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肠杆菌科病原细菌(精)/当代农业学术专著系列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房海//陈翠珍//张晓君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房海和陈翠珍等主编的《肠杆菌科病原细菌》内容介绍:当今,肠杆菌科细菌也还仍然像是一座“取之不尽”的“金矿”一样,强烈地吸引着众多满怀“好奇和贪婪心”以及“激情和乐趣欲”的“淘金者”们。多年来对肠杆菌科细菌的研究揭示,肠杆菌科细菌一直在整个细菌世界中占据着似乎是独有的若干之最,也因此决定了肠杆菌科细菌给细菌学家们所带来的极大“研究兴趣”和“成功的喜悦”。

内容推荐

由房海和陈翠珍等主编的《肠杆菌科病原细菌》共含上、中、下三篇23章内容,另在书末有两个附录。

在《肠杆菌科病原细菌》上篇(共2章)中,对细菌与病原细菌的研究历程、肠杆菌科细菌的研究,做了概要性的记述。在中篇(共19章)内,共记述了肠杆菌科细菌的病原细菌27个菌属、123个菌种(其中包括14个亚种及6个血清型),基本上涵盖了肠杆菌科的所有病原细菌。其类型为仅对人致病的37个种,仅对动物(指陆生动物)致病的4个种,仅对鱼类致病的7个种,仅对植物致病的31个种;对人及动物均致病的16个种,对人及鱼类均致病的7个种,对人及植物均致病的4个种,对人及昆虫均致病的1个种;对人及动物、鱼类均致病的14个种,对人及动物、鱼类、植物均致病的1个种,对人及动物、鱼类、昆虫均致病的1个种。在同一菌属(以章为层面)内选择了病原细菌的代表种,对其主要生物学性状、病原学意义及相应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对其他种病原细菌则仅是做了简要记述。在下篇(共2章)里,包括了对病原细菌检验的基本程序及内容与方法、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内容。书末的两个附录,分别为书中所涉及的“英语缩略语注释”(附录A)及“肠杆菌科细菌学名汉译索引”(附录B)。

编写中,作者努力争取能使此书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尽力使读者既能较全面地认识肠杆菌科病原细菌的种类及其基本特征,又能具体对相应病原细菌进行有效检验,并对相关科研工作带来帮助。本书可供从事人及动物、植物病原细菌学研究及实践工作,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预防兽医学及临床兽医学、植物细菌性病害与植物病理学、食品安全及卫生防疫等领域的科技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学科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上篇 细菌研究概述

 第1章 细菌与病原细菌研究历程简介

1 细菌学研究阶段

 1.1 细菌研究的形态学阶段

 1.2 细菌研究的生理学阶段

 1.3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研究

 1.4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研究

 1.5 微生物学的分科

2 病原细菌学发展

 2.1 病原细菌的检出

 2.2 细菌毒素的研究

 2.3 免疫学的兴起

 2.4 抗菌类药物的研究

 第2章 肠杆菌科细菌研究

1 菌科建立与菌科定义

 1.1 菌科建立

 1.2 菌科定义

2 分类位置与科内菌属

 2.1 分类位置

 2.2 科内菌属

3 属内菌种与表观指征

 3.1 属内菌种

 3.2 表观指征

4 血清型别与致病作用

 4.1 血清型别

 4.2 致病作用

中篇 病原细菌种类

 第3章 布伦纳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柳布伦纳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其他致病布伦纳菌

 3.1 赤杨布伦纳菌

 3.2 流黑布伦纳菌

 3.3 类百合布伦纳菌

 3.4 栎布伦纳菌

 3.5 生红布伦纳菌

 第4章 柠檬酸杆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弗氏柠檬酸杆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其他致病柠檬酸杆菌

 3.1 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

 3.2 布氏柠檬酸杆菌

 3.3 科氏柠檬酸杆菌

 3.4 腐蚀柠檬酸杆菌

 3.5 塞氏柠檬酸杆菌

 第5章 爱德华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迟钝爱德华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鲇鱼爱德华菌

 3.1 生物学性状

 3.2 病原学意义

 3.3 微生物学检验

4 其他致病爱德华菌

 4.1 保科爱德华菌

 4.2 福建爱德华菌

 4.3 浙江爱德华菌

 第6章 肠杆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阴沟肠杆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其他致病肠杆菌

 3.1 河生肠杆菌

 3.2 阿氏肠杆菌

 3.3 生癌肠杆菌

 3.4 溶解肠杆菌

 3.5 日勾维肠杆菌

 3.6 霍氏肠杆菌

 3.7 超压肠杆菌

 3.8 梨形肠杆菌

 3.9 阪崎肠杆菌

 第7章 欧文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解淀粉欧文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其他致病欧文菌

 3.1 比林欧文菌

 3.2 野梧桐欧文菌

 3.3 桃色欧文菌

 3.4 番石榴欧文菌

 3.5 梨树欧文菌

 3.6 大黄欧文菌

 3.7 嗜管欧文菌

 3.8 番木瓜欧文菌

 第8章 埃希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大肠埃希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其他致病埃希菌

 3.1 艾伯特埃希菌

 3.2 弗格森埃希菌

 3.3 赫氏埃希菌

 3.4 伤口埃希菌

 第9章 哈夫尼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蜂房哈夫尼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第10章 克雷伯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肺炎克雷伯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运动克雷伯菌

