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年人保健全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
作者 王玉玲//孙春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使老年人更好地了解自身,把握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身患疾病后及时、恰当地医治,也使家庭成员学会照顾和护理老人,使老年人幸福、美满、健康地欢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我们编写了这本《老年人保健全书》。

本书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健康老龄化的含义以及抗衰老知识,讲述了老年人生理变化、饮食与营养、自我保健与护理方法以及生命指征自我监测与家庭用药知识,详细讲述了32种常见老年病的病因、表现、治疗方法、预防保健与护理措施等。内容全面,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可作为指导老年保健与护理的家庭参考书。

内容推荐

人口老龄化从某个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医疗保健体系健全。但人口老龄化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个人、家庭、单位,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为了使老年人更好地了解自身,把握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身患疾病后及时、恰当地医治,也使家庭成员学会照顾和护理老人,使老年人幸福、美满、健康地欢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我们编写了这本《老年人保健全书》。

本书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健康老龄化的含义以及抗衰老知识,讲述了老年人生理变化、饮食与营养、自我保健与护理方法以及生命指征自我监测与家庭用药知识,详细讲述了32种常见老年病的病因、表现、治疗方法、预防保健与护理措施等。内容全面,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可作为指导老年保健与护理的家庭参考书。

目录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老年人口绝对数大

2.地区间的差异大

3.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4.老年人口文化素质低

 健康老龄化的含义

1.个体健康

2.整体健康

3.人文环境健康

 健康老年人的标准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1.皮肤

2.毛发与眉毛

3.感觉器官

4.心脏

5.血管

6.血小板

7.呼吸系统

8.消化系统

9.泌尿系统

10.生殖系统及性功能

11.神经系统

12.骨、关节

13.身高与体重

14.睡眠

15.内分泌及代谢

16.免疫系统

17.心理活动及行为

衰老

 人体衰老的原因

1.衰老的概念

2.衰老的主要特点

3.衰老原因的基本学说

4.导致衰老的各种因素

5.导致衰老的精神因素

6.导致衰老的生活习惯

7.导致衰老的环境因素

8.导致衰老的疾病因素

9.导致衰老的社会因素

 抗衰老的对策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不吸烟

4.少饮酒

5.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合理营养

6.生活要有规律

7.坚持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8.注意休息和睡眠

9.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10.自我保健

11.自我观察

12.自我诊治

13.自我护理和康复

14.自我预防

15.健康查体

老年人的饮食与营养

 老年人对营养的特殊要求

1.少吃能产生热量的食物

2.需要摄入较多的蛋白质

3.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和盐

4.必须及时补充维生素

5.重视微量元素的补充

6.补充食物纤维

 膳食营养

1.搭配合理

2.保持饮食上的酸碱平衡

3.保持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平衡

4.平衡膳食的构成

5.合理烹调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1.早餐要吃好

2.午餐要吃饱

3.晚餐要吃少

4.60岁老人一日食谱

 合理饮水

1.饮水的重要性

2.正确的饮水方法

3.饮茶的注意事项

 保健饮食

1.汤

2.药粥

老年人自我保健与护理

 口腔保健与护理

1.老年人口腔保健

2.牙齿保健

3.卧床老年病人的口腔护理

4.正确的刷牙方法

5.拔牙

6.患某些疾病的老人不宜拔牙

7.镶牙

8.延长假牙寿命的方法

 眼睛的保健与护理

1.眼睛的日常保健

2.眼药水的正确使用

3.眼膏的正确使用

4.眼内异物的处理

5.老花镜的配带

 耳的保健与护理

1.耳的日常保健

2.助听器的选择

3.滴耳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4.外耳道异物的取出方法

5.耳的保健按摩

 鼻部的保健与护理

1.鼻出血的预防措施

2.鼻部保健按摩

 头发保健与护理

1.头发的保养

2.脱发的保健与护理

3.老年人假发的选择

4.头发早白的保健与护理

 皮肤保健与护理

1.老年人皮肤特点

2.老年人化妆品选择

3.老年人皮肤保健

4.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的保健与护理

5.老年斑的保健与护理

6.褥疮

7.防治褥疮的注意事项

8.褥疮各期的处理方法

9.老年人洗浴

 会阴部保健与护理

1.日常生活保健

2.白带的观察

3.外阴瘙痒的自我护理

4.老年性阴道炎(又称萎缩性阴道炎)

