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难点:对“信息”、“数字鸿沟”及其他的测量
1.1.1 什么是“信息”
1.1.2 英语中的“信息”
1.1.3 测量“信息”的方法
1.1.4 早期对信息社会的测量
1.1.5 概念上的挑战
1.1.6 关于测量“信息”的假设
1.2 信息学中信息的作用
1.2.1 信息的异构性
1.2.2 信息的无损性
1.2.3 信息的认知性
1.2.4 信息的环境性
1.2.5 信息的整体性
1.2.6 信息的累积性
1.2.7 信息的瞬时性
1.2.8 信息的易漏性
1.2.9 信息的捆绑性
1.2.10 信息比资金更重要
1.2.11 信息需要(或倾向于)免费提供
1.2.12 信息是一种“经验商品”
1.2.13 信息是“公共”用品
1.2.14 信息的多样性
1.3 国际信息度量项目
1.3.1 国家对信息度量技术的支持
1.3.2 信息社会指标的现行研究
1.4 信息测量研究的限制因素
1.4.1 方法的优缺点
1.4.2 数字鸿沟(电子化社会)/电子化准备程度的测量
1.5 对数字鸿沟测量方法的评论
1.5.1 综合指标和主观指标
……
2 国际组织在测度数字鸿沟方面的贡献
3 国际著名数字鸿沟测度模型介绍
4 数字鸿沟测算方法介绍
5 国内现有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6 我国数字鸿沟测度实证研究
7 基于基尼系数法则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8 基于信息量测度数字鸿沟
9 数字鸿沟测度结构模型研究
10 主成分及主因子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1 层次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2 离散地分析法测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13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4 时间距离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5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6 研究发现与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