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GINEER Wildfire4.0是目前最新版本的软件,本书针对目前最新版本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主要介绍了软件的基本操作,草图绘制等操作,曲面造型、钣金造型、装配造型以及二维工程图等内容。
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在每一章节中还安排了上机指导,以示例的形式讲述了典型零部件的设计过程,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命令操作,能使读者较快地进入设计状态;对应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所安排的操作练习,难易适当,内容丰富,而且均为成套的部件零件困,便于读者进行装配模型的创建,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Pro/ENGINE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软件,是当今主流的CAD/CAM/CAE软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模具、汽车、航天航空、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产品、家电和玩具等行业,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为了使读者更快地掌握该软件的基本功能,书中结合大量的图例来对Pro/ENGINEER软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和功能进行讲解。在每一章节中还安排了上机指导,以示例的形式讲述了典型零部件的设计过程,能使读者较快地进入设计状态;每一章节的操作练习,便于读者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本书主要内容:Pro/ENGINEERWildfire 4.0的基本操作,草绘环境的设置,基准特征,实体建模特征,复制特征,曲面造型,钣金造型,立体装配和生成工程图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Po/ENGINEER自学入门教程和参考书籍,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各类培训学校学员的Pro/ENGINEER课程上课或上机练习教材。
第1章 绪论
1.1 Pro/ENGINEER简介
1.1.1 常用CAD软件
1.1.2 Pro/ENGINEER的特点
1.1.3 Pro/ENGINEER的基本模块
1.1.4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
1.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安装与启动
1.3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作界面
1.4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本操作
1.4.1 文件的新建、打开与保存
1.4.2 文件的拭除与删除
1.4.3 设置系统配置文件
1.4.4 鼠标的功能
1.4.5 视图的定向
1.4.6 屏幕定制
第2章 草图绘制
2.1 草绘环境简介
2.2 基本绘图命令
2.2.1 直线
2.2.2 矩形
2.2.3 圆
2.2.4 圆弧
2.2.5 圆角
2.2.6 样条曲线
2.2.7 点和坐标系
2.2.8 文本
2.3 草图尺寸标注
2.3.1 尺寸类型及标注方法
2.3.2 尺寸的修改
2.4 草图的约束
2.4.1 约束的种类
2.4.2 约束的创建
2.5 草图的编辑
2.5.1 修剪
2.5.2 镜像
2.5.3 平移、比例缩放和旋转图元
2.5.4 复制
2.5.5 构造图元与几何图元的转换
2.5.6 撤销与重做
2.5.7 删除
2.6 上机指导(草图绘制)
2.7 操作练习
第3章 基本实体特征的创建
3.1 拉伸特征
3.1.1 基本操作
3.1.2 拉伸截面
3.1.3 拉伸生成方向和深度
3.1.4 应用示例
3.2 旋转特征
3.2.1 基本操作
3.2.2 旋转角度
3.2.3 应用示例
3.3 扫描特征
3.3.1 基本操作
3.3.2 轨迹线
3.3.3 扫描属性
3.3.4 扫描截面
3.3.5 应用示例
3.4 混成特征
3.4.1 基本操作
3.4.2 混成特征类型
3.4.3 截面生成方式
