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人”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常识,但是真要系统回答“人与地”的深层关系却不是很简单的事,为什么说陕西关中自古帝王洲?为什么红色湖南闹革命?为什么江浙一带多美女?天府之地为什么多文人呢?哪个地方出枭雄?哪个地方出圣人?——由白郎编著的《中国人文地脉》就是这样一门老祖宗的“水土产人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人文地脉(共2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白郎 |
出版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方水土一方人”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常识,但是真要系统回答“人与地”的深层关系却不是很简单的事,为什么说陕西关中自古帝王洲?为什么红色湖南闹革命?为什么江浙一带多美女?天府之地为什么多文人呢?哪个地方出枭雄?哪个地方出圣人?——由白郎编著的《中国人文地脉》就是这样一门老祖宗的“水土产人学”。 内容推荐 由白郎编著的《中国人文地脉》是关于中国区域文化的精品之作,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文化随笔集。分北方卷和南方卷。作者选取中华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十处区域文化,如燕赵文化、三秦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等,将人文地理、历史记忆、旅行见闻融于一体。也许《中国人文地脉》并不能将中国地脉文化全部收罗其中,却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常识释解得淋漓尽。使读者纵横天地,飞渡南北,足不出户而知天下,感受精彩的中国人文地理,深深体味人文中华的具体妙处和区域地缘特质。 目录 中国人文地脉(北方卷) 龙之脉 ——人文地脉与南人北人 ——国外大家说中国传统 ——中国文化的“灵告之声” 燕赵慷慨悲歌地 经营天下非燕不可 绝对的美从土地里升起 ——喧哗光影消散于乡愁 ——燕赵天凉好个秋 英雄主义沃土 ——铁血是一种罪 ——级死犹闻侠骨香 ——从匣中抽出的金刀渐渐生锈 鼎以三足而立 ——河北佬与良民文化 ——北国“恶之花” ——帝都的天鹅绒大幕 被帝国斜阳刺中的北京 ——马背上的万里江山 ——一抹晚清夕照 ——京味的沐浴 ——迎向衣钵消逝的年代 宦官之葵花宝典 齐鲁天下根 鲁人与齐人 孔子是一轮月 群星闪耀之时 ——一圣人中的圣人 ——姜太公的屠牛术和垂钓术 ——山东宰相山西将 ——孤松与狐仙 好汉们的家乡 ——两个文人的济南 ——海神在蓬莱出场 ——不胜梁山一场醉 ——山东大汉闯关东 古老东方之巅 大西北白银时代 亚欧大陆的脐带 ——由丝绸衍生的诱惑 ——西域三十六国 ——马中东方偶像 ——稻田玉华丽纪 ——一个粟特人的唐丝路 魔镜照耀着亚洲腹地 ——敦煌黑暗书 ——西夏灵魂故地 ——大漠之花楼兰 神秘来自时光之蛇 ——圣者鸠摩罗什 ——琵琶簪缨世家 ——一个世纪的尤物 刀锋上的古典黄金 中原梦华录 九朝故都风水传奇 传统是坚韧的担架 黄河上的哀鸿 儒家身子佛家骨 遍地高手下夕烟 ——以三寸之舌为王侯师 ——鹤的身姿滑过政治 ——侠客与士之烈火 秦中自古帝王乡 百二河山紫气东来 昨日龙脉明月为灯 一声老陕,茫茫故乡 ——南北硖西人 ——米脂婆姨绥德汉 ——筑声里满座衣冠似雷 ——开琼筳飞羽觞的秦人 从大汉之都到大唐之都 ——汉长安,樗里子的预言 ——唐长安,三百年繁花 ——万千金粉归为黄土 响当当的历史舵手 ——江山属于浪荡之徒 ——杨广的大头症 ——贞观大帝的征服 ——手持菊花笑傲江湖 ——黑夜里的素土 中国人文地脉(南方卷) 冷翡翠江南 江南的半吊子王气 ——六朝故都龙盘虎踞 ——婉约杭州消磨意志 一半是水一半是丝绸 ——樱桃红破江南春 ——鹤梦烟寒水含秋远 历史是一场江湖 ——南漂者的新世界 ——三个帝王的悲伤江南 ——绍兴师爷的饭碗 ——宁波商帮的银子 ——大上海发迹史 笙歌吹断水云间 ——晚期秦淮艳迹 ——水乡美丽低吟 ——风雅园林的遁世操 ——骑鹤下江南 ——山水是才子们的秘药 湖湘满地红 白云楚水吊湘娥 辣椒与革命 湘西的巫气与英雄气 近代中国领头羊 ——一个叫王夫之的思想舵手 ——《海国图志》阅读 ——激进的狂飙 ——湖南人的红色世纪 川派异端江山 昔光中的异数 蜀中冠冕峨眉山 ——菩提青山的掌故 ——峨眉是一处仙境 ——时间之上的浓翠 符咒上的文昌大庙 四个老地方的流水簿 ——神秘主义之城阆中的“金桃” ——成都最后的乾隆大院 ——罗城,迟暮与望乡 ——,新津的旧日芬芳 川味文化丹药 ——成都乃茶馆之都也 ——鸡公车,木牛流马的叙事 ——川剧的黄昏幕帘 ——袍哥与关二爷的袍子 出川与闪电 ——一出夔门天地宽 ——大才子的性情 ——四川高人执牛耳 一个大牌植物猎人的华西传奇 岭南蓝调浪潮 海水上的旧世纪 老广东三重奏 鸦片战争前夜西人眼中的广州 思想点燃革命 南方镀金的虎笼 摩登时代的醉 云南众神之地 狂野的红土白雪 ——叛逆的地脉 ——醉乡葬地有高原 ——昆明的旧日子及玫瑰卤酒 云南历史舞衣 ——妙香国王半为僧 ——三个云南高士 ——徐霞客的一团白云 洋人与近代云南 ——滇越铁路的嚎叫 ——斯诺的南行漫记 ——“香格里拉”制造者希尔顿 ——孤独的雄狮洛克 ——乱世南方飞虎 年德丽江 ——马帮的尖峰时光 ——一个叫四方街的中心 ——传教士的丽江苦旅 ——再也喝不到王阿丹的窖酒 后记 试读章节 公元前333年,楚国猩红的军旗在硝烟中徐徐招展,威风凛凛的楚威王熊商灭掉了越国。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品之一,一座叫金陵的新城在石头山(南京清凉山)下建成了。在山水葱郁的浩荡灵气中,这座楚国新城显得不同凡响。 楚王身边的风水先生立即向他指出说,这个地方的王气非常旺盛。于是熊商赶紧下令在石头山上埋藏黄金,并为新城取名为金陵,目的是镇住地下的王气(五行中,金克土)。 一百多年后,建立了伟烈丰功的秦始皇被有关金陵王气的消息搞得心烦意乱。有人报告说在遥远的咸阳看见了东南方向华光飘忽的天子气。秦始皇坐不住了,他下令把金陵改名为秣陵,并在城内挖了一条通往长江的河道,以切断地脉、将王气疏入江水,使其自然流泄。这条新挖的人工河就是烟水明艳软玉温香的秦淮河——中国最具有脂粉气的河流。 历史上的南京一直披着一层扑朔迷离的风水面纱。在六大古都中,野史里关于它有帝王之气的记载是最多的。南京曾经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的首都,在习惯上人们更喜欢把它称做六朝故都。 按照风水术的看法,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水脉,它的流程越远,所挟带的地气也就越旺盛。南京的地理位置刚好处在长江和中土南方干龙尽头的交汇之处,所谓“襟带长江而为天下都会”。 然而南京作为一大山水交汇的吉壤,它的神奇之处还在于拥有形局开阔、祥瑞无比的“蟠龙”。南京北临长江,城北有玄武湖、莫愁湖,四周群山环绕首尾相连,西面为象山、老虎山、狮子山、八字山、清凉山,南面为牛首山、岩山、黄龙山,东面为钟山、灵山、青龙山,北面为乌龙山、燕子矾、幕府山。周围四环形的山川钟灵毓秀,融结为形局完整的“蟠龙”。南京城内的石头山也是风水中的吉山,因为它的状貌形同一只两脚前拱伏蹲地上的老虎。古人把这种山称做虎踞或伏虎。