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面临着物价上涨、买不起房、家庭收入低、孩子教育、工作压力等多重难题,你是否更易陷入烦恼、焦虑或恐慌中而不能自拔?
当焦虑、烦恼、恐慌侵袭你的身心,你是不是觉得一生都难以摆脱它们的困扰而在绝望中度过余生?《摆脱焦虑》的作者卡罗琳·卡尔以大量生动的事例告诉你:不会。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过度焦虑、烦恼、恐惧,本书将是你的良师益友。
不管你有多烦恼,或你身边的人有多烦恼,本书都会提供帮助。它会告诉你如何帮助自己,帮助别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摆脱焦虑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作者 | (英)卡罗琳·卡尔 |
出版社 | 求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面临着物价上涨、买不起房、家庭收入低、孩子教育、工作压力等多重难题,你是否更易陷入烦恼、焦虑或恐慌中而不能自拔? 当焦虑、烦恼、恐慌侵袭你的身心,你是不是觉得一生都难以摆脱它们的困扰而在绝望中度过余生?《摆脱焦虑》的作者卡罗琳·卡尔以大量生动的事例告诉你:不会。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过度焦虑、烦恼、恐惧,本书将是你的良师益友。 不管你有多烦恼,或你身边的人有多烦恼,本书都会提供帮助。它会告诉你如何帮助自己,帮助别人。 内容推荐 焦虑和烦恼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人的生活因此受到干扰和破坏。如果你正饱受焦虑症的困扰,你应该行动起来。 也许你正在犹疑,要不要去看医生。看医生也许有用,但医生给你的往往是权宜之计(或许短期内见效,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你想知道减轻焦虑和烦恼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作为一名治疗师,卡罗琳·卡尔在治疗焦虑症方面有亲身体验,也有很多专业经验。她深深理解焦虑症会对人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她以善解人意的口吻,直截了当,通俗易懂的方式写了这样一本书。《摆脱焦虑》中她提出了很多理论和技巧,并且提供了案例分析。 《摆脱焦虑》会帮助你: 理解焦虑情绪的本质和起因; 找寻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疗法; 制订摆脱焦虑、重获安宁的策略; 找到恰当的方法,帮助正被焦虑症折磨的、你爱的人们; 更为重要的是,她将帮助你找回失落已久的信心,使你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自行控制焦虑情绪。 目录 引言 第1章 烦恼种种/1 你有多烦恼? /3 第2章 烦恼对象/9 你会为什么而烦恼呢? /10 “如果发生……我该怎么办?” /11 心理暗示——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14 别人给你的暗示/17 第3章 烦恼的作用/19 你烦恼不已就能改变什么吗? /21 没必要的烦恼/23 抛却烦恼/25 第4章 焦虑症/27 你需要就医吗? /34 第5章 焦虑症的类型/37 替代和补充疗法/44 第6章 历史——哪些人得过焦虑症/49 焦虑症的历史/50 第7章 克服焦虑要诀/55 焦虑症会持续多长时间? /62 第8章 过度通气与虚幻感/67 过度通气/70 虚幻感,疏离感/71 第9章 恐慌症还是焦虑症/75 逃避/77 焦虑会让你失眠吗? /79 早晨的第一件事/82 独处之时/83 第10章 大家的故事/85 第11章 如何帮助自己/93 学会放松/94 积极的心态/97 呼吸练习/99 顺其自然/102 战胜焦虑/103 减轻压力/104 分散注意力/104 自由想象/105 让自己忙碌/106 设立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106 换个位置或者做点儿别的/107 接受别人的帮助/108 运动和饮食/108 主宰自己的生活/108 记日记/109 第12章 当你认识的人得了焦虑症/111 你对这个人了解多少? /114 如何帮助别人/117 适当的帮助/123 第13章 照顾焦虑症患者时,如何保护自己/129 照顾焦虑症患者时如何不让自己受影响/130 第14章 如何建立自信心/135 第15章 贴心建议/139 相关链接/143 心理健康机构联系方式/144 各种治疗方法及从业者注册信息/146 试读章节 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你精力集中。如果你不得不面对某种情况或一件事,那么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你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佳水平。 