就会有很大不同。

老头子当时正在示波器前弓着背,盯着屏幕上的那片绿光,样子活像一头肥胖悠闲的猛禽。他胡乱摆弄着两个把手,试图抓住一个扭动着想摆脱他的控制的明亮椭圆。至于马特·富勒,如果他跟着机器的话,他本可以在另一个房间,或者另一个州。

雪珠扑簌簌地打在漆黑的窗户上,眼前放着一台鞋盒大小的新校准仪,马特放下手上的螺丝刀,按下了它的重启键。

那机器消失了。

马特愣了一秒钟。等到张大的嘴终于合上时,他高喊出声:“马尔什博士,快看!”

马尔什博士老大不情愿地从圆形屏幕上抬起头:“怎么了,马修?”

但这时机器又出现了。“唔……是校准仪。刚才有那么一会儿,它……呃……它好像不见了。”

马尔什博士慢条斯理地点了点头:“不见了?”

“就是说,它消失了!不在了!刷的一下!”

“现在好像还在么。”

“呃,现在么,当然了。我的意思是,它回来了呀!”

大块头的马尔什博士把后背靠~Ym作台,椅子上那几根疲惫的弹簧吱嘎吱嘎地发出抗议。“我们俩都很久没睡了。你熬了多久?”

“呃,很久了,可是——”

“多久?”

“可能有三十个钟头吧,”马特看了看手表,“或许还要久一点儿。”

“你有幻觉了,马修,回家去吧。”

马特做了个绝望的手势:“可刚才真的——”

“我说回家去吧,我也得回去了。”导师大人关掉示波器,从衣架上摘下鲜红的保暖外套,肩膀一耸,把衣服穿到了身上。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说:“我是说真的,回家睡会儿,再吃点东西,甜甜糕就别吃了。”

“嗯,好的。”听听,导师大人给起饮食建议来了,意思是:你大概是脑袋吃坏了,可能是糖,可能是咖啡,可能是晚饭后的那一点快药,也可能是薯条、巧克力薄饼干、安非他命。这些东西都能让你看见不存在的东西,或者,看不见存在的东西。

他冲教授挥了挥手,表示晚安,然后又重新坐下来望着校准仪,它的外形有些哗众取宠。马特在外形方面颇有些癖好,当时为了改造校准仪,他去八宝储物罐里找了块上好的长方形橡木,又把金属部分切了切,好让机器和橡木咬合。木材和黑色哑光金属结合的外观,再加上屏幕上闪着光芒的读数,这些都让他觉得开心。

马特本人总是有点邋遢,可他的机器却完全不同。他的自行车像油脂一般无声,轮子中间的铁丝都可以当竖琴弹;那台示波器是他自己拆开后重装的,显示器比教授的那台还要清晰,而且工作时没有“咝咝”声;他有过一辆车,马自达ibuki,它总是一尘不染,开起来只有嗡嗡的轻响。但在MIT,他需要的不是车,而是钱,于是某个住在亚克朗的人就把车子连同他的手工一起掠走了。他到现在都很怀念那种能随意摆弄的自在感觉。

马特用手在机器顶部摩挲了一遍,机身凉凉的,只有电池盒上方略微发热。该关机了,他按下了“重启”键。

机器又消失了。

“见鬼了!”他冲到门口吼了一嗓子,“马尔什教授!”  教授正在大厅另一头戴帽子:“又怎么了?”

马特回头望去,校准仪又出现了。它的影像闪动了片刻,接着就变实在了。“呃……那个……其实也没什么大事。”

“说吧,马特,到底怎么了?”

他又回头望了望:“呃,我是想,能不能让我把校准仪带回家?”

“你到底要校准什么?”教授微笑道,“家里藏着个小型引力子发生器?”

