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哈奇森早期的作品《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与《论激情和感情的本性与表现,以及对道德感官的阐明》代表着18世纪最具原创性以及影响最广泛的道德哲学著作之一。这两本书,每本由两篇相对独立的论文构成——通过论文和章节号来进行引用,把《对美、秩序等的研究》作为论文一,把《对我们的德性或道德善的观念根源的研究》作为论文二,把《论激情的本性与表现》作为论文三,把《对道德感官的阐明》作为论文四,这与通过书名和页码进行引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也尊重哈奇森行文,按原文逐一翻译。另本书页下注,“编者注”是沃尔夫冈·理德霍德编辑并注释的版本所加,供读者参考。除标明“编者注”“译者注”之外的注释均为哈奇森本人所作。
对美、秩序等的研究
第一节 论区别于通常为感觉所理解的某些知觉能力
第二节 论本原美或绝对美
第三节 论公理之美
第四节 论相对美或比较美
第五节 论我们由美或效果之规则性对缘由中的设计与智慧的推理
第六节 论人类美的感官的普遍性
第七节 论习俗、教育和典范对我们内在感官的影响
第八节 论内在感官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及其终极缘由
对我们的德性或道德善的观念根源的研究
导言 对道德善与恶的研究
第一节 我们借以知觉德性与恶行,并对他人加以赞许或非难的道德感官
第二节 论高尚行为的直接动机
第三节 德性的感官以及与它有关的各种看法和一般基础;计算行为之道德程度的方式
第四节 所有人一致认可他们对道德行为表示赞许的一般基础;不同道德看法的根据
第五节 进一步证实我们拥有已植入本性的指向德性的实践行为意向;进一步阐明我们带有附加利益动机即荣誉、羞愧和怜悯的不同程度的仁爱本能
第六节 论这种道德感官之于人类当下幸福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事务的影响
第七节 对某些复杂道德观念的推理.即,根据这种道德感官而论义务以及绝对权利、非绝对权利、外在权利、可让渡和不可让渡的权利
译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