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气到病除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吴曦//周斌//田鹏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气到病除》是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行气导引法治病养生的现代习练本。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国古代治慢性病案头常备用书。全书共分四卷,包括八十八种证候,一百七十二条行气导引法。这些行气导引法可以治疗近百种慢性病,如肩周炎、腰酸背痛、手臂酸痛、少白头、牙疼、口舌生疮、咳嗽、流行性感冒、糖尿病、痔疮等等。《气到病除》侧重症状和行气导引法的结合,一个动作治疗一种病症,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全书配有近四百张行气导引法分解图方便读者习练,让读者一看即可辨别自己的病症,然后选择合适的行气导引法。

内容推荐

《气到病除》全书共分四卷,包括八十八种证候,一百七十二条行气导引法。其中,卷一“养脏腑”,包括肝病、心病、脾病、肺病、肾病、膀胱病以及五脏横病等脏腑病症七种,载有行气导引法十条;卷二“养气血”,包括虚劳、虚劳赢瘦、虚劳寒冷等内伤虚损病症九种,载有行气导引法三十条;卷三“养形体”,包括白发、目风泪出、目暗不明等须发五官病症八种,载有行气导引法十三条;卷四“辨证论治”,包括风偏枯、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风身体手足不随等,涉及内、外、妇、皮肤、骨伤等各科病症六十四种,载有行气导引法一百一十九条。

目录

出版说明

卷一 养脏腑

 肝病候:治肝火旺,“呵”气

认识肝脏/肝病的常见证候/补养与宣导法

 治肝火旺,“呵”气

 心病候:治心脏病,“呼”、“吹”气

认识心脏/心病的常见证候/补养与宣导法

 治体内有寒的心脏病,“呼”气治体内有热的心脏病,“吹”气

 脾病候:治皮肤发痒,“嘻”气

认识脾脏/脾病的常见证候/补养与宣导法

 治皮肤发痒,“嘻”气

 肺病候:治肺痛,伸腿坐地闭气等

认识肺脏/肺病的常见证候/补养方/宣导法

 治胸胀,“嘘”气治肺痛,伸腿坐地闭气

 肾病候:治腰背冷,坐地叉腿握脚腕等

认识肾脏/肾病的常见证候/补养与宣导法

 治耳聋,“呬”气治腰背冷,坐地叉腿握脚腕

 膀胱病候:治膀胱冷痛,蹲坐伸手转腰

认识膀胱/膀胱的常见证候/补养与宣导法

 治膀胱冷痛,蹲坐伸手转腰

 五脏横病候:治六淫横逆五脏,光照脏腑

认识五脏横病/补养与宣导法

 治风、暑、寒、湿等六淫横逆五脏,光照脏腑

卷二 养气血

 虚劳候:治四肢酸痛,单膝跪地抓脚摇身

关于虚劳病/导致虚劳病的第一种因素:五劳/导致虚劳病的第二种因素:六极/导致

虚劳病的第三种因素:七伤/劳伤病与虚损病的脉象表现不同/补养方/宣导法

 治两肘劳损,抱乳摇臂

 治五劳,正坐展臂

 治四肢酸痛,单膝跪地抓脚摇身

 治腰脚劳伤,蹲坐抱膝摇摆

 治手臂劳损,单盘拉膝摇身

 治五劳七伤,伸腿坐地压头舞手

 治心腹各种劳伤,内外转脚行气

 虚劳羸瘦候:治身体瘦弱,叩齿搓面

关于身体瘦弱/补养与宣导法

 健身壮体,叩齿搓面

 虚劳寒冷候:治全身发冷,蹲坐叉腿压颈

关于手脚冰冷/补养与宣导法

 治全身发冷,蹲坐叉腿压颈

 虚劳里急候:治饭后腹痛,咽气摩腹

关于腹部拘急疼痛/腹部拘急疼痛的三种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饭后腹痛,咽气摩腹

 虚劳体痛候:治全身酸痛,飞天展翅等

关于全身酸痛/四肢疼痛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臂痛,摇手耸肩治脚疼,坐地分腿抓脚