3.4.4 混成属性
3.4.5 混成截面
3.4.6 混成特征的几个说明
3.4.7 应用示例
3.5 螺旋扫描
3.5.1 基本操作
3.5.2 螺旋扫描属性
3.5.3 轨迹线、截面和螺距
3.5.4 应用示例
3.6 上机指导(轴类零件)
3.7 操作练习
第4章 基准特征的创建
4.1 基准特征基础知识
4.2 基准平面
4.2.1 基准平面的基本操作
4.2.2 基准平面的参照与约束条件
4.2.3 应用示例
4.3 基准轴
4.3.1 基准轴基本操作
4.3.2 基准轴的参照与约束条件
4.3.3 应用示例
4.4 基准点
4.4.1 基准点的基本操作
4.4.2 基准点的类型及创建方法
4.4.3 应用示例
4.5 基准曲线
4.5.1 基准曲线的基本操作
4.5.2 基准曲线的生成方式
4.5.3 应用示例
4.6 基准坐标系
4.6.1 基准坐标系的基本操作
4.6.2 基准平面的参照
4.6.3 应用示例
4.7 上机指导(叉架类零件)
4.8 操作练习
第5章 放置特征的创建
5.1 孔特征
5.1.1 孔特征基本操作
5.1.2 放置平面、定位方式和定位参照
5.1.3 应用示例
5.2 倒圆角特征
5.2.1 倒圆角特征基本操作
5.2.2 倒圆角特征的类型
5.2.3 应用示例
5.3 倒角特征
5.3.1 倒角特征的基本操作
5.3.2 应用示例
5.4 壳特征
5.4.1 壳特征基本操作
5.4.2 要移除的表面
5.4.3 壳体厚度
5.4.4 应用示例
5.5 加强筋特征
5.5.1 加强筋特征基本操作
5.5.2 应用示例
5.6 拔模特征
5.6.1 拔模特征基本操作
5.6.1 2应用示例
5.7 上机指导(盘盖类零件)
5.8 操作练习
第6章 特征的操作
6.1 特征的修改
6.1.1 特征的重定义
6.1.2 特征的重排序
6.1.3 特征的插入
6.1.4 特征的隐含与恢复
6.1.5 特征隐藏与取消隐藏
6.1.6 特征的删除
6.2 特征的复制
6.2.1 特征复制命令基本操作
6.2.2 特征复制方式
6.2.3 特征选取方式
6.2.4 子特征与父特征的关系
6.2.5 通过剪贴板进行特征的复制
6.2.6 应用示例
6.3 特征的镜像
6.3.1 特征镜像基本操作
6.3.2 应用示例
6.4 特征的阵列
6.4.1 特征阵列的基本操作
6.4.2 特征阵列的类型
6.4.3 特征阵列的方式
6.4.4 应用示例
6.5 上机指导(箱体类零件)
6.6 操作练习
第7章 创建曲面特征
7.1 曲面特征的创建
7.1.1 基本曲面特征
7.1.2 平面曲面特征
7.1.3 边界混合曲面特征
7.2 曲面特征操作
7.2.1 曲面特征的合并
7.2.2 曲面特征的修剪
7.2.3 曲面特征的延伸
7.2.4 曲面特征的偏移
7.2.5 曲面特征的加厚
7.2.6 曲面特征的实体化
7.2.7 应用示例
7.3 上机指导(汽车壳体模型)
7.4 操作练习
第8章 钣金造型
8.1 创建拉伸壁特征
8.2 创建分离壁特征
8.2.1 以平整的方式创建分离壁特征
8.2.2 以旋转的方式创建分离壁特征
8.2.3 以混合的方式创建分离壁特征
8.2.4 以偏移的方式创建分离壁特征
8.3 创建附着壁特征
8.3.1 以平整的方式创建附着壁特征
8.3.2 以法兰的方式创建附着壁特征
8.3.3 以扭转的方式创建附着壁特征
8.3.4 以延伸的方式创建附着壁特征
8.4 钣金的折弯
8.4.1 钣金折弯的方式
8.4.2 钣金折弯的类型
8.4.3 应用示例
8.5 上机指导(汽车后备箱盖模型)
8.6 操作练习
第9章 装配造型
9.1 装配环境
9.2 装配约束的类型
9.3 装配模型的创建
9.3.1 装配过程
9.3.2 装配操控栏的设置
9.3.3 应用示例
9.4 装配修改
9.4.1 在零件环境中进行修改
9.4.2 在装配环境中修改
9.5 分解视图
9.6 上机指导(转子泵)
9.7 操作练习
第10章 创建二维工程图
10.1 工程图环境
10.1.1 工程图环境的进入
10.1.2 工程图环境设置
10.1.3 图纸格式
10.2 视图的创建
10.2.1 一般视图
10.2.2 投影视图
10.2.3 详细视图、辅助视图与旋转视图
10.2.4 剖视图
10.3 视图的修改
10.3.1 重定义视图
10.3.2 移动视图与锁定视图
10.3.3 拭除视图
10.3.4 恢复视图
10.3.5 删除视图
10.4 尺寸标注
10.4.1 尺寸的显示与拭除
10.4.2 手动创建尺寸
10.4.3 尺寸的修改与整理
10.5 注释文本
10.5.1 创建注释
10.5.2 编辑注释
10.6 公差标注
10.6.1 公差的标准
10.6.2 公差的显示
10.7 打印
10.7.1 打印设置
10.7.2 打印步骤
10.7.3 应用示例
10.8 上机指导(带轮工程图)
10.9 操作练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