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糊涂的人,心里很清醒,犯糊涂的人,表面装清醒。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
华阅编著的《可以装糊涂,但不能犯糊涂》向你讲述了可以装糊涂,但不能犯糊涂的人生哲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可以装糊涂但不能犯糊涂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华阅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装糊涂的人,心里很清醒,犯糊涂的人,表面装清醒。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 华阅编著的《可以装糊涂,但不能犯糊涂》向你讲述了可以装糊涂,但不能犯糊涂的人生哲学。 内容推荐 现实生活中,装糊涂与犯糊涂的关系是辩证的。面对烦琐小事与大是大非,装糊涂与犯糊涂的是有区别的。装糊涂的人,心里很清醒;犯糊涂的人,表面装清醒。曹操在张松献地图一事上大犯糊涂,孔明用人犯糊涂才导致了街亭之败,但他们真是糊涂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是他们同样像苏轼一样,一时犯了糊涂,亦被聪明所误。伤也,痛也,智时真智,愚也真愚也! 《可以装糊涂,但不能犯糊涂》由华阅编著。 《可以装糊涂,但不能犯糊涂》向你讲述了可以装糊涂,但不能犯糊涂的人生哲学。 目录 第一篇 装糊涂与犯糊涂的辩证哲学——装糊涂者昭昭,犯糊涂者昏昏 第一章 人生需要装糊涂,不要犯糊涂 1.装糊涂息事宁人,犯糊涂抱憾终生 2.装糊涂宽留余地,犯糊涂败走麦城 3.装糊涂韬晦待时,犯糊涂自毁前程 4.装糊涂事事主动,犯糊涂处处被动 5.装糊涂有所不为,犯糊涂无所不为 6.装糊涂顺势应时,犯糊涂违逆人心 7.装糊涂灵活变通,犯糊涂因循坐误 8.装糊涂谋求长远,犯糊涂鼠目寸光 9.装糊涂急流勇退,犯糊涂一意孤行 第二章 不会装糊涂,必然犯糊涂 1.太较真,不想装糊涂,则难于容人 2.太实在,不会装糊涂,则失于老成 3.太老实,不知装糊涂,则迂腐可欺 4.太完美,不肯装糊涂,则功亏一篑 5.太精明,不屑装糊涂,则失之狡诈 6.太刚直,无法装糊涂,则蛲蛲易折 第三章 自作聪明者常常犯糊涂 1.自以为是型:想当然犯糊涂 2.傲气十足型:因自大犯糊涂 3.不计后果型:因偏执犯糊涂 4.贪图小利型:因自私犯糊涂 5.弄巧成拙型:因自赏犯糊涂 第四章 德高智远者往往装糊涂 1.沉迷装昏型:装糊涂迷惑人 2.藏巧示拙型:装糊涂麻痹人 3.气定神闲型:装糊涂避让人 4.不计小过型:装糊涂宽容人 5.知足常乐型:装糊涂安慰人 第二篇 装糊涂与犯糊涂的理性训诫——学会装糊涂,拒绝犯糊涂 第一章 应该装糊涂的处世境况提醒 1.面对危险装糊涂 2.避免矛盾装糊涂 3.化解尴尬装糊涂 4.识别真相装糊涂 5.对待小事装糊涂 6.避免伤人装糊涂 7.保全面子装糊涂 8.容忍缺点装糊涂 第二章 学会装糊涂的惯用方法提示 1.装疯卖傻 2.装聋作哑 3.正话反说 4.善于吃亏 5.以愚抑智 6.自甘渺小 7.无所用心 8.不计前嫌 9.淡定虚荣 10.以拙胜巧 11.自损求安 12.含糊其辞 第三章 犯糊涂者经常跌入的生活陷阱警戒 1.说了不该说的 说了伤人的话 说了违心的话 说了过激的话 说了隐秘不宣的话 说了“嚼舌根子”的话 说了不切实际的话 说了不顺众意的话 2.做了不该做的 做了损人利己的事 做了不合道德的事 做了不合情理的事 做了违法乱纪的事 做了有损人格的事 做了违背良心的事 做了不负责任的事 做了招灾惹祸的事 做了违背规律的事 做了没有把握的事 3.信了不该信的 信了无稽谣言 信了道听途说的 偏听的偏信了 信了花言巧语 信了阿谀之辞 信了利诱之言 第四章 犯糊涂者必须自我克制的各种性格缺陷 1.马虎轻率:“不小心”的代价不可挽回 2.投机取巧:耍小聪明换不来大成功 3.偏见成见: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的结果 4.骄狂傲慢:自撑的架子支不起成功的大厦 5.任性固执:有一种坚持会使人误人歧途 6.情绪冲动:理由很简单,但后果很严重 7.轻信盲从:不要做跟着别人乱跑的无头苍蝇 8.谎言失信:欺人者必自欺 9.锋芒太露:容易招致嫉恨和陷害 10.执迷不悟:睁着眼睛却依然睡得很死 11.乱发脾气:请尽快丢掉斫伤人缘的利斧 12.贪图虚名:误将虚幻的彩虹当成通往成功的桥梁 13.