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所有酒类产品中最有益于健康的饮品(Le vi nest le plus sain et le plus hygi e nique des boissons) 这是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至理名言。正像这句话所呈现的,葡萄酒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喜爱。除了它的健康寓意,葡萄酒更是高雅,快乐与享受的代名词。所有与葡萄酒相关的赞美之词都是它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沉淀,它的成长,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它的每个角落都是一部动听的乐曲与旋律。带着这些美妙的感受,让我们“与葡萄酒相遇”,进入一个葡萄酒的大千世界吧……
《与葡萄酒的相遇》一书,该书汇集了作者在1997年著作的《葡萄酒的一切》的一些精华内容,同时又根据2000年9月份开始的韩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第1期培训教材整理制作而成。
该书从葡萄酒最基础的酿造方法、范畴、分类以及不同类别葡萄酒的基本特征等内容出发,涉及了葡萄酒饮用品尝方法,葡萄酒酒杯、酒瓶、新旧世界两大阵营葡萄酒的区别以及葡萄酒与餐饮等的西餐服务常识等信息。涵盖内容广泛,是本实用性及操作性很强的书,非常适合初学者、葡萄酒爱好者、葡萄酒经营者以及饭店服务行业人士等使用。特别是本书对葡萄酒相关术语都进行了中、外文的对照,更加方便读者对葡萄酒的理解与认识。
传说中的葡萄酒
据考证,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葡萄种植是在黑海沿岸的格鲁吉亚,这个地方位于流经高加索山脉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斯河两河下游的美索不达米亚流域,这里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据推测,公元前4000年到前35∞年这个地区就开始了葡萄种植,而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一流域开始出现欧洲葡萄品种Vitis Vinfera。这种说法在巴比伦法典(Hammurabi)有关葡萄酒贸易的记录中可以找到相关的证实资料。
葡萄酒的开始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人们把葡萄酒献给他们崇拜的神灵,有时在祭奠亡灵时也会用做祭品,同时在农耕生活的一些仪式上、各种庆典以及贸易往来中葡萄酒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埃及人向他们的地狱判官神(Osiris),希腊人向他们的酒神戴奥尼索斯(Dionysus)供奉葡萄酒,以表示恭敬与谢意,而亚美尼亚人则相信是诺亚(Noe)神教给了人类种植葡萄。
更有趣的是埃及人向我们展示了古代葡萄酒历史更真实的一面。1912年埃及王图坦卡门(Tutan Khanmun)墓被挖掘时,人们不仅发现了葡萄酒酒杯,更神奇的是还在墓中发现了描绘当时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的壁画。
葡萄酒历史的开始——希腊人的葡萄酒
据资料显示,最早开始葡萄苗木栽培与葡萄酒酿造的是古希腊人。在公元前750到公元前700年,希腊境内开始出现像斯巴达、雅典这样的城市王国,至公元前550年左右,已发展成势力强盛的国家。
始于地中海沿岸暖温带气候地区的葡萄种植在希腊得到迅速发展,与其邻国埃及、土耳其、叙利亚等相比,希腊人更快地熟悉并掌握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并通过贸易获得了巨大财富。之后希腊人在征服地中海后,他们的势力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同时也使葡萄的栽培技术及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得以迅速传播。
在黑海、地中海、爱琴海等海域人们喜欢把葡萄酒当做祭酒敬献给他们的酒神戴奥尼索斯(Dionysos)。一直到今天,在希腊南部地区、塞浦路斯、法国南部及马赛(Marseille)、意大利半岛的南部及西西里亚(sicilia)岛,还有利比亚(Iberla)半岛的巴塞罗纳(Barcelo)等地区,我们都能很容易地找到古希腊人遗留下来的葡萄种植及酿酒的痕迹。
罗马的征服与葡萄酒
在公元前27年,罗马从巴拉地诺(Palatino)山丘开始了自己的历史。罗马帝国在欧洲文明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强盛时期是公元150年,公元395年分裂成东西罗马,此后于公元476年灭亡。
这个帝国最强盛时战马铁蹄不仅踏遍整个欧洲和部分英国领土,甚至地中海沿岸的非洲也未能幸免,而葡萄酒也随着罗马帝国不断征服而得到迅速传播。因为征服者军队里需要葡萄酒,而路途异常遥远,从罗马运送葡萄酒非常困难,而如果在当地种植葡萄树3~4年就能酿出葡萄酒,所以征服者的首领就命令下属在当地种植葡萄。直到今天,在法国的马赛附近、罗纳河流域、波尔多及勃艮第以及德国的莱茵河流域随处都能看到当时古罗马人留下的葡萄园,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希腊人与古罗马人都对葡萄酒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16-19