 治肩背疼,右手托左手按治筋骨痛,半蹲半跪纵臂

 治胸痛,压膝展臂治膝部酸胀,半蹲半跪俯仰

 治全身酸痛,飞天展翅治脊椎痛,坐地伸腿舒展四肢

 治腰踝酸胀,提脚行气

 虚劳口干燥候:治口干舌苦,闭气咽津

关于口干/补养与宣导法

 治口干舌苦,用闭气咽津功

 虚劳膝冷候:治膝关节冷痛,抱膝摇摆等

关于膝盖冰冷/补养与宣导法

 治膝部发冷,撑席后仰

 治膝盖冰冷,手拉脚蹬行气

 治膝关节发冷、疼痛,抱膝摇摆

 治小脚冰冷,左转脚趾行气

 治全身发冷,摆腰舒颈耸肩

 治膝关节冰冷,撑席转身行气

 虚劳阴痛候:治阴部疼痛,蹲坐俯仰

关于阴部疼痛/补养与宣导法

 治阴部疼痛,蹲坐俯仰

 风虚劳候:治劳倦过度,右脚压臀下行气等

关于劳倦过度,又受风/补养与宣导法

 治手脚筋脉拘急,下蹲握踝撑席

 治腰背寒冷,直立俯仰

 治胸背筋脉拘急,直立展臂/61治劳倦过度,右脚压臀下行气

卷三 养形体

 白发候:治头发变白,正坐提耳拉发等

关于头发变白/补养方/宣导法

 治头发变白,正坐提耳拉发

 固发、美发,双手按腿低头触地

 治头发变白,跪地前俯行气

 乌发,察看心气通天彻地

 目风泪出候:治风吹流泪,鼻吸口吐行气

关于风吹流泪/补养与宣导法

 治风吹流泪,鼻吸口吐行气

 目暗不明候:治白内障,揉眼行气等

关于眼睛昏暗/补养方/宣导法

 使眼睛清明,熨眼揉眼

 治白内障,揉眼行气

 治眼睛昏暗,按捏颈动脉行气

 目茫茫候:治视物模糊,着唾摩目

关于视物模糊/视物模糊的脉象表现和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治视物模糊,着唾摩目

 鼻齆候:治鼻塞,捻鼻行气

关于鼻塞/补养与宣导法

 治鼻塞,捻鼻行气

 鼻生疮候:治鼻内生疮,蹲坐并膝张脚行气

关于鼻内生疮/补养与宣导法

 治鼻内生疮,蹲坐并膝张脚行气

 齿痛候:治牙痛,闭气叩齿

认识牙痛/补养方/宣导法

 治牙痛,闭气叩齿

 口舌疮候:治口舌生疮,仰头耸肩摇头

关于口舌生疮/口舌生疮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口舌生疮,仰头耸肩摇头

卷四 辨证论治

 风偏枯候:治半身不遂,通天运气等

认识半身不遂/半身不遂的常见脉象/补养与宣导法

 治半身不遂,通天彻地行气

 治半身不遂,仰趾行气

 治半身不遂,通天运气

 除半身不遂,守中旋转

 治四肢不能活动自如,抓脚展臂

 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治腰脚难以屈伸,下蹲抱膝展脚等

关于四肢拘挛不能屈伸/四肢拘挛不能屈伸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肩膀筋脉拘急,双手互托

 治腰脚难以屈伸,下蹲抱膝展脚

 治下肢沉重,难以屈伸,下蹲抱左膝

 治腋下筋脉拘挛,前托后按

 风身体手足不随候:治手足麻木,仰卧踢腿行气等

关于手足不能随意活动

 手足不能随意活动的脉象表现和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治手足麻木,仰卧踢腿行气

 治小腿不能活动自如,振腹行气

 治四肢烦闷、疼痛,仰卧咽津行气

 风痹手足不随候:治四肢疼痛,拱手行气

关于全身游走性疼痛/补养与宣导法

 治四肢疼痛,拱手行气

 风不仁候:治皮肤麻木,仰卧对趾行气等

关于皮肤麻木/皮肤麻木的脉象表现和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治皮肤麻木,仰卧对趾行气/104治肌肤麻木,上下振摇双脚

