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绪论
一 壮民族的历史渊源
二 壮民族的文化特质
三 同类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评述
四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创新之处
五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上篇 巫觋信仰
第一章 壮族巫信仰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壮语对通灵巫师的称谓
第二节 壮族社会巫信仰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三节 壮族通灵类巫师群体的出现
第二章 壮族巫事的主要类型与巫歌文本
第一节 壮族巫事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壮族巫歌文本的宗教语言特征
第三章 壮族巫信仰的民族特征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壮族巫信仰的民族特征
第二节 壮族巫信仰的文化价值
第四章 百色右江区百兰乡壮族巫师群体考察
第一节 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信仰生态背景
第二节 两个典型村屯的巫师个案
第三节 群体巫事与衍生巫事
第五章 隆林猪场乡壮族巫信仰仪式的人文解读
第一节 隆林壮族巫信仰文化土壤
第二节 隆林壮族的通灵女巫及其仪式
第三节 壮族女巫通灵法事的人文解读
第四节 巫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中的两难困境
第六章 平果凤梧壮族母女巫师的典型个案
第一节 母女巫师社会背景
第二节 曲折的成巫之路
第三节 母女巫师通力合作
第四节 本个案的独特典型性
第七章 镇安故地壮族巫信仰历史与现状考察
第一节 民间巫事概说
第二节 巫坛法术绝招
第三节 古今巫师群体个案
第四节 巫师行巫得失
第八章 靖西吉坡村壮族女巫盖帽仪式考察
第一节 盖帽前的准备
第二节 盖帽仪式纪略
第三节 盖帽仪式后的补叙
中篇 麽教信仰
下篇 师公、道公信仰及其他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