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胃病又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如何通过饮食进行调养,保护胃的健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故本书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讲座的基础上,选择三十八种食物进行讲解,告诉人们如何通过食物养胃,在尽享美食的同时,打响一场愉悦身心的饮食保“胃”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食保胃战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李军祥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胃病又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如何通过饮食进行调养,保护胃的健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故本书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讲座的基础上,选择三十八种食物进行讲解,告诉人们如何通过食物养胃,在尽享美食的同时,打响一场愉悦身心的饮食保“胃”战。 内容推荐 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预防,而预防之道在于遵循自然治疗之原则,因此,食疗须求其所宜,禁其所忌。中医治病讲究“对症下药”,所以应先了解人的体质,然后有针对性地选用食物,才能达到养生和治疗的目的。 本书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讲座的基础上,选择三十八种食物进行讲解,告诉人们如何通过食物养胃,在尽享美食的同时,打响一场愉悦身心的饮食保“胃”战。 目录 一、脾胃虚寒证 1.生姜 2.大蒜 3.大茴香 4.川花椒 5.韭菜 6.洋葱头 7.羊肉 8.鸡肉 二、胃气壅滞证 9.白萝卜 10.番木瓜 11.花槟榔 12.陈皮 13.山楂 14.胡萝卜 15.沙田柚 16.南丰橘 三、脾气不足证 17.白茯苓 18.白莲子 19.玉米 20.芋头 21.土豆 22.黄豆 23.白扁豆 24.菜花 25.包菜 四、心脾气血两虚证 26.大红枣 27.全当归 28.龙眼肉 29.猪肉 30.猪血 31.牛肉 32.带鱼 33.鲫鱼 五、胃阴不足证 34.白菜 35.白薯 36.麦冬 37.西红柿 38.芒果 试读章节 ◎怎样用生姜治疗脾胃虚寒证?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入肺、脾经。具有温胃止呕,散寒解表,温肺止咳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胃寒呕吐,因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等病症。 针对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病人的病情,我给予她黄芪建中汤治疗,并嘱咐她经常服用枣姜红糖汤和枣肉鸡金姜饼辅助治疗。病人照方服了两个月后心窝下胃脘部位疼痛完全消失,面色变红润了,食欲增强了,据她自己讲,精神也差不多恢复到以前没病时的状态了,非常有活力,大便是每天一次,为成形便。有上述脾胃虚寒症状的人们不妨多吃点枣姜红糖汤和枣肉鸡金姜饼,会有很好的治疗保健效果。以下为两种美食的制作方法,简单方便。 1.枣姜红糖汤:生姜30克,大枣30克,红糖30克,水煎服。具有温胃散寒行滞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胃脘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小腹冷痛,月经后期色黯量少等症。 2.枣肉鸡金姜饼:红枣肉250克,生姜60克煎汤,鸡内金30克,面粉500克,调匀和面做成小饼。具有健脾散寒,消食导滞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证,兼有饮食停滞,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胀满不舒,嗳气倒饱等症。 ◎生姜食用禁忌 1.生姜性温,只适用于脾胃虚寒病证。如有发烧、口苦、口渴、大便干燥的,经常患口腔溃疡,属于阳热盛的病人忌服生姜。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病人,本来嘴里就已经有溃疡了,但是又吃了很多生姜,热气一下子就发作起来,口腔开始大面积溃疡,痛得整晚不能睡觉。经常患口腔溃疡,说明患者心肝火旺,生姜属于辛温之品,吃了生姜,加重其心肝之火,导致溃疡更加厉害。 2.经常口干舌燥、老想喝水但又喝不进去,手心脚心发热,舌质是红的,地图舌,舌苔很少或没有,此类病人属于阴虚内热,也不要服用生姜。 3.近期痔疮发作的患者忌用生姜,容易导致出血加重。 4.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人往往阴虚阳亢,不宜多食生姜。多食后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5.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听到“冬吃萝卜夏吃姜”、“冬有生姜,不怕风霜”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夏天要吃姜,另一种说冬天适宜吃生姜,到底哪种说法正确? 实际上以上两种说法都对,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果病人属脾胃虚寒的建议夏天多吃点姜,可以养阳,冬天吃生姜可以散寒解表,防止感冒的发生。 生姜的其他功效 1.有效缓解呕吐。生姜有效成分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我们在临床中就遇到过一些频繁呕吐的病人。治疗这种病吃药作用不大,因为吃进去的药还没等吸收就又被吐出来了。因此我一般会建议病人用生姜抹舌头,这样对缓解呕吐很有帮助。 2.驱寒。在我小的时候,每当我被雨淋了,或是感受风寒了,我的老母亲都会给我煮上一大碗浓浓的生姜红糖水。一碗姜糖水下肚,浑身上下顿觉暖洋洋的,生姜的热性,加上红糖的热性,能有效祛除风寒。这种方法很多年纪大的人都很熟悉,现在随着医药的高速发展,已经很少有人用这种方法来御寒了。其实这种方法既天然有效又能体现浓浓的亲情,我个人感觉比吃药好得多。 3.散热出汗。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压上升,促使全身毛孔舒张而散热出汗,随之带出病菌毒素,有益于身体健康。 4.抗癌。在子宫颈癌细胞样品的观察实验中,生姜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有效率竞达96%以上。研究结果还显示,生姜中所含的具有独特气味的6-姜醇可抑制实验鼠体内人类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5.