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介石的王牌宠将(陈诚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方知今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是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中华民国副总统等职。他主政台湾期间,对稳定国民党在台统治作用甚大。他是蒋中正的亲信,也是自黄埔成立后蒋中正执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员长”之称。国民革命军内部由他领导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称。他是谁?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蒋介石的王牌宠将陈诚。本书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他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黄埔起家,统领“土木系”一派;戎马半生,终有“小委员长”之称;忠诚伴蒋,荣得“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之感叹;施政台湾,享拥台湾人民心中“陈诚伯”之美誉;细膩笔触,尽现“蒋介石心腹”陈诚的宦海沉浮;翔实史枓,详述”国民党二号人物”陈诚的传奇一生!

目录

楔子

第一部 崛起

 第一章 苦读书 蒋介石初识陈辞修

 第二章 出奇兵“东征”陈诚建首功

 第三章 宁汉分裂 新主骁将同下台

 第四章 与领袖共进退 陈诚受赏识

 第五章 身先士卒 陈诚大败唐生智

 第六章 苦心经营“土木系”异军突起

 第七章 攀龙附凤 郎舅同谋议休妻

 第八章 暗受命吞“杂牌”陈诚发迹

 第九章 轻举妄动 草鞋冈十一师受挫

 第十章 耍手段 夫人外交 重掌兵权

第二部分 攀登

 第十一章 尊崇精神领袖 倡绝对服从

 第十二章 唯听命 军国大事非陈莫属

 第十三章 淞沪抗战 全民族同仇敌忾

 第十四章 保卫首都 坚持到最后关头

 第十五章 武汉大会战 陈诚身兼数职

 第十六章 失江防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第十七章 瞎指挥失宜昌 陈诚受危命

 第十八章 行新政再主湖北 略施雄才

 第十九章 恃美援 史迪威妄图掌军权

 第二十章 旧怨新仇 频添烦恼旧病发

第三部 至巅

 第二十一章 抗战胜利 国民党大裁军

 第二十二章 “三个月解决问题”成笑柄

 第二十三章 失淮海 艰苦创业废于一旦

 第二十四章 和平土改了夙愿 耕者有其田

 第二十五章 魂归兮 黄埔之花纷纷凋落

后记

试读章节

1924年9月。

熹微的晨光刚刚透进设在广州市郊区的黄埔长洲岛上的陆军军官学校。那庄严的校园,雄壮而嘹亮的军号声划破肃静的空气,接着教官、队长们的哨声就吹响了,催促声四起:“快!快!”“集合!集合!”仅十来分钟后,第一、二期学员已在操场列队整齐,一天的艰苦训练便从这时开始了。

形势十分严峻:孙中山号召北伐,以陈炯明为首的一些伪装革命的军阀寡头便背叛了革命;当孙中山北上谈判消息传出,叛军们便蠢蠢欲动,阴谋攻打广州。因此,军校课程不得不一再压缩。原定三年受训期改为一个月的入伍训练,六个月正规训练。全校师生为革命的需要,都咬紧牙根,克服种种困难去适应这种超负荷的紧张训练。

身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蒋介石,同样不辞劳苦地“闻鸡起舞”,只要是在军校内住宿的日子里,总是在起床号吹响前便起床,赶在学员们列队前到操场,并且要看完早操后才回办公室。

这天黎明时,起床号刚吹响,蒋介石便已戎装整齐地走出寝室,去操场阅早操。当他走过办公室时,发现室内亮着灯,再仔细一看,只见有一位青年军官正在灯下看书。他最讨厌军人看闲书,尤其是在如此紧张训练之时,更不能容忍身边有如此游手好闲的人。所以他便转身走进办公室,准备喝斥一番。当他走近时,他穿的长筒马靴敲击地板的“咚咚”声,终于将这位年轻的军官惊动了——军官猛然抬头,发现了他,便弹跳般地蹦了起来,向他致敬。

“你在看什么书?”蒋介石沉着脸问。

军官并未正面回答,只是将摊在办公桌上的书合起来,双手呈上。蒋介石看了对方一眼,这才接过书,漫不经心地朝封面投去一瞥。当“三民主义”几个字闯入他的眼帘,使他不禁一惊,于是又正眼端详封面,并匆匆翻了翻书。“嗯,嗯……好,好……”颇为尴尬地将书递还给了对方。

“我们每一个革命者,都应该认真地阅读总理的著作,贯彻总理的主张。”蒋介石勉强说道。随后他移动着脚步,思考措词:“这个,这个……你到军校几天了?”