 风湿痹候:治风湿关节炎,仰卧叠手捂腰行气等

关于风湿痹证(风湿性关节炎)/补养与宣导法

 治腰脚酸痛、沉重,仰卧叠手捂腰行气

 治风湿性关节炎,摩腹屈臂拉脚

 风痹候:治各种痹证,勾趾拉脚行气等

认识痹证/四季常见痹证:筋痹、脉痹、肌痹、皮痹和骨痹/补养方/宣导法

 治各种痹证,勾趾拉脚行气

 治痹证呕吐,提起脚跟行气

 治全身麻木、酸痛,展体摇脚行气

 治手足痿弱,下蹲后倾仰头

 风冷候:治肩周炎,俯卧单手拉脚等

认识风冷病/补养与宣导法

 治乳房肿胀、闷痛,托下巴摇肘

 消脏腑陈年冷积,俯卧撑席后仰行气

 治肩周炎,俯卧单手拉

 治胃寒、呕吐,握腕后倾挺腹

 治腰背疼痛,展腿抱膝后倾

 治腰背酸痛、胀闷,俯卧双手拉脚

 治手臂抽筋,转身舒手治肩项筋脉拘急,双手倒托摇臂

 治肩肘骨节强硬,曲臂拉肘

 治脖子痛,仰掌转身

 风气候:治心胸烦闷,前立掌后推拳

认识风气病/补养与宣导法

 治心胸烦闷,前立掌后推拳/128

 头面风候:治头痛怕风,曲颈行气等

认识头面风病/头面风病的脉象表现/补养方/宣导法

 治头痛,展臂掩耳梳头

 治头痛怕风,曲颈行气

 治咽喉肿痛,抱膝后仰着地

 治上肢拘急、疼痛,压颈振肘转腰

 风头眩候:治头晕目眩,下蹲抱右膝等

关于头晕目眩/头晕目眩的脉象表现和传变/补养与宣导法

 治头晕目眩,下蹲抱右膝

 治耳聋目眩,俯卧贴地行气

 风癫候:治痫病,回望行气

认识痫病/补养方/宣导法

 治痫病,回望行气

 腰病候:治腰背疼痛,合掌转身等

认识腰痛/腰痛的脉象表现/腰痛的五种类型/补养方/宣导法

 治腰背疼痛,合掌转身

 治腰背痛胀,跪地撑地架腰

 胁痛候:治胁痛,侧卧引气攻病等

认识胁痛/胁痛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胁痛,侧卧引气攻病

 治左胁痛,正坐抬头咽气

 治胁下痛,坐地伸腿握手压颈

 消渴候:治糖尿病引起的消瘦,仰卧鼓腹叩齿咽津

认识消渴病(糖尿病)/消渴病(糖尿病)的脉象表现和预后/得了消渴病(糖尿病),

为什么会出现口中发甜/消渴病(糖尿病)与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不同/补养方/宣导法

 治糖尿病引起的消瘦,仰卧鼓腹叩齿咽津

 伤寒候:治发热背痛,举手跺地

伤寒病与温病、暑病、时行病不同/伤寒病的传变与治法/补养与宣导法

 治发热背痛,举手跺地

 时行候:治感冒头痛,干搓全身等

认识时行病/补养与宣导法

 治发热出汗,搓脸

 治感冒头痛,干搓全身

 温病候:防治温病,五脏之气周流法等

认识温病/补养与宣导法

 防治温病,五脏之气周流

 躲避瘟疫,察看心火照全身

 病热候:治发热,俯卧竖趾等

关于发热/胃热的脉象与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治发热,俯卧竖趾治发热、出汗,蹲坐吸日光

