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大学四年,决定你的一生》是一本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梦想的图书。
这本书是已经毕业多年的作者通过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提出的忠告,也可以说是经验之谈。它将对你的大学四年及未来职业生涯的四十年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书中所提到的内容,有关于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方法的探索,有关于身心健康、为人处世、生活娱乐、感情良知等内容,有我们做了的,也有我们应该去做而没做的,希望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参考。
希望即将步入大学或已经在大学生活的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要学会思考、生活、感恩和珍惜。
你是否觉得大学生活空虚无聊、和想像中的大不相同,无法调整心态只能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你是否觉得在大学里无法学到自己想获得的知识,也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心情苦闷只想退学,甚至没有勇气面对以后激烈的竞争?你是否对未来充满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或者能干什么?
对于每一个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就看我们如何把握。把握得好,也许就能为以后的人生铺就一条金光大道;把握不好,也有可能把自己的前途毁掉。虽然大家都把大学形容为“象牙塔”,但是这个塔并没有象牙那么美丽、纯洁。
有些道理,只有在大学毕业后才真正地懂得;蹉跎的光阴,错过的人,这个时候才感到后悔;曾经年少的轻狂,曾经的欢笑、忧伤,在毕业后成了留给学弟、学妹们最好的纪念品。
作者以过来人的口吻,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告诉那些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学弟、学妹们,认真度过你的大学生活,珍惜在大学里的每一天,努力去做到最棒,不要让自己的生活留下遗憾。
作好你的人生规则
当我们走进大学,就意味着我们开始告别中学时的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站在成熟的路口,停下来想想我们的未来:我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大学要怎么度过?学习要有多大的突破?毕业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甚至娶个什么样的老婆嫁个什么样的郎,都可以认真地想想了。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规划。
生活会因为有规划而变得充实,变得有方向,不再那么迷茫。大学里有很多同学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要去干什么,上完课不知道下了课要干什么。日子就在这种“不知道要干什么”的迷茫中过去。还有些同学从来都不去想未来,从来都不谈理想,大有“得过且过”之心。他们的理由是:想那么多干什么?想多了头疼。我想成为百万富翁就能成吗?问题是,也许我们想了不一定能成,但不想就一定不能成。因为我们心中没有这个要成“百万富翁”的意愿,所以我们也不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因此一辈子也就成不了“百万富翁”。天上砸钱下来的时候也会让那些抬头想着钱会砸下来的人捡去,虽然这种天方夜谭永远都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不管怎么样,生活中有规划,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有一个非常喜欢音乐的人有一天对他朋友讲:“有一天我要和音乐界的大师们同台演出。”他的朋友就问:“这一天大概是什么时候?”他想了想说:“大概五年后吧。”朋友就为他分析:“五年后你就要同大师们同台演出,那么那时的你肯定要有自己重量级的音乐,也就是说那时的你一定要很出名,你的音乐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然后我们往前推移,你要得到大家的喜欢,让大家都知道你,你就要发行自己的专辑,一张专辑至少得有八首歌,那么在这五年里你必须创作八首优秀的歌曲。你现在有几首歌?”“两首。”“好,那么在五年来临之前,你要努力再创作六首歌曲,而且还是那种特别优秀的。”这个人听了朋友的话,潜心钻研音乐。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歌曲,发行了两张专辑,销售量位居榜首,他被乐界评为最有爆发力的创作型歌手。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五年后与很多大师们同台演出,而且他的风头甚至盖过了所有的大师,他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大师。
对未来的规划其实是让我们心中有一个希望,有一个梦想,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心中有梦想的人,永远都不会对生活绝望。不管是学习、爱情、事业受到多么大的挫折,总会想想自己那设想的美丽生活,那么再大的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只为了那梦想中的美丽。
