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几何原本》(1607)是科学翻译史上的一项杰出成就,一座里程碑。利玛窦与徐光启筚路蓝缕,以典雅的文言,移译拉丁原著,风格传神。他们创造的若干术语一直沿用至今。自晚明迄清末,《几何原本》成为中国数学研究的新地标。
《几何原本》的介译史也展现了欧洲与中国首次重大文化冲撞的一个侧面。安国风(Peter M.Engelfriet)博士的这本《欧几里得在中国》力图把握晚明社会学术思潮变化的大背景,突出《几何原本》作为异质文化(如抽象性、演绎性和公理化)的特点,详细探讨了欧氏几何向中国传播的前因后果。
在科学翻译史上,汉译《几何原本》(1607年)是一项杰出的成就。利玛窦与徐光启筚路蓝缕,以古文风韵,译拉丁原典,风格传神,令人心悦诚服,梁启超曾赞其为“字字金珠美玉”。《几何原本》的翻译也是历史上欧洲与中国首次文化冲撞的一个侧面,故其价值不仅限于数学史或科学史,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亦具重要价值。
安国风博士的这本《欧几里得在中国》,着力把握晚明社会学术思潮变化的大背景,突出《几何原本》作为“异质”文化(如抽象性、演绎性和公理化)的特点,详细探讨了欧氏几何向中国传播的前因后果;同时,通过对古典文献的梳理引证,对相关人物、著作的评述与分析,揭示了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数学思想的嬗变历程。本书原著被列入“莱顿汉学”(Sinica Leidensia)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