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之内,神秘的政治心脏。森严的警卫,仿佛一道屏障,遮断世人多少探询的目光?《红墙知情者说》以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回忆与记述为主要内容,深度披露了中国政坛惊心动魄的真实内幕。
《从“九一二”之夜到“九一三”凌晨》(作者董保存)为该系列中的一部,讲述了毛泽东的口味——中南海厨师韩阿富访谈录;关于“大节,小节”——陶汉章将军访谈录等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墙知情者说(Ⅲ从九一二之夜到九一三凌晨)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董保存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红墙之内,神秘的政治心脏。森严的警卫,仿佛一道屏障,遮断世人多少探询的目光?《红墙知情者说》以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回忆与记述为主要内容,深度披露了中国政坛惊心动魄的真实内幕。 《从“九一二”之夜到“九一三”凌晨》(作者董保存)为该系列中的一部,讲述了毛泽东的口味——中南海厨师韩阿富访谈录;关于“大节,小节”——陶汉章将军访谈录等内容。 内容推荐 红墙之内,神秘的政治心脏。森严的警卫,仿佛一道屏障,遮断世人多少探询的目光?等闲之辈站在高高的红墙之外,不免雾里看花:风云一九五八?“七一○事件”当事者说?关于“大节,小节”?动乱中的卫戍司令?从战将到罪犯?《从“九一二”之夜到“九一三”凌晨》(作者董保存)为《红墙知情者说》中的一部,《红墙知情者说(Ⅲ从“九一二”之夜到“九一三”凌晨)》以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回忆与记述为主要内容,深度披露了中国政坛惊心动魄的真实内幕…… 目录 统帅与战将的谈话(之一)——毛泽东指点迷津 统帅与战将的谈话(之二)——邓小平一言九鼎 “你是我身边那盏不灭的灯啊!”——毛泽东的管家吴连登访谈录 毛泽东的口味——中南海厨师韩阿富访谈录 风云一九五八——萧克上将访谈录 “七二○事件"当事者说 代总长与国防部长——杨成武与林彪 美军中流传的《孙子兵法》 关于“大节,小节”——陶汉章将军访谈录 动乱中的卫戍司令 关于“吴忠有忠” 从“九一二”之夜到“九一三"凌晨——对几个知情者的访谈 谁是“一二·九”运动的领导者——谷景生将军谈“一二·九”运动与北平地下党 政治风浪中的伉俪情——谷景生与范承秀 从战将到罪犯——黄永胜的人生轨迹 试读章节 从“红大”毕业后,杨成武带着毛泽东“抗战到底,前途光明”的期望,奔赴抗日战场。在八年抗战中,虽然能看到毛泽东的命令、指示和文章,但是却没能有机会见到他本人了。进入解放战争后期,杨成武又有幸受到毛泽东的两次召见。一次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另一次在屏山县西柏坡。 1948年察南战役后,晋察冀野战军正在蔚县、广灵、阳高集结待命,准备向东挺进。4月17日,杨成武奉命赶到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当天聂荣臻带领他和赵尔陆去见毛泽东。 聂荣臻问杨成武:“多长时间没有见到主席了?” 杨成武想了一下说:“已经11年了。毛主席数百里把我们调来,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吧?” 聂荣臻说:“见了主席就知道了。” 到了毛泽东住处,只见他正在看书。看来他的身体不大好,有些消瘦,但精神很好。他让杨成武坐下,询问起了部队的情况。关于大同集宁战役、保北战役、青沧战役、清风店战役、正太战役和石家庄战役,大的情况他都知道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他也很感兴趣,问得很详细。 杨成武一一作了回答,在汇报部队情况中,着重谈了刚刚结束的出击平绥线和察南战役的情况和经验教训。 毛泽东听完汇报,谈起了形势。他说,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反攻的阶段了。南线,刘邓大军渡过黄河,跨越陇海路,陈粟大军转至鲁西黄河南岸和豫西地区,陈谢大军也渡过黄河进入豫皖鄂地区。北线,东北我军从去年春季攻势以后即转入反攻,经过夏季攻势和秋 过了十几天,毛泽东来了个电报:上次谈的任务已经撤销。 后来杨成武从聂荣臻那里知道,当时毛泽东身体不大好,斯大林邀请他去苏联疗养,原拟由杨成武带一个旅护送他到东北,从东北转赴莫斯科。关于这件事,毛泽东曾征求聂荣臻的意见。聂认为斯大林相邀固然是一番好意,但在那时处在战争环境,难以有绝对把握;其次,毛泽东的健康状况也不便再长途跋涉,还是不去为好。毛泽东经过斟酌,决定不去苏联了。 1948年10月3日,毛泽东再次召见杨成武,随同聂荣臻一起去党中央驻地屏山县西柏坡接受新的任务。那是一个秋日的下午,他们到达毛泽东的住处。在座的中央首长还有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人。 会议开始后,毛泽东拿起一份电报让他们先看看。这是中央委员会1948年7月22日发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井转告东北局的电报。