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王背娘》、《明珠美人胎——西施》、《宋高宗避难观音洞》、《乾隆初临海宁会亲娘》、《伍子胥逃难浣纱溪》、《王安石仙居寺对句》、《汤显祖以情感化囚犯》……《浙江民间故事》选编了浙江地区民间故事二百二十余篇,反映了浙江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是一部难得的乡土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浙江民间故事精粹 |
分类 | |
作者 | 周航//王全吉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钱王背娘》、《明珠美人胎——西施》、《宋高宗避难观音洞》、《乾隆初临海宁会亲娘》、《伍子胥逃难浣纱溪》、《王安石仙居寺对句》、《汤显祖以情感化囚犯》……《浙江民间故事》选编了浙江地区民间故事二百二十余篇,反映了浙江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是一部难得的乡土教材。 内容推荐 《浙江民间故事》选编了故事二百二十余篇,约三十万字,内中具体收录了:《钱王背娘》、《明珠美人胎——西施》、《宋高宗避难观音洞》、《乾隆初临海宁会亲娘》、《伍子胥逃难浣纱溪》、《王安石仙居寺对句》、《汤显祖以情感化囚犯》等民间传说,反映了浙江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文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是一部难得的乡土教材。 目录 序言 帝王王妃故事 大禹的传说(三则) 钱王背娘 钱王射潮 卧薪尝胆(五则) 明珠美人胎——西施 刘秀逃难天堂坪 渔塘接驾 刘寄奴 沈珍珠的传说 无仁的槜李 康王和麦碎娘娘 宋高宗避难观音洞 朱元璋海宁出世 朱元璋游云台寺 朱元璋剃头 乾隆初临海宁会亲娘 乾隆夜游湖心亭 偷橘罚戏 贤相清官故事 范蠡巧计开河 伍子胥逃难浣纱溪 百里坊 刘伯温链锁“庙顶神” 南田田土为何恁肥 海瑞背纤 海瑞吃汤团 王安石仙居寺对句 陶弘景与白云乡 药齐坑与药齐顶 杨炯舍身求雨 赵清献的传说 张县丞挥泪斩子 高公祠 徐安贞题匾额 宋濂借书 胡公毁册 长兴县丞吴承恩 汤显祖以情感化囚犯 通济堰的故事 两个雪团送灶 兵家将帅故事 走马退吴王 岳飞旗开得胜 岳飞不吃翻面条 戚继光斩子正法 戚继光点将 戚夫人坚守新河城 戚家军显神威 葛总兵宝刀显灵 侯继高抗倭 常遇春大破衢州城 杨兵部借地 柴元帅勤政台湾 国姓岙 程三关 胡大海斩马头 尉迟恭和台州城 谢安的传说 侍王李世贤和“锅盖军” 盘松与蓝鸠 文士故事 只有一“点”像羲之 王羲之与异山 严子陵智造梅花城 苏堤六吊桥 苏东坡落帆吟对 梅妻鹤子 朱熹辨雪咏方塘 我就是自居易 王冕画荷 八尺关公像 对课 骆宾王与《咏鹅》诗 一双龙头靴 赵孟■与“九书额” 沈约和云居姑娘 范仲淹和雷神 谢灵运和浣纱女 米芾手书“南明山” 戴复古“擒鲸” 蒲华剃头 丹溪墓为何在东朱村 李渔写诗代奏章 仙道宗教人物故事 吕洞宾造桥 八仙闹东海 彭祖八百岁 千手观音 观音跳 观音泼水塌东京 活神仙 济公买布 小济公智做五味粥 济公巧计赎玉姐 草鞋仙与明果寺 吕纯阳 寒山和拾得 贯休画罗汉 陈十四归天 花街娘娘 松阳高腔天上来 菜篮府竹家庄 大鹿岛的传说 七塔寺 名胜古迹故事 飞英塔 保■塔 防风塔 莫干山 九龙造天台 烂柯山王质遇仙 一行到此水西流 美丽的雁荡山 严子陵钓台 径山铜钟 乌镇水阁 石夫人 双龙洞 仙华山 千佛洞 大慈岩 望娘十八曲 广德湖与东钱湖 渔翁斗龙王 多宝塔 佛顶山与天灯台 风物故事 水酉酿酒 绍兴霉豆腐 香榧的传说 毡帽店为啥要挂老虎像 子规乌 南湖神泉水 制龙王 平湖西瓜 善酿酒 姑嫂饼 五芳斋粽子 蓝印花布 茶的来历 端午为啥插菖蒲、艾草 狗肉炊粉的传说 醋出在江山的传说 七甲寺铜钟 佛手 义乌红糖 石龙喷水 湖笔的传说 甬江的来历 舟山木龙 桃花女龙 癞头黄鱼 带鱼舞师 乌贼与花鱼 对虾的来历 船眼睛的故事 锚与缆的来历 盐与卤 生活故事 弟兄和睦 紫荆抽芽 锄头底下出黄金 朱三与刘二姐 金船头的来历 天下第一家 和尚踢煞报晓鸡 黄三娘与林定郎 三兄弟学武艺 僧尼会 脉案与处方 钱王掌故 “龙缸”的故事 清和桥 端午熏烟 通烟囱 上梁的传说 坐年夜的来历 乌龟的由来 槐花树的传说 棒打薄情女 “爹冤鸟”的传说 两兄弟 倒灶发财 菩萨穿笼裤 鬼狐精怪故事 吊死鬼拉磨 狐狸精 蜈蚣菩萨 叫花子捉鬼 魇魔桥 鬼绣房 王志斩蛟 尉迟门神收“三怪” 