蒋介石绝无口吃的毛病,但是,往往在措词未定或难于启齿时,他习惯用“这个,这个”甚至一连串“这个”来填补“空白”。

由于蒋介石在移动,军官不得不随对方的移动变换立正的方向。他听对方这样问,便知“贵人多忘事”——将他这个“校长办公室上尉特别官佐”忘记了。于是便“自报家门”:

“报告校长,部下姓陈名诚,字辞修,到本部报到已两星期了。”

“啊……啊……好……好……这个,这个……你从前曾在哪里服务?”

  陈诚明白对方已经将两星期前军校训练部副主任兼学生总队长邓演达引见他时的介绍,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只得继续自我介绍:

“报告校长,部下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曾在建国粤军第一师第三团任上尉连长,担任过大元帅府警卫。民国十二年(1923)五月,随大元帅出征江西,在肇庆与冯葆初部作战时胸部负伤。当时校长荣任大元帅府行营参谋长,曾去医院慰问伤员,部下就在那时得见钧颜的。”

“啊,是的,是的,”蒋介石频频点头,而且显得很高兴。这不仅是因为对方的回答使他回忆起了往事,而且对方的沉着态度和有条理的回答也给他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为革命流过血,就是有功之臣了。伤愈后又在部队担任过什么职务?”

“报告校长,部下伤愈后归队,调任师部少校独立连连长。”

“啊,啊……”蒋介石忽然站定,直视着陈诚:“你到校本部只任上尉特别官佐,是不是太委屈一些了啊?”

陈诚毫不犹豫地答道:“报告校长,部下在走进校门前,看见大门上端有‘革命者’的匾额,两侧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的对联。部下认为这不仅是对每一个革命者的警言,也是誓言。”

蒋介石听了顿时笑逐颜开:“好,好……革命者应该胸怀大志,不计较个人得失。你好好地干,革命的前途也就是个人的前途,革命成功了,个人前途不成问题。”说罢转身欲去,却又回转身来问:“你是哪里人?家里还有什么人?”

“报告校长,部下是浙江省青田县高市人,父母都健在,还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家父陈式文在青田充任小学校长之职。”

“啊,啊……原来你还出自书香门第。”其实蒋介石是因对方的口音才有此一问,但是他并没有说出“同乡”二字。

蒋介石来到操场,学生队伍已列队整齐。他刚在操场出现,总教官何应钦便向全体学生发出了“立正——!”口令。然后迎着蒋介石跑步上前,行军礼。蒋介石还礼后,说了声:“各队继续操练吧。”何应钦又发了“稍息!”口令。各队队长这才重新整队,进行早操科目训练。一时各队长高亢嘹亮的口令声此起彼伏,学生队伍坚强有力的步伐踏得大地“咚咚”作响。蓬勃气氛充满整个校园。

这座黄埔军校校址,原是前清广东虎门陆军速成学堂。清末时在此办过海军学堂。所以经历年扩建,能容纳数千人。当时在校第一期学生约500人,第二期学生约450人,所以训练场地比较宽敞。

学生队伍在操练,教官们都在四周站着观阵。蒋介石信步走到战术教官严重(字立三)跟前,搭讪道:

“刚才我发现一个人才,他叫陈诚字辞修。据他说是保定八期炮科毕业的,曾在建国粤军第一师当过连长。我想你曾在这个部队干过,也许对他的情况有所了解?”

严重微微一笑,操着湖北口音答道:“是的。他在邓演达团当连长,我是他的营长。他在保定军校受训期间,我和邓演达都当过他的队长、区队长。他学习很努力,作战很勇敢。”

蒋介石点点头,却又沉吟道:“唔——这个,这个……作为军人,尤其是炮兵,他的身材似乎太矮小了一些吧?”