电报指示东北野战军转到南面作战,指出南面作战的种种有利条件,要求东北野战军于8月间在北宁、平承、平张等线打响。正是这份电报,导演出后来著名的辽沈战役。 接着毛泽东又递给他们第二份电报。这是中央1948年7月30日‘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电报指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这一份电报使前一份电报进一步具体化,特别是把攻打锦州明确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看完两份电报,毛泽东先问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意见,然后站起来,伸出两个指头,说:晋察冀野战军7个纵队,现在改组为华北野战军第2、第3两个兵团,由杨成武任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天焕任副政治委员。你们兵团准备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配合东北作战。你们的任务是把傅的嫡系部队拖在平绥线,调动他们向归绥、集宁、张家口转移,使华北的敌人不出关、少出关。与此同时,第2兵团一部在北平、张家口一线配合你们在绥远的作战。并要求你们20天内完成一切准备。 毛泽东说:出兵绥远,困难是很多的!第一个困难是,绥远是傅作义部的老窝,他一辈子经营了两支主力,即孙兰峰兵团和董其武部,这是他的全部资本,你要消灭他的命根子,他非要拼命地和你干。傅作义在那里经营20多年,搞了许多欺骗宣传,那里的群众对共产党、解放军还不太了解,他搞了些小恩小惠,群众对他有幻想。他还实行连保法,一个“通敌”,株连全村。特别是那里的粮食相当紧张,征粮不是一般的困难。他又在群众中搞坚壁清野,如果你搞不到粮食,就站不住脚。过去,晋察冀野战军第1、第6纵队两次出击绥东,都没有站住脚,主要原因就是吃不上饭。第二个困难是供给支前困难,供给到前线很不容易。第三个困难呢,可能战斗很不顺手。 毛泽东提醒杨成武说:这不是当年在毛儿盖过草地,那个时候你带一个团,不过2000人。现在是个兵团,4个纵队,还有骑兵师、地方武装、上万的民工,10多万人都要吃饭呀,能说没有困难吗? 毛泽东还指示必须做到: 第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把可能遇到的困难想够想透,根据存在的困难,依靠群众,想出如何对付的办法。对全体指战员讲清楚,从思想上要不怕困难。有了精神准备,遇到困难就不会被吓倒了。要求兵团开一个团以上干部会议和分别召开誓师大会,摆困难,振奋精神,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 第二,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抓紧武器、弹药的补充,要把解决吃饭问题当做能不能站住脚的最大的问题来抓。并说绥远那个地方只要有银元,就能搞到粮食。还要周恩来转告薄一波,给兵团10万现大洋,到揭不开锅的时候,用它买粮食。接着,毛泽东又指出,晋西北、晋察冀要组织强有力的支前部队,组织一个强大的工作团,到绥远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也可以带一批支前的民工、担架队。 第三,就是要首战必胜。第一仗要把集宁那个师消灭,然后从集宁由东向西同时进军,占领包头,把绥东、绥南、绥北都占领了,只留下一个归绥,那你们就站住脚了。 第四,全体指战员都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党的主张。要求我们在行动上做出样子来,让群众知道我们是去解放他们的,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执行工商业政策,严格执行俘虏政策,要帮助群众治病、挑水、扫院子,让群众敢于接近我们,了解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这是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 毛泽东谈完上述意见后看了看表,说:你们今天就不要走了。你们想一想,不少问题要解决的。荣臻、成武你们就住在这里,还可以和恩来谈一谈。只要你们把今天的内容在全体指战员那里都落实了,或者基本上落实了,我看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你们就能在绥远站住脚。再说一遍:你们进军绥远,是抄傅作义的“老家”,把关内的敌人拖住,东面的杨得志兵团,配合你们作战。你们不仅要在军事上打胜仗,保证东北决战的胜利,还要经营绥远变成解放区。 紧接着,中央首长又你一言、他一语地谈了起来,棚屋里非常热闹。杨成武一边听一边记录,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的指示也都很具体。毛泽东连部队的鞋子、棉衣等问题都想到了。还指出,行军要分若于路,没有打响以前要注意隐蔽,越是接近绥远,越要尽可能地夜行昼宿。P6-1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