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无法阻止别人说谎,那就学会永远不上当。一本帮你在第一时间快速而准确地识破谎言的书。
3分钟识破谎言,5分钟看透人心,练就识人的眼力和心力。读懂人性的真相,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做人际博弈中的赢家。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谎言产生的社会背景、说谎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不同情况下的谎言,全面揭示了充斥在我们生活各个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谎言,从办公室到政治舞台,从日常生活到商业竞争,从同床共枕的爱人到一面之缘的路人,从朝夕相处的同事到相谈甚欢的朋友……书中不光提供了快速有效地识破谎言的技巧,还将告诉你什么时候需要看穿但不点破谎言,什么时候需要高明地说谎——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谎言产生的社会背景、说谎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不同情况下的谎言,全面揭示了充斥在我们生活各个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谎言。书中不光提供了快速有效地识破谎言的技巧,还将告诉你什么时候需要看穿但不点破谎言,什么时候需要高明地说谎。3分钟识破谎言,5分钟看透人心,练就识人的眼力和心力,读懂人性的真相,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做人际博弈中的赢家。
说谎是人类天性的表露
人人都会说谎,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世界上不会说谎的人大概只有三种:圣人、白痴和婴儿。说谎可以说是人类天性的表露。
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小孩,为了获得母亲的一个亲吻,为了获得一块香甜的糖果,他也可能会说上一个谎。
一个年年都是“三好生”的小学生,为了获得一次和同学去郊外野餐的机会,他会理直气壮地告诉父母,周末的作业习题他都已经完成了,而事实上他才做了一半。
一个品学兼优的女中学生,为了在周末下午和同学一起去看《泰坦尼克号》,她会红着脸告诉父母,她要和同学一块儿去买书。
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进了一家声名显赫的大公司,感到春风得意,对着艳羡不已的朋友夸口说他一个月的薪水有多少多少,而事实上他的薪水只有他说的一半。为了面子,他撒了谎。
说谎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位西方哲人说过,社会就是由谎言组成的,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欺骗的关系。
这句话显然是过于偏激了。但不可否认,说谎的确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谎言如同秋天的落叶一样遍地都是。
《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创造人后,让其生活在富饶美丽的伊旬园中。蛇诱骗夏娃说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惹怒了上帝。
《创世纪》是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但是我们从中看到的除了人类的起源,还有谎言的起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类自童年时起,就无师自通地开始说谎了。
说谎,也许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小孩从会说话时就开始说谎,当他吃东西的时候,你向他索要,他会把东西藏到背后,对你说:“没有了!”这是一种天真的谎言。
儿童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谎言的产生,他们中有些人认为,说谎是出于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能。当实话实说会带来利益损失的时候,人自然而然就开始运用谎言。一个不小心打碎了花瓶的孩子,一旦想到母亲的斥责打骂,当然会不由自主地琢磨是不是把责任转嫁到小花猫身上。另一类谎言起源于教育失当,低龄儿童(4岁以下)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还不能将自己的想象和事实完全区分开,于是在描述事实的时候往往加入自己的幻想。假如这种混合式的表达产生有利的结果,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正,儿童的行为就会被强化,长期的强化将使说谎成为行为习惯固定下来。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诚信是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说谎往往被人们认为是道德败坏、品质低劣的表现。有良知的说谎者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谎言而深受良心的谴责。但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却说:“说谎是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说,说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大‘本能’。”也有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人每天大约撒两次大谎,1/3的谈话中有某种形式的假话,4/5的假话没有被发现,80%以上的人为了保住职位而说谎,60%以上的人至少对他的伴侣说过一次谎。
现在我们知道了,谎言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而谎言的运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也让我们惊讶。现在你是否明白为什么有些时候你会不自觉地运用谎言来为自己开脱?是否能够理解你的社交对象有时向你说谎?
