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食品没有问题才算新闻。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使得产量大为提高,但这些食物的安全性,以及大规模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值得我们警惕及深思。本书全面地展示和阐述了公司化运营的美国食品工业的一系列问题,保证能让你对所吃的东西的认知产生重大转变。如:我的食物来自那里?是谁加工的?巨型农业公司是有些什么样的公司?他们对于维持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现状有什么利益?我如何才能以负担得起的价格为家人提供健康的食物?通过一系列顶级专家和思想家给出的关于上述食品问题的答案,激发人们了解有关食品的问题,采取改变世界的行动。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有关美国食品工业的通俗读物,书中所探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食品工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本书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深入地探讨了电影所涉及的众多议题,为那些已经观看了这部电影(也包括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当下为了控制美国食品供应而面临的各种争斗,这些争斗因为科学、经济、政治、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冲突而愈发激烈。
在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作为消费者或者公民,你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采取这些措施来促进我们在生产、分销和食用食物方面的进步。
第三部分主要聚焦在这个电影本身,包括导演罗伯特·肯纳关于电影制作的个人陈述,还有对制作人埃里克·施罗瑟的采访,他将这部电影置于当今不断发展壮大的食品改革运动这样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情境中。
第Ⅰ部分 食品战争内幕
第一章 有机物——健康食品以及更多
另一个视角 肮脏六法:农业中的最差动物实践
第二章 食物、科学和全球饥馑所带来的挑战——谁将控制未来?
另一个视角 转基因食品与农作物的危险:我们为何要在
全球范围内明令禁止
第三章 乙醇骗局:燃烧食物为汽车提供燃料
另一个视角 农药曝光:一个事实表
第四章 刀尖上的气候危机
另一个视角 全球变暖与你的食物
第五章 廉价食品:是工人们在支付代价
另一个视角 毒药之地:加利福尼亚农场工人和杀虫剂
第六章 金融危机与世界饥饿
另一个视角 世界粮食危机的范围
第Ⅱ部分 我们能做些什么?
第七章 为什么要这么做?
另一个视角 十步骤建造一个社区花园
第八章 你自己的独立宣言
另一个视角 向农场主发问
第九章 让吃简单一点
另一个视角 世界饥馑:你的行动还是挺管用的
第十章 改善儿童的营养:为父母和所有公民提供行动工具箱
另一个视角 儿童肥胖: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十一章 为人们提供产品:一个健康处方
第Ⅲ部分 老美吃不消:电影
第十二章 让快餐帝国脱胎换骨
另一个视角 工厂式农场的食品安全后果
第十三章 探索我们饮食方式背后的公司力量
另一个视角 美国消费者的食品主权
1977年的感恩节,那时我还在新点金术研究所里进行着我的研究工作,这个中心位于麻省的鳕鱼角,主要从事的是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我的家人到中心来探望我,同屋罗伯在回他老家去过感恩节前给我准备了一锅有机南瓜汤,让我好好招待我的家人。说真的,这锅汤实在令人难以下咽,我喝了一大勺后,实在忍不住了,赶紧撇清我与这场烹饪犯罪之间的关系,并且给家人揭开了谜底。我妈开始揶揄了我一把,说:“好吧,既然这是有机食品,那么还是让我们加一些化学物质进去吧。”所幸的是,其他那些有机的色拉、红薯还有火鸡味道还不错,因此等到杯盘狼藉的时候,我妈对有机食品的看法已经有了大大的改观。
从那次节日大餐后,有机食品为了改进自己的味道还是经历了漫长的努力的,但是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有机”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食品而已。这是一种更为延展性的思维方式,它涉及的是如何进行周期性的非线性的资源利用,即某一活动所产生的废物能够成为另外活动的食物。它所推崇的是一种自然的法则,对于不假思索、毫无节制的任意丢弃有毒化学用品的行为深恶痛绝。那些所谓的廉价的替代物根本就不起任何作用。这也就是你不能用化学种植方式来代替有机种植的原因,这么做的话,除了废弃的土地、质量低劣的庄稼和波动起伏的食物价格之外,人们终将一无所获。
人类其实一直是在以有机食物为生,直到20世纪早期。但是,从那时起的八十多年来,我们就一直在依赖化学种植的食物,当然,你可以说八十年在我们这个星球的历史长河中也不过就是一眨眼的工夫,所以我们何必非得为此而斤斤计较呢?我们已经丧失了三分之一的有机植被;到处都掩埋着有毒废弃物;我们的水源系统受到不断的污染,开始匮乏,全球变暖现象越发糟糕,我们人类开始不断忍受包括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等各种疾病带来的无尽煎熬。
