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莫泊桑卷(名家名译插图本)/文学大师的短篇小说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居伊·德·莫泊桑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选译了莫泊桑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中短篇共十五篇。其中《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描写的是一八七○年普法战争时期,有一辆法国的驿车在离开敌占区时,被一个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的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就不让驿车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而断然拒绝,可是和她同车的那些有身份的乘客却为了各自的利益竟然都逼迫她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而牺牲自己。在该篇中作者选取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最受歧视的妓女作为正面人物来描绘,而把那些所谓的社会上层人物来和她作对照,高度概括了法国各阶层代表人物在国难当头时的立场和态度,构成了一幅极为完整而真实的社会场景。

本书中其他几篇如《两个朋友》、《米隆老爹》和《俘虏》等也是描绘普法战争期间法国善良爱国的老百姓是如何自发地与凶残的敌人做各种形式的斗争并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的。

内容推荐

“在命运的闷棍之下,我流血了,但绝没有低头。”在我们无法坚持的时候,杰克·伦敦这样告诉我们……

“让我们努力生活,待逝去时,连殡仪馆的老板都感到悲伤。”那个一百年前一直在微笑着面对一切不公的老头,教给了我们乐观与幽默……

这是我们漫漫的成长岁月中,那些弥足珍贵的文字记忆。

诚如柳鸣九先生所言:“让孩子们在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中长大,是我们前行的巨大动力。”

于是,高尔基、契诃夫、托尔斯泰、莫泊桑、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欧·亨利、都德、泰戈尔、屠格涅夫,十位世界文学大师的文字在这里集结,十五位国内顶尖翻译家的生花译笔在这里呈现,还有文学大师真实的、曾经激励过无数人的人生经历,都将在这里一一向你讲述。

本书选译了莫泊桑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中短篇共十五篇。

目录

羊脂球

西蒙的爸爸

月光

两个朋友

死刑犯

米隆老爹

我的叔叔于勒

绳子

初雪

雨伞

项链

小酒桶

归来

俘虏

高山客栈

莫泊桑小传:让法兰西会心一笑的记忆

试读章节

羊脂球

一连好几天,溃退中的残军穿城而过。那已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军队,只是一些七零八落的散兵游勇。那伙人的胡子又长又脏,军服破烂不堪;他们的步伐有气无力,没有军旗,也没有团帜。所有的人似乎都垂头丧气,疲惫不堪,脑子里迷迷糊糊,想不出一个念头,拿不定一个主意;他们仅仅依着惯性才在向前移动,只要停下来便会累倒。人们看到的大。多是一些被征入伍的人,昔日爱好和平、与世无争的以年金为生的人,而今都被沉重的枪支压弯了腰;另外一些是年轻的国民别动队,他们很容易受惊,也很容易冲动,随时准备进攻,也随时打算逃跑;还有几个混杂在这些人中间的穿红裤子的正规军步兵,他们是在一次大战役中伤亡惨重的某师的残余;还有一些和各色各样的步兵排在一起的穿深色军服的炮兵;偶尔还有个把戴着闪闪发亮的头盔的龙骑兵,他们迈着沉重的步子艰难地随着步兵们比较轻松的步伐向前走着。

接着,有着英勇称号的自由射手的队伍——“复仇雪耻队”、“墓中公民队”、“勇往直前敢死队”——也过去了,他们的相貌神态跟土匪没有什么两样。

他们的长官,有的从前是做呢绒生意或者粮食生意的,有的曾经是油脂商或是肥皂商;他们因形势所迫才成了军人,并由于他们的财产多或者胡子长而被任命为军官。他们全身都佩挂着武器,穿着镶嵌金线的法兰绒军服,讲话时声音洪亮,经常讨论作战计划,并断言垂危的法国全是靠了他们这些自命不凡的人的肩膀才得以支撑到今天。不过他们有时候也惧怕自己的部下,因为那些兵虽然勇猛无比,却都是些偷盗成性,沉湎于酒色的暴徒。

