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家岭的诉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赵瑜//顺民//骏虎//黄风//玄武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人在生死两界间,不过隔着一层窗户纸。灾难来临时,阴阳两界最难分。千米地层深处,事故突然爆发,大水横流,矿工们无法不慌乱。

作家鲁顺民,采访了河南矿工李国宇,从而展开了殊酷历程:

我们正在那里打锚杆,水就突然涌来了。谁都跑不脱了。一个矿车罐突然冲过来,里面装着一车渣,让水冲得咣当咣当的。我的老乡张小坡领着我前后瞎跑。水在涨,我们只能往高爬。水涨得离巷顶不到半米的空间,我只好抓住钢丝,把自己吊起来。张小坡说,你可要活着啊,你要是活不了,我也跳下去淹死算了。还有几个山西垣曲家,也抓住巷顶锚索,把自己吊起来。吊着吊着,就把裤子脱了,用裤带把自己绑在上边。这一吊就是好几天。总共13个人吧。

——他们是红旗队的人,显然被困在了一个气泡里。这批人与另外两条巷道的被困矿工,不是一回事儿。

顺民采访的另一名矿工是武林果,河北藁城人,被困在另一个巷道中,他说:我们运输队的人比较分散,那天中午,突然停电了,打电话问上边,上边说没事儿,搞维修,一会儿就来电了。事实上那时已经出了事。在正式煤矿,一旦停风停电,肯定是出事故了,应该马上撤。他这个矿不正常,停风停电了,还说是搞维修,结果电没来,大水淹过来了。我们被水逼在后头的高地上。

在巷道另一处,还困着八一队的崔进存等人。崔进存讲述他的险境:

28号那天,我和一个弟兄,潞城家,叫什么来我一时忘了,还有一个广西人在一起干活。事故发生时,那个潞城家在后头蹲着,不知他是拉大便还是歇着,我还能看见他,我和广西这个兄弟在一起,他说话我也听不懂。

正干着,看见那水流下来了。我赶紧喊那个潞城家,一回头看不见他了。我赶紧往那个架子上爬,再看他,就是看不见。我估计可能淹死了。那水太大了,而且又是个斜坡井,水冲下来人站都站不住,一下子就把巷道涌满了。

我们和那个广西家在皮带上趴着。很快,皮带架子也淹了,水都到了腰上了。我们就抓住皮带架上面的风带一直往里移动,还有几个矿工,不知是几队的,也趴上来,大伙儿一直往里移动,最后被困在那里。

那个钢丝网不是一格一格的?我把自己的胳膊这样掏进钢丝网里面,时间一长,胳膊困得不行,掉下去一次,弟兄们拉我爬上来,穿的衣服都浸湿了,很重,怕跑不动,除了矿灯,都扔到水里了。到最后我就穿一个秋衣。

挂在钢丝网上,又怕掉下去,我就干脆连秋衣秋裤也脱下来,用秋衣把上身和钢丝网绑死,用秋裤把下身跟钢丝网绑死,挽得紧紧的。就那么挂着,赤身裸体在上面挂了6天6夜时间。还穿了一条裤衩,要不然就是一丝不挂。

胳膊不是一直在钢丝网上钩着?两三天之后,就已经麻木了,右臂还能钩个20多分钟,左臂就不行,一会儿就不行了。臂上的血脉憋,疼,赶快换成右臂,往进送这个臂,就是直正填进去,直正拉出来,硬抽出来。,血脉麻木得厉害,也不能乱动。宁肯断臂,可是也不能掉下去啊。

就那么挂着,掉下去就没活相。我们每天都眼巴巴盯着那个水,看下不下。估计到了第7天吧,看见水位下降了,把皮带架子露出来了。

大家这才从钢丝网上落下来,踩在皮带架子上,想想能逃生了。忽然,看见里面游出一个人来,往前游,结果他还是出不去,前面的水很深。

能从里面游出人来,我们才知道里面还有人,就踩住皮带架子向里面撤退,这才和上百号人聚在一起。我快不行了,就那样躺着,往身上盖了好些煤。你说啥?带班干部?没有,连一个矿上的干部都没有。

在那9天8夜里,我的体力损耗太大,是扶着出来的。再过一半天,怕就完了。要说矿难,那真是残酷。

出来之后,这个右臂肿得可厉害,不听使唤,叭一下就不知道它要甩到哪里去,它已然不是我的了,指挥不了。没个二三年估计是恢复不了。出来的弟兄,数我的情况严重。胳膊甩过来甩过去。幸亏当时下到皮带架之后,就把秋衣秋裤解开又穿上。不穿不行啊,里面冷得!冻也冻死了,还光着脚。

