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会三次和图画书相遇:幼儿时期,初为父母,年过半百。”《读库》的读者自非幼儿,距半百尚早,都是即将或已经为人父母,必修的功课之一,便是为孩子选择读物。姬炤华的《图画书与儿童》,可谓适逢其时,他以“污点证人”的角度,揭示儿童读物“生产”的行业内幕,同时展现经典图画书多彩的艺术世界,让读者穿越纷繁的儿童读物市场,看出一些门道来。
《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本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
一提到图画书,我们一般会认为图画书的概念就是“图+文”。常见的图文书都是这样的,有一幅图画,配上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对图画的解释,或者反过来,图画是对文字的说明。这是我们一般见到的图文书的模式,这个模式我们把它叫做“插图书” (IllustrationBooks),就是带插图的书。
那么,图画书(Picture Books,也称绘本)是什么?是“图×文”的概念。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母鸡萝丝去散步》,一本非常经典的图画书。全书的文字是这样的: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房,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这段文字乍看来,很像小孩初学写作的流水帐,单从文字上,你看不出这本书有什么趣味。现在我们就从画面上看看,它是怎么讲故事的吧。这本书比较长,我们就只讲开头和结尾。
这本书从文字上看是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画面中却有一只狐狸窥视母鸡。母鸡走过院子,狐狸冲着母鸡扑过去了,之后狐狸就倒霉了。
这个故事文字上没有讲,大家是从绘画上知道存在着一只狐狸的。狐狸经过了一系列的惊险,最后钻过蜜蜂房,被蜜蜂蜇了屁股跑掉了。而母鸡萝丝则按时回家吃晚饭,从始至终,母鸡萝丝都不知道有一只狐狸打算抓住自己。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