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感是最好的家教
分类
作者 (日)山本美芽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采访数百位日本教育界人士,并总结自己的育儿经验,为父母们提供了培养孩子美感的最佳途径。在书中,作者告诉父母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倾听风声雨声,妈妈的发型服饰、语音语速都可以塑造孩子的美感。美感和好品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请从现在开始!

内容推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也开始意识到美感或品味的重要性,也开始积极地培育孩子的好品味。但是,有的父母错误地认为培养孩子的好品味就要常去美术馆、常听音乐会,要逼着孩子学钢琴、绘画或芭蕾。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功课已经很忙了,哪儿有闲工夫去干那些附庸风雅的事情。

其实不然,本书的作者,日本著名音乐家、教育家,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通过采访数百位日本教育界人士,并总结自己的育儿经验,为父母们提供了培养孩子美感的最佳途径。

目录

第1章 点缀生活

 鲜花,仿佛是种镇定剂

 每种花的每种不同

 生活不能没有森林

 透过画作你看得更远

 玄关的鞋子要摆整齐

第2章 彩色心情

 你看,夕阳真美

 苹果不只是红色的

 70色的彩笔不奢侈

第3章 培养音感

 音感从儿歌开始

 边听边唱边开心

 爱上古典乐

 慢慢地练习假声

 随口哼唱最美妙

 为音乐会做准备

第4章 品味质感

 触及微妙的大自然

 用“心”聆听

 质感究竟是什么

 用“冷豆腐”训练

 敲敲打打听听

第5章 重视游戏

 玩游戏也要全神贯注

 把敲碗变成玩音乐

 可以DIY的乐器

 重视音色,精选乐器

 折纸、丢沙包、翻绳

第6章 漂亮妈妈

 功课再紧也要去跳舞

 像新娘一样光彩照人

 每月至少一次美容

 外出用餐的滋味

 品尝他人为你做的饭

 好妈妈需要好体力

第7章 感觉抽屉

 努力吸收更多的才艺

 循序渐进地充实抽屉

 多多地装喜欢的东西

 去不同的地方长见识

第8章 魅力光环

 他们在舞台上光彩照人

 把舞台搬到.生活中

 精确拿捏音量和语速

 音乐家有着敏锐的五感

第9章 不再提钱

 1000万日元的钢琴

 不平衡是“暴发户品味”

 动脑筋让梦想实现

 挑选“实力派”演员

第10章 良性竞争

 没有嫉妒会很轻松

 不是好,而是精彩

 我的对手是自己

 把“打针”变成“泡芙”

 并非培养就能成才

 从自己的世界跳出来

第11章 保持平静

 吃红豆馒头的钢琴公子

 被喜欢的日用品围绕

 要适时地鼓掌和赞美

 尽量不说“不行”

 给自己加油

 建造心灵庇护所

后记

试读章节

鲜花,仿佛是种镇定剂

近一年来,我总会在餐桌上装饰鲜花。之所以养成这个习惯,是因为在一次采访中,看到了受访者的房间里满是鲜花。

当时我采访的是一位日本颇具代表性的女钢琴家,我们借着采访的机会,造访了她美丽的公寓。踏进放有平台钢琴的客厅后,房里随处可见偌大的纯白香水百合,顿时让我们眼前一亮。大约五六根长度近70厘米的百合,阔气地放在桌上和房间的周围,显得魅力十足,清新甘甜的香气弥漫着整个房间。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家里平时就少不了鲜花,并非专为采访而购买。

钢琴家的工作就是在家里精研琴艺。的确,在一间充满鲜花的房间练习,和在没有鲜花的房间练习,心情上大有差异。如果琴音因此不同,也不会令人惊讶。

反观我家,自从女儿诞生后,出门购物都得大费周折,实在提不起买花的兴致。我不禁开始想象,每天用餐的时候,如果有花可以欣赏,心情是不是也会随之改变?把花摆在餐桌上,换水也不会太麻烦。因此我想试着动手装饰餐桌,不用买香水百合那样奢侈的花,在超市里买的普通花也不错。我马上就开始买些康乃馨、小雏菊、黄色百合等价格不太贵的花回家。

买花的实际功效之大令我十分惊讶。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改变,即使只插了一朵花,心情也会不知不觉地放松,沉静,仿佛鲜花是种镇定剂。

摆上花之后,就开始在意周围的杂乱无章,忍不住动手收拾起餐桌上随意放置的东西。整理完餐桌后,心情更加畅快。

和女儿一起吃饭时,她有时会挑食吵闹,或是拿食物和餐具来玩,虽然心知应该冷静下来处理,但有时实在没有那个余力,就会忍不住发脾气,大动肝火。

这时如果有了花,情况就大为不同。

我尝试和女儿对话:“你看,粉红色的花!怎么样,很漂亮吧。”

女儿反问:“粉红色的花?”

