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是现代中国著名教育家、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本书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的日记,对研究现代中国思想史、教育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的日记,对研究现代中国思想史、教育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基本上是关于蔡元培先生三十多年经历的原始记录,对于了解认识蔡元培先生在清廷翰林院、绍郡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女学、留学德国及参加辛亥革命活动、执掌北京大学与投身五四爱国运动,以及主持中央研究院工作等的各时期思想态度、工作情形及生活状况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蔡元培日记(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世儒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蔡元培先生是现代中国著名教育家、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本书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的日记,对研究现代中国思想史、教育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的日记,对研究现代中国思想史、教育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基本上是关于蔡元培先生三十多年经历的原始记录,对于了解认识蔡元培先生在清廷翰林院、绍郡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女学、留学德国及参加辛亥革命活动、执掌北京大学与投身五四爱国运动,以及主持中央研究院工作等的各时期思想态度、工作情形及生活状况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内容推荐 蔡元培先生的日记,始白1894年止于1940年,在时间跨度上历经47年。在这47年之中,实际记有日记的仅有31个年份,而且其间有的年份中,还有时断时续的情况。虽然如此,这本《日记》基本上是蔡元培先生三十多年经历的原始记录,对于了解认识蔡元培先生在清廷翰林院、绍兴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女学、留学德国及参加辛亥革命活动、执掌北京大学与投身五四爱国运动以及主持中央研究院工作等各时期的思想态度、工作情形及生活状况等等,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目录 上册 一八九四年 (六月至十一月) 一八九五年 (三月至四月) 一八九六年 (正月至十月) 一八九七年 (正月至十二月) 一八九八年 (正月至十二月) 一八九九年 (正月至十二月) 一九○○年 (正月至五月,八月至十二月) 一九○一年 (正月至十二月) 一九○二年 (正月至三月) 一九○六年 (正月至十二月) 一九一一年 (一月至十二月) 一九一三年 (二月至十二月) 一九一七年 (七月,十月) 一九一八年 (一月至四月,七月,九月至十月,十二月) 一九一九年 (五月至八月) 一九二一年 (一月至十月) 一九二三年 (二月至十一月) 下册 一九二四年 (一月至六月,八月至十一月) 一九二六年 (一月至七月,十月,十二月) 一九二七年 (一月至八月) 一九二八年 (一月至五月,八月) 一九二九年 (一月至八月,十月至十二月) 一九三一年 (六月至七月) 一九三二年 (五月) 一九三四年 (一月至十二月) 一九三五年 (一月至十二月) 一九三六年 (一月至十一月) 一九三七年 (二月至十二月) 一九三八年 (一月至十二月) 一九三九年 (一月至十二月) 一九四○年 (一月至二月) 试读章节 二月 丙寅朔 阴微雨。访胡少卿大令不遇。阅《伊蒿堂文集》四卷,《外编》二卷,盱眙王效成约甫著。其言治农家,具言理微至似名家,其《易》解日:以材则掖阳刚而进之,以用则又柔以祈乎曲,曲济其文旨。