乔治说他做实习医生的时候,他们要接受的其中一项测试叫做“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该项测试用来测试受试学生的临床能力和与病人交流的能力。每个学生要在各个不同的站点接受测试,每个站点有一名病人(也可能是演员)和一位考官。他们每人有5分钟的时间展示自己所学的东西。这个测试要求他们不仅要能对病人的病情作出评估和诊断,而且要能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乔治,30岁: 每次接受测试前我都很痛苦。脑子里只是翻腾着学过的各种知识,忘了自己要面对一个真实的病人。我知道这很可怕,但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如果你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自信满满,那么注意力才会集中到和病人的沟通技巧上来。不过有些人天生就善于与他人沟通,而我从小就是个腼腆的孩子,并不太擅长与人交流。 每次要测试时,我都如临大敌,总担心自己过不了。我怕自己判断失误,怕自己不能和病人进行很好的沟通。测试是在一间小屋里进行,考官会对我做的一切给出评价。这项测试会让人不由心生恐惧——时间一到就有铃声提示你停下来,让下一个人登场。我恨透了这铃声。尽管如此,每次我都发挥不错,分数很高。我知道就算我考前会紧张到恶心、头晕、拉肚子、手心出汗,但是当我坐在测试现场,开始面对第一个病人时,所有的恐惧都会烟消云散,我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考完之后我倒觉得很享受这个过程。 乔治的例子说明,尽管当时他会为考试焦虑不安,但是这种焦虑反而有助于他在考场上的发挥。面对这场必须经历而时间有限的考试,他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虽然同样都是烦恼,但是很快就能结束的烦恼(比如考试)和无由的烦恼是不一样的。 必须清楚你烦恼的程度和所持续的时间,这很重要。如果你为一件事过度焦虑而且时间还很长,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生活,你就应该采取措施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 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出现,你就应该行动起来了: 知道没必要烦恼,可你就是不由自主; 你的烦恼已经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 想一想: 你烦恼不已就能改变什么吗? 这种情况下你能做什么?你能做些什么改变你为之担忧不已的那些情况么?能还是不能? 如果答案是“能”,那么你就要决定你到底要不要做些什么改变它;如果答案是“不能”,那就什么也别说了。但这样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这种情况要怎么样才能改变呢?是担忧不已吗?显然不是。 你可能确实无能为力改变某种状况,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同情与担忧 看到你所爱的人正处于痛苦之中,你也会心碎。很多情况下,担忧、焦虑、关心、同情种种心理会混为一体。 吉恩,71岁: 吉恩说,有时在照顾她年迈体衰的丈夫时,她的情绪非常低落。他们结婚近50年了。最近的18个月以来,她看着丈夫身体日渐衰弱,为他的健康担忧不已。 “我常常会在夜里醒来,听听他是否在呼吸。我总担心有一天夜里突然醒来再也听不到他的呼吸。我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担心有一天他突然走了,我根本无法应付眼前的一切。家里有一个重病人,真的非常难。” 吉恩还说,如果她要是不这样操心,她反而觉得内疚。她认为,这样一直为他操心对她来说其实是好事。但是她很清楚,她无力改变什么。 她真是愁出病来了。她知道,不久她就会像即将燃尽的蜡烛一样,再也不能给予别人光明。长期的操劳让她心力交瘁。担心、焦虑、压力交织在一起。 最终,在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她接受了现实并且告诉自己,自己已经为丈夫的病尽力了。于是她的生活不再围绕丈夫转。她开始写作,把自己的生平经历写下来,给她的孙子们看。她说写作才真正治愈了她的心病。她还去参加锻炼,每周一次。在她出去锻炼的短暂时间里,一位邻居替她照料她的丈夫。这一切使她的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帮助她走出了困境。 这里我要声明:我不是教你冷漠,而是告诉你在分担别人的痛苦的同时,你不要把自己也拖进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让自己最后一无所有。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人。