我趁机告诉她:“对啊,这种花的名字叫康乃馨。”

我们俩轻叹道:“真漂亮。”四目相对会心微笑,内心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当然,餐桌上多了鲜花,并不代表家里不再上演杀气腾腾的场面。“搞什么!给我小心一点!”“啊!”这些惊叫声,依旧时时入耳。

只不过,以前我总认为,买花的预算好像应该留下来当教育基金。但现在我越来越深切体会到,对辛苦育儿的母亲而言,鲜花更是心灵的重要养分。

每种花的每种不同

用花装饰了半年左右,我发现自己身上又发生了其他的变化。

每天给花换水的时候,我都会一边看着花一边想着: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这么一来,无论是花瓣一点一点慢慢绽开,还是因为水分不够花看起来有点枯萎,我都比以前更容易注意到。或许是因为天天这么仔细观察,才会发现这些微妙的差异吧。

在餐桌上吃饭时,鲜花不经意间地进入视线。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看着同一朵花,就能够实际感受到,每一种花都具有不同质感和色调。

例如,香水百合具有厚大而张开的花瓣、香甜而清新的芬芳,还有那几乎可以反射光线的雪白的颜色。非洲菊有坚实的花瓣和花茎,天鹅绒葵有毛茸茸、不带光泽的花瓣……

久而久之,确实能品味“某种花的某种感觉”,把这些质感收进自己的“抽屉”里,随时都可以快速在头脑中具体描绘。这里讲到的“抽屉”,我们在后文中还会提到,请把它想象成一个感觉和记忆的资料库。

当然,茫然地过日子,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知识。不过,一个连每种花的不同质感和香气都能清楚辨别的抽屉,其实就是提供一个有意识进行观察活动的机会,能让我们更有效率地接受知识。

这些头脑中的抽屉,在我意料之外的情况下派上了用场。

举例来说,某天我来到夏季服饰拍卖会场,那里有好几种看来大同小异的白色T恤。这时候种种判断标准就开始在我脑中涌现,例如光泽,布料材质的粗细,白色是偏蓝还是偏黄等等。这时候心中就会进一步浮现明确的意念:“我自己比较适合有光泽、布料质地不太密的偏黄的白色。来找找看有没有这种款式。”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找的目标。在这以前,所有的衣服看来全都一样,总在试穿之后才感觉“好像怪怪的,可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多亏有了“花”这个抽屉的意外收获,让我更了解东西的质感。

运用五感去感觉对象,并且在脑中输入对象的种种样貌。在无意之间每天看着鲜花,就可以多出一个抽屉,提高了观察力。

女儿也在我每次买回新的鲜花时有着“哇,花又变得有精神了!”这样的反应。另外,女儿吃饭的时候有意无意看着桌上的花,会指着大朵黄色非洲菊说:“这是爸爸。”指着较小的白色洋桔梗说:“这是妈妈。”最后指着一朵最小的千日红说是自己的。

“这样啊!”我们边点头边听她的话,心里涌起一股奇妙而温暖的感觉。

花具有让心情平静的力量。而装饰鲜花也可以让房间这种人造空间更显柔和,心情也能随之沉静而安稳。

还有,自从养成装饰鲜花的习惯后,我会尽量去买价廉物美的鲜花,于是挑选花的眼光越来越高。超级市场里卖的花束大约300日元到500日元,虽然便宜,但是每家花店的东西差别不小,一些店的花束品味很高,但也有些店搭配出来的花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完全看不出所以然。

东京市区中心有一家叫做“青山花店”的专业花店,那里卖的花束非常美丽,如果带回家摆放,马上能给室内带来全新的面貌。仔细看每一朵花,会发现其实有些和超级市场卖的种类都相同,只是配色、质感和花形的组合不同。但却可以搭配出如此不一样的花束,这让我很惊讶。

