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冠诚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们可以对一个陌生人面带微笑,我们可以向一个路人伸出援手,为什么我们总是毫不留情地去伤害我们最亲的人?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最反叛的一面展现给最爱我们的人?不要再为伤害亲人找借口,不要让亲情变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努力不去伤害最亲的人,才会更加幸福。

内容推荐

与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最容易被我们伤害的人。同样一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能理解、能包容;但对自己最亲的人,我们总是有着更多的要求。

本书全面剖析了人们总是伤害亲人的原因,告诫人们不要再伤害身边最亲的人,并告诉人们如何才能减少对身边人的伤害,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本书在阐述道理时,分析透彻入理,并配以丰富的案例,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生活的真谛。

目录

上篇 剖析伤害亲人的原因

第一章 你是否容易对亲人歇斯底里

 1.假爱症:用爱害人

 2.灭亲症:你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近的人

 3.随意型家庭教养

 4.放任型家庭教养

 5.专断型家庭教养

第二章 面对亲人,耐心跑到哪里去了

 1.忽视了尊重

 2.你为什么这么粗心

 3.切莫对亲人乱发脾气

 4.对亲人的期望不要过高

 5.爱心更需要耐心

第三章 为什么总是把尖锐的矛头指向亲人

 1.自卑感,不能肯定自己

 2.抱怨,放任自己的情绪

 3.学会糊涂一点

 4.说话要注意语气

 5.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

 6.你是否在给对方找难堪

第四章 亲人与外人,你偏向了谁

 1.别总对亲人发泄情绪

 2.别拿完美来吓他

 3.别把“偏心”转成伤害

 4.爱,到底能够承载多少

 5.拾起遗落的美好

第五章 伤害,只因为太在乎

 1.太在乎,所以患得患失

 2.爱要坚持“半糖主义”

 3.一杯咖啡的爱情

 4.最是亲情感动人

 5.你是否在乎你的亲情?

 6.如果在乎,就从细节做起

下篇 为爱找条最好的出路

第六章 不要对最亲的人说愧!愧!愧!

 1.对亲人的愧疚和遗憾

 2.请为父母做些什么吧

 3.营造一个甜蜜的家

 4.大胆说出你的爱

 5.失去理智的诱惑

 6.对亲人,永远要善待

第七章 爱,经不起等待,也经不住伤害

 1.爱情会在等待中降温

 2.多角恋爱多痛苦

 3.好好把握自己的爱情

 4.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

 5.天堂是我们永远无法承受的爱的终结

第八章 窗外依然有蓝天:避免婚姻伤害

 1.谁是婚姻的受伤者?

 2.不要用冷暴力对待对方

 3.寂寞不是婚姻的致命伤

 4.偷嘴的蜜糖变成致命的毒药

 5.追求一种纯棉质的婚姻

 6.不要轻易地把“离婚”说出口

 7.找到彼此不同的情感需求

第九章 莫让感恩之心丧失在荒漠中

 1.感恩才会幸福

 2.感谢亲人,感恩朋友

 3.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

 4.因为最亲,所以最在乎

 5.让消极情感得到理解和沟通

 6.拥有一片心灵的绿洲

第十章 爱从调节情绪开始,从没有伤害开始

 1.让永恒的爱永存

 2.爱需要彼此珍惜

 3.亲人关爱永不变

 4.暴躁愤怒要不得

 5.幸福定位于给予

 6.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你是否容易对亲人歇斯底里

1.假爱症:用爱害人

当今社会,产品有假冒的,难道爱也有假?

其实,太爱一个人,也会伤害一个人。

你是否知道有一种伤害叫溺爱?

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谁家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要钱就给,要吃什么就给什么,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捣蛋会被说成聪明,没有礼貌会被看成硬汉风格。总之,事物的意义就凭嘴一张,一切都变得简单。

可结果呢?一些得到父母溺爱的孩子,养了一身的坏毛病:不懂得金钱是劳动的结果,花钱如流水,父母后来想加以控制,但却致使他们内心产生了忌恨;一直受父母照顾,他们不懂得照顾别人,只是一味地接受自来的感情,却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在自己外出时,很多时候,小小的困难变成了巨大的灾难,小事变成了大祸!