这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能够引领我们走向幸福道路的空幻的胡说八道。在我看来,有机是有关健康的哲学理念中的一部分,是一种综合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人类希望让自然能够保持自我、成为生命这张相互依赖的网络中一个极具活力的一环。有机也是一种非常现实的脚踏实地的心态,可以为我们当下这个社会所承载的形形色色的疾病和错误提供真正的解救方案。它所支援的是一种明智的农业种植政策,从而不仅保护了我们的农民,也为我们全美国的人们提供了有效的健康保障。很简单,吃的健康,你自然就能够保持健康。事实上,有机的食物系统可以通过抛弃那种有毒的生活方式以及因此而引发的不必要的疾病或者痛苦,从而最终降低我们的医疗费用。
以有机方式进行的农业发展可以帮助我们稳定燃料价格,从而降低我们对外来石油的依赖度。它们同样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真正的国家安全,进而提升我们人类生活的整个星球的安全。不再大量耗费矿物资源,不再使用大量的化学物品,我们就可以保留并储存住地表中的煤炭而不至于将它们发散到空气中去,也因此有机种植将会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WMF(大规模启蒙式武器),从而在人类针对导致全球变暖的空气污染进行抗击的斗争中发挥重要威力,甚至让我们从此不再需要进行这样的战斗。
简而言之,除了有机种植这一途径,别无他路。
再回头看看20世纪70年代,有机食物似乎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正面的印象。很多人认为它只是一小撮人的时髦风尚,冷冰冰的还掺杂了不少多吃点蔬菜之类的空洞说教。想想也是,有机食物怎么可能会好吃呢?事实上,味道确实就是有机食物所面临的最关键的挑战。那些推崇有机食物的人光靠宣称这种食物能让人们从精神上或者是生态学上更为高级,是无法让更多的人们产生兴趣的。当时的那个世界就像我妈妈一样,压根儿就不希望、不愿意尝试一下这种所谓的有益人们灵魂但是难以下咽的食物。为了要得到人们的首肯,很显然,这些食物必须要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美味。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当时卷入这场有机运动的我们中大多数人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政治的原因,为的就是要抗议农业变得越来越工业化。我们中的有些人是所谓的要彻底回到农田的反叛者,内心深处有着一种莫名的激情,指望所有人都只吃当地生长的食物。也有另外一些人是所谓的食物纯粹主义者,因为终于有了机会可以大肆宣传和保护那些传家宝式的各色各样食物和种子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人加入这一运动倒纯粹是希望能够享受自己种植自己食用的食物的快乐,最多也就是一些尚具才华的非专业人士,他们倒不怎么关心自己的味蕾的感受,而更多地关注这一运动对于我们这些食客的政治良心所引发的思考。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一开始对于诸如棕色大米或者海草等类食物的哲学思维式的喜好逐步成熟起来,最终发展出一套口味还不错的食谱,并进而甚至吸引到了那些才华横溢的大厨,就像我的朋友爱丽丝·沃特斯,她将有机食物称为“美味的革命”。
P3-5
当我们从超市买来食物,当我们和家人一起品尝食物的时候,对于这些食品,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这正是电影人罗伯特·肯纳制作的电影《老美吃不消》(Food,inc.)试图回答的问题。
结果是他最终制作出了一部令人震惊、发人深省的电影,它揭开了美国食品业的层层面纱,暴露出在政府监管机构——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的默许下对美国消费者掩盖着的高度机械化的软肋。就像肯纳所揭示的那样,我们这个国家的食品供应完全是被几个大企业所操控,它们第一位的追求是利润,利润高于消费者的健康、美国农场主们的生存、工人们的安全和我们的自然环境。
在过去40年间,为了顺应所谓的商业和政治的趋势,我们的食品供应经历了一场所谓的真正革新,拜这一革新所赐,我们现在拥有的是大胸鸡、“最完美的”猪肉、能够抵御杀虫剂的大豆,甚至还有那些能够承受从田间到超市货架长途跋涉而永不腐烂的西红柿。但同时,我们也开始面临全新的具有极强抵御力的大肠杆菌,这种细菌极为有害,每年估计有7-3万美国人因为感染它而致病。
我们的肥胖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我们的孩子中间,糖尿病和其他一些由于饮食引发的疾病也开始迅速蔓延。越来越多的农场工人和食品加工业的员工所获得的收入与劳动不成正比,他们缺乏足够的医疗保障,在有些情况下他们甚至就像奴隶一样。我们的工厂式的农场肮脏不堪,到处散发着恶臭,不断地污染着空气和水源,同时还在不断地制造出那些令人实在无法相信它们的安全和营养价值的食物。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在暗中不断地提高对我们的食品供应的控制,而且还开始操控那些能够维持我们这个星球生命的植物的基因组成。我们的全球经济制度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推入贫困的边缘,同时还对最底层的穷人抬高食品价格。