 足部保健与护理

1.足浴

2.手足皲裂的保健与护理

3.鸡眼与胼胝的保健与护理

4.趾甲的护理

5.老年人鞋、袜的选择

6.足底刮痧

老年人常用保健方法

 运动

1.散步

2.倒走

3.跑步

4.爬楼梯

5.平衡锻炼

6.压腿

7.抖动两腿

8.关节功能锻炼

9.运动的最佳时间

10.锻炼场地的选择

11.锻炼应注意的事项

 娱乐活动

1.读书

2.写作

3.绘画

4.集邮

5.垂钓

 按摩、推拿

1.按法

2.摩法

3.推法

4.拿法

 人体各部按摩手法

1.面部按摩

2.头部按摩

3.上肢按摩

4.下肢按摩

5.腹部按摩

6.腰部按摩

 理疗

1.超声波

2.红外线

3.磁疗

4.石蜡疗法

5.温泉疗法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1.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2.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3.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自测标准

4.离退休综合征

5.丧偶对老年人身心的影响

6.丧偶老年人再婚有益于健康

7.适度的性生活能延缓衰老

8.安全度过更年期

9.不良心理的危害

10.心理健康的方法

生命指征的自我监测

 体温

1.正常体温

2.老年人体温的生理陛变化

3.测量体温的方法(常用玻璃汞柱式体温计)

4.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

5.体温计的消毒法

6.异常体温

7.发热的过程

8.热型

9.发热时的护理指导

 脉搏

1.脉率

2.脉律

3.测量脉搏的方法

4.异常脉搏的护理指导

 呼吸

1.正常呼吸

2.呼吸的生理性变化

3.测量呼吸的方法

4.呼吸频率异常

5.呼吸节律异常

6.呼吸深浅度异常

7.呼吸音响异常

8.呼吸困难

9.护理指导

 血压

1.正常血压的范围

2.生理性变化

3.异常血压

4.血压计的种类

5.上肢血压测量法

6.电子血压计测量法

7.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家庭用药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1.老年人药物代谢的特点

2.老年人用药原则

3.老年人在用药时应注意“六先六后”

4.老年人用药四忌

5.注意用药时间

6.掌握用药剂量

7.老年人慎用的药物

 家庭药箱

1.常备外用药物

2.平常内服西药

3.常用中成药

4.常备的器具、敷料

5.药物的保存

6.外出或旅游应备的药物

7.自购药品

8.药物失效或变质的检查方法

老年人常见病的防治与护理

 中风的病因

1.危险因素

2.中风的先兆

 中风的预防保健

1.控制高血压,保持情绪稳定

2.合理饮食

3.生活有节制,劳逸结合

4.注意气候变化

5.保持大便通畅

6.警惕中风先兆

7.增强防病意识

 中风的护理指导

1.突发中风的护理指导

2.急性期护理指导

3.恢复期的护理指导

 偏瘫的康复治疗

1.偏瘫病人的卧位姿势

2.偏瘫病人被动翻身法

3.偏瘫病人主动翻身法

 偏瘫的康复护理

1.按摩瘫痪肢体

2.瘫痪肢体被动活动的目的

3.上肢的被动活动(操作者站于病人的瘫肢侧)

4.下肢的被动活动(操作者站于病人的瘫肢侧)

5.偏瘫病人的坐起训练

6.偏瘫病人的站立训练

7.偏瘫病人的行走训练

8.进行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震颤麻痹的病因与特征

1.震颤麻痹的发病原因

2.震颤麻痹的特征

 震颤麻痹的预防保健

 震颤麻痹的护理指导

1.保持情绪乐观

2.合理饮食

3.保持口腔清洁

4.运动指导

5.活动环境

6.对晚期病人的护理

7.肢体功能锻炼

8.服药注意事项

9.而肌训练

10.语言训练

 老年痴呆的病因与特征

1.老年痴呆的发病原因

2.老年痴呆的主要特征

 老年痴呆的预防保健

1.积极用脑

2.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3.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4.适度的体育运动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6.积极治疗慢性病

 老年痴呆的护理指导

1.照料好老人的日常生活

2.保证老人的安全

3.尊重老人的人格和自尊

4.加强老人的功能训练

5.长期卧床的老人要预防并发症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与特征

1.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2.老年抑郁征的主要特征

 老年抑郁症的自我诊断

1.抑郁自评问卷表

2.老年抑郁症的症状标准

 老年抑郁症的预防保健

1.保持良好的心境

2.改变处境

3.加强锻炼,起居有序

4.建立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

5.家庭与社会干预

6.早发现,早治疗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指导

1.精神调养

2.饮食调理

3.心理治疗指导

4.药物治疗指导

5.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高血压病的特点与治疗

1.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2.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

