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末代溥仪的生死时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庆祥//张临平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溥仪的一生,在世界人物史上填补了不少空白:三次登极称帝,又三度退位下野,是他填补的第一项历史空白;从皇帝到囚徒再到公民,是他填补的又一项空白;从称孤道寡,到改口自呼“犯人981号”,又变得心平气和,口口声声说“公民溥仪如何如何”,这无疑也是一项被填补了的历史空白;从当年的朝廷之上主持国宴,到囚室内带裂缝的木桌前吃管理员端上来的“小灶”,再到温馨的家庭里,品尝夫人端上桌的热腾腾的可口饭菜,这还是一项被填补了的历史空白。这么说下去,恐怕一时半会儿都说不完。然而,他的更加奇特的人生经历,却是在数不清的危急和险恶中活过来了的。本书正是要再现溥仪这九死一生的人生。

内容推荐

冯玉祥要让溥仪成为第二个崇祯帝,日本人要让溥仪成为第二个张作霖,苏联人要让溥仪成为第二个沙皇尼古拉二世,蒋介石要让溥仪成为第二个周佛海。

溥仪研究首席专家王庆祥,首次独家揭秘末代皇帝鲜为人知的生死瞬间,恐吓、陷阱、爆炸、下毒、暗杀、迫害……看溥仪如何大难不死、绝处逢生。

目录

第一章 亡国之君,大难不死

 生离死别,岁孩子入宫门

 老醇王谨小慎微,白果树惹恼慈禧

 大典乱套,小皇帝哭闹要回家

 性格懦弱却主宰江山

 无能之辈掌权,袁世凯羽翼渐丰

 孤儿寡母为大清帝国的历史拉上帷幕

 民国成立,小皇帝却保住了命

 宫禁之内荒诞无稽的生活

 从乳母的教养中懂得点人性

第二章 复辟失败,小皇帝化险为夷

 淘气学生捉弄老师

 找几个孩子当伴读

 年之后才得见胞亲

 拔了寿眉,死了师傅

 小皇帝惹是生非,伴读人挨打遭殃

 效仿先祖为万民祈雪

 要把溥仪培养成一代明君

 袁世凯窃国称帝

 “辫子兵”入京复辟

 通电全国改挂大清龙旗

 秦国镛驾机空袭紫禁城

 丢车保帅,小溥仪逃脱审判

第三章 被逐出宫,与死神擦肩而过

 紫禁城里来了“洋鬼子”

 “亨利?溥仪”剪辫子

 “百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

 小皇帝的大婚和亲政

 溥仪的选后风波

 新婚之夜,溥仪终于成人了

 大火烧了紫禁城的宝物

 太监们被永远赶出了紫禁城

 印度诗哲泰戈尔与东方“天子”少年郎

 紫禁城的末日就这样降临

 三岔路口,溥仪何去何从?

 日本人的笼中之鸟

 溥仪受到了死亡威胁

 日本公使馆的“贵客”

第四章 天津寓公,担惊受怕防暗杀

 张彪亲自为溥仪打扫院子

 康有为“鼓动”吴佩孚迎请宣统还宫

 曹家花园内,溥仪与张作霖逢场作戏

 王国维投湖自尽

 庄士敦回国著书立说

 爱意浓浓的情书

 情场敌手水火难容

 妃子要和皇帝离婚

 一道史无前例的“御旨”

第五章 秘密出关,溥仪死里逃生

 溥仪闻到龙兴圣地的芳香

 是否出关?老臣们争论不休

 土肥原密赴静园

 白河暗渡,日本人要烧死溥仪

 失去人身自由的溥仪

 “四巨头”聚会,傀儡政权“满洲国”出笼

 川岛芳子诓骗婉容出关

 家人给溥仪带来了慰藉

 最后通牒,枪口对准溥仪

第六章 笼中天子,傀儡只求活命

 傀儡粉墨登场

 “执政府”成了溥仪的豪华监狱

 姗姗来迟的李顿调查团

 日本退出国际联盟

 遗臭万年,郑孝胥签卖国条约

 溥仪当上了“康德皇帝”

 日本人导演的木偶戏

 溥仪幻想与日本天皇平起平坐

 郑氏父子的结局

第七章 与狼共舞,康德徘徊在鬼门关前

 处决凌升是要“杀一儆百”

 关东军阴谋解散护军

 溥杰娶了一位日本妻子

 溥仪怀疑嵯峨浩是日本特务

 婉容与溥仪的贴身随侍私通

 谭玉龄死因成谜

 “天照大神”成了溥仪的祖先

第八章 穷途末路,死神再次降临

 丧钟已经敲响

 苏联军队来了,一定会首先把你杀掉!