 病冷候:治肚脐发冷,下蹲叉腿仰卧等

关于体内有寒/体内有寒的面色和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肠中寒冷,鹤立跷脚舞手

 治下肢发冷,托脚摇摆

 治肚脐发冷,下蹲叉腿仰卧

 治腹部寒冷,托腰摇腰

 上气候:治咳嗽,顶趾攻病功等

咳嗽、气喘的脉象表现和预后/补养方/宣导法

 治肺气壅滞不舒,小鸟扑翼

 治咳嗽,顶趾攻病

 卒上气候:治喘促,叉手按喉

关于肺气突然上逆/补养与宣导法

 治喘促,叉手按喉

 结气候:治胸腹结气,右托胁左展臂等

认识结气病/补养方/宣导法

 治胸背结气,左手托右手按

 治胸腹结气,右托胁左展臂

 治腹中积有宿气,下蹲托肘后仰

 逆气候:治气喘,左脚跟勾右脚趾

认识逆气病/逆气病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气喘,左脚跟勾右脚趾

 脚气缓弱候:治腿痛,叠腿盘坐等

认识脚气病/脚气病如何得名/补养与宣导法

 治脚痛,坐地压脚后仰

 治腿痛,叠腿盘坐

 治脚痛,下蹲叠踝展臂

 咳逆候:治气逆,行气咳嗽

关于气逆/补养与宣导法

 治气逆,行气咳嗽

 诸淋候:治各种淋病,下蹲前倾抓趾

认识各种淋证/淋证的五种类型/补养与宣导法

 治各种淋病,下蹲前倾抓趾

 石淋候:治尿路结石,脚跟置于臀下行气

关于石淋病(尿路结石)/补养与宣导法

 治尿路结石,脚跟置于臀下行气

 小便数候:治尿频,脚跟放在膝上

关于小便频数/小便频数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尿频,脚跟放在膝上

 大便难候:治便秘,摩胁咽气

关于大便排出困难/大便排出困难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便秘,摩胁咽气

 大便不通候:治大便不通,掩面行气

关于大便不通/补养与宣导法

 治大便不通,掩面行气

 大小便难候:治大小便艰难,叉手摩背

关于大小便艰难/大小便艰难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大小便艰难,叉手摩背

 腹痛候:治腹痛,仰卧立掌

关于腹痛/腹痛的脉象表现和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治腹痛,仰卧立掌

 腹胀候:治腹部胀闷,蹲坐按摩腹中线等

关于腹胀/腹胀的脉象表现和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治腹部胀闷,蹲坐按摩腹中线

 治肚腹胀闷,舒手转腰行气

 心腹痛候:治心腹痛,吸星月精华咽津

关于心腹痛/心腹痛的脉象表现和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治心腹痛,吸星月精华咽津

 心腹胀候:治心腹胀闷,左脚压在臀下行气

关于心腹胀满/心腹胀满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心腹胀闷,左脚压在臀下行气

虫候:治肠内蛔虫,叉手低头抱膝

 认识蛔虫、赤虫和蛲虫/补养方/宣导法

 治肠内蛔虫,叉手低头抱膝

 积聚候:除胁下积块,举手闭气攻病等

积证与聚证不同/五脏五大积聚:肝积、心积、脾积、肺积和肾积/补养与宣导法

 治心下积聚,左脚踏右脚背

 治心下积聚,正坐吸日精

 除腹内积块,摩右胁展右臂

 除腹内积块,东面咽气

 除胁下积块,举手闭气攻病

 癥瘕候:除腹中包块,鼓吸腹部闭气

癥与瘕不同/认识食癥病/补养方/宣导法

 除腹中包块,鼓吸腹部闭气

 寒疝候:治腹痛,拉趾外分脚跟

关于寒疝/补养与宣导法

 治腹痛,拉趾外分脚跟

 疝瘕候:除腹内假结块,拉脚低头行气

关于疝瘕/补养方/宣导法

 除腹内假结块,拉脚低头行气

 痰饮候:治肠内水流,侧卧闭气攻病

关于痰饮/痰病和饮病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肠内水流,侧卧闭气攻病