如是诗二卷,词一卷。 二日丁卯 阴,夜大雨。少卿来。六叔父同蒡顾弟往东台。阅《电学源流》、《电学纲目》、《电学入门》、《电学问答》。 三日戊辰 阴。陶心云先生招饮。得凌迈轩同年(师皋)书,去年,迈轩有书来,附乡试行卷两通,而索余行卷,尚未答也。止轩先生示以平景荪前辈所作《李越缦先生传》,拟录一通。阅《化学启蒙初阶》,《分原》、《鉴原》续编。 四日己巳 晴。访田杏邮丈、春农先生,访从兄汲生。 五日庚午 晴,暖,夜始雷雨。访陈竹香前辈、白海山协戌、任秋田先生、锺厚堂廉访。秋农来,携甲午日记去。阅《光学量光力器图说》毕。 六日辛未 激雨大风。致凌缦轩同年书并行卷。 七日壬申春分 雪,严寒。越谚有日:蟮子窠,扁椭椭。椭,广韵,他果切,今音同。 八日癸酉 晴。黄昏,徐馥卿世叔招饮。得徐舜山年伯上海书。得高协华同年金陵书。阆仙来,携乙未日记去。 九日甲戌 雪。得胡锺生同年书,并《词辨》一册、《有明于越三不朽名贤图赞》。得秋农书,还日记,并致其亡室陈孺人事略悼亡诗。 十日乙亥 阴雨。作上虞陈君春澜六十寿序毕。《周氏琴律切音》二卷,宁国周赟著。 十有一日丙子 晴。致徐舜山年伯书,并陈君寿文。致谢黼廷孝廉书。 十有二日丁丑 雨。得以愁帖,以鬲文属释之。案:其文与阮氏钟鼎款式所载“癸亥”、“父己鬲”二器、“父己”一器同,惟字蚀殆尽。“癸亥王戕新宗贝用作,,九字,可辨耳。余据阮本首行有徙刊,读刊为吴城邗之邗,而以“戕新宗”为“将新宗庙”,附会之郢书燕说,不直一笑也。读祁忠公惠《寓山注》。其中如水明廊、读易居、呼虹幌、让鸥池、踏香堤、浮影台、听止桥、沁目泉、溪山草阁、茶坞冷云、石友、石榭、太古亭、小斜川、松径、樱桃林、选胜亭、虎角庵、袖海、瓶隐孤峰、玉女台、芙蓉液、洄波屿、妙赏亭、小峦雉、志归斋、天瓢、笛亭、酣漱廊、烂柯山房、约室、铁芝峰、寓山草堂、通霞堂、静者轩、远阁柳陌、豳圃抱瓮、小憩丰庄、梅坡、海翁梁、试莺馆、归云寄、即花舍、宛转环、远山堂、四负堂、八求楼,凡四十八名,系以注。注者盖取起居,注即记也。注后各系时人题咏,皆五言律绝。惟天瓢为其亡兄元孺先生所名,有七古一首,特存之。园开于崇祯九年乙亥,丁丑蒇事。而乙酉六月遗属云:寓山后来兴造,尚有未给工料银,则积渐补苴者也。此本为平栋山先生所刻,附公徇节时文书,属言六通。 十有三日戊寅 雨。得少卿帖。阅来安欧阳泉省堂《点勘记》,取里塾通行之书,自《三字经》、《千家诗》以至经传,读本诗、古文选本、试律、四书艺,一一辨其精诂,抉其谬误,闾里书师当奉为科律。其《论古文析义》、《古唐诗合解》、《明文传薪》,尤有关人心世道之言。笔记一卷,亦浅而不陋。省堂,嘉庆戊辰举人,庚辰进士,道光己丑官苏州教授。越十年,以老乞归,年已八十矣。见江夏童(和谦)序。阅《声学》毕。 十有四日己卯 阴,日加未雨。致乙斋书、朱桂卿前辈书。阅《井矿工程》、《开煤要法》竟。 十有五日庚辰 晴。夏琴庵来(同年)。 十有六日辛巳 晴。阆仙来,携甲午日记去。余去年心绪恶劣,不写日记,阆仙前携去者,皆应酬文字稿耳,而阆仙篇篇录之,日防散失,令余愧死矣。《周氏琴律切音》、欧阳泉《点勘记》皆携去。 十有七日壬午 阴,午后雨。吾乡演剧者皆堕民为之,其所演多古曲本,如《南西厢》、《牡丹亭》之属。间有浅人编造,如《玉蜻蜓》等,亦颇有理致。唱则二三人,属而和之,亦古法也。又有武班,以跃舞解数见长,所演多《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鄂王故事》,曲皆俚俗,不和。所谓武生者,能以一人抵八人而旋之,谓之“九莲花”。八人者层累而上,下者以腰植上者足,而臂持之或植如菡萏,或扬身若花放,或倾身欲贴地,若花谢,大抵皆跌打也。跌打者能翻身而跃,谓之“斤斗”。能手足倒置,以手行,谓之“竖蜻蜓”。倚刀若炬于案,翻身而过,谓之“穿刀”、“穿火”。系犊鼻裤为缢鬼,悬布于梁,以足趾蹑而悬,以次而上,作诸解数,及颏而止,谓之“调吊”,此其长技也。乡人以其曲俚谓之“乱谈”,而以应古法者为“高调”。二十年前,有四喜班自嵊至,颇类武班,而间唱二簧,其后有徽班自上海至,则皆西皮、二簧矣。近数年始有所谓京徽者,则杂以山陕梆子腔矣。吾乡中元盂兰盆会有演目莲救母故事者,谓之目连班,以夜演,日加辰始毕,其中节目不能增减、改易,而终以金桥、银桥、地狱、无常之属。其器服多敝故,乡人诮衣服敝故者日“目连行头”(方言谓服饰为“行头”)。于时武班有所谓大戏者,亦夜演之。其中必有一妇人欲自经,而女缢鬼至。又必有一人死而放焰口,诸鬼皆见。而所谓调吊者,即于是时演之,则男缢鬼也。戏将毕,则必有一恶贯盈者,阎罗饬无常摄之,抗拒不服,千气万力,仅乃得之,而剧毕矣。此皆依仿目连为之。其剧岁一易,若不易,皆市俗编造,以其首尾完具谓之“大戏”。又有所谓鹦哥班者,专演男女相慕悦者、苟合者,当道所禁,城市无之。