问问你自己:你的担忧能帮助对方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没必要的烦恼 烦恼如果不能给你带来好处,你就根本没必要烦恼。这点很重要。因为烦恼也不是一点儿好处也没有。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回答: 1.烦恼会带来什么? 2.烦恼不会带来什么? 3.如果我不烦恼,会怎么样? 4.如果不烦恼,我会失去什么吗? 5.然后又会怎么样? 你的答案会令你自己也感到吃惊。 爱伦,60岁: 爱伦经常为儿子担忧。她儿子30岁那年结婚,离开了家。自打儿子离开,爱伦就老担心他。他快乐吗?他吃得好吗?如果儿子几天不给她打电话,她就会想孩子是不是病了。她喜欢她的儿媳妇,打心眼儿里为俩入感到幸福。可她还是整天价担心。 当爱伦被问到以上五个问题时,她认真地想了想,然后作出了回答: 1.烦恼会带来什么? 痛苦和悲伤。有时候还会失眠,总想着他现在怎么样了。我知道这很可笑,因为他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 2.烦恼不会带来什么? 平静的心情。我真的应该摆脱这些烦恼。 3.如果我不烦恼,会怎么样? 心情平静。我可以想想别的事情。 4.如果我不烦恼,会失去什么吗? 可能一段时间内失去生活目标。 5.然后会怎么样? 找点儿事做。 爱伦惊讶地发现,原来她的大部分生活都被烦恼占据。 也许你可能会认为天性如此。如果是这样,那就任其自然好了。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大卫,58岁: 我想我可能从青少年时期就一直是这样,总是焦虑不安。妈妈说什么事都能令我发愁,尤其是我的健康状况。以前要是腿疼或哪儿不舒服,我就让妈妈带我去医院看病,经常这样。我想我可能还是想得到她更多的关爱吧。以后的若干年里,我都是个“烦恼王”,身边的人都知道。他们总是开玩笑说:“别把这事告诉大卫,要不然他又该烦恼了。”我的伙伴们还给我起了一个绰号“苦瓜脸”,因为我老是忧心忡忡。不过我不在乎——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嘛。再说,这是我的个性。 如果忧虑真能为你带来什么好处,那你就忧虑好了。如果你想改变,你也一定能改变。你可以尝试下面的做法: ·想事情积极的一面。(这点很重要,想知道为什么,请看第11章。) ·找点儿乐子,尽情地大笑。 ·唱歌——不会唱也要唱。 ·运动。 ·参加一项新活动,从中发现乐趣。 ·给那些“开心果”打电话,好好聊聊。 ·每次你下定决心要抛开忧愁好好过上一整天时,请自己吃顿大餐。抛却烦恼 我们知道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焦虑就不正常了。你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那些烦恼其实是没必要的,所以要学会反省。而反省自己的想法则需要练习。一旦你的意识增强了,你才可能在有了烦恼的念头时设法改变它。 下一步,放下那些于事无补的想法,代之以积极的想法。这一点确实不容易做到,同样需要练习才能见效。这就像说服一个正在学步的孩子放下手里危险的玩具一样。如果你直接拿走玩具,孩子肯定会哇哇大哭,说不定会接着拿起另一个更加危险的玩具代替前一个。但是,如果你拿一个安全的玩具换掉他手里的那个,孩子就不会不高兴,注意力很快就会集中到新玩具上来。 一旦你发觉自己想的一些东西没用,就要这样暗示自己: 这种想法根本没用,还是赶快放下这个念头吧;或者告诉自己:我不必这么想。 然后马上用积极的、有意义的想法来代替它。比如: 一切都很完美。 一切都在按预想的那样顺利进行。 我已经竭尽全力,做得非常不错了。 一切都会好的! 搜集这样一些能给自己以积极心理暗示的句子,随时随地使用。反复练习,直到需要用的时候能够脱口而出。 P20-26 序言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过度焦虑、烦恼、恐惧,本书将是你的良师益友。 也许,你急切地想知道: ·我到底怎么了? ·我怎么会这样? ·我怎么总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会消失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只你想知道,你的亲人、朋友也想知道;但他们更想知道怎样才能帮助你。 不管你有多烦恼,或你身边的人有多烦恼,本书都会提供帮助。它会告诉你如何帮助自己,帮助别人。 本书所提到的所有方法和技巧全部经过验证。有些对你可能比对别人更见效,那再好不过。书中提到的所有例子都是真实的,只是人名换了。 有些方法可能需要你调动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或者幻想。如果你不善于想象,那也没关系。只要能对自己有帮助,你怎么做都行。 重要提醒: 本书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能替代医学治疗。无论作者还是出版社都不承担由此可能带来的任何伤害或损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