《老美吃不消》这个电影呈现的是对一些专家,包括埃里克·施罗瑟(《快餐帝国》一书作者)和迈克尔·伯兰(《杂食者的两难境地》一书作者),还有那些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如斯通菲尔德公司的加里·赫什伯格以及波列费斯农场的乔尔·萨拉丁的访谈,从而揭示出令人惊异同时又非常振聋发聩的真相,这些真相既是关于我们所吃的食物以及它们究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同时也是关于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正在变成什么样子,往后又该往何处去。
也正因为《老美吃不消》这个电影谈论的是关于这么一个至关重要、极为复杂而人们对它的兴趣又是与生俱来的话题,因此这也应该是推出一系列从电影到文字的相关书籍的一个绝佳的机会,而你手上所读到的正是这个系列中的第一本。说实在的,美国的食品制造制度和它对于我们的健康、我们国家的经济、我们的自然环境甚至我们作为人类所应该享有的自由权利来说,都是一个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主题。要想对此真正理解,更需要的是了解其中的一系列紧密相连的关系,靠一部电影恐怕很难完整地捕捉到所有的蛛丝马迹。因此,我们所出版的这本书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你将你已经掌握的有关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食品危机的知识——还有你试图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去。
在关于电影《老美吃不消》的制作过程一章中,电影导演罗伯特·肯纳描述了他在前期研究和最终制作该电影的个人发现历程。对于我来说,把这本书的所有内容融合起来的这一过程同样也是拓宽了我的视野的一次美好旅程。 在我所经历的这一旅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那是2008年的劳动节周末,我和妻子迈瑞一乔一起参加了在旧金山召开的慢食品全国大会,这是美国慢食品协会首次全国性集会,这个协会是意大利文化评论大师卡洛·帕特里尼所创办的国际组织的美国分部。
慢食品协会的最初意图就像其名字所预示的那样,是要与美国式的快餐文化在全世界不断地蔓延这一现象进行抗争,并且希望能够保持住更多传统的农业和食物制作方式。这一运动已经开始在美国得以传播(也包括世界上其他地方),并且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运动,它努力推行并希望将一系列经济、文化和政治议题与食物的制造、销售和使用关联起来。
我们一共花了四天时间,与大约8.5万个与会者一起参加了大会所开展的众多活动,包括品尝和销售食品、小组讨论、电影摄制和教育展览,当然还包括参加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宴会,最终我深信自己亲眼目睹了这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那些与会者和大会组织者拥有各色各样的背景,大家一起分享了广泛的兴趣和价值观。有些是食物爱好者,对于他们来说,最主要的推动因素就是那些新鲜的、当地生产的、制作精良的农产品所引发的愉悦感。而另一些则是经济学家,他们聚焦于全球饥饿和农民所受到的盘剥等议题。还有一些则是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更关心营养、食品安全、污染及全球气候变化。在他们中间,特别值得提到的就是几位杰出的专家及才华横溢的作家,包括埃里克·施罗瑟、迈克尔·伯兰,还有马瑞昂·奈斯列,他们都为本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旧金山的集会最终让我相信,在当今的美国有一些大事正在发生,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参加集会的成千上万的人,而且因为遍布全国数以百万的人们也开始采取相同的行动:他们去有机食品店、当地的农场或者通过一些社区支援的农业项目(CSA)来购买有机产品;他们早上喝的咖啡是购自于那些实行公平贸易的地区和国家;他们要求自己孩子就读的学校必须把垃圾食品从学校食堂里清除出去;他们种植社区的园地;他们也开始给自己的民意代表写信要求他们能够改变对农场的援助计划,对肉类加工进行更为完善的监控,同时制定更为清晰的食品标示规范。
要感谢像他们一样对此开始深思熟虑的美国人,那些与食物相关的议题,如饥饿、儿童肥胖、不断提升的食品价格、水匮乏、土地流失以及其他很多方面,最终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也已经开始对这场运动所希望达成的众多目标表达了他的认同,当然,要想把这种同情转化成真正的有建设性的革新措施将会是极为艰巨的挑战,因为这样的革新所要对抗的,是那些支持并因而从现有的食品工业化生产中获得巨额利润的根深蒂固的权力基础。
《老美吃不消》的上映这样一个事件的确可以扮演一个极为重要的催化剂角色,可以把成千上万的人们召集到一起,让他们在看上去毫不相关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议题中间画上等号。我们真心希望你手中的这本书能够在这个提升大家良知的过程中同样扮演一个重要的支持角色。