死要面子:背后受的罪只有自己知道 14.沽名钓誉:不要冒着自己落水的风险去钓鱼 15.贪心不足:终将落人罪恶的渊薮 16.贪小便宜:便宜没贪到,却把原有的也失去了 17.狂妄自大:多少英雄因此误走麦城 18.率性耿直:钉死的铆子拔不出来 19.义气用事:两肋插刀必伤己 20.无知无智:稀里糊涂掉进骗子的陷阱 21.任性赌气:养家别治气,治气不养家 22.感情用事:不要做感情的奴隶 23.没有主见:跟着别人跑,不能可获得大成功 24.刚愎自用:成功者的大忌 第三篇 装糊涂与犯糊涂的成败法则——装糊涂者得大成,犯糊涂者误终生 第一章 职场糊涂经——装糊涂敬上得和谐,犯糊涂忤上穿小鞋 1.表现欲太强的人最容易犯糊涂 2.装糊涂有益于更好做配角 3.把自己包装得越愚钝越好 4.独享名利最易栽跟头 5.上司有错的时候要假装视而不见 6.上司面前要收敛自己的锋芒 7.装装糊涂把名誉巧让给上司 8.只要益于前途,什么都可以忍 第二章 管理糊涂经——装糊涂装入天下事,犯糊涂犯尽小人语 1.小事糊涂,大事认真 2.以情绪偏见行事,不是装糊涂而是犯糊涂 3.员工有错,该糊涂时也要糊涂 4.有口无心的糊涂话也会得罪员工 5.轻易许诺是领导常犯的糊涂 6.宽容变成了纵容,装糊涂就变成了犯糊涂 7.盛怒之下,小心别犯糊涂 8.有所糊涂才能大度容人 9.对员工的自由空间也要糊涂一点 第三章 生活糊涂经——装糊涂者乐悠悠,犯糊涂者愁啊愁 1.对物质生活糊涂一点,别攀比 2.对闹心的事糊涂一点,不生气 3.对环境糊涂一点,学会圆融 4.对宠辱糊涂一点,豁达些 5.别要求过高,该妥协时就妥协 6.糊涂一点便能简单一点,拒绝复杂 7.求名求利本无错,利欲熏心犯糊涂 8.摆正心态,就不因苦乐犯糊涂 9.低调不张扬,心理不失衡 10.“老糊涂”闲事不管,“一身轻”安享晚年 第四章 社交糊涂经——装糊涂营造和谐,犯糊涂招人诟病 1.改改你爱挑毛病的不善装糊涂的习惯 2.与人斗气,生气的常常是自己 3.别在小人物身上犯糊涂 4.让人非我弱,退步自然宽 5.自我表现时别压人 6.装糊涂好交友,犯糊涂易树敌 7.说绝话做绝事,必然绝了自己的后路 8.承诺而不兑现,失望的不止是别人 9.自视清高,岂知高处不胜寒 试读章节 1.太较真,不想装糊涂,则难于容人 “事事何须太较真,难得糊涂传后人;板桥一语惊天地,悟到真谛超凡尘。”每个人生命的时间是一定的,你不快乐的时间多了,那么快乐的时间就一定少,与其整日闷闷不乐,还不如用这时间来释然地面对你的人生。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伯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极有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如豆,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不过,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养,需要有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 在公共场合遇到不顺心的事,实在不值得生气,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一定是别有原因,不知哪一种烦心事使他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你赶上了,只要不是侮辱了人格,我们就应该宽大为怀,不以为意,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总之,不要与原本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若较起真来,大动肝火,刀枪相对干起来,酿出个什么后果,那就犯不上了。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较真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若对方没文化,一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另外,对方的触犯,从莫种意义上是发泄和转移痛苦,虽说我们没有分摊他痛苦的义务,但客观上确实帮助了他,无形中做了件善事,这样一想,也就容他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里更不要较真,否则就愚不可及。