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讲坛/通讯、论文、评论、书评这四个部分,包括了中流自在心:读《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实践中的文化、社会自我主义和个人主义——一位西方汉学人类学家在费孝通教授的中西比较中遭遇的称奇之处和提出的问题、清代江南徽州典当商的经营文化——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典当秘籍四种研究、现代大学的世界主义教育、《中国安徽北部一个村庄的社会变迁和连续性:对革命和改革的回应》等内容。
卷首语
讲坛/通讯
姜伯勤 中流自在心:读《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
论文
谢里·奥特纳 实践中的文化
王斯福 社会自我主义和个人主义——一位西方汉学人类学家在费孝通教授的中西比较中遭遇的称奇之处和提出的问题
王振忠 清代江南徽州典当商的经营文化——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典当秘籍四种研究
王笛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与公共政治
白马 回潮的技巧-更新的技巧——王逸与被认定已失传的刘安的《离骚传》
沈喁俊、曹炯镇 韩国所藏高丽时期稀贵本汉籍研究.
评论
柯伟林 关于中国、欧洲与美国的大学
苏姗·弗里德曼 现代大学的世界主义教育
书评
韩敏:《中国安徽北部一个村庄的社会变迁和连续性:对革命和改革的回应》(宝森)
詹姆斯·弗拉斯:《新春大喜:中国北方农村的年画、艺术和历史》(古柏)
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杨奎松)
维特:《维特的档案文献 回忆录》(张丽)
大卫·安东尼·贝洛:《鸦片与帝国极限:1729—1850年中国内地的禁烟》(葛以嘉)
艾沃·阿梅龙:《山东黄河(1851—1911):晚清的洪灾治理》(扬库)
马里恩·艾格特:《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早期的中国游记写作》(费南山)
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黄振萍)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淮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