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烦恼,更没有能力去控制烦恼,甚至一直在烦恼中生活,找不到真正的自己。我们存在其中的又是一个什么世界?我们又如何找回那与佛无二的清净本性呢?伟大的佛陀告诉了我们他了悟到的生命真相,揭示了他了悟到的宇宙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传授给了我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的道,我们称为佛法。佛法是伟大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从大智心海中流露出来的自性。佛到这个世间来成佛的因缘,就是把佛的所知、佛的所见让众生都知道。伟大的佛陀向众生说法四十九年,为世间众生说世人难以相信的法,而这个法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体会到解脱,真正自由地活着。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佛,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我们现在还没有成佛,那是因为我们还不会使用佛性。学佛,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佛的境界。这个境界也只是个比喻。佛的境界是大、方、广,这也是每个众生自性的原始模样。大是自性的本体,无生无灭、无始无终、无处不在;方是自性的本相,清净自在、常乐我净、无量无边;广是自性的本用,包含一切、圆融无碍、广博无边。
让我们通过修持佛法,熄灭我们自性中的贪、嗔、痴三毒,勤学戒、定、慧,使我们的心觉醒,与伟大的佛陀的心相应。
我们为什么会有莫名的烦恼?我们年龄在增长,我们知识在丰富,我们经验在充足,但是我们也愈来愈多地受到一个又一个烦恼的侵袭。它来自我们的心底,在一生的各个阶段,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贫富,不分地位,甚至每时每刻平等地藏在每个生命里。
它多发生在我们想要实现某个目标、想要得到某种东西的时候,我们很想能事事如意,但是无论我们的目标能否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确迎来了烦恼,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愤怒、悲伤、无奈、烦躁、不安、恐惧、喜悦。实现了目标会喜悦,同时也因怕失去而不安,不能实现目标会悲伤,会烦躁。情绪的变化交替出现,成了我们心的天气。
但我们无法做主,我们试图去找寻解决的办法,却只会在心的外面不断地寻找种种刺激来满足它的需求。生命会有结束的时候,烦恼却没有尽头,它的生起无法预知,就像死亡我们无法做主,以至于我们一生都处在这种心境中,无法挣脱。这是每个生命都面临的问题,如果我们今生都不知道怎么防治,那我们会在烦恼中离开这个世界。
每个生命都被烦恼控制着。你的心是否正在被它占据着呢?你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与你有关吗?你知道你在烦恼时的情绪也会污染了这个世界吗?你知道烦恼如何处理吗?你必须了解一下自己了,你必须了解一下烦恼的真相了。
这就是做一个人最有意义的大事情,这个了解的过程需要我们像上学受教育一样,一点一点地去学习。学什么?学心性的教育。怎么学?在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情中学。向谁学?学习伟大的佛陀的教法。学佛法是来对付我们的烦恼,烦恼怎么断呢?就是遇到任何境况,都不要被它转变,不被境况所动摇,这就是定力,也是佛法,也就是没有烦恼。你会体会到你本来有的一个宝藏,叫佛性。她一直平等地存在于每个生命体里,她是抵御一切烦恼的法宝,只要你找到她,使用她,烦恼会消失,心自然会清凉,人生自然美好,世界自然和谐。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进入佛法的海洋里去体验。