1.生活保健

2.合理膳食

3.控制体重

4.戒烟限酒

5.运动锻炼

6.精神、心理调适

 高血压病的护理指导

1.家庭护理指导

2.家庭康复护理

3.用药指导

 高脂血症的病因与治疗

1.与高脂血症有关的因素

2.老年高脂血症的治疗

 高脂血症的预防保健

1.自我保健

2.运动锻炼

3.定期查体

4.积极治疗

 高脂血症的护理指导

1.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疗法

2.高乳糜微粒血症(Ⅰ型高脂蛋白血症)的饮食疗法

3.Ⅱb型及Ⅲ型高蛋白血症的饮食疗法

4.Ⅳ型高脂血症病人的饮食疗法

5.Ⅴ型高脂血症病人的饮食疗法

6.高脂血症平衡膳食

7.降脂中药方

8.运动锻炼

9.测定血脂的注意事项

 痛风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1.痛风的发病原因

2.痛风的临床表现

 痛风的治疗

1.及时及早治疗

2.防止被漏诊误诊

3.急性期治疗

4.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

5.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痛风的预防保健

1.饮食调理

2.节制烟酒

3.避免诱发因素

4.肥胖者要积极减肥

5.综合治疗

6.对症治疗

 痛风的护理指导

 心绞痛的特点与治疗

1.心绞痛的特点

2.心绞痛的治疗

 心绞痛的预防保健

1.超重的老年人应注意减肥

2.应戒烟

3.有规律地参加体育运动

4.注意休息

5.早诊断,早治疗

6.日常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心绞痛的护理指导

 心肌梗塞的特点与治疗

1.老年人心肌梗塞的特点

2.老年人心肌梗塞的信号

3.老年人心肌梗塞的治疗

 心肌梗塞的预防保健

1.合理饮食

2.饮茶宜清淡

3.防止便秘

4.心理调适

 心肌梗塞的康复指导

1.四周康复程序

2.院外指导

 心功能不全的防治

1.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

2.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3.服用利尿剂的注意事项

4.药物治疗建议

 心功能不全的预防保健

1.心功能不全病人生活注意事项

2.心功能不全病人饮食指导

3.心功能分级与活动量

4.端坐呼吸位

5.吸氧

6.运动

 心律失常的病因与特点

1.心律失常的原因

2.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治疗

1.窦性心动过缓

2.过早搏动

3.心房颤动

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的预防保健

 心律失常的护理指导

 病窦综合征的防治

1.中西医结合治疗

2.病因治疗

3.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病窦综合征的预防保健

 病窦综合征的护理指导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与特征

1.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

2.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特征

 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保健

1.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2.增加局部抵抗力和耐寒能力

3.坚持呼吸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注意体育锻炼

5.戒烟

6.加强营养

7.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指导

1.预防感冒

2.注意饮食合理调配

3.冷水洗脸

4.康复训练

5.理疗

6.遵医嘱合理用药

 肺气肿的病因与特征

1.肺气肿的发病原因

2.肺气肿的主要特征

 肺气肿的预防保健

1.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2.增强体质,扶正固本

3.注意饮食及生活调理

 肺气肿的护理指导

1.改善休养环境,保持空气新鲜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应用食疗

3.纠正胸式呼吸模式

4.选择正确方法,促进痰液排出

5.辅助咳痰方法

6.家庭用氧的护理

7.合理用药

 肺心病的病因与特征

1.肺心病的致病因素

2.月市心病的主要特征

 肺心病的预防保健

1.积极防治呼吸道疾病

2.积极锻炼

3.冷水摩擦

4.呼吸锻炼

5.生活调节

 肺心病的护理指导

1.早期观察

2.减轻心脏负担,注意休息

3.做好口腔护理

4.呼吸道通畅

5.注意饮食

6.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7.合理使用利尿剂

8.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9.家庭护理肺心病患者的方法

 老年肺结核病的病因与特点

1.老年肺结核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2.老年肺结核病的特点

3.肺结核病的并发症

 老年肺结核病的治疗

1.化学药物

2.手术治疗

3.对症治疗

 老年肺结核病的预防

 老年肺结核病的护理指导

1.肺结核患者的疗养生活指导

2.对症护理

3.注意观察

 糖尿病的病因与特点

1.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2.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糖尿病的预防保健