“就是想给电路板做点测试,在家和在实验室做都一样。”他的脑筋飞转着,“明天下雪,能在家干活,就不想跟路上费劲了。”

“好主意,我可能也不来。”说话间,教授已经戴上了手套,“有事就给我电邮吧。”他顶着强风推开大门,然后回头阴阳怪气地说:“那东西再消失的话务必联络我,我们下礼拜还要接着用呢。”

马特转身关上门,在校准仪旁坐下,小口喝着冷掉的咖啡。他对了对手表,然后再次按下了重启键。机器闪了一下,又不见了,但消失的只有金属盒,橡木基座还在原地,四个角上各露出了一个锥形榫孔——上次消失时也是这样。

要是把手掌放在盒子消失的地方会怎样?会在盒子重新出现的时候被齐腕削断?又或者是发生大规模核爆?旧科幻小说写到两个物体占据同一个空间时都会这样写。但应该不会,那个位置在盒子前两次消失后都填充了大量空气分子,而盒子重现时并没有发生核爆。

光芒一闪,盒子回来了。马特对了对表:不到1.3分钟。第一次消失了大约1秒,第二次大约10到12秒。

他的手表是花20元从廉价商店买来的,但秒表功能还是有的。他把表从手腕上解下来,按了几下,调出了秒表功能。随后,他同时按下了手表上的记时键和校准仪上的重启键。

接下来的时间长得仿佛没有尽头。窗户上的扑簌声已经停了,雪珠变成了雪。机器重现时,马特按下手表停止记时:34分33.22秒,换算后等于2073秒。他走到教授的办公桌前翻了几张对数坐标纸。这东西每次失踪的时间长度,似乎正好是前一次的十二倍,这样算来,下一次应该会消失大约6小时。

马特打算在家做个实验证明一下,他找了几个塑料垃圾箱的衬里,准备用来保护机器。包装之前,他先在重启键上盖了个硬纸套筒,用胶带固定好。他可不想让这机器在地铁上被别人无意间碰到而不翼而飞。

P1-3

序言

一个宅男的时问旅行

文/高天羽

《意外的时间机器》,作者乔·霍尔德曼,入围过星云奖和轨迹奖。霍尔德曼爱写活了很久的人,这部也不例外,主人公坐进偶然发现的时间机器,跨越了百万年时光,历经了好几个不同的世代。

马特·富勒,二十七岁,博士生,就读MIT物理系,撰写博士论文之余,还在实验室打工,有个女朋友,生活平稳。但好景不长,导师认为他大材小用,决定不再续约,还鼓励他积极进取,不要成天在实验室混日子。女朋友也嫌他不着四六,断然分手。丢了工作和佳人,马特心灰意冷。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他意外发现实验室的校准仪是一台时间机器——每次按下“重启”键,机器就凭空消失,稍后重现;随着每次按键,重现的时间就越来越久。马特算出机器每次跃进的时间跨度,借了部老爷车与机器相连,然后按下按钮,毅然和现在告别。

未来不都是好的。他先是去到近未来,虽然师友都还健在,但社会风气变得光怪陆离,物理学也已经今非昔比,15年时间,他就成了一个老古董。混不下去,干脆继续上路。但跨过177年后,周围却是一片原始森林,城市已经衰败,文明退回了中世纪,“麻省理工学院”成了“麻省神理学院”,国家的最高统帅不在是总统,而是留着大胡子、身着长袍的耶稣……

自威尔斯以降,时间旅行的故事层出不穷:向过去旅行的,向未来旅行的,到过去改变历史的,到过去无法改变历史的,单一时间线的,多元宇宙的,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情节复杂但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人的……科幻作家探索了时间旅行的各种可能,要写出新意并不容易。这部《意外的时间机器》在科学设定上近似威尔斯的《时间机器》,但它的人物塑造不同以往,写出了时代的特色。

主人公马特爱泡实验室,爱看色情图片,偶尔从毒贩子那里买点兴奋剂,“还没发育”就懂得了时间旅行的相对论效应。他和漂亮的女警察谈“哥德尔和爱因斯坦”,目的是想搭讪。在专业之外,他不善交际,个性木讷,因此见弃于女友。然而,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这都是一个福祸相依的世界,上帝关了一扇门,就会另开一扇窗;夺走一个熟女,就带来一个萝莉。马特到了神权统治的未来,披着宗教的外衣继续干科研,教会为他派来了一个“助教”。未来的助教不问学术,只管照顾教授大人的起居。妙的是,这位助教正好是位个性活泼的美貌少女。更妙的是,当时的隐私观念和现在截然不同,所有的助教都和教授同室而眠,而且若无其事地在人前更衣。由于教会的禁锢,现代青少年耳熟能详、甚至不亦乐乎的活动,这位芳名“玛莎”的少女却是一窍不通,在马特的一步步引导之下(先是展示色情图片,继而除去衣裤任其“拿捏”),才明白了男女之间的那点事。朝夕相处间,两个年轻人发展出了师生情。与此同时,马特受到“耶稣”的威胁,又因为未行割礼,“藏头缩尾”而在如厕时被认作奸细,此地已不可久留,民于是带着刚刚“启蒙”的恋人奔赴未来……