有一天,我在附近的大卖场看到一株200日元的香水百合花苗。一想到花店卖的香水百合一支要700日元,就觉得这价钱实在便宜。

我高兴地盘算着:“如果把这株花苗养大,就可以不用在乎预算,插满一大堆花,让房间里弥漫着香水百合的香气。”

不过我又看了看那花苗,发现种植空间必须要有30平方厘米大小。想想我家花圃现在的空间,最多只能种两支。大量种植梦想的破灭虽然让我很失望,但难得这么便宜,我还是买了两盆花苗回家。

在花圃里用铲子翻土种下花苗,大约是在五月左右。原本长约15厘米的小花苗,一点一点长到50厘米左右,七月时,已经长出7朵大大的白色花苞。顶端的花苞开始绽放,我们母女俩开心得不得了:“啊!花开了!”

要剪下种了两个月的香水百合,心里不禁觉得有点不舍,结果只是先剪了一支用于装饰。剪下花朵的花苗明年应该也会再开花吧。

这时候我重新认识到,种植花朵需要相当庞大的地面面积和时间。如果想要自己栽培,而且让花瓶里一整年都少不了鲜花,最少需要10个榻榻米左右大小的花圃,并且根据不同季节栽种不同的花种才行。

我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些平常只要花钱就很容易买到的花,每一朵都是从花苗开始用心灌溉,让它们经过细心呵护慢慢茁壮成长。

女儿快三岁时,开始经常把“为什么?”挂在嘴边,看到开始枯萎的花,她会问我“为什么花会枯呢?”真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如果告诉她“有生命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死亡”似乎太艰深了。该怎么回答她让我伤透脑筋,最后想出来的答案:“这些花最后都会枯萎,但是我们要记得每天帮它们换水,好让它们可以尽量开得久一点。”

坚持在家中装饰鲜花,不仅能从房间里美丽的花朵获得平静的心情,还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感受到更多事情。

P3-9

序言

爱美是人的天性。法国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生活中其实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我们常说的品味,就是说这个人有发现美、体味美、享受美的能力。

可能有人会问,能不能发现美,有没有品味又能怎样?好像美感或品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但实际上,品味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对他人的态度,甚至是我们的情绪。品味高的人,他的生活优雅、精致、有情趣、有追求、有意义;品味低的人生活粗鲁低俗,愚昧无聊,这种人还往往自以为是。

比如同样是一杯茶,有的人端起杯子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去,根本不知道这茶是什么滋味,根本不觉得饮茶是一种享受,体会不到饮茶的妙处。而另一种人,会让茶叶在热水的浸润下慢慢地舒展开来,让茶的清香在四周飘荡。他会细细品尝茶水,让那苦中带甜,甜中带涩的味道由舌尖慢慢沁入心扉,然后由品茶而感悟生活,他们感知的丰富性、体味的层次感能相同吗?

再比如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一个老人站在自己座位旁,有的人会觉得真倒霉,甚至对那个老人产生了厌烦情绪。而另一种人,会心甘情愿地主动让座,并且会从对方的感谢和旁人的赞许中品到一种付出的快乐。这种高下之别岂是可有可无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也开始意识到美感或品味的重要性,也开始积极地培育孩子的好品味。但是,有的父母错误地认为培养孩子的好品味就要常去美术馆、常听音乐会,要逼着孩子学钢琴、绘画或芭蕾。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功课已经很忙了,哪儿有闲工夫去干那些附庸风雅的事情。

其实不然,本书的作者,日本著名音乐家、教育家,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通过采访数百位日本教育界人士,并总结自己的育儿经验,为父母们提供了培养孩子美感的最佳途径。

在书中,作者告诉父母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倾听风声雨声,妈妈的发型服饰、语音语速都可以塑造孩子的美感。美感和好品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请从现在开始:

·和孩子一起欣赏夕阳;

·在餐桌上插一朵鲜花;

·将玄关的鞋子放整齐;

·和孩子一起唱儿歌。

后记

“如果不是带孩子,很多事情永远都察觉不到。”

这是纪实文学作家柳田邦男先生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女儿七个月大的时候,我将她托给娘家照顾,参加了新潮社的宴会。在六本木全日空饭店的宴会厅现场,我看到推婴儿车出席的吉本芭娜娜小姐,以及樱井良子小姐等作家。

我正惊讶地睁大眼睛张望,就在这一刻,柳田先生出现了。我前去向他问候,同时也想感谢他,在上一部作品《苹果不是红色的》出版之际帮我写推荐文。

“现在光是照顾零岁的孩子就忙不过来了,下一本书一点都没动笔。”听到我这么说,柳田先生以轻松的口吻鼓励我:“如果不是带孩子,很多事情永远都察觉不到。”