谢铎与孤捏姑娘 白蛤鬼 三口茶 教书先生吃鬼 水鬼当土地 书生与蘑菇精 计巧机智故事 老拐子上当 江湖女巧治恶棍 师爷救寡妇 父子报荒 孔夫子下拜老太婆 县官和骗子 丈二韭菜盘龙笋 店小二对状元 爱听故事的县太爷 卖话 虹似桥梁不渡人 贴对联戏知县 桥墩门造桥 金满斗清兵 马坦写字 “包龙图”智斗县太爷 姚母教子 八府巡按有喜 火烧人熊 畲族姑娘胜三生 乱话阿三 县官巧断粮税案 灵桥和三圣堂的故事 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白娘子和许仙 英台续诗遇山伯 试读章节 三过家门 大禹和涂山氏在台桑新婚后的第四天,就接受了舜帝给他的使命——出发治水。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传为千古佳话。 一过家门是在早晨。大禹走近家门,老远听得他的母亲惰已的骂声:“父亲治水,丧命在羽山;儿子治水,一去四载。父亲是呆子,儿子是笨蛋!” 这时,屋里传出小孩子的哭声。 大禹听到母亲又骂道:“三岁哭到老,有爹没法叫!你要哭,跟你老子去哭,省得奶奶心烦!” 接着,传来了涂山氏抱哄小孩的声音。 大禹听见母亲骂得更凶了:“新婚四天,丈夫出行。一去四年,不找不寻。名是新媳妇,实是活寡妇!” 只听得涂山氏长长地叹了口气。 大禹想进去答话,又怕恼着气狠了的母亲,拉扯进去没个完。治水要紧哩!怎能为了家事耽搁了时辰?于是悄悄地离开了家门。 二过家门是在中午。头天夜里,大禹想家想得可厉害哩!天不亮就骑马动身赶呀赶,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到中午辰光,登上了家侧的小丘。大禹勒住r他那匹高头白马,一眼就看见他家那烟囱,冒着乳白色的炊烟。大禹心想,从这炊烟看,家里是平平安安的。一声悠长的鸡啼,传得老远老远;几声小猪的呼噜,也听得清清楚楚。大禹急切的思家心绪平静下来。离乡背井,屈指算来,该有六七年了。 这时,屋里突然传出了他母亲惰已爽朗的笑声,接着是她带着兴奋的声音:“孙儿呀,要是你爹回来,他不认识你,怎么办?” “不认识,我就打他。” “为什么要打呢?”大禹听出是妻子温柔的声音。 “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认识,不该打吗?”孩子尖着嗓门撒娇的声气,“打也是活该!” “好孩子,”大禹母亲的声音,“脾气真像你奶奶呀!” 接着又是一阵笑声。 大禹寻思:上次过家门,一片骂声,哭声,叹气声,我尚且没有进门;这次,家里好端端的,我还进去? 于是,大禹便绕过家门,向治水的工地奔去。 三过家门是在傍晚。那是二过家门三四年后的事。今天因办治水的事,离家已不远,大禹就起了回家看看的心意。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中午辰光,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哗哗哗哗的大雨,简直像天河漏了底儿!尽管如此,大禹还是忍饥挨饿地赶呀赶,傍晚时,终于望见了家门。大禹可高兴啦,进家去歇一歇,看看一别十载的亲人,烘烘衣衫,吃点东西,该有多舒坦多称心哪! 大禹骑马直奔家门,他一眼看到屋檐下有个八九岁的男孩,正用小锄头在疏理屋前的廊檐沟水。那小孩一见来了生人,便仰起头,在大雨声中尖着嗓门招呼:“喂,大伯,您见过我爹爹吗?” 大禹故意问:“你爹爹是谁呀?” “大禹嘛。大伯,请捎个信给他,叫他回来看看,帮我挖挖廊檐沟。” 这时,屋里传出大禹母亲的声音:“你这小鬼头,乱嚼你舌头!你爹爹治天下的洪水,听说现在正见点成效,你却要他回来挖廊檐沟。” 接着是大禹妻子的声音:“你奶奶讲得对,叫你爹治平洪水再回家。” 小孩天真地扬声说:“对,叫我爹治平洪水再回家。” 大禹一听,心里可高兴啦。他对儿子说: “好!我一定把口信捎给大禹!” 说着,大禹就转身上马。这时,雷在轰鸣,风在呼啸,雨在滂沱,大禹带着人马又匆匆上路了。 大禹治水,一去十三年,跋山涉水,踪迹茫茫。“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这段故事。至今,还传着这样四句话: 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闻笑声, 三过家门捎口信,治好洪水转家门!P1-3 序言 浙江民间文化源远流长,与黄河流域文化一样古老灿烂,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正如民间文学家钟敬文先生在《我与浙江民间文化》中说的:“浙江自古经济、文物发达,其民间文化在我国长江流域文化中具有典型性。” 