本书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深入地探讨了电影所涉及的众多议题,为那些已经观看了这部电影(也包括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当下为了控制美国食品供应而面临的各种争斗,这些争斗因为科学、经济、政治、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冲突而愈发激烈。在第一部分中所探讨的一些话题,例如关于孟山都等公司试图操控我们的食品供应的基因基础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的话题,是依赖经验丰富的科普记者彼得·普林格尔的独到分析,或者如美国农场主工会(UFW)领导人阿图罗·罗德里格兹所描绘的关于农场工人所面临的令人咋舌的状况,很多人会在电影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另外一些,例如由安娜·拉佩所探讨的农业种植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或者是诺贝尔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所剖析的美国食品制度对于全球穷苦人所带来的后果等,在电影里或者是简略地有所展露或者并没有出现过。总之,这一部分包括的这些章节应该可以让你对电影中所关注的议题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有更深入一步的认识。
在第二部分,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作为消费者或者公民,你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采取这些措施来促进我们在生产、分销和食用食物方面的进步。这一部分中所提供的建议颇具灵感,它们来自于作家迈克尔·伯兰和喜欢在生物农学方面引发一些争议的乔尔·萨拉丁;还有一些建议很具有实际操作性,例如,营养学高手马瑞昂·奈斯列所给出的建议,让你学会在准备家人的一日三餐时,如何从各种有关食物的谜团中分清食物的真相;还有一些观点则来自于公众兴趣科学中心的公众利益活动专家,他们会告诉你如何通过一些活动来提高那些社区学校里所供应的食物的安全和质量。
第三部分主要聚焦在这个电影本身,包括导演罗伯特·肯纳关于电影制作的个人陈述,还有对制作人埃里克·施罗瑟的采访,他将这部电影置于当今不断发展壮大的食品改革运动这样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情境中。
在这些专家所撰写的书中,我们还分散插入了一些短小的节录,用了同样的标题为“另一个视角”。这些节录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完全不同的视角或者是一些有用的观点,它们都来自于一些顶级的组织,它们的工作就是致力于提高我们生产和食用食物的方法,这些组织包括美国动物保护组织、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可持续的餐桌协会以及食品与水监管会。
有一点需要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尽管为这本书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和组织都极为关注我们的工业化食品制造制度并希望对此加以革新,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细节或者政策规定并不一定就持完全相同的意见。因此,大家不能就此推断,在这些文字中所出现的某一特定作者或者团体同时会首肯书中其他地方所展示的每一个意见。还需注意的是,本书所反映的是一些在“食品社区”中关于我们未来应该走向何方的不断进行着的辩论,我们相信这些辩论所体现的是最美好的美国传统以及我们每一个人通过大家的贡献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的良好愿望。
当你开始参与这个全球性的活动来为全世界的人们创造一个更为健康、更有可持续性发展的食物供应制度的时刻,我希望本书以及激发我们出版这本书的电影会促动你加入这场运动,我也相信电影人罗伯特·肯纳、Participant Media的同仁们、PublicAflairs出版社的出版合作者们,还有为本书提供了所有的内容的才华横溢的作家和研究者们,所有这些人一定会有与我同样的愿望。
卡尔·韦伯
于纽约州俄文顿镇
在你处处留心,对垃圾食品说不时,突然发现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仍然摄取了大量的垃圾食品,你会作何感想?吃惊?愤怒?本书把矛头正对着美国食品工业,披露不为人所知的食品真相。
《纽约客》
在一个70%转基因原料的包装食品时代,在一个连餐桌都由巨头操控的时代,在一个牛和鱼都改吃玉米就连电池都含有玉米成分的时代……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都已经习惯现今食物的方便性与相对低廉的价格,似乎与高科技可消灭一切医学绝症的幻想一样,假设着高科技自然而然提供高品质、高安全·陛的食物!
豆瓣热评
我们选择的不是食品而是人生。我们今天省下了一元食品开销,明天,医疗支出与大自然将可能为之付出1000元,我们需要做的其实不多,就从每一口开始改变!
豆瓣热评
如果你对每日所食有任何疑虑,就应该读读本书,从每一口开始打晌食品安全保卫战。
《观察家》
纪录影片FOOD,INC在美激起轩然大波,本书沿承电影的主题继续挖掘消费者不知道的食品业内规则,还有美国政府、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运作模式。
Takep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