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要等到无人可信时才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给自信筑个巢
有不少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终其一生却少有所成,其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能做好事情吗?还能期望别人对你信任有加吗?还能期望获得别人的重用吗?
有些人,无论他们开始想做什么事,他们总是胡思乱想着可能招致的失败,以及失败之后随之而来的耻辱,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的内心完全被恐惧所盘踞,于是一件能成功的事情也会被他们办砸。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和打击使我们产生失败感、滋生自卑心,这个时候,我们要善于暗示和激励自己,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使自己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不知道你是否有过在信心不足时照镜子的习惯。有个成功学家说过,自卑的人,不妨试试每天早上照着镜子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我有极高的才能和天分,我有健康的身体和坚毅的精神,我具备如此多的优点,绝不可能不获得成功的。今天我一定会有好运,因为清早起来我就感觉非常愉快,对于工作我一定积极去努力。”
下面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自我鼓励的重要性。
亨得利的工厂倒闭了,他感到心灰意冷,在街上百无聊赖地走着。他试图东山再起,到亲戚朋友那里筹措资金,可是亲友们不肯向他伸出援手。绝望的亨得利走进了酒吧,把自己灌得大醉。人们开始嫌恶他,在所有人的眼中,亨得利都是一个失败者。亨得利也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此完结了,他甚至放弃了努力。
有一天,亨得利听到别人说,有一位智者能够帮助他。亨得利心里又有了一丝希望。于是,他找到了智者,诉说了自己的苦闷,然后满怀希望地请求智者帮助他走出困境。智者惋惜地说:“年轻人,很遗憾,我也帮不了你。”
亨得利听到这样的话,感到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想到了自杀,因为结束生命是唯一的解脱方法。正在他颓丧地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智者叫住了他,说:“虽然我帮不了你,但是我知道一个人可以帮助你。”亨得利大喜过望,忙问:“那个人是谁?他在哪里?”智者笑笑说:“你跟我来。”亨得利被带到一面镜子前,智者指着镜中的人对亨得利说:“只有镜子里的人可以帮助你,你看着镜子中的人,他曾经富有激情和力量,但遭受了一点点挫折,他如今堕落了。”亨得利注视着镜子中的自己,若有所悟。智者接着说:“想要成功,你首先要认识这个人,这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帮助你成就事业的人。”
日后,等到亨得利再次来到智者面前时,他已经成为另外一个人:笑容满面、神采奕奕。他告诉智者,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重建了自己的事业。
我们的命运,或是我们自己认为的所谓“残酷的命运”,其实与我们不相信自己有莫大的关系。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能力并不突出的人却干得非常不错,而我们自己的境况反不如他们,甚至于一败涂地,我们往往认为有某种神秘的命运在帮他们,而在自己身上有某种东西总是在拖我们的后腿。其实拖后腿的就是一颗自卑的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几位学生去拜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希·费洛姆,向他请教:心态对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费洛姆知道学生们的来意后,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将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间,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费洛姆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学生们一看,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里有一个大水池,水池里蠕动着好几条大鳄鱼!有的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上张着大嘴。在水池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木桥上走过来的。
费洛姆问:“现在,你们还愿意穿过这座桥吗?”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过了很久,只有两位学生犹犹豫豫站出来,一位上去异常小心地挪动着双腿,速度比第二次慢了许多倍;另一位战战兢兢地踏上小桥,身子不住地颤抖,走到一半就弯腰跪在小桥上不敢动了。“啪啪”,费洛姆又打开房间里的另外两盏灯,灯光把屋里照得如同白昼。学生们这才发现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没看出来。
“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费洛姆又问道。这次,立即有两个学生站了出来,还有一位学生不敢。“你为什么不愿意呢?”费洛姆问剩下的一位学生。“这张安全网牢固吗?”费洛姆笑了起来:“同学们,这座桥本来不难走,你们刚才不是从上面自如地走过来了吗?由于鳄鱼对你们造成心理威慑,你们胆怯了。”
一件本来能成功的事情,由于缺乏自信而不敢去做,这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们的一生中,几乎做每一件事情都会面临两堵墙的阻力。一堵是外显的墙,这是关于整个外部大环境的围墙,是来自外部的阻力,是客观存在的困难;另一堵是内隐的墙,这是我们自身在内心自我设限的围墙,在每个人的内心,这堵墙的厚度不同,这取决于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两堵墙一直存在着,决胜的关键往往就在于我们内心里那一堵内隐的墙。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