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研究胡杨的抗逆机制,在由杨永青和蒋湘宁编著的《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我们对天然生长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胡杨进行了调查、采样(包括盐胁迫和干旱胁迫样品)和室内实验。另外,利用培养的悬浮细胞为材料,以盐敏感的毛白杨为对照,分别用PEG和NaC1模拟干旱盐碱胁迫实验处理悬浮细胞。研究细胞质膜内外Na+及pH的差异,质膜的H+-ATPase、Na+/H+逆向转运蛋白变化,比较胡杨和毛白杨细胞对胁迫处理的差别,进而阐明胡杨在细胞水平的抗逆机制。
1 研究概述
1.1 盐碱及干旱环境
1.2 盐碱及干旱胁迫的发生机制
1.3 植物对盐(NaC1)碱及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1.4 胡杨抗逆机制的研究进展
1.5 展望
2 胡杨抗旱耐盐碱生理生态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3 利用悬浮细胞研究胡杨抗旱耐盐碱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4 杨树质膜H+-ATPase,质膜Na+-ATPase,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序列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1 资源与方法
4.2 杨树质膜H+-ATPase基因序列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主芝弓卜本斥
4.3 杨树质膜Na+-ATPase基因序列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4 杨树质膜Na+/H+antiporter基因序列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 质膜H+-ATPase依赖的Na、跨质膜转运测定方法的建立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符号、缩略词与术语注释表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