 日本主子会不会杀人灭口?

 傀儡戏谢幕,溥仪准备亡命日本

 苏联红军和中国皇帝握手

 溥仪的乳母死在婉容面前

 婉容的最后时光

第九章 惧怕杀头,乞求留苏保命

 报告斯大林:我们已经抓获溥仪!

 溥仪要求“永久居留苏联”

 “我是生在北京,名字叫溥仪”

 回国途中想到的只是死

第十章 抚顺改造,不杀宣统皇帝

 “981”号战犯

 放下皇帝的架子

 献出藏在皮箱夹底中的宝物

 毛泽东给溥仪吃下“定心丸”

 伪满皇帝溥仪就是我

第十一章 新中国公民,临终有遗言

 皇帝成为公民

 末代皇帝的新生

 “皇上”不能没有“皇娘”啊!

 “造反小将”吓坏老溥仪

 一定要把溥仪的疾病治好

 溥仪身后事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孤儿寡母为大清帝国的历史拉上帷幕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很快就占领了武昌,第二天,起义军就建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并宣告湖北省独立。由于当时革命党的领袖们都没有在国内,起义士兵们缺乏政治经验,对掌握政权没有信心,于是找来了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黎元洪在革命士兵的枪口逼迫下任湖北军政府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很快全国就有18个省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

武昌起义时的湖北军政府起义的消息使紫禁城的大清亲贵慌恐万分,载沣仓皇失措,载洵、载涛也胸无良策,他们根本提不出解救危局的可行方案,急忙派陆军大臣荫昌前往镇压,但是在前方作战的军队根本不听满清亲贵的指挥,所以连连失败。而军力强大的北洋新军是袁世凯一手创建起来的,载沣等根本指挥不动,于是庆亲王奕劻等人向载沣保举袁世凯出山。

载沣对此坚决反对,但他素性懦弱,没有独作主张的能力,后为形势所逼,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请袁世凯出来收拾残局。

袁世凯并没有马上出山,而是向清廷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最后,在政治困境中的载沣只得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被迫辞去“监国摄政王”职务,将军政大权全部让给了袁世凯。载沣彻底交出了自己的权力,“退归藩邸”,结束了他短暂的政治生涯。他回到王府时神情不变地告诉瓜尔佳氏说:“从此就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野心勃勃的袁世凯取得军政大权之后,首先对武昌革命军发动进攻,很快攻陷汉口,对革命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很快就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他一方面用清廷的武力来恐吓革命党,一方面用革命军的势力恐吓清廷;一方面不让清廷立刻垮台,一方面又防止革命势力继续取得胜利。

最后,革命党人不得不同袁世凯议和谈判,在袁世凯武力威胁下,革命党人被迫妥协。1912年1月,南北双方达成一项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袁世凯当大总统,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且逼清帝退位。孙中山在压力下也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即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这样袁世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又和革命党经过讨价还价议定出了《清室优待条件》,回朝加紧逼迫清帝退位。

这时,隆裕太后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慈禧临终时指立这位始终被光绪冷落的皇后为皇太后,还遗命载沣“遇有重大事件”必须随时面请“皇太后懿旨”,于是,这位妇人也就成了可以和摄政王同时左右政局的大人物。这一切,仅仅因为她是慈禧的侄女。

溥仪回忆说:“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我坐在太后的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这时殿里除了我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

隆裕太后比载沣更不堪重用,自己毫无主意,于是就招来大臣研究。在御前会议上,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大臣们无休无止地辩论。

主战派良弼、溥伟、载泽等坚决反对退位,还要隆裕太后拿出自己的首饰珠宝赏军;而收了袁世凯好处的奕劻、溥伦表示赞成退位,两派各不相让。隆裕太后左右为难,就问陆军大臣载涛:“你管陆军,如果打仗咱们兵怎么样?”

载涛却说:“奴才练过兵,却没打过仗,不知道。”

隆裕又无所适从了:战吧,怕连命都丧了;和吧,又怕失去权位。于是,就哭鼻子。她抱住溥仪大哭说:“我悔不随先帝早死,免遭这般惨局。”就这样,她把个6岁的大孩子抱起来了。  老奸巨猾的袁世凯看准了隆裕是条糊涂虫,为了篡夺革命果实,遂以重金买通太监张兰德,借张兰德之口哄骗隆裕,劝其实行共和,说:“照奴才看,共和也罢,君主也罢,老主子全是一样。讲君主,老主子管的事不过是用用宝。讲共和,太后也还是太后。不过这可得答应了那‘条件’。要是不应呵,革命党打到了北京,那就全完啦!”