心是什么?是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觉受。就是这个受,使我们产生了念头,它支配着我们的言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结果。但我们面对结果的时候,从来不知道这个结果来自于我们心的力量。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念,因为心念变化的速度太快,我们只有被迫跟随。它带着我们在慌乱中前进,我们不知道也来不及反省就要面对下一个结果了。心天天处在无明的状态,迷迷糊糊,因为我们无法了知自己的心念,更无法掌控自己的心念。此时的心是杂乱的、也是累的,连带着身体的疲惫。如何让自己的心在念头生起来的时候就能够了了分明,从而能自然、从容地做出一切行为呢?此刻,你已经开始觉醒,因为你的心在思考生命的本性,这就是觉。有了觉我们才能悟。悟什么呢?悟真理,也就是正确的、原本存在的、真实的、一种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常说的道。悟道了又如何呢?你会知道自由,你的心从没有过的清净,你的身体无法形容的愉悦。但这需要身体力行地去悟,我们称为修行。为什么要修行呢?不是为了自己的身心快乐,而是我们在没有修行前是不知道世界宇宙空间的一切都与我们的心相关,我们身边所有的一切,空气、水、环境等等都是我们心的力量所造的。如果我们用道心去造,这个世界会美好和谐,人人受益。因此,修心是如此的重要,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每个人来到人间后,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学习人与人之间传授的知识,也叫世间的法。这个法使我们能力提高,学识渊博,同样也为这个社会做着贡献。然而这个法是有限的才智,它不能让我们体会到自己的心性。人还需要学习如何掌控自己心性的能力,这个能力我们称为出世间法。这个法的目的是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生命,更加完美自己的人生,更加正确地认识世界,真正地为社会和谐出力。谁来教我们去做、去接近和认识这个道呢?这位老师又在哪里呢?他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他已经把得道的方法告诉我们了,就像很多古人前辈一样,虽然他承载生命的肉体已经不在了,但他的思想和教导依然照耀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我们对这位老师的尊称就是伟大的佛陀,把他讲过的知识体系称为佛法。此刻我们心中都无比喜悦,我们可以利用生命的有限时间,学习伟大的佛陀的教诲。
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完美融合的时候,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团结。因为,我们的心开始慢慢纯净,智慧开始萌生,解脱就在眼前了……。
在此生中让我们通过对伟大佛陀知识体系的了解,来掌握如何修习纯净的法,如何过上一种正法的生活并从正法中获益。
一切事物都是法,没有一件事物不属于法。法是普遍性的自然法则,适用于每一个人及一切时空。正法就是纯净的法,没有派别意识的法。透过正法的修习,可以净化我们的心,使内心充满爱、慈悲、随喜与平等。心的纯净就是正法。纯净的心帮助我们能有一个美好、健康的生活,它不仅仅利于你自身,同时也利于他人。任何人都能过上正法的生活,使我们的心远离一切杂染不净,远离所有负面的心态和烦恼。
每个人都会有负面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从这负面的情绪中挣脱出来,那将会面对不断的危机。所以,我们的内心要经常提醒自己,要存有好的念头,要以智慧控制心思。伟大的佛陀说,控制自我胜过控制世界,征服自我的人,才是最伟大的征服者。伟大的佛陀先是征服了自己,再以他的爱心、慈悲心和智慧征服了这个世界,因而受到众生的尊敬。我们要知道自己才是自我命运的主宰,我们的快乐与悲伤是自己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试着控制自己由心性中的贪、嗔、痴、慢、疑而产生的愤怒、嫉妒、傲慢、贪婪的情绪,调整好自我的心态,这样才能得到心中的宁静和他人的尊敬。
伟大的佛陀告诉我们,心是身主,身是心用。因此,我们每个人只有净化好自己的心灵,调整好自己的生活,清楚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与他人与自然和平共处,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和净化。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不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和成长,才是做人最重要的事情。P2-6