李思聪在《堪舆杂著》中谈及南京风水时说:“若南京牛首之龙,自瓦屋山起,东庐山至漂水蒲里,生横山、云台山、吉山、祖堂山而起牛首双峰,特峙成天财土星。左分一支,生吴山至西善桥止,复于肘后逆上,生大山、小山。右分一支,生翠屏山,从烂石冈落……起祝禧寺,至安德门,生雨花台,前至架冈门上方门而止。” 据晋代的《吴录》,实际上“龙盘虎踞”的说法来自诸葛孔明。公元208年,长江北岸的船队舳舻相接,彩色的战旗辉映着滚滚的波涛,横槊赋诗的大枭雄曹操带领他的千军万马轻取荆州,把卖草鞋出身的皇叔刘备追赶得鸡飞狗跳。在秋天皓白的芦苇掩护下,诸葛孔明受刘备之托驾舟来到东吴,准备联合孙权组成联军共同抗击曹操。于是在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下,《三国演义》里“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便发生了。在东吴期间,诸葛孔明骑马在石头山上观察南京的地理局势,他见此地山水交合,天地间灵气氤氲,不禁赞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后来于谈笑间力劝孙权建都于此地。 “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是第一个把都城建在南京的帝王。有一次有人在山上挖到一个二尺七寸长的铜匣子,里面有一只长形白玉如意,手柄处刻了许多龙虎及蝉形图案,孙权看到后不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就派人去问精通风水的胡综,胡综说,当年由于金陵有天子气,所以秦始皇派人挖断了城周围的几座山,并在其他山上埋了许多宝物来镇压王气,以达到“厌胜”的目的,这东西大概就是那时留下的。风水中的厌胜,就是用金器、铁器、玉器建塔,埋腊鹅,堆土山等多种方法来镇住地气,使它难以同人发生感应。 《明史·冯国用传》载,冯国用曾对朱元璋建议:“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以“秃驴”之身取天下的朱元璋很中意南京的龙脉走势,大军一夺取这个地方,他便迫不及待地宣布把首都建在这里,尤其是山色如黛的钟山引起了朱的好感,他下令把自己的陵墓建造在上面,把这座天光霞影下的如绣青山当做永恒的人生归宿地。规模宏大的明孝陵现在仅剩下遗址,花木扶疏、崇丽高耸的宫殿以及巨大的云片纹饰已渺不可寻,除了神道上的几十尊苍灰色的石像生之外,明孝陵地表以上的部分已没多少东西了。 明孝陵正南方向不远处的梅花山,是孙权墓穴所在地,当手下人请示是否要挖掉梅山修造笔直的神道时,朱元璋把马脸一扬,说道:“孙权算是一条好汉,就留下他为我看守墓门吧!”朱元璋没读过什么书,却在一家阉猪店门口题过一副很大气的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有个叫邓伯言的书生知道皇上特别喜欢钟山,就绞尽脑汁写了首钟山诗进献上去,想狠狠地拍个马屁,诗中有“鳖足立四极,钟山蟠一龙”之句,朱元璋看完连连称赞,一时兴起,不禁拍案高声朗诵起来,邓伯言以为皇上发怒了,吓得屁滚尿流,昏倒在台阶下,被人扶出东华门后才苏醒过来。 明代人杨文敏认为,天下能够作为帝王之都的地方不过两处,一是南京,一是北京。“天下山川形势,雄伟壮丽,可为京都者,莫逾金陵。至若地势宽厚,关塞险固,总扼中原之夷旷者,又莫过燕蓟。虽云长安有崤函之固,洛邑为天下之中,要之帝王都会,为亿万年太平悠久之基,莫金陵、燕蓟若也。”P16-17(南方卷) 后记 只能说,我完成了一部闲书——在一片金黄的混沌中,历史在纸上摊开了它庞大的麦田。在更深之处,世界难以言说,所以我更愿意选择裹着暖意的缄默,像一团光中静静的桃子,像碧潭中无言的鸭蛋。