 诸饮候:治胁部胀满,曲颈行气

关于各种饮病/补养与宣导法

 治胁部胀闷,曲颈行气

 癖候:治胁部时隐时现的积块,双腿夹面

认识癖病/补养方/宣导法

 治胁部时隐时现的积块,双腿夹面

 诸痞候:治胸胁气结胀闷,正坐磕头

关于各种痞证/补养与宣导法

 治胸胁气结胀闷,正坐磕头

 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候:治食欲不振,扣手拉扯

关于食欲不振/补养与宣导法

 治食欲不振,扣手拉扯

 呕吐候:治饭后就吐,仰卧翘起脚跟

认识呕吐/补养方/宣导法

 治饭后就吐,仰卧翘起脚跟

 宿食不消候:治消化不良,正坐仰掌托胁等

关于宿食不消/宿食不消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除胃中宿气,摩膝转腰

 治消化不良,正坐仰掌托胁

 消化宿食,低头抱膝行气

 食伤饱候:治腹胀,正坐伸腰行气

关于吃得过饱,损伤脾胃/吃得过饱,损伤脾胃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腹胀、腹痛,正坐伸腰行气

 水肿候:治全身浮肿,振臂行气

认识水肿病/水肿病的五种不治之症/水肿病的脉象表现和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治全身浮肿,振臂行气

 转筋候:治脚抽筋,拉趾号叫

认识转筋/转筋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脚抽筋,拉趾号叫

 筋急候:治颈项拘急,前后展臂等

关于筋脉拘急/补养与宣导法

 治筋脉拘挛,蹲坐搬脚行气

 治脊背筋脉拘挛,半蹲半跪拉脚展臂

 治肩臂筋脉拘挛,托腰合肘

 治颈项拘急,前后展臂

 治筋脉拘急,展臂抖手

 风注候:治肩肘疼痛,叉臂抬肘后仰

关于风注病/补养与宣导法

 治肩肘疼痛,叉臂抬肘后仰

 冷注候:治肩背疼痛,捏下巴转头

关于冷注病/补养与宣导法

 治肩背疼痛,捏下巴转头

 饮酒中毒候:治酒后头痛,正坐仰天吐气

关于饮酒中毒/补养与宣导法

 治酒后头痛,正坐仰天吐气

 喉痹候:治咽喉肿痛,摇肘行气

认识喉痹/喉痹的脉象表现和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治咽喉肿痛,摇肘行气

 胸痹候:治胸部憋闷,右脚踩左脚背

关于胸痹/胸痹的脉象表现和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治胸部憋闷,右脚踩左脚背

 嗜眠候:治嗜睡,两腿交叉下蹲拉脚等

关于嗜睡/补养与宣导法

 治嗜睡,两腿交叉下蹲拉脚

 治嗜睡,托下巴曲颈转腰

 瘘候:治阴囊肿大,捻搓阴囊

关于病/补养与宣导法

 治阴囊肿大,捻搓阴囊

 诸痔候:治各种痔疮,蹲坐抱右膝等

痔疮的七种类型/认识痔疮/补养方/宣导法

 治各种痔疮,蹲坐抱右膝

 治各种痔疮,坐地伸腿拉脚摇身

 疥候:治皮肤刺痒,下蹲低头行气

关于各种疥疮/补养与宣导法

 治皮肤刺痒,下蹲低头行气

 卒被损淤血候:除腰肩淤血,揉腰等

关于体内有淤血/体内有淤血的脉象和预后/补养与宣导法

 除体内淤血,托腰低头摇摆

 除腰肩淤血,揉腰

 无子候:治不孕不育,吸食月精

认识不孕不育/妇人不孕的脉象表现/补养与宣导法

 治不孕不育,吸食月精

 乳结核候:治乳结核、急性乳腺炎,两腿交叉下蹲举臀

认识乳结核/补养与宣导法

 治乳结核、急性乳腺炎,两腿交叉下蹲举臀

试读章节

白发候:治头发变白,正坐提耳拉发等

关于头发变白

足少阴经是肾脏的经脉。肾主藏精,肾中的精气可以化生骨髓,滋养骨骼。肾精的盛衰,还会影响到毛发的润泽和枯槁。如果气血充盛,那么肾中的精气就会强盛;肾气充盛,那么骨髓就会充盈,骨骼才会坚固,气血才会充足;而毛发的润养来源于血,气血充足,头发才会乌黑而有光泽。如果血气虚弱,那么肾气就会衰弱;肾气衰弱,骨髓就会枯竭,从而头发也会变得干枯,没有光泽,甚至出现白发。