浙江民间故事历史悠久,辐射地域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传承上生生不息,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从浙江各地对民间故事的称谓就可见其历史的广度和深度。龙泉人称“说古”,这是说民间故事流传时间久远;宁波人说“老虎天话”,兰溪人叫“大头天话”,衢州人称“大话”或“聊天”,这是讲民间故事传播空间广大;泰顺人叫“说天古”,概括了民间故事的时空范围;衢州人叉谓之“说传”,涉及了民间故事的内容;青田人则说“谈三藏”,“谈三藏”的“谈”是“唐三藏”的“唐”的谐音,意为讲讲《西游记》,有编说故事的意思。浙江民间故事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变化,在不断的整合与重构中形成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体系。浙江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充满“水性”特征。人们普遍认为浙江民间故事语言的温柔细腻,情节的清新婉丽,人物的飘逸灵动与“水性”特征相关,水性在传统思维中是与“柔”、“灵动”相连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生活于清丽自然环境中的人,性情多柔和,情感细腻而思维活跃。青山绿水,茂林修竹,不仅使人们热爱自然,也使人们感觉敏锐,不仅启迪遐思,更可以滋润灵性。 水有柔的一面,也有险恶的一面。浙江民众在征服江河海洋的过程中,又养成刚毅的品性,所以,浙江民间故事还呈现出刚毅的一面。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不怕挫折、勇于牺牲的刚毅品性;勾践卧薪尝胆、隐忍坚持、发愤图强的故事也是生动的例子。勾践面对失败,含垢忍辱,蓄势待发,支撑他的是坚忍不拔的意志与精神;岳飞抗金,戚继光、葛云飞抗击倭寇的故事,都张扬了一种坚忍不拔、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透露出不屈不挠的英雄性格,虽历千载仍令人肃然起敬。 浙江民间故事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自远古以来就不断吸收、融合其他区域民间文学的精髓。先秦时期就和楚、中原民间文化有过长期的交融。《荀子·儒教》载:夏人南来,“居楚而楚,居越而越”。楚国灭越后,楚文化向东南沿海地区渗透,楚文化就占据了吴越文化的核心区域。而有关阖间、勾践重用楚国的伍子胥和范蠡、文种的故事都发生在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另外,从佛教的传播方面也能说明浙江民间故事的开放性。作为异域文化的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土后,在浙江迅速传播,以至境内名刹众多,信佛者日众。有关名刹、佛教的故事在浙江民间故事中占有相当的分量。 浙江民间故事还具有突出的崇文特征。浙江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社会普遍崇尚文教,历代公学、家学发达,世家大族藏书、读书风气盛行。有关读书、藏书的故事在浙江民间故事中长盛不衰。 浙江民间故事大树枝繁叶茂。通过阅读民间故事,我们可从一个侧面探究浙江历史文化的渊源和地域特色以及广泛的影响。神话传说中的大禹形象得到了金文的证实,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相传今天的杭州余杭就是古代的“禹杭”,即大禹治水所到的地方。这说明从远古始,浙江就积淀起大量的文化遗产;浙江先为吴越国首府所在地,后又为南宋京城之地,其文化积淀丰厚,民间故事中涌现出众多的“箭垛式”的典型形象。罗隐的传说、济公的传说、徐文长的故事和毕矮的故事等,其形象清狂豪迈,奔放洒脱,这与江南文化中的“名士”文化不无关系。罗隐半神半仙的超迈,济公的豪迈不羁,徐文长的洒脱旷放,毕矮的诙谐善谑,惊世骇俗,因而受到民众的喜爱;中国传统四大传说故事中的《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浙江名人、名胜“故事群”,就是从浙江发生、发展而走向全国和世界的。 周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