严重听蒋介石说到了陈诚身材矮小的问题,不禁皱了皱眉。因为他本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五期工兵科,曾留校当教官,对陈诚当初入学情况有所了解:1918年陈诚自杭州体育专科学校毕业,正为前途彷徨之时,同乡前辈杜志远当选北平政府国会议员,正要北上就职,便随其到北平。正赶上保定军官学校实行新的招生制度,陈诚决心投身军旅,杜志远非常支持,但主考官魏宗翰因见陈诚身材矮小,不适宜当军人,所以未录取。后经杜志远写信给保定军校校长曲同丰力保,才勉强以“备取生”资格入学。当时几乎使有用之才因外貌不扬而被埋没。现在蒋介石也因此发出疑问,他怎么不感慨呢?

“东周时吴人要离也是瘦小枯干,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折辱壮士椒邱诉于前,刺万夫不挡之勇的庆忌于后——人岂可貌相?现在革命军正在用人之际,更岂可以貌取人呢?”

“啊,你是对的。”蒋介石被说服了。“既然是个人才,让他当副官未免可惜,调他当炮兵教官——有机会还是让他带兵吧。”

陈诚当时并未想到仅这偶然机遇,便奠定了日后飞黄腾达的基础。

尔后陈诚青云直上,一些忌妒的人都说陈诚是蓄意用“灯下苦读”来引起蒋介石的注意,并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P2-6

序言

1948年10月,在上海龙华机场的停机坪上,一架四引擎军用专机已做好起飞前的准备,等待着将一位国民党军政界显赫一时的人物送往台湾。

稍顷,两辆黑色轿车飞驰而来,在舷梯前戛然停住,一个身穿中山服的中年人首先下车,急忙去拉开后座车门,毕恭毕敬地说:

“报告总长,已到机场,请下车吧。”

后座下来一人,他身材矮小,面容清瘦,装束朴素无华:头戴一顶礼帽。身穿灰色哔叽夹袍,脚下一双圆口布鞋。待下车站定后,他用感伤的口吻说:

“我现在是无官无职的人。总统让我去台湾养病,并不是去上任啊。以后……就称呼陈先生吧……”

是的,从这冷冷清清的场面,也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尴尬处境:没有欢送的人群,也没有前呼后拥的随从人员,只有他的家属及少数几个追随他多年的随从副官。

他的失意是多方面的。

从一方面来讲,是年6月他在上海国防医院做了肠胃手术,多年溃疡的胃被切了三分之二,术后的虚弱,不免影响心态;从另一方面来讲,作为蒋介石最忠实的追随者,几十年来为“党国”的事业心力俱瘁,最后临危受命,在东北战场失败,遭到党内攻讦,甚至要求蒋介石“挥泪斩马谡”!一种遭人忌恨,被人误解而又有口难辩的愤慨和委屈在他心中交织,几乎精神崩溃。现在,蒋介石要他去台湾“养病”,未尝不是要他避避舆论锋芒的一种权宜之计,同时也是“体面下台”的最好安排。显然,蒋介石也是焦头烂额,失去了往日的威严而又不能把问题摆平,万不得已而为之的。因此,这又使他增加了一种失落感。

像被观众喝了倒彩而狼狈退人幕后的演员一样,他已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再也没有可能挽回声誉了。他的一生,曾因种种“机遇”而飞黄腾达,因而他信奉“时势造英雄”。但是,今后还能有重振旗鼓的“机遇”吗?疑虑增加了他内心的苦闷。

他在侍从搀扶下登上舷梯。在走进舱门的最后一刻,他却又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绝望地朝停机坪投去一瞥。他曾经是国民党政权中一人之下的铁腕人物,对脚下这块土地拥有主宰权。也正因为如此,他比别人更清楚:现在,国民党在大陆的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存在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他此番离开这块土地亡命海外,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发动机轰鸣声中将这架军用飞机托上蓝天。它带走了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也从此结束了他在大陆的军旅生涯。