 3.1 生物学性状

 3.2 病原学意义

 3.3 微生物学检验

4 其他致病克雷伯菌

 4.1 肉芽肿克雷伯菌

 4.2 解鸟氨酸克雷伯菌

 4.3 产酸克雷伯菌

 4.4 植生克雷伯菌

 4.5 土生克雷伯菌

 第11章 摩根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摩氏摩根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第12章 泛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成团泛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大白菜泛菌

 3.1 生物学性状

 3.2 病原学意义

 3.3 微生物学检验

4 其他致病泛菌

 4.1 菠萝泛菌

 4.2 柠檬泛菌

 4.3 分散泛菌

 4.4 斯氏泛菌

 第13章 果胶杆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其他致病果胶杆菌

 3.1 灭仙人掌果胶杆菌

 3.2 菊果胶杆菌

 3.3 杓兰果胶杆菌

 第14章 邻单胞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类志贺邻单胞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第15章 变形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奇异变形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其他致病变形菌

 3.1 普通变形菌

 3.2 彭氏变形菌

 第16章 普罗威登斯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产碱普罗威登斯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其他致病普罗威登斯菌

 3.1 海氏普罗威登斯菌

 3.2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3.3 拉氏普罗威登斯菌

 3.4 斯氏普罗威登斯菌

 第17章 沙门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伤寒血清型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鼠伤寒血清型

 3.1 生物学性状

 3.2 病原学意义

 3.3 微生物学检验

4 其他致病沙门菌

 4.1 马流产沙门菌

 4.2 病牛沙门菌

 4.3 都柏林沙门菌

 4.4 肠道沙门菌亚利桑那亚种

 4.5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猪霍乱血清型

 4.6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肠炎血清型

 4.7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鸡血清型

 4.8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副伤寒血清型

 4.9 鸡白痢沙门菌

 第18章 沙雷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液化沙雷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褪色沙雷菌

 3.1 生物学性状

 3.2 病原学意义

 3.3 微生物学检验

4 其他致病沙雷菌

 4.1 无花果沙雷菌

 4.2 居泉沙雷菌

 4.3 气味沙雷菌

 4.4 普城沙雷菌

 4.5 变形斑沙雷菌

 4.6 深红沙雷菌

 第19章 志贺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痢疾志贺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其他致病志贺菌

 3.1 鲍氏志贺菌

 3.2 弗氏志贺菌

 3.3 宋内志贺菌

 第20章 耶尔森菌属

1 菌属定义与属内菌种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2.1 生物学性状

 2.2 病原学意义

 2.3 微生物学检验

3 假结核耶尔森菌

 3.1 生物学性状

 3.2 病原学意义

 3.3 微生物学检验

4 其他致病耶尔森菌

 4.1 鼠疫耶尔森菌

 4.2 鲁氏耶尔森菌

 4.3 克氏耶尔森菌

 4.4 中间耶尔森菌

 4.5 溶血耶尔森菌

 第21章 其他致病菌属

1 布丘菌属

 1.1 菌属定义

 1.2 属内菌种

 1.3 病原学意义

2 西地西菌属

 2.1 菌属定义

 2.2 属内菌种

 2.3 病原学意义

3 爱文菌属

 3.1 菌属定义

 3.2 属内菌种

 3.3 病原学意义

4 克吕沃尔菌属

 4.1 菌属定义

 4.2 属内菌种

 4.3 病原学意义

5 勒克菌属

 5.1 菌属定义

 5.2 属内菌种

 5.3 病原学意义

6 勒米诺菌属

 6.1 菌属定义

 6.2 属内菌种

 6.3 病原学意义

7 光杆菌属

 7.1 菌属定义

 7.2 属内菌种

 7.3 病原学意义

8 拉恩菌属

 8.1 菌属定义

 8.2 属内菌种

 8.3 病原学意义

9 塔特姆菌属

 9.1 菌属定义

 9.2 属内菌种

 9.3 病原学意义

下篇 细菌检验技术

 第22章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1 细菌分离

 1.1 被检材料及处理

 1.2 常用的分离方法

 1.3 常用的接种方法

2 细菌培养

 2.1 需氧培养

 2.2 二氧化碳培养

 2.3 微需氧培养

 2.4 厌氧培养

3 细菌鉴定

 3.1 鉴定指征的选择

 3.2 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

 3.3 噬菌体检验

 3.4 分子生物学检验

 3.5 血清学检验

 3.6 致病作用检验

 3.7 其他检验

4 细菌培养基

 4.1 肠杆菌科细菌常用培养基

 4.2 植物病原肠杆菌科细菌常用培养基

 4.3 大肠埃希菌菌毛发育培养基

 4.4 鱼类病原菌常用培养基

5 菌种保存

 5.1 菌种保存方法

 5.2 微生物或培养物保藏单位

 第23章 抗菌药物与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1 药物抗菌与细菌耐药

 1.1 药物抗菌作用

 1.2 细菌的耐药性

2 常用抗菌类药物

 2.1 青霉素类

 2.2 头孢菌素类

 2.3 非典型B一内酰胺类

 2.4 大环内酯类

 2.5 氨基糖苷类

 2.6 喹诺酮类

 2.7 四环素类

 2.8 多肽类

 2.9 磺胺类

 2.10 硝基呋喃类

 2.11 其他类抗菌药物

3 药物敏感性试验

 3.1 琼脂扩散法

 3.2 稀释法

 3.3 联合药敏试验

 3.4 药物抗菌谱测定

 3.5 相关事项

附录A 英语缩略语注释

附录B 肠杆菌科细菌学名汉译索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