家人之间哪有什么原则、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都是一家人,非要分出个对和错来,又有何用?处理家庭琐事要采取“绥靖”政策,安抚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稀泥,当个笑口常开的和事佬。家是避风的港湾,应该是温馨和谐的,千万别把它演变成充满火药味的战场。 有位智者说,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都不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费时间呢?如果我们明确了哪些事情可以不认真,可以敷衍了事,我们就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认真去做该做的事,我们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就会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我们变得宽宏大量,人们就会乐于同我们交往,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事业的成功伴随着社交的成功,岂非人生一大幸事? 人活着不要“太较真”,该睁眼时要睁眼,该闭眼时也要假装看不见。要想快乐的生活,现实中就要多学点“糊涂精神”,凡事太较真,那就是犯糊涂了。 2.太实在,不会装糊涂,则失于老成 应该说,实在的人都是真君子。他们内心坦坦荡荡,毫无遮掩,让人一览无余;他们办事认真,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该怎样就怎样,一点也不会弄虚作假,你想让他撒个谎,装装糊涂,实在比要他命还难;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偷奸取巧,甚至没有一点花花心眼。若论交友,此类人当为首选,然而这样的人通常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胸无城府。要知道,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需要特别透明的,即使是好事,有时也是要装装糊涂,耍点善意的小心眼。而过于实在的人却往往不会这一套,这就难免要犯糊涂,就可能时不时地弄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来,不是把事弄砸,、就是让自己吃亏,叫人批评他也不是,表扬他也不是。 做实在人没错,这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做人原则,但实在人说话办事也要讲策略,在不违背原则和良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取得成功,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被吃掉或利用。 太实在的人身上其实也有很多缺点,如性格耿直,不懂得迂回,因此常常费力不讨好;眼睛里不揉沙子,容易得罪人;爱钻牛角尖,凡事认死理,无论大事小事,非要分出个子丑寅卯来,所以给人的印象难以合群;喜欢退让妥协,不善于主动去争取机会,只是被动地等候机遇从天而降……这些都有碍于实在人打开成功的人生局面。 过于实在的人通常还容易被别人的几句好话和假象蒙蔽,有时会认为周围的人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看不清楚其中隐藏的矛盾。如果实在人当了领导,这种心态更是十分危险。如果你想让事业蒸蒸日上,就应该以史为鉴,看清楚自己身边的人,否则,不但下属要无缘无故地倒霉,就连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会被那些居心叵测的人算计了。 实在人往往会被人看作是滥好人。所谓“滥好人”,就是没有原则、没有主见的老好人,这种人总是喜欢以“好”来讨别人欢心,凡事有求必应,也不管应该不该。由于缺乏原则与坚持,导致是非难分。怎样不做“滥好人”而小心应付自己的敌人或竞争对手,是一门必修的学问。而对于太实在的人而言,这却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你想像中的好人,毫无戒备、毫无原则地给予周围的人完全的信任,可能会让自己受到伤害。