P9-12

序言

溥仪的一生,在世界人物史上填补了不少空白:三次登极称帝,又三度退位下野,是他填补的第一项历史空白;从皇帝到囚徒再到公民,是他填补的又一项空白;从称孤道寡,到改口自呼“犯人981号”,又变得心平气和,口口声声说“公民溥仪如何如何”,这无疑也是一项被填补了的历史空白;从当年的朝廷之上主持国宴,到囚室内带裂缝的木桌前吃管理员端上来的“小灶”,再到温馨的家庭里,品尝夫人端上桌的热腾腾的可口饭菜,这还是一项被填补了的历史空白。这么说下去,恐怕一时半会儿都说不完。

然而,他的更加奇特的人生经历,却是在数不清的危急和险恶中活过来了的。

溥仪3岁继位为宣统皇帝,还不到3年就遇到辛亥革命的大潮,把将近三百年的大清王朝彻底掀翻。朝廷倒了,然而皇帝却因为一场“退位谈判”,不但活了下来,还保留了一个皇帝尊号。

5年后,张勋率领一支“辫子军”,拥戴溥仪复辟,仅几天工夫就丢盔卸甲,落荒而逃。然而,复位的皇上又因年少而被免除死罪。继续保有皇帝尊号的溥仪,又平安生活了7年。

1924年11月,生死灾祸再度降临,在北京政变中上台的冯玉祥将军,命部将鹿钟麟入宫,把已经成年的19岁逊帝逐出紫禁城。因为溥仪适时地说出一句“我愿意当一个平民”,就得以退入醇王府,又一次活了下来。

不久,溥仪化装进入日本驻北京公使馆,又潜入天津日租界,借助租界与北洋政府间不平等的政治条款,再次得以安度7年。这7年中,虽然不时有各种图谋的人暗中算计他,让他难以高枕无忧,然而,他还是活得挺好,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这次事变又一次令他兴奋,加上日本军人的骗术和谎言,溥仪下定决心要回到祖宗的发祥之地,拿回“属于大清王朝”的江山。随即离津出关,潜赴东北。然而,他无论如何没有料到,心目中“可靠”的日本人,为了逃避历史罪责,而在渡轮上安装了威力巨大的炸药,以备必要时引爆。幸而那个“必要时刻”并不曾出现,他才侥幸活了下来。

在此后14年的傀儡“执政”和“皇帝”生涯中,溥仪成为中国的全民公敌,自此,步步杀机,从未断绝。特别是1945年大地光复,溥仪在逃亡中,从长春到通化再到沈阳,从陆地到天空,可以说危机四伏。中国人要“讨逆”,日本人要“灭口”,溥仪时时都有头颅不保之虞。然而,他最终还是平平安安地当上了苏军的俘虏。

在赤塔和伯力关押的5年中,在被押送到日本东京出庭作证的日子里,溥仪更是如坐针毡,每时每刻都存在着被引渡回中国、并被送上断头台的可能。他胆战心惊地三次给斯大林写信,希望永远留居苏联,以求躲避灾祸。虽然溥仪认为回国之日,就是走上刑场之时,而且他已经为此“立了嗣”,安排了后事。然而,当他被引渡回国,则已经是1950年的8月了,这时他面对的政治对手已经不是蒋介石,而是毛泽东了。

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人的胸怀迥然有别,毛泽东用“改造”二字取代了刑场,他又给溥仪10年时间,并向他提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参加劳动实践的机会,给予他体会亲情、接触民情、了解国情的机会,让他回忆旧社会的历史,感受新社会的现实,最终使他心甘情愿地交出了珍宝,解放了身心。

特赦后的溥仪有了自己崭新的爱情、家庭和生活,又经历了一段五六年的幸福时光,但同时也遭遇了“文革”中“造反有理”的年代。而溥仪的幸运,就在于他又一次得到国家总理周恩来的政治庇护,从而远离了他一生中这最后的一劫,直到1967年10月因肾癌病逝。

算来,溥仪确实亲身经历了多次的生死关口,可以说,这才是他一生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他就以这样的一生,而在全世界国家元首一级人物史上,留下了奇特的一笔。

本书正是要再现溥仪这九死一生的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