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学科,我们的任何一个小动作都是对心理学的折射。心理学最重要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是要看到我们内心飘来飘去的真实意识,解读那些隐藏在现象下面的小秘密!好了,现在来教大家怎么样看懂这本书,怎样发现心理学的兴趣。
田浩、何静妍编著的《为什么大家都在读超级好玩心理学》把心理学分成九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创意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测量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学效应。鉴于这九个部分是心理学的不同研究方向,所以如果有人想要先从变态心理学看起的话,也不是很难的事。书中浅显易懂的语言加上实用活泼的例子,使得整个心理学的介绍都变得简单易懂,读起来不会觉得枯燥。所以不要担心本书的内容是不是可以读懂。
《为什么大家都在读超级好玩心理学》由田浩、何静妍编著。
心理学神秘吗?神秘;心理学好玩吗?好玩。
的确,心理学是一门神秘而好玩的学科,她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严肃和不可接近。
心理学为什么会好玩呢?因为她源自生活,而生活是丰富的,从来都不缺乏笑料。心理学在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饮食、睡觉、衣着、生病、学习、工作、恋爱、交朋友……每一样细微的生活活动都会伴随着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被人们逐渐捕捉、钻研和积累,才有了今天的心理学。
当然,好玩并不能完全代表心理学,帮助读者掌握精准实用的心理知识才是《为什么大家都在读超级好玩心理学》要务。本书以心理学精髓为纲,辅以通俗好玩的文字和可爱的猫咪漫画,真正做到了使阅读既“好玩”又有“营养”,让读者在趣味中读懂心理学。
现在,就请安心走进“超级好玩心理学”吧!
8、我们身体里住着无数个小人
男人们都说女人善变,一会哭一会笑,一会温柔一会强悍。这真是冤枉啊,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个自己,只不过女人表现得更加强烈一些而已。我们知道,变色龙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主动地改变自己,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人类也是一样,要想在社会中扮演好咯种各样的角色,当然就要为各个角色量身定做台词和行为了。
我变!我变!我再变!
记得《镜花缘》这个动画片,里面有一集说的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们都有两张脸,见到不同的人就摆出不一样的脸。见到比自己强壮或有权势的人就马上摆出笑脸盈盈、阿谀奉承的脸,而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就立马摆出凶恶、可怕的那张脸,其变化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讶。
当然了,现实生活中谁都不可能长出两张脸来,但是却可以变出无数个自己,去面对不同的生活和事情。
什么?你不信?好的,下面就举一些例子来让你心服口服。我们就用一个男人日常的行为来解释吧。这个男人早上起床以后,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妻子,于是他就要从身体里找出那个有责任心、爱护妻子的自己;见到只有三岁但却可爱至极的女儿时,他就要变成一个口中一直叫“宝宝!”的温柔爸爸;来到公司,见到下属,自然要保持自己作为上司的威严,不可以随便开玩笑;而见到上司的时候,就要把威严收起来,多一些恭敬和尊重;下午见客户,那个服务至上的自己要马上出来,不止是笑脸相迎,还要懂得说一些客户喜欢听的话;下班以后带着女儿去看父母,那么自然就是一个孝子的形象来操控自己,陪着爸爸妈妈聊天看电视。
看吧,这就是一个人的多面性。人生活在社会中,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当然就要学会用多个自己来应对不一样的关系和事情。
而有的人把这种多面性发挥得过于极端,就变成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的人似乎都不是很招人喜欢,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确实明白了自己身体里众多“小人”的用途,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超级好玩心理学,隆重登场
心理学家指出,大多数正常的成年人都具备过多重生活的潜质。模仿别人,尝试扮演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不仅仅是小孩子过家家时的游戏。实际上,这种对自我角色变换的渴望会一直延续到成人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自己希望展示的那一面。、
人身上担负着许多社会角色。所谓社会角色,就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社会角色也分很多种类,下面就一一介绍。
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比如你对于你父母来说就是儿女,对儿女来说就是父母,这些角色都缘于你们的血缘关系。
自致角色:也叫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就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于是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好学生。
自觉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规定性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比如一个好人就不应该去做坏事,一旦破坏了,好人的角色就失去了。