1.合理饮食

2.稳定情绪

3.坚持长期、终生药物治疗

4.定期体检

 糖尿病的护理指导

1.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加强病人的饮食指导

3.糖尿病需要综合治疗

4.并发症的护理

5.注射部位选择

6.做好自我保健

 肥胖症的病因与特点

1.肥胖症的发病原因

2.老年人肥胖的特点

 肥胖症的预防

1.肥胖症的先兆和表现

2.肥胖症的预防措施

 肥胖老年人的保健指导

1.运动减肥

2.饮食护理

3.饮食控制

4.按摩减肥

 慢性胃炎的病因与特征

1.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

2.慢性胃炎的主要特征

 慢性胃炎的预防保健

1.控制食量

2.注重进食的质量

3.忌刺激性食物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

5.防止药物对胃的伤害

6.积极治疗急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护理指导

1.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时的护理

2.按时正确服药

3.饮食护理

4.定期做胃镜检查

5.自我治疗

 便秘的病因

1.疾病

2.饮食习惯

3.精神因素

4.生理因素

5.药物因素

 慢性胃炎的预防保健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调整饮食结构,合理饮食

3.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加强锻炼

5.按摩预防便秘

 慢性胃炎的护理指导

1.合理使用通便药物

2.中药治疗便秘

3.正确使用开塞露

4.粪便嵌塞时,用手指抠除

5.保护好肛门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特征

1.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

2.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特征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保健

1.一般预防

2.饮食预防

3.药膳预防

4.复发预防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指导

1.保持乐观情绪

2.饮食护理

3.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

4.溃疡用药护理

5.按摩推拿

6.中药食疗

 肝硬化的病因与特征

1.肝硬化的发病原因

2.肝硬化的主要特征

 肝硬化的预防保健

1.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

2.预防慢性酒精中毒

3.慎用某些药物,不接触有害毒物

4.饮食营养要全面

5.积极治疗胆疾病

6.消除肝脏淤血

7.常做身体健康检查

 肝硬化的护理指导

1.合理休息

2.饮食护理

3.肝硬化患者不宜多吃的食物

4.纠正“保肝药物越多越好”的错误观念

5.腹水的护理

 肝胆结石的病因与特征

1.肝胆结石的发病原因

2.肝胆结石的主要特征

 肝胆结石的预防保健

1.调节饮食起居

2.保持心情舒畅

3.预防肥胖

4.积极防治胆系感染

5.积极防治胆石形成的相关疾病

6.中药综合预防

 肝胆结石的护理指导

1.饮食护理

2.畅神调志

3.预防细菌感染

4.保持大便通畅

5.利胆消炎

6.做好健康保健

7.预防胆绞痛发作

 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与特征

1.前列腺增生的发病原因

2.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特征

 前列腺增生的预防保健

1.合理膳食

2.生活调节

3.加强锻炼

4.按摩保健

5.温水坐浴

6.定期查体

 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指导

1.尿潴留护理指导

2.药物治疗及护理指导

3.手术治疗护理指导

 贫血的病因与治疗

1.贫血的发病原因

2.老年人贫血的特点

3.贫血的治疗

 贫血的预防保健

1.生活保健

2.合理膳食

3.运动锻炼

 贫血的护理指导

1.贫血的生活护理指导

2.简便的养血中药方

3.治疗贫血的中成药

4.药粥调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与治疗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因素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特征

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保健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指导

1.保持良好情绪

2.合理营养

3.休息和锻炼

4.掌握防病知识

5.家庭环境要求

6.协助生活护理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治疗

1.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

2.骨质疏松症的特征

3.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1.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

2.在年轻时获得最高峰值骨量

3.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及骨密度

4.女性绝经期和绝经后的预防措施

5.老年期的预防措施

6.合理营养是防止骨质疏松的基础

7.良好的生活方式有益于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指导

1.鼓励运动

2.阳光照射

3.温热水浴

4.调节饮食

5.加强日常生活护理

 老年骨关节病的病因与防治

1.老年骨关节病的发病因素

2.老年骨关节病的特点

3.老年骨关节病的预防

4.老年骨关节病的治疗

 老年骨关节病的预防护理指导

1.一般护理指导

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导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导

 股骨颈骨折的防治

1.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特点

2.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3.非手术治疗

4.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指导

1.一般护理指导

2.专科护理指导

3.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

4.骨折后的家庭护理

5.骨折后功能锻炼

6.骨折后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

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2.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保健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指导

1.饮食护理

2.注意休息

3.口腔护理

4.预防感染

5.皮肤瘙痒的护理

6.血透病人的护理

7.腹透病人的居家指导

 老年性白内障的防治

1.老年皮质性白内障

2.老年性白内障的预防

3.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护理指导

1.全身检查

2.术前眼部检查及准备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护理指导

试读章节

血小板

老年人血小板的数量下降不明显,但血小板的功能有下降倾向。血液凝结功能减退,血小板黏附性增加。当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冠状动脉内的血小板活性增强,聚集反应增强,促使产生血栓,易导致血栓栓塞性缺血性心脏病等。