“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唐代懒残和尚的禅诗能在初冬的落花中刺穿夜之幻影,飘向一个明月下挂满红枣的芳香之地,从那里,一只鹤起飞,越过千峰白雪,唤醒我梦中的另一只鹤。 就在前天,一个在成都生活了十几年的法国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常常去喝茶的东方茶馆第二天就要拆除了,约我去喝最后一杯茶。这个老茶馆位于镗钯街88号,有3间民国老房子和一株巨大的常春藤,“镗钯街”这个名字颇有些奇怪,镗钯是以前一种单兵使用的三叉长武器,有人说这里以前属于不远处的大慈寺,是武僧放武器的地方。小青瓦、常春藤、花格窗、高脚竹椅沐浴在冬阳黄绸般的柔光中,一些浅金的光柱从我和法国朋友的面颊上摊开,不断下陷,再泛出金线和黄彩。我不知道该安慰他些什么,他在成都喝了十几年茶,流连于市井味很重的传统老茶馆,这些年穿逗结构的老茶馆迅速消失,他所能做的就是不断退守。青石桥的老茶馆是他的最爱,拆除那天他在现场痛哭了几个小时,培根路茶馆、大同巷茶馆、青羊正街茶馆、宽巷子老孙茶馆以及更多的老茶馆,统统消失了,有一天,他碰到一个曾天天在青石桥老茶馆喝茶的老人,老人问他在哪里喝茶,他说在东风茶馆。现在,东风茶馆马上要拆除了,这是他最后一个“老茶馆据点”,他不知道自己明天还能去哪里喝茶。法国朋友买了东方茶馆的8把沾满污迹的小竹凳——作为生活的小小纪念,每当有自己常去的老茶馆被拆除,他都会淘几件东西带回去,如今这些东西在家里已堆了一大堆。一个外国人能如此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我很感慨,我陪他一直坐到了黄昏,离开时,不禁记起里尔克的一句诗来:“我们就这样生活着并不断告别。” 在《穆佐书简》中,里尔克说:“我们的使命就是把这个短暂的、易逝的大地深深地、痛苦地、热情地刻印在内心,以便让它的本质在我们内心‘不可见地’复苏。我们是采集不可见之物的蜜蜂。”在面对“不可见之物”的某种微醉中,当我从怀中抛出虚空,一束光便追上来,如空潭泻春,斑影旖旎,我感到它是无边的孤鸿之翼,嘴里叼着已逝的万千白昼,它呼出无形无相的童真之气,归向我,在触及的一瞬间落英般纷纷跌为影像。影像,是的,昨日残缺的世界已碎去、消隐,像一条神秘之蛇,在一个朦胧的谷垛上闪着深邃蓝光。哦,神秘之蛇,这灵异的环形铰链,它来自时光之上的虚谷。哦,时光中的豹纹,时光中的凤鸟,时光中的神枝,时光中的迷惘,时光中的受难,时光中的时光,皆被影像紧紧缠住,漂洗,其推动者是一棵菩提树,菩提,本无树。 感谢时代出版社的常务副社长罗晓先生,在他的信任和全力支持下,我得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出版了本书。感谢责任编辑陈德玉女士,本书灌注了她很多心血,我们相识多年,却是首度合作,这是一次成功的合作,她的细微和责任感令我感动。感谢卢浩兄极为到位的装帧设计,他“心有灵犀”地组合了我提供的文字和图片,并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感谢和东升、林元亨、沈映辉、焦虎三等朋友为本书提供的各种帮助。感谢摄影家吕玲珑提供了北方卷的封面图片。感谢摄影家陈新宇、和照分别提供了一组很棒的作品。感谢摄影家吴燕子为我拍摄的作者像。感谢林和生先生为本书书名作了英文翻译、费耕女士为每章大标题作了英文翻译。感谢画家汪念先为本书提供的优秀画作。感谢本书素未谋面的老照片拍摄者,在这些照片的使用过程中,我遵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感谢我太太曾燕多年来相濡以沫的支持。感谢白庚胜、杨尚孔、杨福泉、张春和、柏桦、林克、韩毅、林和生、岱峻等等师友长期以来的指点和关爱。 ——白郎 2010年12月9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