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人在工作的时候大多数是希望获得一定的利益,这个时候功利性角色就比较明显。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其实人是由很多个角色组成的,而懂得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角色召唤出来就是一种成功。但是很多时候角色之间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常常是由于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除了冲突,还会形成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角色中断的根源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
所以正确处理好角色,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在葬礼的时候把快乐小人招呼出来,更不能在结婚的时候让哭泣小人出来捣乱,又或者是在派对上纵容愤怒小人出来四处破坏。否则,以后谁都不会再邀请你参加任何活动了。人具有社会性,所以在处理和面对各种事物的时候,就必须要让自己展示出恰当的那一面,让自己变得更加适合这个社会,更加容易生存下来。
P30-32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当他坐进澡盆时,忽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于是他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这个故事和我们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呢?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心理学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学科,我们的任何一个小动作都是对心理学的折射。神奇吧?但似乎又没有那么简单,心理学最重要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是要看到我们内心飘来飘去的真实意识,解读那些隐藏在现象下面的小秘密!这当然也是学习心理学的最大乐趣。
好了,现在来教大家怎么样看懂这本书,怎样发现心理学的兴趣。
全书把心理学分成九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创意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测量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学效应。鉴于这九个部分是心理学的不同研究方向,所以如果有人想要先从变态心理学看起的话,也不是很难的事。书中浅显易懂的语言加上实用活泼的例子,使得整个心理学的介绍都变得简单易懂,读起来不会觉得枯燥。所以不要担心本书的内容是不是可以读懂。
当然了,任何一种知识都要从基础学起,所以在基础心理学里面,我们会为大家介绍一些基础性的心理学知识。包括人的性格气质和食物的关系,梦是什么,以及兴趣是如何形成爱好的等等,这些知识点都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就像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一样。
社会心理学更有意思了,你是不是曾经困惑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事件和现象?现在不用困惑了,用社会心理学就能一一解读。这一章包括权威效应、私人距离、崇拜强者、自我提高等心理学知识,都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会出现的各种表现,感觉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接下来就是创意心理学了,这一部分揭示了我们为什么喜欢有意思的东西,为什么会对有创意的东西怀有如此高的热情。这一章通过对智力的分析、认识过程的理解,以及想象力、视觉、方向思考等各个在创意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部分进行分析,提示人们在面对创意,以及在做创意活动时的各种有趣的心理状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复杂。没关系,心理学一样能为你解释。“爱情心理学”这一章会告诉你“一见钟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有的人爱情里面会有自己父母的影子,什么是“恋爱吊桥效应”等等,在这一章都能找到答案。
很多人喜欢做心理测试,也都感觉到很神奇,为什么测出来的答案都那么准呢?“测量心理学”也将为你揭密。
听说过颜色也有味道吗?颜色有很多神奇的用途,比如利用颜色减肥、利用颜色来分析恋人的性格等等,“色彩心理学”会一一解释,让你真实体验到颜色的心理魅力。
人类在不断地发展,无论是在身体机能、智力还是心理上都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发展心理学”这一章将通过介绍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人的记忆发展、孩子的依恋、模仿等,展示出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类内心形态。
现在社会压力很大,很多人想法很极端,甚至有些变态,这在心理学中叫做变态心理学。这一章告诉我们为什么人类会有减肥心理、纵火心理、偷窃癖,以及可怕的连环杀人心理等。或许这些知识会让你从这些可怕但是又可怜的人身上发现原因。
最后一章就给大家解释了各种心理学上的效应,这些效应有的有趣,有的神奇,有的会让人惊叹。其中包括亲和效应、乐队花车效应、马太效应、投射效应等等。这些效应不是简单的一件事,而是众多具有相似性事件的本质,环顾四周,说不定现在就有一个效应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