众所周知,韩国人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礼尚往来,待人亲切热情,亲朋好友相聚更是无酒不欢。随着西方文化对韩国的影响,葡萄酒作为一种新兴的酒饮文化已经渐渐渗入到社会各个角落中,所以近年来葡萄酒在韩国市场上得到了飞速发展,与之相关的葡萄酒教育培训也是渐渐形成体系。
本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接触法国葡萄酒,之后更是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韩国推广葡萄酒文化。为了让更多的人对葡萄酒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了解,本人于2005年出版了《与葡萄酒的相遇》一书,该书汇集了本人在1997年著作的《葡萄酒的一切》的一些精华内容,同时又根据2000年9月份开始的韩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第1期培训教材整理制作而成。可以说此书是紧跟韩国葡萄酒的发展历程及市场跳动的脉搏,出版后也得到了消费者非常好的评价。
随着中韩两国建交,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我本人也应邀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近年来,我也切身感受到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中韩共同努力在山东济南成立首家葡萄酒培训中心。本书作为培训教材之一,将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发行。
该书从葡萄酒最基础的酿造方法、范畴、分类以及不同类别葡萄酒的基本特征等内容出发,涉及了葡萄酒饮用品尝方法,葡萄酒酒杯、酒瓶、新旧世界两大阵营葡萄酒的区别以及葡萄酒与餐饮等的西餐服务常识等信息。涵盖内容广泛,是本实用性及操作性很强的书,非常适合初学者、葡萄酒爱好者、葡萄酒经营者以及饭店服务行业人士等使用。特别是本书对葡萄酒相关术语都进行了中、外文的对照,更加方便读者对葡萄酒的理解与认识。
最后,此书能与喜欢、关心及学习葡萄酒的中国读者见面我本人感到莫大的荣幸,在此真诚希望这本书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由衷地希望此书能对您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一些帮助,同时为您的生活增添色彩。
崔燻
《与葡萄酒的相遇》一书是为“山东葡萄酒培训中心”成立而翻译制作的培训教材,山东葡萄酒培训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葡萄酒知识的普及和专业人才培训在山东乃至全国揭开了新的一页。本书著者崔燻先生曾到法国留学专门研究葡萄酒,创办了韩国第一所葡萄酒学院,是韩国葡萄酒大赛(Korea Wine Challenge)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是韩国葡萄酒培训教育的先行者。他在韩国葡萄酒界享有很高的声望,是韩国葡萄酒市场起步与发展的见证人之一,在葡萄酒教育方面有多年的培训经验,此书是他的经典教材之一。
我国现代意义的葡萄酒酿造虽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就是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葡萄酒充分展现出了它的活力与魅力,特别是在近几年,随着国内葡萄酒酿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葡萄酒的大量涌入,我国葡萄酒消费已不再是少数富者的独享物,它开始向更多层面的消费群体扩散,这意味着葡萄酒市场正逐步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但相对我国葡萄酒业的快速发展,普通消费者以及葡萄酒行业从事者对葡萄酒的认识尚未达到一定深度,我国正规葡萄酒教育培训也还不够普及;而且,受总体经济实力及消费水平的影响,我国葡萄酒业在最适宜葡萄品种的栽培、酿造工艺、相关葡萄酒规定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造就方面与世界其他主要葡萄酒产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基于此,翻译本书,与大家共享。希望通过它能启迪更多的人参与此行业,为我国葡萄酒文化形成一个健康、健全的教育传播体系尽一点微薄之力。
此书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院领导及旅游外语系、饭店系等同事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在此特别感谢金真伊(韩国)、周彦等的大力协助。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李海英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