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魔幻心理学(插图版)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波音//聂莉//陈沐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几百年前,心理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如今,当人们忍不住一遍一遍地查看窗户是否关严时,已经知道这是心理在作怪。外在世界变得越来越繁华,人们的内心却变得越来越浮华。我们猛然发现,外在的世界光怪陆离,是因为人的内心神秘难测。

本书并非照本宣科地讲述心理学的知识,而是专门撷取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心理故事,并以此为铺垫,揭示人们的心理是如何运转的,指导人们该如何与这些心理交锋。

内容推荐

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故事入题,介绍了生活中大众的各种心理现象,以及这些心理背后所蕴含的心理学原理。本书的内容对人们如何看待世界、群体、他人、自身和爱情等提供了心理学的深刻剖析和有益建议。

本书通俗易懂,适合对心理学知识感兴趣的各层次读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我们把世界读歪了

 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

 5000分钱让你出卖朋友

 “9·11”袭击可以避免吗

 政客连任的幕后推手

 心理医生交锋网络游戏

 随锚浮沉的大千世界

第2章  自恋、名流效应与失控

 镜子映出你的自恋

 制造麻烦,邀功请赏

 在大街上飞驰的[孔雀尾巴]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猪都开始写博客了

 骰子的点数可以控制吗

第3章  偏跟自己过不去

 我是最差的那一个

 人人都玩自卑情结

 许三多的美好自卑

 假如我不去博物馆

第4章 向群体低头

 人们为什么爱随大流

 你为什么不伸出援助之手

 自找的疾病

 大片好看吗

 绕圈而死的毛毛虫

 破窗户教唆人们犯罪

第5章 我们的爱情怎么了

 男女的心理空间

 爱情里的自恋症

 被爱妄想狂

 假如妈妈没有反对

 都是晚恋惹的祸

 舍身喂老虎的爱情

 不花心的皇上

第6章 他人不是地狱

 理解原始部落人

 被冤枉的洋鬼子

 独自跳伞的[坏]女孩

 别把斧子借给我

 胆小的人先出手

 观众席落下双刃剑

 点菜的智慧

 人也许可以貌相

第7章 意料之外

 为何争演潘金莲

 保护劫匪的人质

 罚单让人理直气壮

 聊天聊出高产量

 疗养院的救赎

 好运保险真倒霉

 不要拿[童年创伤]当借口

试读章节

人人都自恋

关于自恋,有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西塞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就爱上了自己,每天茶不思饭不想,最后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水仙花。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自恋。

自恋扎根于人性之中。在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那里,自恋是一种病理性现象。自恋的人只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到了近代,一些心理学家发现,自恋并不都是病理性的,正常人也有自恋心理,即健康的自恋。健康自恋的人,既爱自己,也有能力去爱别人,这种人是健康的。

在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种努力获得认同的心理,这是自恋的需要。比如,一个孩子小时候比较倔强,不怎么受妈妈喜欢。有一次他和哥哥打架,哥哥将他的鼻子打出了血,可是,妈妈却把他打了一通。长大后,哥哥在外地工作、生活,不常回家,所以和妈妈不太亲近了,而他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个城市,他很孝顺,尤其在爸爸去世后,只要有点时间,就去探望妈妈。

他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源自于内心的一种心理需要。那就是用一直以来的孝顺表现,换来妈妈对他的认同。要让妈妈看到,谁才是真正孝顺的儿子。这是人们持续终生的自恋性需要,也是健康的自恋。

当然,世界上还有病态的自恋,它是一种人格障碍。病态自恋的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他们一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就,极端地关注自我;他们喜欢做海阔天空的幻想,内容多是自我陶醉一类的,比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接踵而来。这样的人在面临批评和挫折时,要么表现的不屑一顾,要么表现出强烈的愤怒、羞耻。

病态自恋,是因为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其他.事物上,这种力量滞留在内部,就形成了自恋。自恋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时是因为受到了他人的伤害,或者从他人那里得不到爱,觉得只有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实际上,自恋是人性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儿。

处处都自恋

也许我们意识不到,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是自恋的表现。我们从小写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从深层动机看,这可能是为了满足自恋的需要。

有一组名为《一个女孩的一天》的外国漫画,描绘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一天的经历:起床,照镜子,打扮,与一个男孩玩耍,男孩送给她一朵花,还吻了她,然后回家、写日记,最后在写完日记的美好心情中甜蜜地睡着了。