作为一名大学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态度只会让我们变得愈加庸碌无为。一个得过且过的人,永远都不可能实现心中的梦想。这样的人也许根本就没想过未来,没想过梦想。如果你希望在大学四年里,能有所学,能在毕业后顺利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甚至在工作后有好的发展,那么,从现在起,拿起笔来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规划。可以学学那位爱音乐的人的方法。我们以四年为一个目标。这样去努力了,也许我们就达到预期目标了。
上面讲的只是一个方面,同学们都可以以此为参考,试着把自己的规划写下来。可以是学习,可以是职业,可以是爱情。规划也可以随着自身的情况随时修正。不管是什么样的规划,都要抱着认真的态度来面对,并且朝着规划努力。总有一天,我们曾经的规划会成为现实中的生活,那时,我们又该进行下一阶段的规划了。
在心里种下一棵许愿树
还记得儿时唱过的那首歌吗?“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那时候的我们,天真地希望自己可以种出很多太阳,一个挂在晚上,一个挂在南极,一个挂在北极。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对着流星许愿,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许愿,在生日的时候许愿,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许愿,在进入大学后也会许个愿。心中的许愿树因我们一个个愿望而变得枝繁叶茂。
只是,曾经许过的许多愿望都丢进风里了,挂在心里的还有几个?许下愿望,就把它抛到脑后,不再去想起。也许,在那个有流星的夜晚,我们许下一个要考一百分的愿望,闭上眼睛很虔诚地许愿,晚上睡一觉,早上醒来什么都忘了。也有考一百分的时候,但不会想到是自己的愿望实现了。新年的钟声敲响地那一刹那,我们许下一个愿望,在新的一年里要怎么怎么样,可是,新的一年里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到了新的一年又要来临的时候,早忘了曾经的愿望,那些希望在这一年完成的愿望,有的也许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有的却没有,这些都没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太多的痕迹,愿望就是这样的虚无缥缈。我们成长到现在,有谁能清楚地记得自己曾经许下多少个愿望?又有谁真正地去为了愿望的实现而努力奋斗过?难道所有的愿望都像小时候那个“种太阳”的愿望那样难以实现吗?
考上大学也许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愿望,为了这个愿望的实现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只是,不是每一个愿望都能像考大学一样,每天都有人在耳边提醒:“你要努力啊,要不然就考不上大学。”这话父母在对我们说,老师在对我们说,我们自己也每天在说,想忘都忘不了。终于考上大学,我们长长地松了口气:终于实现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进驻我们的心多少年了?从上学的那天起就被大人们有意识无意识地灌输进去了。
可见,要实现自己的愿望也不是件难事,就看我们有没有时时想着自己的愿望,并且有意识地去为了这个愿望的实现而努力。
进入大学的第一节课,老师会问我们:“进入大学后你们的愿望是什么?”有的会说努力读四年书,学好自己的专业,最好还能修第二专业:有的说学好英语,将来想要去外企工作;有的说要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还有的说,加入学生会,挑战自己的领导才能,将来能进事业机关单位上班,等等。很多很多美好的愿望从我们口中说出来。然后老师会告诉我们:有愿望当然是一件好事,怕就怕你们此时还记得自己的愿望,过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忘了自己在课堂上的发言了。而我们却不以为然,自己的愿望怎么会忘了?事实证明,我们很多人都忘了自己曾经的愿望。想努力读四年书的人谈起了恋爱,想学好英语的人到了大四四级还没过,想进入学生会的最后被学校遣送回家了,那个想谈场轰轰烈烈恋爱的倒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只是他谈的恋爱未免也太多了。很多事情说出来容易,如果不努力朝着自己的愿望去努力的话,最后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如果我们不想自己的愿望最后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就应把愿望很醒目地写下来,放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当我们快要忘记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当我们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自己写下这个愿望时的美好心情,于是又会有动力前进了。我们的愿望不能太不着边际,“种太阳”只是儿时的幻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许下一个愿望。在大一的时候许下一个大四毕业时能实现的愿望:在大学期间许下一个走向社会后要实现的愿望。把这两个愿望牢牢记住,为了能让愿望变成现实而努力。当我们毕业的时候,如果我们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了,那么我们将更有信心去实现第二个。
