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制度因素入手,以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为切入点,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引导社会成员逐步由传统的小农文化向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市场精神转变,实现非正式规则的变迁,使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以及人力资源集聚在本区域,从而启动传统平原农业区的工业化,同时传统平原农业区的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非正式制度变迁的进程来制定相应的正式规则以及实施机制,完成包括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以及二者实施机制的完整意义上的制度变迁,有效地启动本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增长经济绩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
面对传统平原农业区各种相对落后的经济指标,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惑:既然中国各区域的市场发育都是在同一个制度变迁的大环境中发生的,为什么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这么大?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就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在同一的社会转型中经济绩效为什么会有差异?本书以非正式制度为切入点来研究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的传统平原农业区的制度转型,不仅有利于从本质上认识该区域在我国转型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根源,全面、完整地理解该区域的制度转型,更有利于寻找该区域进行工业化、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路径。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第四节 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传统平原农业区的界定及其工业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的界定
第二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的主要经济特征
第三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第一节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二节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进展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基础上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制度演化理论对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的有益启示
第五节 非正式制度变迁与传统平原农业区的工业化
第四章 非正式制度变迁驱动的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路径
第一节 缺乏非正式制度改变的制度变迁是不完整的制度变迁
第二节 农耕文化是传统平原农业区非正式制度的集中体现
第三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非正式制度变迁驱动的工业化路径
第五章 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实施机制
第一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的正式制度变迁
第二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制度变迁实施机制的建立
第六章 制度转型与工业化路径
——固始经验研究
第一节 固始县具备传统平原农业区的典型特征
第二节 固始县劳务经济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劳务经济与固始县工业化进程的启动
第四节 固始县地方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第五节 固始经验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