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按照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要求,紧紧围绕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选取《金匮要略》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以问题为中心,采取专题研究形式,对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进行了较全面地归纳和深入分析。
本教材内容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金匮要略》理法方药研究,下分5章,包括脏腑经络辨证方法、诊法、治则治法(下设理论发微与实践指导)、方剂、药物等的研究。中篇为《金匮要略》病证研究,下分21章,对原著中从“痉湿喝病”篇至“妇人杂病”篇的所有病证进行研究。下篇为《金匮要略》研究思路与方法,下分4章,包括辩证法思想、文献、临床、实验研究等内容。上述内容,基本上囊括了古今学者对《金匮》研究的主要范围。
上篇 《金匮要略》理法方药研究
第一章 《金匮要略》辨证方法研究
第一节 脏腑经络辨证
一、辨心经病、小肠经病、心脏病、小肠腑病
二、辨肺经病、大肠经病、肺脏病、大肠腑病
三、辨脾经病、胃经病、脾脏病、胃腑病
四、辨肝经病、胆经病、肝脏病、胆腑病
五、辨肾经病、膀胱经病、肾脏病、膀胱腑病
六、辨多脏腑病
七、辨疑似病证
八、应用与发展
第二节 其他辨证方法
一、辨病因
二、辨气血津液病
三、辨三焦及卫气营血病证
第二章 《金匮要略》诊法
第一节 望诊
一、望神态
二、望诊辨色
三、望舌
四、望呼吸
五、望体质
六、望局部
七、望排泄物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腹诊
第三章 《金匮要略》治则治法研究
第一节 治未病
一、理论发微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传
二、实践指导
(一)历代阐发
(二)现代应用
第二节 祛邪扶正
一、理论发微
(一)祛邪为主
(二)扶正为主
二、实践指导
(一)金元四大家的观点
(二)温病学家的创新
……
第四章 《金匮要略》方剂研究
第五章 《金匮要略》药物研究
中篇 《金匮要略》病证研究
第一章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二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第三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第四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五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第六章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第七章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第八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第九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一
第十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第十一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十二章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第十三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第十四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第十五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第十六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十七章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第十八章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第十九章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二十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第二十一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下篇 《金匮要略》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辩证法研究
第二章 文献研究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四章 实验研究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