据说普鲁士军队快要进鲁昂了。

两个月来,国民自卫军一直在近郊的树林里小心翼翼地侦察敌情,有时候还开枪误杀了自己的哨兵。哪怕是一只小兔子在荆棘丛中稍有动作,他们就准备开战;现在他们都已逃回到自己家里。他们的武器、军服以及他们当时在三法里之内拿来吓唬国道上的里程碑的所有杀人器械,一下子都无影无踪了。

最后一批法国士兵终于刚刚渡过了塞纳河,准备取道圣塞维尔和阿沙尔堡抵达奥德梅尔桥。走在最后的是将军,他已经心灰意冷,带着这些残兵败将,再也无能为力了。一个素享英勇盛名、习惯于克敌制胜的民族,竟然遭到如此的惨败而崩溃,连将军自己也丧魂落魄了。他由左右两名副官陪伴,徒步走着。

此后,城市便笼罩在一片深沉的寂静之中。人们默默无言、惶恐不安地等待着。许多大腹便便的,做生意做得磨尽了男子气的老板们,焦虑不安地等待着战胜者的到来,一想起那些人也许会把他们的烤肉铁扦或者大厨刀当做武器论处便心惊肉跳。

生活好像停止了;店铺关着门,街上静悄悄的。偶尔出现个居民,也被这种寂静吓坏了,急忙贴着墙脚一溜而过。

等待引起的焦虑不安反而使人希望敌人早日来到。

在法国军队撤走的第二天下午,不知从哪儿钻出来几个普鲁士枪骑兵,飞一般地从城中穿过。随后,过了一些时候,从圣卡特琳坡道下来了黑压压的一片人马,与此同时,从通往达内塔尔和布瓦纪尧姆的两条大道上也出现了两大股入侵者。这三支队伍的先头部队恰好同时来到市政府广场会合。接着,德国军队便从附近的各条大街小巷上汇拢过来了,一营接着一营,迈着沉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踩得石板路面橐橐作响。

沿着那些仿佛是无人居住的、死气沉沉的房子,传来了一阵阵陌生的、喉音很重的i口令声;就在这时候,在紧闭着的百叶窗后面,无数只眼睛在窥探着这些胜利者,他们根据“战时法”,可以主宰人们的财产,也可主宰人们的生命。  居民们躲在被他们遮得漆黑的房间里吓得胆战心惊,就像遇到了洪水泛滥和毁灭性的大地震,不论有多大的才智和多大的力量也无法抗拒。每当事物的正常秩序被打乱,安全不复存在,人类的法律和自然法则所保护的一切都听凭一种凶残的暴力来摆布时,人们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地震把整个民族压死在倒塌的房屋下面;泛滥的江河冲走淹死的农民、牛的尸体和房子的屋梁;打了胜仗的军队屠杀自卫者,带走俘虏,以腰刀的名义大肆抢劫,以隆隆的炮声感谢天主;所有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灾祸,动摇了我们对永恒的正义的信念,也使我们不能像有人教导我们的那样,再去信赖上天的保佑和人类的理性。

在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有人数不多的小分队在敲门,跟着便走进屋里。这是入侵以后接踵而来的占领行动。战败者开始履行义务了,他们对战胜者必须和颜悦色,百依百顺。

过了一些时候,人侵者引起的最初恐怖过去了,出现了一种新的平静的气氛。

在很多家庭里,普鲁士军官上了主人家的餐桌。有的军官也颇有教养,出于礼貌,还对法国表示同情,说自己参加这场战争是身不由己,内心是十分厌恶的。人们当然对他的这种感情表示感谢,更何况有朝一日也许还需要他的保护呢。再说,笼络好了他,说不定还可以少供养几个士兵。既然一切都得听凭他的摆布,那又何必去得罪他呢?而真要去冒犯他的话,与其说是勇敢,还不如说是鲁莽,而鲁莽这种毛病,鲁昂的市民不会再犯,因为他们当年英勇保卫鲁昂而使这座城市名扬天下的时代i已经过去了。最后他们从法国人待客的礼仪中找到了一条至高无上的理由,只要在公共场合不跟外国士兵表示亲热,在自己家里以礼待人还是允许的。于是,在公共场合,大家视同陌路,而在家里就谈笑风生,以致每天晚上,德国军官待在主人家壁炉前烤火的时间就更长了。