只是,有些同学比较固执,许下一个愿望之后,不管这个愿望是不是与自身相符,会不会有实现的可能,一味地朝着愿望闯,最后撞得头破血流。林风刚进大学时,豪情壮志,对家里人说他一定会在大学里修一个双学位。他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但是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律师。所以大一的时候,他就开始去法学院旁听,并从不多的生活费中省下一大笔钱买了一些关于法律方面的书籍,他希望在大四的时候能拿到法学和计算机两个专业的学位证。可是,林风所在的学校,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学生修双学位的规章制度。不过,他没想这么多,他觉得自己只要把法学的内容自学完,学校应该就能给自己一次机会。所以,他每天奔波于计算机学院和法学院,每天累得趴在床上就能睡着。同学劝他先向学校打听一下具体的措施,再行动也不迟。可是林风无动于衷,仍旧固执地做着自己的律师梦。然而有一天,为了这个梦,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计算机过级考试,全班同学就他一个人没过。如果不过的话,将影响到计算机专业的学位证,而他自学的法学,还没有参加过一次法学院举行的考试。法学院并不接受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参加本院的期中期末考试,就算林风把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该学的课程都学完了,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他具有一个法学学士的水平,也就不可能拿到法学的学位证。为了避免毕业的时候连一个学位证都拿不到,林风只能忍痛放弃了法学课程的学习,把心思集中到计算机学习上来。毕业的时候他顺利拿到了计算机的学位证,但是,在他的心中一直有着隐隐的痛,也就是那无法实现的法学学位证梦。
其实,我们许下的愿望能否实现,还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最怕的就是心中没有愿望,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浑噩着过日子,那才是最可怕最可悲的。不管怎么样,心中有愿望有梦想的人,活着才有奔头,才有希望。但愿我们每个大学生都是有愿望有梦想的人,并为着愿望的实现去努力。哪怕我们的愿望终究还是没有实现,我们也不会后悔,至少我们尽力了,这已足够。
P2-6
大学是什么?英国的高等教育思想家纽曼说:“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并表明……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
是的,对于每一个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就看我们如何把握。把握得好,也许就能为以后的人生铺就一条金光大道;把握不好,也有可能把自己的前途毁掉。虽然大家都把大学形容为“象牙塔”,但是这个塔并没有象牙那么美丽、纯洁。
不管怎么说,能上大学还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试想中国每年有多少莘莘学子在为了考大学而努力奋斗啊!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也许觉得自己所在的大学与梦中的大学有些出入,但我们还是得承认,就算是一所自己并不满意的大学,也是经过十多年寒窗苦读换来的。只要想到这一点,我们能不感到骄傲,能不去好好珍惜吗?
可是,往往很多时候我们会忘了自己当年为了考大学付出的所有艰辛,会忘了父母殷殷的叮嘱、期盼的目光,会忘了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总觉得大学四年很长,学东西有的是时间。论文明天再写吧;实验下个星期再做;今天太累了,这节课就不去上了,反正老师不点名……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当有一天拍毕业照的时候,一时还无法缓过神来:怎么?我就毕业了?我好像昨天才拖着行李来报到呢。这时才发觉我们还有好多事没做,感觉大学四年什么都没学到,而学校那些以前在自己眼里什么都不是的东西都变得可爱起来,真后悔在这四年没有好好利用这一切。可是后悔已经没有用了,只能强作潇洒状,挥挥袖离开,其实心里是多么希望能带走一片云彩啊!
大学四年决定一生。为了不让学弟学妹们重走我们走过的路,为他们留下自己在这大学四年里的感悟和经验。有些道理,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地懂得;蹉跎的光阴,错过的人,这个时候才感到后悔;曾经的年少轻狂,曾经的欢笑、忧伤,在这个时候成了留给学弟、学妹们最好的纪念品。于是,以过来人的经验,总结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告诉那些和自己当年一样的学弟、学妹们,珍惜在大学里的每一天,努力去做到最棒,尽力让自己的生活不留下遗憾。
这本书是已经毕业多年的我们通过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提出的忠告。书中所提到的内容,有关于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方法的探索,有关于身心健康、为人处世、生活娱乐、感情良知等内容,希望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希望即将步入大学或已经在大学生活的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要自己学会思考、生活、感恩和珍惜。
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如何经营你美好的大学时光?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如何在大学里就开始积累一生的人脉资源?如何在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如何在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本书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到离开校门走向社会的前一天,详细地剖析了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鼓励你独立面对,陪伴你度过美好而充实的四年,希望你们时刻牢记:大学四年,决定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