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随着现代的节奏长大,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成长,在安定的社会中学习,体会着生命。
我很喜欢听关于佛的故事,不是因为遇到难解的困惑,而去寻求保佑,也不是因为生活里有了迷茫找不到方向,想要去找寻出个奇迹,而是因为每当看到佛经的时候,心中都会有阵阵的清凉,牵引着我的心,进入佛法的海洋。
海水里孕育着万种生物的生命,同时水面上还要撑起各种的船只,随着潮起潮落,海水却不增不减。
海水里蕴藏着无尽的珍宝,海面上却没有炫目的光芒,依然如故地一浪一浪地歌唱。
海水与天相连,与地相抱,与世间的万物相交,默默地给着人们启示。
多年以后,我体会到了那个牵引我的力量,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力量,实际上这个力量一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埋藏,因为忙碌着生活中不得不忙碌的事情,无暇顾及这个力量,这个力量正是我们本有的宝藏——清净本性。我体会到了,那阵阵清凉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偶尔的显现。佛法是唤醒我们记忆的良方。
于是,生活中的忙碌突然变得清楚了许多,世界慢慢开始洞明。在此我深深地感恩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让我知道了我可以选择不再漂泊。感恩佛的追随者,伟大的成就者上师,把佛法延续到现在,永远慈悲地眷顾着众生,用他们的言行,生生世世不间断地做着利益众生的事业,帮助着我们。
尊贵的东宝·仲巴活佛,慈悲的愿力来到人间已经十七世了,他勇猛精进地修行,慈悲智慧地度人,在这一个世纪里又谱写了“心”的道歌。记得第一次见到十七世东宝·仲巴活佛时,就被他的威严和慈悲感动了,在与他的眼睛相对的刹那,我的心感到了清凉,每次听他讲话都有被穿透的感觉。
尊贵的仲巴活佛说:修行很重要,受益更重要,不然没有意义,学佛法就是要更加有利于我们的生活,要知道生活的好坏是我们自己掌控的,那就是我们要用真心来做事情,所以修心最重要。他幽默地说到:我们置身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不知道房间的一切,恐惧、焦躁和担忧的情绪生起来,这时候来了一个人,把灯打开了,使我们看清楚了一切,顿时我们的心变得安静了。黑暗可以理解成我们的无明,开灯的人可以理解成佛,开灯这个方法可以理解成佛法。
两年前的一天,尊贵的仲巴活佛要求我完成一本书的写作。他告诉我这本书的完成很重要,他要求我把此事当成是利益众生的事情。他的话经常回响在我的耳边,成了我写书的动力:我是众生的,一切也是为了众生而做。作为他的弟子,我没有在尊贵的仲巴活佛面前表现出犹豫,却突然想起自己曾经的一个心愿,希望有一天能写一本自己体会佛法的书,想给更多人分享,告诉他们我们都拥有一个一样的宝藏,能够更加快乐地生活。可是,我真的能胜任这个重要的工作吗?我始终没有开始动笔,过了一阵子,我接到了尊贵的仲巴活佛的电话,他问了书的进展情况,我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尊贵的仲巴活佛说,你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做好的,我相信你,不要有负担,要放松地去做,这是在说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我突然感到豁然开朗,是的,佛法是讲给我们听的,因为讲的都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写书也是为了利益他人。此刻心中便油然生起了对尊贵的仲巴活佛真诚的崇敬。
仲巴活佛的鼓励给了我力量,我的身心也被他感动,决心要把此事做好,让更多的人获益。开始写书前,我真诚地祈求佛菩萨赐予智慧,祈求莲花生大士慈悲庇护,祈求佛护法们给予殊胜的助缘,并请了一盏莲花灯恭敬地供奉在佛前,希望这殊胜的缘起能让写书的过程顺利,并最终圆满。
由于我学识不够,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三宝护法慈悲加持,望各位大德不吝指正,也请尊贵的仲巴活佛慈悲海涵。
在此我感恩尊贵的十七世东宝·仲巴活佛交待给我这个任务,写书的过程让我愈发净化了心灵,也让我荣幸地成为了《佛性》的第一受益人。我愿有缘看到此书的你也同样受益,生活在自由的空间里。
宋汭葓居士
在丽江的指云寺内,千年的古树散发着清澈的木香,庄严的佛堂里传来年轻的喇嘛们阵阵的诵经声。他们都是敬爱的上师仲巴活佛的弟子,《佛性》就在这块净地开始孕育。