说到这里,各位看官应该看出这是一部宅味颇浓的时间旅行史。但书中写的不仅仅是上天入地、功成名就、美女投怀送抱的宅男式幻想。经历了时间长河中的一道道关卡、一场场历险,马特渐渐变得成熟起来。到了故事的结尾,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木讷的研究生,而是变成了一个照顾家庭、激励他人,乃至推动历史前进的男人。从这个角度看,这部时间旅行史,也是一个宅男的成人史。

后记

1971年,我刚开始写《千年战争》。当时需要设计一种方法,能在不对狭义和广义相对论造成太大违背的前提下,让书中的士兵在有生之年从一颗恒星到达另一颗。我折腾了很久,最后想出了“塌缩星跳跃”技术——“塌缩星”曾是黑洞的别称,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黑洞”这个词。科学家们现在用“塌缩星”表示一种大体积的旋转黑洞。

几年过去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 Thome)出于真实科研而非小说情节的需要,提出了功能完全相同的“虫洞”,这让我相当高兴。我从没想过这样的事会再次发生,但这部小说又的确让它发生了。

为了让时间机器成为可能,我去找了些稀奇古怪的科学理论,结果发现了重力子和弦论。重力子这东西从来没人见过,因此我可以自由发挥。另外,普通人也不明白弦论是怎么回事,所以那方面也同样可写。

然而,就在书写到一半时,我在《新科学家》杂志上看到了一则报道,说是夏威夷大学的海因里希·派斯(Heinrieh Pas)和桑迪普·帕瓦萨(Sandip Pak、vasa)与范德比大学的托马斯·怀勒(Thomas Wheiler)合写了一篇论文,标题为《非对称弯曲的膜宇宙中的闭合类时间曲线》(Closed Timelike Curves in Asymmetrically Warped Brane Universes),文中真的用重力子和弦论描述了一台时间机。我顿时目瞪口呆。

科幻界有个老生常谈:如果你预测了很多东西,那么总有几样会成为现实。但我遇到的这个特定现象似乎属于另外一个层面,它并不能说明我有什么科研资质——我只是个学过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老理学学士。在我看来,它说明的是这个道理:只要用力扑腾,有时候的确能飞起来。

书评(媒体评论)

乔·霍尔德曼是位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作家。《意外的时间机器》是部构思巧妙的作品——这可不是意外。

——《科幻评论》

如果有座诺克斯堡金库,专门保存写得出真东西的科幻小说作家,我们绝对该把霍尔德曼锁进去。

——斯蒂芬·金

在本书中,作者霍尔德曼用生动的描写和扭曲的想象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未来。主人公马特在好奇心和意外的驱使下进入了这些未来时光。一路上的经历磨炼了他的品格,使他渐渐融入环境、如鱼得水…这部小说不是对威尔斯的《时间机器》的即兴重复,它在气质上更接近尼尔·盖曼的《蜘蛛男孩》,也是一则男青年被迫跳出沉闷的日常生活、踏上冒险之旅的故事。把文章写得行云流水肯定要下苦功,但霍尔德曼写来毫不费力。

——《出版人周刊》

《意外的时间机器》以俏皮的文风写成,书中充溢着幽默、悬念、科学、玄想,对宗教的反思和各种大胆的观念。主人公马特是科幻文学中最可爱的角色之一,他长着把乱发,好奇心旺盛,性格有一些幼稚。他是服了利他林的汤姆·索亚,他的骨子里有着库尔特·哥德尔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本年度的必读书,在娱乐读者之余,偶尔也会吓到他们。

——Bookloons网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