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作者 胡芃//陈则韶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温度测量、热流计、比热和相变潜热测量、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测量、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量、热辐射性质测量以及粘度测量。主要对各种相关测试方法和测定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比较。对于主要的热物性,还简要介绍了其微观机理和相关基本理论。书后附有热物性值表,收集整理了各种常用材料的大量热物性数据,以便于查用。

本书着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第2版沿承了第1版的编写方法,注意对研究全过程的逻辑思维训练,即每节的内容基本都包括:研究任务的提出、物理模型的建立、测量工作方程的推导、实验方案和装置的设计及误差分析等环节。每章注意逻辑思维的发展与联系,并注意了点面结合、难易结合。

内容推荐

本书为较详尽的关于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的教科书。内容涵盖了温度测量、热流计、比热和相变潜热测量、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测量、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量、热辐射性质测量以及黏度测量,介绍了相关基础理论、主要测量方法、原理及装置。书后附有收集整理的各种常用材料的大量热物性数据,以便于查用。因此,本书兼有教科书与工具书的特点,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程热物理、热能动力、制冷、化工、建筑、材料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技、工程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总序

第2版前言

第1版序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的研究范畴

 1.2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3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的简史和发展现状

 1.4 量热技术和热物性测定作为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2章 温度测量

 2.1 温度概述

 2.2 温标

2.2.1 经验温标

2.2.2 热力学温标

2.2.3 1990国际温标(ITS-90)

 2.3 温度计

 2.4 热电偶温度计

2.4.1 测温原理及基本定律

2.4.2 测温线路

 2.5 电阻温度计

2.5.1 铂电阻温度计

2.5.2 铜电阻温度计

2.5.3 热敏电阻温度计

2.5.4 测量电路

 2.6 辐射温度计

2.6.1 视在温度

2.6.2 辐射温度计

2.6.3 亮度温度计

2.6.4 比色温度计

 2.7 常用温度测量技术

2.7.1 固体表面温度测量

2.7.2 液体温度测量

2.7.3 气流温度测量

2.7.4 动态温度测量

第3章 热流计

 3.1 概述

 3.2 热阻式热流计

 3.3 热阻式热流计的标定

3.3.1 绝对法标定

3.3.2 比较法标定

 3.4 辐射式热流计

3.4.1 纯辐射热流计

3.4.2 总热流计

 3.5 辐射式热流计标定

3.5.1 标准热流计法

3.5.2 黑体炉法

 3.6 热阻式热流计的测量误差

3.6.1 热阻引起的误差

3.6.2 热阻式热流计的时间响应

3.6.3 对流和辐射引起的误差

第4章 比热容与相变潜热

 4.1 比热容概述

4.1.1 定压比热容及定容比热容

4.1.2 真比热容和平均比热容

4.1.3 气体比热容

4.1.4 固体比热容

4.1.5 液体比热容

4.1.6 微纳米材料的比热容

 4.2 相变潜热概述

 4.3 比热容和相变潜热的测量

4.3.1 比热容测定法的分类

4.3.2 真空绝热量热计

4.3.3 高温绝热球形量热计

4.3.4 双本体绝热定容量热计

4.3.5 下落法量热计

4.3.6 电脉冲加热法

4.3.7 差热分析法(DTA)

4.3.8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4.3.9 热弛豫法

4.3.10 交流量热法

4.3.11 微量热计法

第5章 燃烧热和其他反应热

 5.1 概述

5.1.1 反应热

5.1.2 生成热

5.1.3 燃烧热

5.1.4 反应热的计算

5.1.5 燃烧热的近似计算

5.1.6 反应热的种类和特征

 5.2 燃烧热的测定

5.2.1 燃烧量热计

5.2.2 氧弹量热计

5.2.3 流动反应热量热计

 5.3 其他反应热测定简介

第6章 热导率和热扩散率

 6.1 热导率概述

 6.2 导热机理

6.2.1 分子导热机理

6.2.2 电子导热机理

6.2.3 声子导热机理

6.2.4 光子导热机理

6.2.5 微纳米材料导热机理

 6.3 热扩散率概述

 6.4 热导率标准物质

6.4.1 液体热导率标准物质及数据

6.4.2 气体热导率标准物质及数据

6.4.3 固体热导率标准物质及数据

 6.5 热导率及热扩散率的测量

6.5.1 保护热板法

6.5.2 轴向热流法

6.5.3 比较法

6.5.4 径向热流法

6.5.5 直接通电法

6.5.6 瞬态热丝法

6.5.7 热探针法

6.5.8 HotDisk法

6.5.9 闪光法

6.5.10 周期热流法

6.5.11 平面热源法

6.5.12 过渡态平板法

6.5.13 3ω法

6.5.14 交流量热法

 6.6 热导率的推算

6.6.1 气体热导率的推算

6.6.2 液体热导率的推算

6.6.3 固体复合材料/多孔介质热导率的推算

第7章 热辐射性质的测定

 7.1 概述

 7.2 热辐射性质定义

7.2.1 发射率

7.2.2 吸收率

7.2.3 反射率

7.2.4 透过率

 7.3 发射率的测定

7.3.1 光谱法向、定向发射率

7.3.2 全波长法向发射率

7.3.3 全波长半球向发射率

7.3.4 发射率的快速检测

 7.4 反射率的测定

7.4.1 积分球法

7.4.2 半球镜法及椭球镜法

 7.5 吸收率的测定

 7.6 透过率的测定

第8章 黏度测量

 8.1 概述

 8.2 牛顿黏性定律

 8.3 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8.3.1 气体的黏温关系

8.3.2 液体的黏温关系

8.3.3 临界点处黏度计算式

 8.4 黏度与压力的关系

8.4.1 气体黏度与压力的关系

8.4.2 液体黏度与压力的关系

 8.5 黏度的测量

8.5.1 毛细管法测量黏度

8.5.2 旋转法测量黏度

8.5.3 振动法测量黏度

8.5.4 落体法测量黏度

附录A 湿空气的热物性值

附录B 海水的热物性值

附录C 主要气体的扩散系数

附录D 各种物质的热物性值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