你可以想象,女孩对自己是如何满意,一天的经历又清楚地证明了她对自己的满意是何等的正确。这样的事当然应该用有着最温馨颜色的日记本写下来,以便将来一遍遍重温。而那些把日记公布发表的人,则是把他们的自恋扩大化了。

再来看看照镜子。很多人认为女人更爱照镜子,说明女人更自恋,是不是这样呢?有一则小幽默:一个人问,趴在镜子上的蚊子是公的还是母的?另一人回答:肯定是母的,因为母的才喜欢照镜子。所有的人都会心一笑,看来女人喜欢照镜子是不争的事实。但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实验,结果却完全相反。

他们在路边摆了一面大镜子,然后观察谁会去照。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男人比女人更喜欢照镜子。很多女人从镜子旁边走过,只是不经意地看一看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而更多的男人却停下来,把自己从头到脚、从正面到背面仔细地端详一番。实验应该比幽默更能说明问题。当然,也许女人在出门前已经花了数倍于男人的时间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她们当然不必再使用路边的镜子了。自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健康的自恋,我们并不在意。

而自恋又很容易扩大化。过分地热爱自己所属的组织或集体,如工作的公司、居住的城市和所属的民族等,都是自恋扩大化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极端的民族主义导致的战争,个体的自恋以扩大了的民族自恋表现出来,对整个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

网恋也是自恋

网络无处不在,网恋已进入我们的生活之中。那么如何理解铺天盖地的“网恋”现象呢?其实网恋也是自恋的一种表现。

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过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6到18个月大的婴儿出现在镜子前面,会认为镜中的自己是另一个人,他无法辨认自己的镜中像。随着慢慢地长大,他认出了自己在镜中的形象:“那就是我!”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错误:当他把镜中像认为是另一个人时,是把“自我”当成“他人”;而将镜中像认作自己时,又将幻象当成了真实,混淆了真实与虚构,从此对自己的镜像开始了终生的迷恋。

无论在现实还是网络中,只有人可以交流,也只有人可以成为镜子中的自己。而在今天,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日渐疏离,互联网的出现,就像提供给人们一面“镜子”,使人们有机会去跟别人交流,弥补现实的缺憾。随着交流的增加,网友双方的好感越来越强烈,“爱你就等于爱自己”。在网恋的过程中,网民也会出现类似于‘‘镜像阶段”的错误认识:将“网”中之像认为是真实之像、自己喜欢之像,混淆了真实和虚幻的区别。

其实,网恋就是网民双方沉浸在那种发现自己被接纳,发现自己的“镜中像”的过程。在一般的网恋阶段,网民双方也有现实恋爱的很多特征,比如深入的沟通和了解,以及相互珍惜的责任感等。这种感情持续一段时间后,自然想见面了。但像多数网民经历过的那样,见面往往意味着关系的终结。因为,没见面之前双方深深“爱着”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爱着自己建构出来的理想中的他(她),其实就是爱着自己;见面之后,发现对方不是“自己”了,网恋理所当然也就结束了。

网恋是人的自恋本性在网络上的彻底释放,这也是网络上的人很难跳出网恋怪圈的最根本原因。

当有人主动地处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事时,千万别忙着表扬他们,因为他们很可能欺骗了你。P22-25

序言

“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估计不出人们的疯狂”。

说这话的是300年前的英国科学家牛顿,他在股市中赔掉自己十年的薪水时,如此慨叹人心的难测。牛顿当然是知识丰富的大学者,不过以今天的视角来评判,他似乎还欠缺一点点心理学的知识,人心本来就是很难琢磨的领域。

几百年前,心理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如今,当人们忍不住一遍一遍地查看窗户是否关严时,已经知道这是心理在作怪。外在世界变得越来越繁华,人们的内心却变得越来越浮华。我们猛然发现,外在的世界光怪陆离,是因为人的内心神秘难测。

我们的许多心理、行为初看上去都是莫名其妙,细细分析后才恍然大悟,一睹内心世界的精彩玄妙。本书并非照本宣科地讲述心理学的知识,而是专门撷取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心理故事,并以此为铺垫,揭示人们的心理是如何运转的,指导人们该如何与这些心理交锋。

纵然拥有牛顿的智慧和才学,我们依然要学会如何阅读世界、审视自己、看待他人,经历一次次的心理历程后,我们的内心才会真正趋向完善,达到每个人都值得去追求的理想境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