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在编写时采用了“双项目(双线)并行模式”,并为此分别精心设计了两个课堂上用的教学示范项目和7个课后用的学生实践项目(见附录A)。学生实践项目,前4个项目属于杆梁类机构,主要涉及本教材第1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达到本教材第1篇的教学目的;后两个项目属于轮轴类机构,主要涉及本教材第2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达到本教材第2篇的教学目的。教学示范项目和学生实践项目两者是“双线并行”的。本书由李鸣主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工程力学/机电专业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李鸣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工程力学》在编写时采用了“双项目(双线)并行模式”,并为此分别精心设计了两个课堂上用的教学示范项目和7个课后用的学生实践项目(见附录A)。学生实践项目,前4个项目属于杆梁类机构,主要涉及本教材第1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达到本教材第1篇的教学目的;后两个项目属于轮轴类机构,主要涉及本教材第2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达到本教材第2篇的教学目的。教学示范项目和学生实践项目两者是“双线并行”的。本书由李鸣主编。 内容推荐 《工程力学》分3篇共6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力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构件静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杆类构件承载能力的分析与计算,梁类构件承载能力的分析与计算,轮轴类构件承载能力的分析与计算,工程力学专题(构件重心与形心、动载荷与交变应力、应力集中、接触应力、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简介)。 《工程力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工科类各专业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本书由李鸣主编。 目录 第1篇 杆梁类构件的平衡及承载能力 教学示范项目卫 第1章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1.1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 1.1.1 力系与载荷 1.1.2 构件与刚体 1.1.3 平衡、平衡力系及平衡条件 1.1.4 二力平衡与二力构件 1.1.5 三力平衡汇交与三力构件 1.2 力投影的学习和训练 1.2.1 平面力的分解与投影 1.2.2 空间力的分解与投影 1.3 力矩和力偶矩的学习与训练 1.3.1 对点力矩的实例和概念 1.3.2 平面力矩的分析计算 1.3.3 对轴力矩的分析计算 1.3.4 力偶的实例和概念 1.3.5 力偶的性质 1.3.6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1.4 力的滑移性和平移性的分析与应用 1.4.1 力的滑移性(力的可传性原理) 1.4.2 力的平移性(力的平移定理) 1.5 受力分析及画受力图的学习和训练 1.5.1 自由体、非自由体和自由度 1.5.2 主动力与约束力 1.5.3 常见约束类型及约束反力特点 1.5.4 构件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绘制 小结 课后训练任务 第2章 构件静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1 构件平面力系的合成 2.1.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2.1.2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2.1.3 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 2.2 构件平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2.1 力系平衡总则 2.2.2 构件平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2.3 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的实例和概念 2.3 摩擦平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3.1 摩擦平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3.2 摩擦角与自锁及其工程应用 小结 课后训练任务 第3章 杆类构件承载能力的分析与计算 3.1 构件承载能力的预备知识 3.1.1 变形体及变形形式 3.1.2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3.1.3 构件的承载能力 3.2 杆件拉伸/压缩的强度和变形 3.2.1 杆件拉伸/压缩构件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 3.2.2 内力与截面法 3.2.3 拉伸/压缩构件的轴力与轴力图 3.2.4 正应力分布图及计算式 3.2.5 拉伸/压缩构件强度条件的应用 3.2.6 拉伸/压缩构件变形的分析与计算 3.3 金属材料拉伸/压缩的力学性能及测定 3.3.1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3.2 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3.3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4 轴向压杆稳定性的分析与计算 3.4.1 压杆稳定性的实例与概念 3.4.2 临界力的概念 3.4.3 临界应力的分析计算 3.4.4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实用措施 3.4.5 其他形式构件的失稳现象 3.5 连接件的剪切和挤压强度 3.5.1 连接件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 3.5.2 连接件的剪切和挤压实用计算 3.5.3 剪切虎克定律 小结 课后训练任务 第4章 梁类构件承载能力的分析与计算 4.1 梁弯曲的内力及内力图 4.1.1 梁弯曲的实例和概念 4.1.2 剪力与弯矩的分析计算 4.1.3 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4.2 梁弯曲强度条件及应用 4.2.1 纯弯曲梁的变形分析 4.2.2 梁弯曲时正应力分布及计算 4.3 梁弯曲刚度条件及应用 4.3.1 梁弯曲变形的实例和概念 4.3.2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4.3.3 梁弯曲刚度条件及应用 4.4 提高梁弯曲强度和刚度的实用措施 4.5 构件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条件应用 小结 课后训练任务 第2篇 轮轴类构件的平衡及承载能力 教学示范项目2 第5章 轮轴类构件承载能力的分析与计算 5.1 轮轴类构件的平面解法 5.2 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 5.2.1 圆轴扭转的实例和概念 5.2.2 外力偶矩的计算 5.2.3 扭矩与扭矩图 5.2.4 圓轴扭转的变形分析 5.2.5 圆轴扭转剪应力分布及计算 5.2.6 横截面的极惯性矩及抗扭截面系数 5.2.7 圆轴扭转强度条件及应用 5.2.8 圆轴扭转刚度条件及应用 5.3 圆轴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条件应用 5.3.1 圆轴弯扭组合变形的实例和概念 5.3.2 圆轴弯扭组合变形的强度条件应用 小结 课后训练任务 第3篇 专题 第6章 工程力学专题 6.1 构件重心与形心的分析和确定 6.1.1 重心和形心 6.1.2 重心的求法 6.2 构件动载荷与交变应力的疲劳破坏 6.2.1 动荷应力 6.2.2 交变应力 6.3 构件的应力集中现象 6.4 构件的接触应力与接触强度条件 6.5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简介 6.5.1 应力状态 6.5.2 强度理论简介 小结 课后训练任务 附录A 学生实践项目 附录B 课程考核方案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