补养方

《养生方》说:正月初十清洗头发,可以使白发变黑。

又说:经常梳头,可以疏通气血,坚持梳头,能够使头发不易变白。

又说:正月初一,用五香草煎煮取汁,取其汤液清洗头发,可以使白发变黑。

又说:每月初十更衣沐浴,可以使头发不易变白。

又说:每月十四更衣沐浴,可以使牙齿牢固,头发乌黑亮泽。

又说:经常在自己生日的当天,梳理头发,然后闭口,轻轻叩齿九通,心中默念:“太帝散灵,五老返真,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拘隐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炼,百神受恩。”念完之后,再用舌头由内到外,从左到右,先上后下地舔舐口唇和牙齿数次,等到津液满口的时候,再分三次慢慢咽下。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就可以使牙齿牢固,不会出现牙痛,头发牢固而不易脱落,润泽而不易发白,还能使头脑清灵,不会出现头痛。

治头发变白,正坐提耳拉发

预备式

披散头发,跪在地上,两腿并拢,两脚大拇指相叠,脚跟向外扒开,臀部虚坐在脚跟上,腰部伸直,两眼平视前方,两手拇指弯曲,其余四指将拇指包住、握紧,放在小腹部。然后全身放松,舌抵上腭,闭口,以鼻缓慢深长地呼吸,自己不能听到呼吸的声音。意念集中在呼吸上,用心体会气息的出入,宁神入静。

行气导引·一

左手从头上拉右耳耳廓,右手从头上拉左耳耳廓,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拉,然后放松。如此为一次,连续做十四次。

行气导引·二

接上式,松开耳廓,用手指由上到下梳理鬓发,快要梳理到发梢的时候,手指抓住头发,向两边拉。如此为一次,连续做七次。

收功

放下手臂,身体恢复成预备式,全身放松,再休息一会儿就可以了。

功解

双手用力牵拉对侧耳廓,可以通利耳窍;手指梳理头发,然后再向两侧牵拉,能够促进头部气血流通,使头发不易变白,耳朵也不聋。

注意事项

习练本行气法时,最好在清晨快要起床的时候进行。

固发、美发,双手按腿低头触地

预备式

坐在地上,两腿向前伸展,腰部伸直,两眼平视前方,双手拇指弯曲,其余四指将拇指包住、握紧,放在大腿上。然后全身放松,舌抵上腭,闭口,以鼻缓慢深长地呼吸,自己不能听到呼吸的声音。意念集中在呼吸上,用心体会气息的出入,宁神入静。

行气导引

双腿分开约等于肩膀的宽度,然后上身前俯,双手按在小腿上。头随之向下低,用力插到两腿中间,头顶着地。保持这一姿势一会儿,然后直起上身,仰头,收回手臂。如此为一通,连续做十二通。

收功

身体恢复成预备式,全身放松,再休息片刻就可以了。

功解

坐在地上,两腿分开约等于肩宽,有利于引气下行到腰肾。双手按在小腿上,既可以支撑上身的重量,又能使上身在前俯时,两腿仍然保持伸直的状态。然后头顶一直垂到地上,之后再直起上身,仰头,这样能够重点活动腰脚。由于肾主腰脚,活动腰脚,舒通筋骨,可以调和脊椎,引动阳气,强肾补精,使精气润泽。肾气充实,骨髓充盈,自然可以使发根坚固,再生长新发。同时,脊椎调和,还能引升精气,润泽全身,向上荣养头部,使发色乌黑,柔软亮泽,不长白发。P64-66

序言

《气到病除》是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行气导引法治病养生的现代习练本。

巢元方,隋代太医博士、太医令。巢元方医术高明,精通医理,对病源、证候、养生、行气导引的研究特别精深。据《炀帝开河记》记载:隋大业五年(609年),主持开凿运河的开河都护麻叔谋在宁陵(今属河南)得了风逆病,出现全身关节疼痛,一坐起来就头晕、呕吐等症状,因此只好每天卧床。他请来许多医生诊治,全都没有效果。后来,隋炀帝命巢元方为他诊病。巢元方诊断之后,认为这是风邪侵入腠理所致,病变部位在胸膈之间,要治疗此病,必须把嫩羊肉蒸熟,然后掺上药粉一起食用。麻叔谋根据巢氏的处方配药服用,结果还没有服完一剂病就痊愈了。然后巢元方又嘱咐他取杏酪、五味再佐以羊肉,每天服用几枚,这样疾病便可以不再复发。巢元方在治病过程中,能够根据病源灵活开方,做到药食同疗的地步,足见巢氏临症治病的效验。