解毒防腐。生姜对于肉类食物有抗氧化作用。肉类,尤其是熟肉中的脂质氧化物会促使肉类变质,使肉类变酸变臭。如在烹饪时放入生姜,即可减慢变质的速度。 6.抗衰老。传说古代圣人孔子嗜好生姜,一直坚持常年吃生姜,在那个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时代,孔子活到73岁,是非常了不起的。苏东坡在他的《东坡杂记》中记载:有一位法号净寺的方丈,年龄已经八十多岁,仍然仙风道骨,鹤发童颜,非常健康。人们问他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身体还如此强壮,他回答说,是他“不撤姜食”的缘故。现代有研究发现,生姜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后,可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姜中含的姜辣素,还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因此,生姜不仅能防止脂肪食品的氧化变质,而且能够抑制体内氧化脂质的产生,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P003-006 序言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当下,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最关注的是如何吃得科学、吃得健康。中医早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各种食物合理搭配的重要意义。如《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中医认为,调和“四气”,谨和“五味”,不但对于生理状态下人的五脏、气血有益,而且,在疾病状态下也有治疗的作用。 《黄帝内经》早就记载了的食疗原则,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对食疗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凡是口服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可食,而食物也可入药。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使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达到滋补身体、治疗疾病的功效。 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预防,而预防之道在于遵循自然治疗之原则,因此,食疗须求其所宜,禁其所忌。中医治病讲究“对症下药”,所以应先了解人的体质,然后有针对性地选用食物,才能达到养生和治疗的目的。 中医一般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类型,其中分平和型、虚弱体质和实证体质。属虚弱体质的有: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属实证体质的有: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和特禀型。 1.平和型:饮食正常、睡眠好、二便通畅、性格开朗,适应社会和自然能力强。 2.气虚型: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疲乏无力。 3.阴虚型:自觉怕热,经常感到手心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大便干结。 4.阳虚型:再热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调房间里多待,因为这些人比较怕冷。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 5.湿热型: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锃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那他就是湿热体质。这种人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比较浓,性格多急躁易怒。 6.气郁型:《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是气郁体质的代表,性格忧郁脆弱。这种人一般比较瘦削,经常闷闷不乐,多愁善感,食欲不振,容易心慌失眠。 7.痰湿型:心宽体胖是这类人最大的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性格温和稳重,善于忍耐。 8.血瘀型: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眼睛经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一般肤色是发暗的,常常出现身体疼痛,容易烦躁,记忆力也不太好,健忘,性情急躁。 9.特禀型:等同于过敏体质,对不同的物质有过敏现象,比如花粉过敏或者某种食物过敏,这就是中医上所说的特禀体质。多是遗传所致。 了解了体质,还要了解食物的特性,才能对症下食,因应体质上之虚实和寒热,所以食物也分成:1.补泻性质:补性的食物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增加元气,适合虚弱体质者食用,而实证体质者服用则反易造成便秘,汗排不出,毒素积存于体内,引起高血压、体内发炎等不良症状;泻性食物则可协助将人体内的毒素排出,可改善实证体质者之便秘、充血、发炎等症状,而体质虚弱者则可能会因食用过多而造成下痢,身体更虚弱,降低对病邪的抵抗力。2.温凉性质:温性食物可以使身体产生热能,增加活力,改善其已衰老、萎缩、贫血之身体机能,若热性体质者食用则会产生兴奋过度或机能亢进,而造成失眠、红肿、充血、便秘之情形;而凉性食物则有镇静效果,对身体有清凉及消炎作用,可以改善已呈亢进之机能,消除不眠、肿胀、炎症等症状,若寒性体质者过度食用则会使怕冷及贫血之症状更严重。 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胃病又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如何通过饮食进行调养,保护胃的健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故本书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讲座的基础上,选择三十八种食物进行讲解,告诉人们如何通过食物养胃,在尽享美食的同时,打响一场愉悦身心的饮食保“胃”战。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李军祥 2010年6月1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