《佛性》的初稿于2009年5月8日完成,两年前的今天是我与敬爱的上师仲巴活佛第一次见面的日子。
我回忆起成书的过程,《佛性》开始创作于2007年5月,两年的写作过程基本上都是在睡梦中醒来时思绪突然如泉涌出,深感佛菩萨在心中的加持。
敬爱的上师仲巴活佛无论多忙都会安排出时间与我一次次见面,我会把《佛性》已完成的每个章节细细读给他听,并与他沟通,聆听他的指教。每次的沟通都成了我永远的记忆,让我感动。每一次见上师,他都是全神贯注地听我读每一个字,不时地点头,偶尔他也会指出要增加和删改的地方。我与敬爱的上师每次沟通的时间都是几个小时,而他有时竟忘记吃饭。当我提醒上师先用餐时,他却坚持先听我读完,还说你很辛苦。敬爱的上师真的很慈悲。
世界上确实没有容易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付出,只有付出才能做成。写作《佛性》有艰辛,也有对我的考验,也有生命的代价。
《佛性》即将完稿的时候,我亲爱的父亲突然去世了,他的去世震撼了我的心灵。父亲的慈悲在临终前的那个时刻,融入了我的心中,痛苦在他的脸上失去了力量,我们的双手握在一起。我努力面带微笑望着他,心中发愿他去往佛国的净土。父亲的离世是那么的安详,面对死亡,我体会着生命中这个每个人都要面临的时刻,感觉到世界的空灵,这给了我说不出的启迪。父亲离世后我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创作中,完成了“善用死亡”这一章的写作。书在父亲去世的三个多月后完成,我觉得他真的很伟大,启示着我要善待身边的每个生命。
书就要完成的时候,我病倒了,体会着身体的病痛给我带来的一切感受,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我的身心都要分离了,我更加觉得每一个生命的可贵。由于无法继续创作,我无奈地告诉了上师,请求上师的加持。两个多月后我慢慢恢复了体力,上师的慈悲更加激励着我将本书最终完成。
感恩父亲给予我的一切,我无以报答,只有修行。我永远爱你。
感恩母亲给予我的生命,给予我爱的温暖,给我树立了无私、坚强、柔韧的榜样。我永远爱你。
感恩佛菩萨慈悲加持下给予书名的灵感——《佛性》。
感恩佛菩萨对《佛性》的慈悲加持,感恩诸护法神们对《佛性》的护法,使创作最终完成。
感恩南无守衣入定大迦叶尊者的慈悲加持,给予《佛性》封面设计的灵感。
感恩莲花生大士慈悲辟护。
感恩伟大的佛陀给予众生的心性的教育,把佛法留在人间。
感恩我的恩师持真法师,他是我学习佛法的启蒙老师。八年多来的教授,为我学习佛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也为我十三年后完成《佛性》奠定了重要基础。
感恩净空法师,使我坚定地在佛法的道路上走着。
感恩白马子祥喇嘛、格里喇嘛、恩扎宁波喇嘛给我的帮助,使我更加了解尊贵的仲巴活佛。
感恩丹增志美活佛、仁多活佛、嘉措活佛、嘉样堪布,在藏传佛法上给我的帮助和启发。
感恩释然曦法师与我的沟通。
感谢我亲爱的家人、亲爱的姐姐们给我的快乐、理解、支持和帮助。 感谢所有与我有缘的人。
感谢皓雯居士、浠茏居士、艺馨居士、露珊居士、曦文居士、杨曦沦先生、张永舵先生、魏昊君先生、李利先生、王平先生、谢骏先生、扎西多吉居士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黄志伟女士与我在书稿文字上的沟通交流,使得文字更加完善。
感谢封面题字杨奥壹居士,她是一名高中学生,12岁皈依。她自幼修习书法,获国内外书法比赛金奖数十次,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展出。她还曾接受过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感谢她为《佛性》做出的贡献。
感谢封面设计陶源先生。
感谢摄影师王坤先生及助手英钊先生。
感谢中国著名的华夏出版社。
感谢尊敬的华夏出版社的社长高文柱先生。
感谢华夏出版社的文学艺术事业部主任倪友葵先生及责任编辑唐永平先生、韩平女士。
最后,我怀着深深的敬意,感恩我敬爱的上师东宝·仲巴活佛,感恩上师给了我这项光荣的任务。完成这个使命使我真正地体验了一次身心修行的过程,让我真正地去接触心性,真正地体会心境,在他慈悲的加持下我才能顺利完成《佛性》,这让我从心性里生起对他的崇敬。
我也深深地感到惭愧,由于自己的佛学知识的浅薄,修行的不足,书中不免会有疏忽和错漏之处。敬请诸位看到此书的大菩萨们慈悲原谅,也敬请诸护法神慈悲海涵。为此我全身心跪拜在佛菩萨前忏悔自己生生世世的无明……嗡班匝萨埵吽。
感恩《佛性》,满足了我人生的愿望:愿给这个世间留下一片清凉。
祈愿所有读到《佛性》的朋友早日成佛。
宋汭葓居士
20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