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克育儿经精华版,全球销量最大、被公认为最可信赖的育儿书,39种语言全球发行,销量突破5000万册,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的10本书之一。本书的优点首先是精华,家长可以通过最少的时间学习掌握最有用的育儿方法。斯波克博士对全球的父母说“相信你自己,你知道得比你想象的多”,对于这个理念的阐述在本书中言简意赅,对于生活节奏紧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的父母来说这本书无异于雪中送炭,可以最迅速的缓解燃眉之急;这本书是斯波克博士应家长之需所写,是家长普遍关心和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基本上对所有的家长都适用,也是所有家长都需要了解的育儿知识,
美国最受欢迎的儿科医生,本杰明·斯波克博士通过他经典的巨作《斯波克育儿经》成功地帮助了两代家长养育他们的孩子。如今,家长会感到更加欣慰:因为一本新的斯波克博士的畅销精华版在此为您呈现!
这本书包括以下内容: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帮助孩子处理分离焦虑;让孩子学会给予和分享;简单易学的如厕训练;让家中已有的孩子接受新成员;处理最常见的不适症状。
通过亲切的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
孩子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做父母的如果想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就要学会读懂孩子。
哭闹是孩子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哭闹是健康的表现,那是孩子告诉你他需要你。如果做父母的能读懂孩子的哭闹、姿势和平常的行为,你和孩子的关系一定会更加亲密。
我认为学会倾听孩子非常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应该学着倾听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倾听就是你要集中注意力,用观察的心态去倾听,而不是以焦急忧虑的心态对待孩子。
要懂得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可以通过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来学习,但是最主要的方式还应该是仔细观察孩子。也就是说,你要花时间去听、去观察孩子,而不仅仅是喂饱了、洗干净了、哄睡觉了这样简单,你要特别注意地去关注孩子。
你要相信自己,你会比想象中的自己更能读懂孩子。
哭闹:孩子和父母早期交流的方式
孩子是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星期,他一饿就会哭,再大一些,尿布湿了,或者哪里不舒服,孩子都会哭闹起来。
在刚出生的几个周里,孩子一哭,你就给他喂奶,他可能没到喂奶的时间就饿,这时喂他并没有什么不妥,并不会惯坏他。
在最初的几周里,小婴儿可能随时需要喂奶,他吃奶的时间可能有规律,也可能毫不规律。你要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孩子自己会告诉你多久该给他喂一次奶。
喂奶后哭闹是因为孩子胃里不舒服,做父母的要帮他拍拍背。你可以把孩子抱直伏在你的肩膀上,轻轻拍拍他的后背,让他打打嗝,把吃奶时吞进胃里的空气排出来。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学会分辨孩子哭闹的不同原因。观察一段时间后,你就能分辨出孩子为什么哭,究竟是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
有些孩子白天哭得多,有的夜里哭得多,还有的没有时间规律。不同孩子的不同哭闹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他对新环境的情绪反应,他的活跃程度,以及他对周围人和事的关注情况。这种情绪反应各异,是每个孩子特有的,是孩子与外界沟通的纽带。
我发现,如果家长能懂得孩子哭闹的原因,就会及时作出反应,给孩子以安慰。
婴儿肠痉挛
婴儿肠痉挛的症状
有的孩子固定在下午晚些,或是晚上某个时候哭闹,这叫婴儿肠痉挛。
大多数有肠痉挛症状的孩子每24小时会哭闹3个小时甚至更久,表现为腹部鼓鼓的、肚子有气、胀而疼痛,以致哭闹不停。
患婴儿肠痉挛的多为2~4周的孩子,这种症状3个月之后就会渐渐消失。
有些孩子在吃奶后出现哭闹、烦躁情绪,这可能是喂得太多或根本没喂饱。
喂奶前—般不会发生肠痉挛,喂奶前哭闹大多是因为孩子饿了。
肠痉挛的发病原因及解决方法
值得庆幸的是,肠痉挛并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水平。
另外,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吃奶粉,孩子都可能发生肠痉挛。
如果孩子出现了肠痉挛,大多数父母会自责,觉得非常对不起孩子,认为他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这时要请医生做全面检查,如果无大碍,就可以放心了。