其不扮演而坐唱者,有清音、平调、盲词、宣卷。清音唱二簧,间有昆曲,皆衣马褂,冠红缨,平调、盲词皆弹词也。平调皆有本,如《三笑姻缘》、《倭袍》之属,盲词尤俗。平调仿佛请客,纨绔子弟或与焉,三五人不画一,器用丝竹。盲词,瞽者为之。例三人,男女杂器,有丝无竹,谓之“花调”,又谓之“唱市”,俗谓“弹词”,为市本也。宣卷则佞佛者为之,有专书,皆言佞佛故事,亦三五人不画一,器木鱼而已。 十有八日癸未 雨。阅《中西纪事》,是书题目,宜仿宋人《北盟会编》之例,题中西,非体也。 十有九日甲申 晴。赴谢墅,谒先祖考妣墓,谒先考妣殡宫。 二十日乙酉 晴。童亦韩同年来(新昌人)。王秋笙、黄智通同年来。 二十一日丙戌 上虞臧君来。章子云来。阆轩来。访谷伯呖。何朗仙、程伯棠、潘少华。见朱秋农。得焕庭书。 二十二日丁亥 清明 晴。往王宅与祭外舅。访陈子存(守真),先师耐庵先生之世兄也。见娄企蔚先生(晋)。途遇陈级三(抠)、赵幼峰(多祝)。 二十三日戊子 阴,日昃雨。往舟山,展先高祖、先曾祖墓。往迪步,展五叔父母、二叔母、先姑、长姊、次姊、从弟淮卿、弟奎墓。 二十四日己丑 雨。同阆轩、仁如及马嘉贤丈往庙下兔山,展先师王子庄先生墓,王君绍庭家翠山湾,扁舟先至。 二十五日庚寅 晴,骤暖。访鲍敦甫丈。访以恐。谢黼庭来。 二十六日辛卯 晴,同黼庭访薛楚生孝廉。何阆仙来。致堵子黔书,附致乙斋书。致上海鲍一水书。西人多祖孙父子同名,而以第一、第二别之,亦中国氏族三桓七穆之类。 二十七日壬辰 晴。御单衣,得乙斋书。得张菊生同年书。 二十八日癸巳 晴。致焕庭书。致寄顾先生书。 二十九日甲子 晴。访陶丈心云。甘秀山来。阆仙来。 三十日乙未 晴,晚雷雨。看味经不遇。同阆仙看以怂,谈竟夕。 P35-38 序言 蔡元培先生的日记,始自1894年止于1940年,在时间跨度上历经47年。在这47年之中,实际记有日记的仅有31个年份,而且其间有的年份中,还有时断时续的情况。虽然如此,这本《日记》基本上是关于蔡元培先生三十多年经历的原始记录,对于了解认识蔡元培先生在清廷翰林院、绍郡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女学、留学德国及参加辛亥革命活动、执掌北京大学与投身五四爱国运动,以及主持中央研究院工作等的各时期思想态度、工作情形及生活状况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蔡元培先生的日记原稿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文论、诗词、函电等手拟底稿,由于以往编选出版蔡元培《文集》时,已经选录书中,为避免重复,在这本《日记》中,均未再作辑录。此外,在蔡元培先生日记原稿中,还附有当时剪贴的各种报刊文章资料,由于不属日记正文,且数量较多,内容庞杂,在这本《日记》中,也未予辑录。另在《日记》原稿中,还记有一些友人通信地址,电话号码等,也一概未予辑录。这本《日记》的纪年,采用的是公元纪年。但于月的纪法,1906年以前各年份的月日,均属农历;1911年以后各年份的月日,均为公历,特此一并说明。 本《日记》书稿,过录于上海蔡元培故居所藏原稿,具体的抄录工作由王世儒完成,复经高平叔先生与原稿校阅,基本上保持了蔡元培先生《日记》的原貌。1996年10月上旬,高平叔先生曾与我一起,携此书稿先后走访北京的两家出版社,商请在1998年蔡元培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之时,襄助出版。遗憾的是,这一愿望,未能如期实现。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高平叔先生——这位热心致力于蔡元培研究的老前辈,竞于1998年11月17日不幸病逝,最终未能看到这本《日记》的出版,这是高先生生前的一大憾事。自那时以来,蔡元培研究会仍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再三商请本社相助,2008年,适值北京大学校庆110周年暨蔡元培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2009年,正值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际,2010年,又逢蔡元培先生逝世70周年,本社特例安排此书出版,以纪念为新文化运动、为北京大学作出杰出贡献的蔡元培校长,并藉本书,告慰眠于九泉之下的高平叔先生! 2010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