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红河流域的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上下)》由郑晓云和杨正权主编,书中收入了《关注红河源区,促进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越南红河沿岸的文化问题与研究的途径》、《云南红河旅游走廊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框架》、《红河流域生态保护行为规范养成研究》等论文。
上册
在红河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会议上的致辞
关注红河源区,促进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协力加强红河流域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携手共建人类美好家园——在红河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议上的演讲
论红河流域的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
越南红河沿岸的文化问题与研究的途径
云南红河旅游走廊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框架
红河源头民族文化与生态保护
红河流域生态保护行为规范养成研究
红河与河内生态、人文环境的变迁
越南老街白裤瑶对水资源的认识
红河流域上游少数民族水文化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红河流域上游地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生态保护
红河流域(中国段)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红河中游地区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福寿省林操县赐社乡橄榄村为例
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
红河沿岸的梯田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发展背景下重建流域和谐水文化之浅析——以红河流域为案例
红河流域各民族的种类、分布与来源
红河中上游两岸的民族
红河流域中国境内各民族人口迁徙与分布
从红河下游迁移到上游的越族移民——以越南老街省八舍县越族人的移民为例
金平傣族的民间信仰探析
哀牢山哈尼族地区自然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系统及林权的演变
乡土文化在红河上游的水源和森林保护中的作用——以老街省巴刹县哈尼族为例
生活环境对红河三角洲越人文化的影响——以生殖崇拜信仰为例
红河三角洲越人祭奉水神的信仰
试析哈尼族梯田灌溉管理系统——兼论农田水利祭祀
哈尼文化中和谐“家园生态”的特点
红河流域居民的文化适应——以河西省颇为县周明村为例
红河沿岸都市的文化变迁——以南定市为例
经济结构转变,土地管理与生态环境的问题——以红河三角洲三山村为例
红河人海口区域渔民与生态环境:海产资源开拓及使用的变迁——以南定省海厚县盛隆乡洛江入海口为例
安沛省振安县坚成乡的瑶族当地知识与桂树耕作
建设红河流域绿色生态经济走廊构想
“两廊一圈”建设中的红河民族文化走廊
浅论中越红河流域的民族文化交流
中国与越南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全球化区域化视角下的红河流域合作开发
弥勒民族生态文化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红河流域民族文化圈的建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环境安全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塘镇的研究案例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者对红河流域的调查研究
红河沿岸中国傣族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生命过程、情感表达的自然绽放——在“山川”和“院墙”文化的差异中认识红河流域的民族音乐
红河源证
中国的国际环保合作:多边、双边和区域层面
略论丽江古城的历史、社会和古城水系及用水民俗——一个跨区域的城市与环境问题研究的个案比较
高度决定视野——会议评述
后记
下册
FULL PAPER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