此人姓陈名辞修,在国民政府国防部任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尔后在台湾任国民党副总裁、国民政府“副总统”兼“行政院院长”,是国民党在台湾政权中显赫一时的第二号人物。

后记

陈诚为取得蒋介石的宠信,可谓“用心良苦”。他带头搞对蒋介石顶礼膜拜,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他对蒋介石唯命是从,甚至明知谬误,也坚决贯彻执行,结果铸成大错。他把责任承担下来,尽管受到猛烈抨击,也决不透露蒋是主谋,以至党国人士皆曰:“党国大事都坏在陈诚手里!”他也自愿替蒋受过,不予辩解;一些了解“内情”的人,难免对陈的为人有不良看法。他明知因此会树敌也在所不惜。

蒋介石也确实力排众意大力扶植陈诚。从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室上尉特别官佐提拔到国民党党政军第二号人物,超越了许许多多资深元老,可谓恩宠有加。

蒋介石对陈诚的扶植目的有二:一是培养成得力打手;二是用以扼制反对他的势力。例如何应钦,在国民党军政界可谓“资深者”。他在黄埔军校时期,也培养了不少亲信。如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等,都是何的心腹干将。所以蒋介石在大陆执政期间,还不得不重用这个曾经屡次反对他的人。蒋介石使用陈诚来抑制何,玩起了“二臣争宠”的把戏。此外,有一些蒋介石本人“不便”出面干的事,都支使陈诚去干。他知道陈诚能“忍辱负重”,即使干砸了,也不会把他招供出来。

归根结底,蒋介石对陈诚的一切“恩宠”,只在于利用,并非要将陈诚培养成“接班人”。

陈诚不是没有野心的人,但在大陆期间,他不敢有此妄想,一来是他的“资望”还不够格,二来他也看多了反对蒋介石的人的失败过程,深知蒋的手段厉害。

陈诚到了台湾,远离蒋介石,随着“局势”的变化,他也逐渐产生了“问鼎”的欲望。他竭力做出“开明”姿态,“礼贤下士”,摒弃他在大陆期间用人唯亲的恶习,重用知识分子,制定惠民政策,树立良好形象,也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

陈诚在台湾稳住了阵脚,开创了较好的局面,蒋介石初到台湾,灰头土脑,处境尴尬,全仗陈诚维持政局。这应该是陈诚夺权的最佳时期,但他不是政客,有军人的“天真”。他以为有“法”可依,自己又有“优势”,完全可以“顺理成章”地“接权”。于是采取了“等待”的“高姿态”,以至蒋介石得以从容地培植起自己的儿子蒋经国,把他苦心经营的“文人势力”压垮了。

归根结底,历来独裁者都“多谋善变”,无信义可言,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束缚其权欲。更何况写在纸上的东西,是可以任意改写甚至悍然撕毁的。

蒋介石略施小计,通过“修改宪法”,便轻而易举地使陈诚“问鼎”无缘。

应该说蒋介石对陈诚还“手下留情”,也因为陈诚在台湾做出了一些政绩,颇得人心。蒋介石“不便”搞“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戏,否则孙立人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陈诚追随蒋介石41年之久,尚不真正了解蒋介石的“为人”,做着“依法接班”的美梦,不能不说是陈诚的可悲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陈诚到了台湾,绝口不提“反共”、“反攻”,竭力镇压“台独”。这是他有别于蒋介石之处。

1965年7月18日,周恩来总理到上海欢迎李宗仁回归大陆。在上海虹桥机场候机厅里,聚集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民主党派人士。在谈到陈诚时,周总理说:“……陈诚是爱国的,他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可惜他身体不好……他临终留有遗嘱,台湾当局要修改发表,他夫人反对,说要么不发表,要发表就必须原文发表。看来他的主张不受台湾当局欢迎……”

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任职期间就和陈诚有过接触,后来国共合作抗日,在国民党政治部,陈诚任主任,周恩来任副主任,又有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共事”,对陈诚是很了解的。所以周恩来对陈诚的评价,应该是客观公正的。

2008年8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