呼吸系统

老年人由于肋骨脱钙和肋软骨钙化等变化,使胸廓变得僵硬,横径变小,出现桶状胸,同时,因骨质疏松症、运动减少、呼吸肌的萎缩等,导致胸廓运动减弱,影响了呼吸功能。鼻黏膜萎缩、气管软骨钙化、细支气管管腔变小或被阻塞、肺弹性纤维减少等,均导致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多,最大通气量降低,并导致动脉血含氧量降低,使老年人常感到胸闷。如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会因代偿功能失调而导致呼吸功能衰竭。

此外,老年人呼吸频率加快,到70~79岁时,男性每分钟呼吸达19~20次,同时,还常见呼吸节律不齐,甚至在睡眠时出现短暂的呼吸暂停。若有鼻咽部结构改变,睡眠时鼾声大作,再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则易出现缺氧、紫绀,形成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者多见,病人有猝死的倾向。

消化系统

老年人的牙龈逐渐萎缩,致使牙颈部外露,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易过敏,引起不适。同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龋齿发生率增加,又易引发牙周炎症,导致牙齿松动,直至脱落。老年人一般在50~60岁以后,牙齿逐渐脱落。由于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影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而出现口干。唾液腺及舌黏膜的乳头萎缩,味蕾数目减少,味觉失敏,因此较年轻时口重,而多食钠盐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由于老年人胃肠、胰的消化酶分泌趋于减少,胃肠运动功能减弱,故常引起消化不良及便秘。肠吸收功能也受到影响,这主要由食物消化的程度、胃肠黏膜吸收的能力、肠血流的改变及运输功能效率的变化所决定。因此,老年人应食易消化的食物,更应细嚼慢咽。

老年人肝脏的变化主要是肝细胞数减少,而双核细胞增加。因此,老年人肝脏体积缩小。肝脏的再生功能也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除血清转氨酶活性降低外,老年人肝脏参与氧化、还原的酶类亦有所减少,这些对于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老年人用药应慎重。

老年人胆囊和胆道管壁增厚,弹性降低,胆囊常下垂,胆汁减少而黏稠,且含大量的胆固醇,胆囊功能减弱,易发生胆囊炎和胆石症。

老年人胰岛素分泌减少,葡萄糖的耐量因而降低,所以增加了发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危险性。

泌尿系统

肾脏的泌尿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减退。老年人肾脏萎缩,重量减轻,肾内脂肪组织增加。30~40岁时肾脏重量约270g,70岁时下降为230g,80岁时仅有190g。肾单位也逐渐减少,70~80岁时大约有30%的肾单位失去作用。因此,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在中年以后逐渐减退。正常人肾小球每日滤出的原尿为100~120L,但每人每日尿量平均为1~1.5L,其余的99%又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而回到血管内。肾小管重吸收减少1%,尿量则增加一倍,故尿量增加是肾功能减退的早期表现之一。

老年人常有夜尿增多的现象,这说明老年人对尿量的昼夜调节能力变差,也是肾功能减退的表现。除了膀胱萎缩和肾功能减退表现为夜尿次数增多外,男性前列腺肥大也是引起夜尿增多的原因之一。

由于肾小球动脉腔萎陷、阻塞,导致肾小球血管表面积减少,肾小球的血流量减少。40岁以前,肾血流量基本不变,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肾血流量就减少1%。尿素和肌酐的清除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在65岁以后变化更明显。

老年人的膀胱肌萎缩,膀胱贮尿量减少,以致排尿次数增加,尤其是夜尿次数增加。

老年人的尿道括约肌收缩无力,可导致在咳嗽、走路或从坐位起立时,发生尿失禁。老年妇女可因老年性阴道炎引起尿道炎症。

另外,老年人常因前列腺肥大而排尿困难,尿流射程缩短。P11-13

序言

人口老龄化从某个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医疗保健体系健全。但人口老龄化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个人、家庭、单位,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为了使老年人更好地了解自身,把握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身患疾病后及时、恰当地医治,也使家庭成员学会照顾和护理老人,使老年人幸福、美满、健康地欢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我们编写了这本《老年人保健全书》。

本书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健康老龄化的含义以及抗衰老知识,讲述了老年人生理变化、饮食与营养、自我保健与护理方法以及生命指征自我监测与家庭用药知识,详细讲述了32种常见老年病的病因、表现、治疗方法、预防保健与护理措施等。内容全面,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可作为指导老年保健与护理的家庭参考书。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诚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3: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