——这一处的矿工是在6天后才和上百号人聚集在一起的。

P3-5

后记

组建小分队赴王家岭,记叙事件要义,留取作家声音,动议缘自张平先生。时值暮春,我远访南粤,亦被召回。张平兄相嘱:无须回避矛盾,坚持实事求是。药石之谈,一语中的。自此一连数月,五文友沉浸于矿难哀痛,从现场到案头,自三晋而北京,刊尽浮华,扼要立言,倾力成此小著。回看篇首引文,谓山西作家“贴近民生悲苦,关注现实问题”,确是累体劳心。民间立场传统精髓自《诗经》始,已熔铸笔端血海,教你变不得其他族群。直面劳工严酷,岂敢袖手旁观。

成行于乡宁河津以来,倍受指挥部新闻官李福明先生关照,理应致谢再三;作协翁小绵一班人,构成坚强后盾,保证前方昼夜探访,诸事竞成;及至转回太原振笔,又赖克海贤弟电脑爬梳,助人一臂。叹手工落后如我者,常在网间游走,不思换笔行文,竟不可雕矣。

北京酷暑,有《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先生、纪实版主编萧立军先生,支持信赖,一如既往,慎重审读,从速刊举;责编任启发,弃休假紧发排,修订至最后印刷;读者于六月底即得第七期传看,跟住焦点,中间几无耽搁;著名评论家李炳银先生,挥泪批阅全卷,笔底又起波澜;作家出版社懿翎女士,闻讯援手,举措快捷,再提品位,此役成书。

《王家岭诉说》面世面评,小分队诸君诚惶诚恐。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顺民骏虎,黄风玄武,吾等心安便好。做罢这件事,忱谢所有人。

走笔山河,余志亦豪,良知道义,寄慨遥深。

是为后记。

赵瑜

二O一O年七月十五日 宣武雨夜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宁肯断臂也不能掉下去

第二章 可以铭记的矿难往事

第三章 不同寻常的井口局势

第四章 要在自救中直面死神

第五章 此间疑点终成焦点

第六章 类乎荒谬实系真相

第七章 奇崛沉重的矿山悲歌

第八章 迹象与真相都瞒不了我

第九章 沉寂墓地是怎样修筑的

第十章 痛苦焦虑中的老煤炭们

第十一章 悼词里删去了咱的姓名

第十二章 念一段百年诗歌思真善

第十三章 死者尸骨可筑新的长城

第十四章 难以平抚的晋煤巨痛

第十五章 矿山金银究竟属谁家

第十六章 工人们总说煤是黑色的

灾难使文学沉痛和思索

后记

序言

不知为什么,这次王家岭矿难特别引人关注。

由于挖煤,因而危险。这句话本身就成问题,却又是残酷现实。2010年3月28日,在山西南部王家岭煤矿,发生了严重的透水事故。当时,井下有261名矿工劳作,中午透水突发,侥幸升井逃生108人,余下153人被困地层深处,极黑极冷,命垂一线。

王家岭上,黄土千层。人们惦记着地穴中生死未卜的矿工,追寻着酿成大祸的原因。王家岭成为大焦点,网民观战发言,媒体蜂拥而至。据抢险指挥部新闻组长李福明先生相告,奔赴现场报名“挂号”的媒体单位多达63家。我所从业的山西作家协会,这时也组建了一支作家小分队,以五名省城作家为主,奔赴王家岭。这五位作家中,我虚长几岁,其余都是中青年。一位鲁顺民,侧重纪实写作,颇多成果;一位李骏虎,小说新获庄重文文学奖;一位黄风,屡有优秀纪实作品问世;一位玄武,笔法新锐,常有非虚构写作。5个人彼此间并不陌生。这次我们采取尊重个性,分头采访,材料共用,由我统一撰写成稿的方法,合力完成这部作品而不是五个单篇。这样做,反映事件或可全面些,可以更多地采集留存事件史料,有利于读者享读一部较为完整的文学报告。以前,这种合作方法似不多见,而创新尝试总是有益的。

这种合作也要建立在思想观念、文化品质、生活情感相互接近基础上。山西作家们,贴近民生悲苦,关注现实问题,有其共通性。你不妨一路读去,我想,你会融入这次沉重的合奏中。

吾等善书而忧于无人读书。在一个漠视诗文的年代,明知无人读书而继续写字,是我们的悲凉。明知无济于事而继续追问,更是我们的愚笨。

内容推荐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

本书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编辑推荐

本书以对幸存者口述实录的方式,还原了王家岭矿难发生、逃生、求生的全过程,再一次对读者心灵强烈震撼。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鲁迅笔下所谓的国民健忘本能悄然发生时,它以一种画面替代不了的独特品质证明着生命的陨落。那些假面开始层层剥离,矿工艰难的困窘处境渐渐公开……

本书的深层价值,还在于以王家岭矿难为切入点,对于近百年来中国矿难史进行深入反思,读来令人振聋发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3: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