即使城市本身也慢慢地恢复了往日的面貌,法国人依然不常出门,可是普鲁士兵在街上已经比比皆是。再说,那些穿着蓝色制服的骠骑兵虽然神气活现地挎着又长又大的杀人武器在街上大摇大摆,可是他们那副对普通老百姓的轻蔑神态,也不见得比去年在这几家咖啡馆里喝酒的法国步兵厉害。

不过在空气中总多了点儿什么东西,一种不可捉摸的、陌生的东西,一种使人难以忍受的异样的气氛,好像有一种气味散播开来了,那就是侵略的气味。这种气味充塞了各家各户和公共场所,改变了饮食的口味,使人感到仿佛旅居在谣远的、既野蛮又可怕的部落之中。

P1-5

序言

王振孙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1850—1893)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省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母亲出身中产阶级,是一个颇有文学才华的女子。在莫泊桑六岁时,父母离异,莫泊桑跟随母亲居住于诺曼底乡下。母亲从莫泊桑童年起便培养儿子对文学的爱好。莫泊桑成名后,她继续做她儿子的文学顾问,并提供给他许多写短篇的素材。莫泊桑后来又得到了他家的世交、著名法国作家福楼拜的悉心指导。

一八八○年四月,莫泊桑在中短篇小说集《梅塘晚会》中发表了他的《羊脂球》,引起了轰动,顿时成为法国文坛上的明星。在以后短短的十年中,他一共发表了六个长篇(《一生》《漂亮朋友》、《温泉》《皮埃尔和让》《如死一般强》和《我们的心》)和三百余篇中短篇小说,其中《我的叔叔于勒》、《项链》、《两个朋友》等均为世界名篇,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由他的短篇小说的成就所奠定的。

本书选译了莫泊桑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中短篇共十五篇。其中《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描写的是一八七○年普法战争时期,有一辆法国的驿车在离开敌占区时,被一个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的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就不让驿车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而断然拒绝,可是和她同车的那些有身份的乘客却为了各自的利益竟然都逼迫她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而牺牲自己。在该篇中作者选取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最受歧视的妓女作为正面人物来描绘,而把那些所谓的社会上层人物来和她作对照,高度概括了法国各阶层代表人物在国难当头时的立场和态度,构成了一幅极为完整而真实的社会场景。

本书中其他几篇如《两个朋友》、《米隆老爹》和《俘虏》等也是描绘普法战争期间法国善良爱国的老百姓是如何自发地与凶残的敌人做各种形式的斗争并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的。

《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力普夫妇对弟弟于勒态度的几次变化,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于勒年轻时是一个行为不端、任意挥霍的浪荡子,被家中看做是一个无赖、一个坏蛋、一个大逆不道的人,后来被家里人打发到美洲去了。孰料于勒很快便在美洲发了财,于是家中人又说他是一个正直而有良心的人,是他们全家人的希望。过了十几年以后,他们在一次乘船旅游时,突然发现于勒已沦落为一个一文不名的穷水手。家中人非但不同情帮助他,还认为他是个贼,是个流氓,并为了躲开这个多年没有音讯的穷亲戚而改乘了另一条船。人情的淡薄和世态炎凉跃然纸上,发人深思。

莫泊桑另一名篇《项链》是描写巴黎的小公务员的。一个教育部的小公务员的妻子,因爱慕虚荣,为了参加一次舞会,从朋友处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却不料丢失了。为了赔偿这串价值十万的项链,夫妻俩只能节衣缩食,借债度日,过了十年的艰难生活。最后却得知他们当初借来的项链竟然是假的,最多值五百法郎。这个短篇略带同情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莫泊桑自初登文坛起,也许是由于遗传,也许是青年时代生活放荡的恶果,健康状况一直不佳,不断地与疾病作斗争。一八八○年《羊脂球》发表后不久就发现视力衰退,后来心脏病、神经痛接踵而来,有时甚至神志不清,但他仍坚持他的创作活动,直至一八九一年。一八九二年二月,莫泊桑精神病发作自杀未遂,被送入巴黎郊外的精神病院;一八九三年七月六日他于该院去世,享年仅四十三岁。

二○○九年六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