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假爱,它只会坑害孩子的一生!没有距离的爱,没有界限的感情,是最容易构成伤害的,父母就是以这种“爱”的名义来伤害孩子的。

下面是有害孩子身心的六种溺爱形式:

人小位高,待遇特殊

孩子在家庭中比长辈的地位还要高,处处享受特殊待遇,如吃“独食”,好吃的食物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必须买大蛋糕,送贵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结果定会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周围的人。

包办一切,照单全收

曾有几位妈妈在一起讨论要不要让孩子劳动时,有的家长竟说:“我疼都来不及,怎么忍心让孩子劳动呢?”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自己做呢。”这样一来,孩子使无法体验劳动的愉快,也不懂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如此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这可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轻易满足,要啥给啥

生活中,不管孩子耍什么。父母会尽一切努力满足。有的父母还给孩子很多零花钱,轻易地满足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必然会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不良性格,并且没有一点忍耐和吃苦的精神。

亦步亦趋,大惊小怪

本来孩子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黑,不怕水,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变得胆小爱哭了呢?这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的身体出现一点病痛就表现得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半步。在这些孩子的性格中,“懦弱”会占据很大成分。

寸步不离,揽在怀中

为了不让孩子受到外界的伤害,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同龄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这样的孩子慢慢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产生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使性格产生严重的缺陷。

惧怕要求,听凭任性

由于经常迁就孩子,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以哭闹、不吃饭等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如此一来,就惯出了孩子很多坏毛病,使孩子变得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

以上六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可能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学会以科学的爱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过度溺爱,等于伤害

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不可泯灭的情感。这种情感如何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爱呢?那就是适度的爱。生活中无数的事例已经为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敲响了警钟。不适当的爱实质是对孩子的伤害。

有一位下岗的妈妈,她知道孩子爱吃虾,于是咬一咬牙从菜市场买来几只虾,做好后端上桌,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舍不得动一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尝一下剩的虾。“别动!那是我的!”她14岁的孩子说。这位母亲听到这样的话后无奈地流下了眼泪。

这不是爱的初衷,却是爱的结果。

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底责任在谁?

P3-6

序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情有时候非常温和,有时候却比刀锋更利,时时刻刻都会在无形无影间令人心如刀绞。

与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最容易伤害的人。这种伤害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也是自己最不情愿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凡我们受到委屈或是感到愤怒,就会无形地迁怒于我们最亲的人,对他们发牢骚,发脾气,发无名火,认为他们会永远包容我们,理解我们,所以就任由着自己说着最伤人的话,做着最伤人的事。同样一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能理解、能包容,但对自己最亲的人,我们总是有着更多的要求,总认为他们应该怎样怎样,在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时候,我们总会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的不满。总认为,越是亲近的人,我们越没必要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我们总在不自觉地伤害着他们。他们或许不会怨恨,但总会留下淡淡的伤痕。日积月累,就会越来越深。我们可以对一个陌生人面带微笑,我们可以向一个路人伸出援手,可为什么我们总是毫不留情地去伤害我们最亲的人?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最反叛的一面展现给最爱我们的人?

有一句歌词唱得很好:“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不要真的离得越近伤得越深,好好珍惜默默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最亲的人,不要把太多的伤害带给自己最亲的人,不要把太多的遗憾留给自己,不要让亲情变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很多人认为,反正是自己最亲密的人,话说重点没关系。于是,父母管教孩子专挑难听的话刺激他;夫妻吵架互相揭短还专挑对方的痛处;亲属之间遇到利益之争更是“寸土不让”;恋人吵架也挑难听的说……都说是因为没拿你当外人才会任性说话随便,但现实却是在外人面前个个都表现的很绅士,说话小心翼翼。整个一本末倒置!其实,亲人才是最需要呵护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你自身的幸福。

本书全面剖析了人们总是伤害亲人的原因,告诫人们不要再伤害身边最亲的人,并告诉人们如何才能减少对身边人的伤害,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本书在阐述道理时,分析透彻入理,并配以丰富的案例,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生活的真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