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培训实务》(第3版)在秉承前两版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同时,揭示了当前企业人员培训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企业人员培训方面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内容全部取材于近年来作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系统研究和咨询实践。
《人员培训实务》(第3版)对于如何设计员工培训体系、如何开展员工培训做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和经验总结,站在企业培训工作者的角度,从培训的组织入手,将大量中外成功企业的培训案例穿插于基本知识体系和方法中;对于诸如怎样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怎样进行能力开发、怎样进行在线培训等当下企业培训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做了详细阐释;对员工的深层次培训(能力开发、行为调整、心理训练)进行系统介绍,并且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宝洁、IBM、海尔等著名企业的培训管理经验;对国内企业员工培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
本书可作为企业培训从业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的案头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辅导教材。
《人员培训实务(第3版)》从培训的组织入手,对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如何设计、如何开展员工培训做了系统的阐述,是多年来作者对于人员培训与开发方面的研究心得和咨询实践的总结。《人员培训实务(第3版)》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在介绍基本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时,将大量中外成功企业的培训案例穿插其中;对于当前企业培训中的热点问题,诸如怎样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怎样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怎样进行能力开发、怎样进行在线培训,做了详尽的说明;以相关专题为线索,对宝洁、IBM、英特尔、海尔、联想等知名企业的培训制度和方法做了介绍;对两个典型的企业培训制度进行了剖析。
《人员培训实务(第3版)》适合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的人员使用。
第3版前言
第1章 培训的组织体系/1
1.1 培训机构设置/1
1.2 培训职责的划分/8
1.3 培训流程/13
第2章 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23
2.1 培训需求分析/23
2.2 培训计划的制定/32
2.3 培训课程设计/34
2.4 培训计划的实施/37
第3章 培训分类/45
3.1 岗前培训/45
3.2 在岗培训/57
3.3 外派培训/73
3.4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77
第4章 培训方式/87
4.1 课堂培训/87
4.2 现场培训/100
4.3 自学/108
4.4 在线培训/114
第5章 培训方法/121
5.1 培训的基本方法/121
5.2 能力开发的方法/131
5.3 行为调整与心理训练/157
第6章 培训评估/174
6.1 培训评估的内容/174
6.2 培训评估的方案设计/191
6.3 培训评估的过程/197
第7章 知名企业的员工培训/210
7.1 企业的员工培训体系/210
7.2 新员工培训/222
7.3 领导力的培训开发/227
7.4 销售及合作伙伴培训/235
第8章 企业培训案例分析/244
8.1 某高新技术企业培训制度/244
8.2 某企业员工发展培训和管理人员培训/256
8.3 某高新技术企业培训制度分析/259
8.4 某企业员工发展培训和管理人员培训分析/262
参考文献/265
在许多企业,培训部门不仅是一个业务部门,而且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实体。德国大众汽车培训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
20世纪90年代,大众汽车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员工的数目也随之增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弹性也不断提高,这对其训练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公司领导层认识到,训练部门必须和各个部门合作,为其提供信息支持,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正是这种思想促使了大众汽车训练公司的创建。1995年1月,大众汽车训练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它的业务活动。大众汽车公司的所有教育活动及人事发展活动都通过大众汽车训练公司来重新安排。
大众汽车训练公司的业务范围由6个方面构成。
·企业管理的发展。对管理情况进行诊断与人事发展计划,管理人员的
训练与人才库,国际开发与训练项目。
·教育训练。领导干部与小组的教育和训练。
·劳务市场政策与社会政策项目。促进训练与转岗训练,劳务市场政策
倡议的咨询,对企业创建与工业园区的支持。
·职业训练与进修。职业进修,专业训练与跨专业训练,带有被承认证
书的高档次进修。
·为流程优化做企业咨询。组织发展流程咨询,不断完善流程研讨会,
不断完善流程主持人的训练。
·寻求最高水平。对欧洲、美洲和亚洲人事工作与企业管理中发展与趋
势的跟踪。
大众汽车训练公司在各地区成为大众汽车公司与劳务市场之间的一个枢纽。因此与地方劳动局、供货商及其他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大众汽车训练公司的分公司把自己当做“地方性的开发机构”。它试图开拓外部市场,并通过接近市场来提高服务质量。凭借新的自我理解与市场营销活动,在第一年便成功地使这个服务枢纽繁荣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培训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进行运作,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比那种培训单独作为一个部门有了更大的自由,还可以为外部的公司进行培训。
P3-4
本书第2版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肯定,这给了我们做好第3版的动力和信心。
本着突出实用性、揭示当前企业人员培训的发展趋势、反映企业人员培训方面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的原则,在第2版的基础上,第3版做了以下几方面的修改、补充和调整。
1.对于比较重要但论述不够具体或有遗漏的部分进行了补充。例如,在第1.1节里,针对“企业大学”,增加了企业大学的组织结构、企业大学与培训中心的区别等内容,并补充了企业大学建立的案例。
2.培训思路、方法和技巧的讲述力求详略得当,对于有一定启发性但实用性不强的方法的介绍做了适当删减。例如,精简了第4.1节中“教室布置”的阐述。
3.增加了新的案例。例如,在第3.1节中增加了康佳集团入职培训的案例;在第6章中,增加了三星集团培训项目评估案例。
4.更换了部分案例。例如,将第3.4节中两个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案例进行了更换,第7章“知名企业的员工培训”中的全部案例做了更新。
5.对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构思和创作。比较突出的是,第3.2节“在岗培训”、第4.2节“现场培训”在第3版中以全新的内容展现给读者。近年来,我们对企业人员培训的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也掌握了更多的典型材料,这为部分内容的再创作奠定了基础。
6.第4章增加了“在线培训”一节。当前,在线培训方兴未艾,如何设计在线培训,如何保证在线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对一些成功推行企业在线培训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撰写了这一节。
本书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站在企业培训工作者的角度,反映企业员工培训的实际运作。重点阐述企业员工培训中的普遍的基本问题,例如,培训职责如何划分,如何制订培训计划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如何组织新员工培训和在职培训,如何评估培训效果。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认识,力图揭示企业员工培训的内在规律和每个环节的基本问题。
2.从培训的组织入手。在培训的运作过程中,人事部门要担当主要角色,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各级管理者要积极参与。因此,如何组织培训是培训工作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3.根据需要,将大量中外成功企业的培训案例(有些是第一手资料)穿插书中,这使读者便于领会其中介绍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技巧,了解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增加阅读的兴趣。
4.对员工的深层次培训(能力开发、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进行系统介绍。当前,许多企业的员工培训还只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没有向深层次发展,这是我们与国外成功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差距之一。
5.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宝洁、IBM、海尔等著名企业的培训,从中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它们培训方面的理念、方法、技术以及管理制度,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本书的内容,做到融会贯通。
6.对国内企业员工培训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本书所选的两个案例基本反映了我国大多数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状况。对这两个“麻雀”进行解剖,可以使读者了解企业培训的现状并从中获得启示。
借此机会,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编辑和相关工作人员,由于他们认真、严谨、高效率的工作,使得本书能够以最短的时间与读者见面,并保证了出版质量。
企业人员培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上和方法上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希望能够与广大读者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电子邮箱gjs1408@sina.com(联系人:郭京生教授)。
郭京生潘立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