《气到病除》全书共分四卷,包括八十八种证候,一百七十二条行气导引法。其中,卷一“养脏腑”,包括肝病、心病、脾病、肺病、肾病、膀胱病以及五脏横病等脏腑病症七种,载有行气导引法十条;卷二“养气血”,包括虚劳、虚劳赢瘦、虚劳寒冷等内伤虚损病症九种,载有行气导引法三十条;卷三“养形体”,包括白发、目风泪出、目暗不明等须发五官病症八种,载有行气导引法十三条;卷四“辨证论治”,包括风偏枯、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风身体手足不随等,涉及内、外、妇、皮肤、骨伤等各科病症六十四种,载有行气导引法一百一十九条。

行气导引,是行气与导引相结合的养生方法。行气,又叫服气、食气、炼气,它主要是指呼吸吐纳的方法,包括吸纳清气、吐出浊气、闭气、咽气、散气等。行气是用意念引导体内之气的运行,而气行则血行,可以从内调理脏腑。导引,也叫“道引”,它主要是指运动肢体与呼吸相配合,从外部通调肢体,以达到宣导气血的目的。而气血疏通,便可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行气导引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非常流行了,甚至成编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都强调“和于术数”,即善于利用气功、导引等养生方法来维护身体的健康。

到了隋朝,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统治者的重视,行气导引法迅速发展,甚至出现了按摩专科,并且按摩被纳入政府正式的医学教育体系。据《隋书》载:太医署中置按摩博士两人,按摩医生达二百四十人,同时还将他们分为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生三个等级。

《诸病源候论》正是在隋大业年间(610年)成书的。它既保存了隋代以前的行气导引法,又初步系统整理了隋代以前零散的行气导引法,同时还把这种方法作为一种防治疾病的手段纳入医学体系,从而扩大了行气导引法的应用范围,促进了行气导引法的发展。

《诸病源候论》原书中“补养与宣导”的行气导引法,有以下特点:

首先,来源丰富。比如卷一“养脏腑”所载的“呵”气、“呼”气、“吹”气、“嘻”气、“嘘”气、“咽”气等六字诀功法,就来自南北朝时期大医家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说:“纳气的方法只有一种,但是吐气的方法却有六种。纳气,就是吸入清气;吐气的六种方法是‘吹’、‘呼’、‘唏’、‘呵’、‘嘘’、‘四’,它们都是为了吐出浊气。”另外,书中还有很多行气导引法出自《太清导引养生经》,如治疗全身浮肿所用的展臂行气法,原名蛤蟆行气法,就源于《太清导引养生经》。

其次,《诸病源候论》原书在采撷隋代以前各家经验时,又根据具体证候,附入站立、坐、卧等各种不同的行气导引法。比如,治疗半身不遂的“风偏枯候”,既有站立行气导引的“通天彻地行气”法,又有仰卧行气导引的“仰趾行气”法,还有坐地行气导引的“抓脚展臂”法等。

再次,《诸病源候论》原书中的行气导引法大多是一两个简单的导引动作,再配以呼吸行气,从而达到祛病的目的。其方法简单,易于习练,对入静程度、场地等的要求不高,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习练。比如,治疗半身不遂,在刚开始发病,肢体还能活动的时候,可以采用站立的“通天彻底行气”法、“通天运气”法以及“守中旋转”法;如果病情再严重,半身不遂发展到四肢不能活动自如的地步,还可以选择“抓脚展臂”法和“仰趾行气”法。当然,为了方便读者习练书中的行气导引法,在译解时,我们还配入了近四百张行气导引分解图。

已丑年十一月吴曦于林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3: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