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大,生命太短,如果不走得快点,怎能悟透人生道理;未知无限,已知有限,如果不借助前人的经验,怎能读懂人生智慧。一句话的点拨,一瞬间的顿悟,一则故事的启发,都可能成为你人生的转折点,帮助你轻松、灵活地谋取美好人生。
故事里面有学问,故事里面有智慧。一个个小故事蕴涵了丰富哲理,一段段小经历折射了人生真谛。
本书故事短小精练、精彩实用、说理透彻、系统全面。精彩的故事、睿智的点悟是本书持久生命力的根本保证。这些充满智慧的故事,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健康豁达的人生态度。小故事中蕴藏着大智慧,小故事中涵盖着大人生。
一句名言,可以激励人生;一首好诗,可以陶冶性情。而读者也可以因为一个小故事改变自己平庸的一生。
本书所选的小故事,文字虽少,但滴水藏海。这些故事,都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扇智慧之门。它能使你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它能使你的意志更加坚强,使你的人格越发健全;它是你迷失时的灯塔,它也是你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那些充满智慧的故事,仿佛是一盏盏明灯,伴着我们成长的一程又一程。
中国古代,有位读书人,名叫周豫。一天,一位朋友送来了他最爱吃的鳝鱼,周豫一时技痒,决定亲自煮上一锅鳝鱼汤来尝尝。
他将鱼放入锅中。那些鳝鱼仍悠闲地在锅里游着,周豫用小火缓缓加热,水温逐渐变高,鳝鱼将被慢慢地煮熟。鳝鱼在锅中并未察觉水温的变化,因而不会挣扎,所以口感会非常好。
等到那一锅汤慢慢煮沸了,周豫掀起锅盖时却发现一条鳝鱼的腹部竟然向上弓起,只留头部跟尾巴在沸水之中;一直到死,都把腹部露在外面而不倒下。
周豫十分好奇,便将这条鳝鱼弯起的腹部剖开来,想要看个究竟。在剖开的瞬间,他发现里面竞藏着满满的鱼卵。
原来这条母鳝鱼竟是护子心切,而情愿将头和尾浸入沸汤之中,直至死亡。看到这一幕,周豫不禁潸然泪下,想到母亲对自己的百般呵护,而自己对母亲却很少关爱,倍感惭愧。遂发誓终身不再吃鳝鱼,并对母亲加倍地尊敬与孝顺。
面对孩子,母亲始终都是一棵大树,任凭风吹雨打,酷暑严寒,都毫不犹豫、心甘情愿地庇护着自己的孩子。
一名小男孩邀请他母亲参加他小学的第一次家长会。母亲同意去参加,却让小男孩感到很不安,这将是他老师和同学首次见到他母亲的机会,但她的出席会让他很难堪。虽然她长得很美丽,可惜她右半边脸几乎全被一片严重伤疤覆盖住。小男孩从未听母亲谈过她为何有那道伤疤。
家长会时。大家并不在意她母亲的疤痕,都对她美丽、自然、和蔼的气质留下深刻印象。但小男孩还是感到很尴尬,尽量向没人的地方跑。无意问他听到了他母亲跟老师的对话。
“你脸上的伤痕是怎么来的呢?”