因此如果你是一个过于实在的人,那么不妨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来观察,给自己多一些空间来应付。 当然,我们这里说做人不要太实在,并不是让大家学习老奸巨猾,变得越阴险越好,而是希望那些过于实在的人能够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改变自己身上固有的思维僵化和办事教条的弱点,让自己在该灵活的时候一定要灵活,该主动的时候一定要主动,不可死守住一点,像守株待兔那样把希望仅仅寄托在“死等”一棵树上。 P26-29 序言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先贤老子曾自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在他看来,世间俗人都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晓他人的秘密或事件的真相为聪明,而他却拿自己的“昏昏闷闷”,仿佛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明白当聪明。他以智藏拙、以拙隐智,尽量避免自己犯糊涂。他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敏若讷”,真正道出了“智者”的真谛,只可惜这个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深得其妙的。 宋朝的大文豪苏轼,论聪明才智,他应该属于超乎常人的那一类了,可惜年轻时他对人生真谛参悟并不深透,因屡犯糊涂而屡遭贬谪。然而他最终明白:所谓文学上的那点小聪明,在政治的大智慧面前显得何其苍白无力!在吃尽了苦头之后,他终于潜心参悟人生的深奥哲理,写出了“众人生儿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吾儿愚且直,无灾无难到公卿”的慨叹诗句,为自作聪明而犯糊涂者敲响了警钟。 现实生活中,装糊涂与犯糊涂的关系是辩证的。面对烦琐小事与大是大非,装糊涂与犯糊涂的是有区别的。装糊涂的人,心里很清醒;犯糊涂的人,表面装清醒。曹操在张松献地图一事上大犯糊涂,孔明用人犯糊涂才导致了街亭之败,但他们真是糊涂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是他们同样像苏轼一样,一时犯了糊涂,亦被聪明所误。伤也,痛也,智时真智,愚也真愚也!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说难得,是因为有些时候人们需要装糊涂,却又不会装糊涂。这种情况下,可能就要犯糊涂了。像苏轼、曹操、孔明这样真聪明的人尚被聪明所误,我辈平凡百姓就更难于避免犯糊涂了。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出现的情感失衡或迷蒙、道德失范或倾斜,法律失度或越轨、工作失职或渎职,其中大都因为犯糊涂所致。人有时往往过于聪明,两眼发亮,什么好处都想得,什么亏都不想吃,于是模糊了界限或原则,失去了分寸或余地,忘记了警戒或忌讳,从而导致自己陷于人生的被动境地。如果大家能够按照“大智若愚”的原则,大气一些,无私一些,宽让一些,就不会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是非之间、恩怨之间、得失之间犯糊涂,就不会伤害别人、触犯原则、亵渎工作、损毁自己,就不会做出犯糊涂的蠢事。因此,要学一学装糊涂,千万不要犯糊涂。 很多人在很多事上犯糊涂都是有原因的,猴子火中取栗是贪吃,齐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抢金子,只见金子不见人,是自私贪婪、唯利是图蒙蔽了眼和心。世间有很多违法之事都是当事人明知是糊涂之事而偏要耍聪明,犯糊涂,利欲熏心,终使自己的人生“一塌糊涂”、“一败涂地”。这样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 但人生一世,所要经历的事情千千万,更兼于事情的复杂性,要不犯糊涂是很难的。因此,为了避免犯糊涂就要为心设防,以理控智,以不贪保身,以装糊涂做盾牌。处世做到识人于先,忍耐于前,凡事以不争守道,循事理探路,知其当行而行,知其不当行而不为,这样做,也就可以让自己尽量少犯糊涂了。 作者 2011年2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