真是如此吗?我心里半信半疑:“的确,开始带孩子之后,有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遇到,但是怎么可能凡事都能‘从失败中学到经验’,哪有这么好的事……”

之后,等到女儿8个月大,找到了可以照看她的幼儿园,我才重新开始工作。在幼儿园里,我也结识了一些“妈妈朋友”或“爸爸朋友”。雨天里,我一身湿淋淋地接送孩子;因流行感冒肆虐而暂停关闭的幼儿园,让我伤透脑筋;远足时努力制作不擅长的便当……每个家长的工作都很忙,少有时间慢慢聊天,不过几乎天天都会见到,光是想到“大家们都一样地努力”,我心里就获得了很大的安慰。

每天早上送女儿去幼儿园后,我便出门工作,进行许多采访。其中有好几次,我都想到:“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教养孩子上,从今天开始就去做吧!”趁着还没忘记这个发现,到幼儿园接送孩子时,我总忍不住想告诉妈妈们:“我今天见到某人了!”但总是没有足够时间畅所欲言。这种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挫折感慢慢累积,越积越多。

这时我灵机一动:“如果写成文章,等到大家有时间就可以慢慢读了。”于是草草写下了书的大纲。编辑笠井麻衣小姐看了大纲,大大地鼓励了我一番:“看起来很有趣,要不要认真写写看?”这就是本书诞生的源起。

为了累积材料,这次我特地举办了“培养音乐感知”的电子报。我和编辑、电子报读者之间,谈不上有太频繁的往来,每周固定寄发电子报,写得精彩的时候会收到读者“今天的内容真有趣”的回馈,偶尔编辑笠井小姐也会寄来她的感想,交流彼此的心得。存在于我们之间那条纤细的线,依然是我最大的鼓励。渐渐地,和女儿一同共度的生活趣事,变成了一篇篇的文章。

“如果不是带孩子,很多事情永远都察觉不到。”

柳田先生说得一点都没错。写完这本书,我再次体会了他的真知灼见。

蓝天、夕阳、像香蕉一样的弯月。

桌上的鲜花和漂亮的盘子。

各式各样的绘本和野村万斋先生的《真是麻烦啊》。

数不尽的现场演奏DVD。

因为我总是和女儿一起观赏、一起聆听、一起歌唱,而不是一个人独享,所以这些东西被深深地刻画在内心深处。

这本书引用了许多我在音乐杂志或网站上的采访原稿。我要借着这个机会感谢采访过程中遇见的音乐家以及各方知名人士。在撰写《苹果不是红色的》这本书时,也承蒙太田惠美子老师的多方照顾。到目前为止,委托我进行多次采访工作的音乐杂志《即兴乐》《爵士生活》《萧邦》《MUSICA NOVA》《教育音乐》,以及萧邦钢琴大赛官方网站、Cyber Fusion网站的各位负责人,音乐作家工藤由美小姐,还有电子报的各位读者,担任编辑的笠井麻衣小姐,实在非常感谢各位。

由于丈夫的调职,我们全家即将移居美国加州,女儿也必须就读美国幼儿园,这令我很担心自己的英文水平,在日本的工作步调也可能因此受影响,虽然觉得可惜,也不免担心。但是,今后一定可以增加各方面的抽屉,这绝对是个空前绝后的机会,我决定要积极面对。赴美期间的文字工作,将以电子报的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那么,下回再见前,也请各位多多珍重!

2006年3月 山本美芽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已经超越了教养子女的层次,其中包含了许多启发大人美感的想法。我现在不再是整日劳碌的邋遢妈妈了,我很少像过去那样大嗓门地训斥儿子,儿子说,妈妈整个变了个人!

——网友扇子的留言

虽然这是一本从妈妈角度出发的书,但书中也有许多爸爸可以做的事。也许不是什么特别的事,但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下来。我和女儿天天争着摆放玄关的鞋,我带着女儿玩沙子、丢沙包,我和女儿都受益良多。

——日本亚马逊的读者书评

我超爱这本书!我非常认同作者的想法,一直梦寐以求得到一本这样的书,但在市面上从来没有看到过。最近,我带孩子刚好遇到了瓶颈,这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教育孩子的信心。

——台湾可可妈的评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