母亲答:“在我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有天他的房间失火了。当时火烧得很大,没人敢进去救他,于是我冲了进去。就在我看见他的那一刹那,一支横梁迎面倒下,为了让他不受到伤害,我扑到他身上挡住火,结果我就失去了知觉。幸好有位消防员及时赶到,把我们母子俩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她摸摸那侧烧伤的脸说:“这伤痕虽然会永久存在,但直到今天为止,我从没有为此事后悔过。”
听到这里,小男孩满脸泪痕跑向他母亲,他紧紧抱住她,为他母亲曾经为他所做的牺牲感动不已。那天其余的时间里,他一直紧紧握住他母亲的手不放。
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个女儿,从小就生得乖巧可爱,特别惹人喜欢,齐景公对她更是爱如掌上明珠。
齐景公从宫中挑选出品学兼优的女官。对女儿辅导培养。随着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女儿长大了,不仅相貌漂亮,而且知书达理,落落大方,成了朝野皆知的绝代佳人。渐渐地,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把齐景公愁坏了。
许多上卿、大夫都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到这位佳人。一来可以跟国君联姻,即使以后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也不至于遭到砍头、抄家的惩罚;再者,百官知道后都会来巴结自己,说不定能捞到很多的好处。
齐景公担心把女儿嫁到别的国家去,父女就再难见面了,而且一旦两国交战,女儿的处境就更难了,他放弃了这种想法。
他又打算把女儿下嫁给国内的臣民,这样是离女儿近一些,可以常见到女儿。但他又担心门不当户不对,被人笑话,便也放弃了这种想法。
他想来想去想到了晏子,晏子身为齐国的相国,女儿嫁过去,做一位相国夫人,也不算辱没门庭。
但他不知道晏子是否同意,不能贸然行事,必须亲自去听听晏子的意见。 这一天,齐景公坐车来到相国府。晏子见国君到来,慌忙出来拜见,说道:“不知君侯光临,有失远迎,臣罪该万死!”
齐景公说:“相国不必客气,寡人在宫中呆腻了,来到相府与相国唠唠家常,不必大惊小怪。”
晏子吩咐家人赶快摆酒,为君侯接风。既然是家宴,晏子也就不拘礼了,唤出相国夫人来给齐景公斟酒。
齐景公问:“这是相国夫人吗?”
晏子回答:“对,这是臣的糟糠之妻。”
齐景公等相国夫人退下后,说:“唉!真是又老又丑啊。寡人有个女儿,又年轻又漂亮,就把她嫁给相国做妻子吧!”
晏子离开座位,对着齐景公恭敬地回答说:“现在她是又老又丑,可我与她生活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也赶上过她又年轻又漂亮的年华。况且人都是在年轻时把将来年老时托付给对方,在漂亮时把将来丑陋时托付给对方,我已接受了她的托付,对她做出终身的承诺了。君侯想赏赐给我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难道是想让我背弃妻子的托付而抛弃她,另寻新欢吗?”
夫妻之间应信守对爱情的庄严承诺,不可因对方年老色衰而喜新厌旧。
子发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将军。一次,他带兵与秦国作战,前线断了粮草,派人向楚王告急。使者顺便去看望子发的老母。老人问使者:“兵士都好吗?”使者回答:“还有点豆子,只能一粒一粒分着吃。“你们将军呢?”使者回答道:“将军每餐都能吃到肉和米饭,身体很好。”
子发得胜归来,母亲紧闭大门不让他进家门,并派人告诉子发:“你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自己却有吃有喝,这样做将军,打了胜仗也不是你的功劳。”母亲又说:“越王勾践伐吴的时候,有人献给他一罐酒,越王让人把酒倒在江的上游,叫士兵们一起饮下游的水。虽然大家没尝到酒味,却鼓舞了全军的士气,提高了战斗力。现在你却只顾自己不顾士兵,你不是我的儿子。你不要进我的门。”
子发听了母亲的批评,向母亲认了错,决心改正,才得进家门。
“子不教,父之过”,子女成长的好坏,长辈负有极大的责任。若要孩子成大器,必须在孩子心中植下博爱之心。有了博爱之心,才有施爱于他人的可能。
有一个年轻的村妇问医师:“有什么秘方可以毒死我的婆婆?我受不了她的虐待!”医师告诉她:“可以常给你婆婆吃甜芋泥,百日后无病自死。”百日过后,村妇向医师哭诉:“婆婆突然改变她的态度,变得对我非常和善,可是她已经吃了一百天的甜芋泥了,怎么办呢?”医师听完笑着说:“放心好了,你婆婆不会死啦!”
甜芋泥不会毒死人,它只是一道可口的点心。由于媳妇经常面带笑容去伺候婆婆,婆婆也经常吃到媳妇准备的甜芋泥,因此婆婆改变了态度,并且善待她的媳妇。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