说谎,社会角色的要求
从古到今,诚实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美德,各种社会准则、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宗教教义、书籍报刊都把诚实奉为至高无上的美德。人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就接受关于诚实的教育,然而却往往与谎言相伴终生。
社会学家也把谎言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认为有些谎言实在是出于不得已,虽然人本身并不想说谎,但是社会角色却迫使人不得不说谎。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人如何思维以及如何表达。
一个孩子不小心摔破了妈妈心爱的杯子,妈妈追问的时候,他如果承认是自己摔碎的,免不了要招来一顿训斥,但假如他这时撒个谎,说是小花猫干的,妈妈就不会责备他了,甚至还可能关切地提醒他别让碎瓷片划破手脚。你看,同一个错误,诚实和谎言却带来截然相反的效果。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不假思索地选择用谎言来保护自己。
鲁迅先生说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人生了个儿子,大家赶紧去道喜。一个说这孩子面相好,长大了一定能做官。另一个说,这孩子长大后一定能发财。众人七嘴八舌,尽挑好听的说。主人听得心花怒放,忙用酒肉款待他们。此时,来了一个人,他说,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死。结果主人大怒,用乱棍将其赶了出去。
很明显,前面那些人所说的奉承话大多都是谎话,只有最后那句话才是真话,却为大家所不能容忍。同样的道理,人要在社会中生存,而不是被乱棍逐出,很多时候需要掌握一些说谎的技巧。谎言也不一定都是恶意的,有些无关痛痒的假话不过是说话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或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尴尬而说的,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在更多的时候,尤其在利益面前,人们也常常使用说谎这一手段。有人说“利益是谎言的母亲”,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利益的冲突,这时谎言往往就能派上用场。其实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出于趋利避害的需要,谎言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而且是在多数情况下比较奏效的手段,否则它怎么能够被运用得如此广泛呢?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在处理人情世故的时候,选择了寻找借口和编织谎言的方式,可以说,谎言是人类天性在社会欲望和利益交错的环境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角色对人的要求。
P3-6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到处充斥着谎言。无处不在的商业广告,如影随形的“场面话”,张口即来的蒙蔽,处心积虑的欺诈……即便是我们欣赏的文学和艺术,也极有可能在相当的程度上不过是个谎言。至于历史和娱乐圈,那简直就是谎言的集中营,各种各样的谎言轮番上台表演。有人说:“这个世界建立在谎言之上,我们始于谎言,也以谎言告终。我们的大部分生活都与谎言为伍,自欺欺人。”
在社会中生存,很多时候我们不假思索地说谎,几乎出于本能。在众多社交场合,谎言被运用得炉火纯青,仿佛只有说谎,社交活动才能更有效、更顺利地进行,否则,说话“傻实在”,反而会让交往双方都感到尴尬和难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具备说谎的能耐,为了保护自我,为了安慰家人和朋友,为了长面子,为了获得利益……总之,我们不乏说谎的理由。
人是相当奇怪而又矛盾的动物,大部分时候,我们自己说谎脸不红、心不跳,而一旦发现别人说谎却极度反感,因为在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诚信才是人们倡导的美德,而谎言往往是道德低下、行为龌龊的同义词。
其实谎言也有好坏之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无关痛痒的谎言在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种语言游戏,虽然我们隐瞒了事实的真相,但并没有人因此而遭受任何损失。与此相反,社会中还有很多人的谎言却极具杀伤力,有时甚至是带有毁灭性的。比如某男士对某女士进行感情欺骗,如果在欺骗结果造成之前没有被识破,那么很有可能会给那位女士带来难以愈合的伤口;又如小人造谣生事,无中生有,对别人进行攻击,如果不能识破他的谎言,肯定有人会被他的流言所伤;再比如,职业骗子打着行善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如果被他蒙蔽,结果也一定非常惨……诸如此类的谎言数不胜数,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欺诈性,以损人利己为目的。这是谎言家族中最恶劣、最让人憎恶的一种。
于是,懂得如何识破谎言,准确地说是洞悉别人的谎言,特别是欺诈性的谎言,而不被别人识破,便成为一种处世的艺术。
想要精通这门充满智慧的艺术吗?那么你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本书。本书作者系统地考察了谎言产生的社会背景、说谎者的心理状态以及谎言的几张面孔,全面揭示了充斥在我们生活各个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谎言,从办公室到政治舞台,从日常生活到历史事件,从同床共枕的爱人到一面之缘的路人,从朝夕相处的同事到相谈甚欢的朋友……本书将为你呈现谎言包裹下的真实世界,让你看清世界的真实面目。但这还不是作者的目的,让你懂得如何识破谎言只是第一步,本书更深的用意在于让你更好地与谎言共处。本书要说的不光是识破谎言的技巧,还将告诉你什么时候需要看穿但不点破谎言,什么时候需要高明地说谎。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只有彻底读懂了这门处世艺术,你才能在谎言的世界里游刃有余,规避谎言的危害,畅享谎言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