改变孩子的配方奶粉对缓解肠痉挛没有太大作用。 如果妈妈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或吃过多的巧克力会加重孩子哭闹,远离这两类食物则会减轻孩子的哭闹。
有时,肠痉挛可能是因为孩子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一旦发现这种异常哭闹的现象,孩子的看护者首先应该做的是停止喂这种奶粉,然后赶紧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有时,给孩子吸吸奶嘴可能有用,你会发现孩子的胃感到舒服多了。把孩子抱起来轻轻地摇晃,或用透气的小毛毯把他包裹好放在小床上的方法会让有些孩子觉得很舒服。
有些孩子的肠痉挛发作是因为家里刺激过多。因此,不要让家里环境太吵,放点轻柔舒畅的音乐,以免过度刺激孩子。有时,婴儿床旁呼呼作响的吹风机和吸尘器也会是孩子哭闹不停的罪魁祸首。
抱抱你的孩子
记住,在小婴儿时期,你不必担心孩子一哭就抱会把他宠坏。稍大一点后孩子可能会有要求,他用哭闹的方式指使父母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没有到百天的孩子不会因为一哭就抱而养成娇纵任性的坏脾气。
孩子哭是因为他确有需要,而不是要控制父母。
你完全可以把孩子早期的哭视作真哭——是因为他难受了、不舒服了,这时你大可不必担心会宠坏他。
婴儿激惹性哭闹
排除肠痉挛,经常性地、无故地、定时哭闹(往往在下午晚些时候或晚上)叫做激惹性哭闹。
这种哭闹通常在3个月以后就自行好转。出现这种情况时,孩子看起来疼得并不厉害,或者比肠痉挛疼的程度要轻,只是在哭闹时间上有特定的规律。
对激惹性哭闹的孩子,做家长的抱一抱,哄一哄,摇一摇,就会让他大感安慰。或许再喂喂他就不哭了,或者只是给他安慰奶嘴吸吸就好了。
婴儿烦躁
婴儿烦躁是指:孩子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不安稳。哭闹没有规律,肚子看上去既不疼,也不胀,这样的孩子需要一段调整时期去适应生活环境。
这种现象常常在前3个月很明显,然后孩子就会慢慢适应外界环境并且安静下来。
这是因为孩子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不成熟,在生后的前3个月需要时间逐渐适应与母体不同的环境。
因饥饿而哭闹
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哭闹一般都是由于饥饿。孩子这时只有通过哭闹这唯一的办法告诉爸爸妈妈他饿了。
如果上次的喂奶量不足,比如妈妈只喂了半边奶或者孩子只吃了一半的配方奶,那么孩子可能没到预先估计的喂奶时间就饿了。
如果孩子生长得快而喂养没有跟上,也会在睡梦中饿得哭醒。童喂奶时间
这就需要做父母的缩短喂奶间隔,一天多喂孩子几次,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给孩子喂奶并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间隔4小时,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但是,千万切忌孩子一哭马上就喂(最初几周除外)。
如果距离上次喂奶还没超过2小时,就要等几分钟,或拿个小奶嘴给孩子吸吸,观察一下再做决定不迟。这是因为喂奶间隔还太短,哭闹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如果距离上次喂奶已超过2小时,或者上次喂得不够饱,就可以考虑该给孩子喂奶了。 亢奋的孩子
有的孩子过于亢奋,表现为常常手抓脚蹬,无法安静下来。突然的声响、噪音或是洗盆浴时感觉非常不适,往往会使这种孩子烦躁起来。
有些孩子也会同时出现消化不良的肠痉挛或激惹性哭闹。
解决孩子亢奋的方法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亢奋的表现,可以用柔软的毛毯把他包起来,让他觉得舒舒服服的,从而起到缓解亢奋的作用。
另外,这种孩子更喜欢擦浴,而非泡泡盆浴。
为避免这种现象,做父母的要尽量减少家里的噪音,减少生人来访及突然的声响等其他有可能引起孩子亢奋的情况。
……
P24-30
从1940年至今的60多年里,斯波克医生是美国著名的儿科专家及百万父母所信赖的育儿专家。他早年出版的《斯波克育儿经》一书享誉全球,成为最畅销的育儿书。本书是斯波克医生给全世界孩子的又一珍贵礼物。作为《斯波克育儿经》一书的姐妹书,本杰明·斯波克医生用最浅显易懂的话与家长交谈,把科学的育儿经验传授给家长。在内容上,本书着重强调在孩子2岁前经常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方法。本杰明·斯波克医生更注重且强调家长不仅应该将孩子身体养得好,还应该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人格培养、与外界的沟通和适应社会环境,并且一切从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出发去照顾孩子。父母亲自照顾孩子不应该是件繁琐疲劳的劳动,而是爱的沟通,是一种享受。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考虑了中国读者的实际情况,略加调整。比如度量单位的换算、不同医疗体制的改动等等,旨为更好地方便读者阅读及应用。愿这本书能帮助你和你的孩子愉快地相处,愿你的孩子健康成长,聪明又活泼!
北京协和医院 马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