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是世界知名的作家、史学家、政论家;是勇于打抱不平、揭露台湾官场黑幕的传奇斗士;是乐于助人、扶弱济贫、心地善良的慈善大师;是叱咤风云、鼓动风潮的“独行侠”;是闻名中外的情场高手、情爱理论家。不管是读李敖的文章还是听李敖的演讲,都能够增长见识,不仅如此,还能从不拘小节的文章中感受到畅快淋漓与回肠荡气,能让人身上背负的压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宣泄。
李敖的学问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不是虚的,而是实的;不是假的,而是真的。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但却一针见血、看法独到。让我们走进本书,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仅如此,他的口才也极好,可谓喙长三尺,以旁征博引来舌战群儒对他来说那就是家常便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管是读李敖的文章还是听李敖的演讲,都能够增长见识,不仅如此,还能从不拘小节的文章中感受到畅快淋漓与回肠荡气,能让人身上背负的压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宣泄。
李敖的学问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不是虚的,而是实的;不是假的,而是真的。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但却一针见血、看法独到。比起一些只会写莺燕之语或是只会做死学问的文人来说,有着天壤之别。
一、政治“三学”
李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虽然正式参政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在归纳知识点以及建立新学说方面的能力却不是一般的强。因此,李敖通过多年对台湾政坛的细致观察终于在政治方面得出了许多经典的政治学说,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政治动物学”、“政治数学”以及“政治撒尿学”了。这三个学说的论点都非常精辟。
“政治动物学”自然是以动物为主体,通过动物的各种外貌习性等来讽刺一些政客的丑恶嘴脸。“政治数学”中虽然提到“数学”,却并不是对一串串数字进行说明,而是通过一些政客们玩的数字小把戏来披露一些政治广告或者是政治宣传的虚假性,抨击他们愚弄大众、混淆视听的行为。至于“政治撒尿学”的见解就更是精辟独到了,以“撒尿”来讥讽政客们从政之时耍的各种小手段,比如趁人不备在私底下暗度陈仓,以如厕为借口来逃避责任等。形容之贴切,语言之辛辣,完全不失李敖一贯的水准,有过之而无过及。
政客们在搞政治时所使用的政治手段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时时都有翻新,当然不是“政治动物学”、“政治数学”、“政治撒尿学”这三个学说能够概括过来的,在这里提出来也只是想让大家更了解一些政治上的黑幕,仅此而已,别无他意。
动物们的政治
“‘政治动物学’是政治学者或动物学者都不懂的一门学问,因为它是我创立的,是一门新的‘科际整合’。‘政治动物学’中有一个旁支,就是‘国民党动物学’。”
——李敖
李敖的这个“政治动物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新奇异常。在这个“政治动物学”中李敖又开辟出了一个分支学问——“国民党动物学”。在这个学问当中,李敖以动物来喻人,带有趣味性的同时也是讽刺意味十足。比如“政治蝙蝠”:“在国民党的一党独大下,一种政治蝙蝠就应运而生。什么是政治蝙蝠呢?我认为,任何人,只要在这岛上被国民党和党外两边都肯定的,就必然是政治蝙蝠无疑!这是一个最立竿见影的检定标准。”李敖之所以会如此比喻完全是因为一些政客所用的政治手段让他不由得与一些动物的习性或是故事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也才有了“政治动物学”一说。为了能让大家更明白这个学说,李敖对“政治蝙蝠”作了一番详细解释:
“在国民党的一党独大下,首先出来一种人,就是蝙蝠。蝙蝠是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它在动物学上属于‘哺乳纲’的翼手类,但它能飞的特性又酷似‘鸟纲’中的飞禽,这种‘两头都像’的模样,使它进了西方的寓言。……《鸟兽和蝙蝠》,记鸟兽双方大战,互有胜负,蝙蝠依违其间,老是投靠在胜利者的一方,向鸟说它是鸟,向兽说它是兽,最后鸟兽双方议和,真相穿帮了,不但‘不容毛群,斥逐羽族’,而且‘不容兽群,斥逐哺乳类之族’了,从此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活动,只好昼伏夜出了。”
“陶百川一方面辞了监委给党外看,一方面接受了国策顾问给国民党看,这不是政治蝙蝠是什么?徐复观一方面在一九六○年九月一日同党外相见欢,一方面在九月二日到‘中央党部’大告密,这不是政治蝙蝠是什么?”
在李敖的详细解释下,“政治蝙蝠”以一个典型“两面派”的形象粉墨登场。也许有人说这种两面都不得罪的是中间派,持有的是中立思想。甚至有人认为这种人是“作为二者之间牵制与平衡的机能”存在的,也就是与清流近似的中间势力。李敖对这种“中间势力清流论”作出了反驳:
“顾炎武《日知录》里有‘清议’一条,顾炎武的说明不算好,但他给我们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清议’本身,的确是一种强烈的意见,
‘清议’是极端的、爽快的、是非分明的、恨这个爱那个的、重这个轻那个的,‘清议’一点也不骑墙,骑墙就不是‘清议’。中国历史上,以‘清议’光照千古的,是明朝的东林。黄宗羲《明儒学案》里说:‘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庙堂亦有畏忌。’这才是‘清议’的真精神。由‘清议’而来的‘清流人物’,他们是第一线上的战士,绝非摆下酒席的和事老。他们立身方正,绝不打圆场;他们出污泥而不染,绝不和稀泥;他们绝不是无党籍的忠党分子,或者有党籍的社会贤达;他们可能站错了边,但是绝不站中间,站在中间,不是‘中间势力’,而是‘中间势利’,哪有‘清流’是中间窜的?如果这是‘清流’,鸟兽大战中飞来飞去的,又是什么?”
所以说“政治蝙蝠”才不能用“清流”或是“清议”这样好听的词来形容,它是立场不明确的体现,是一种软弱的证明,似鸟非鸟,似兽非兽,是软弱的四不像。对于这种“政治蝙蝠”李敖是极为厌恶的,因为这与李敖立场明确、永远保持本色的行事风格相左。说完蝙蝠之后,李敖又提出了另一类让他看不起的“政治动物”——变色龙。出于“解惑,,的目的,李敖先对变色龙作了比较学术的说明:
“变色龙在动物学上属于‘爬虫纲’的有鳞目蜥蜴亚目,它的学名叫Chamaeleontidae。它生长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南亚洲和地中海沿岸。变色龙的身体本色是黄、绿、褐色,但能根据环境,由中枢神经传到皮肤下的色素细胞,而迅速变化身体的颜色,变得跟环境的颜色一致。就因为这种随时‘勃然变色’的本领,它就被叫做变色蜥蜴、五色守宫。
“变色龙的眼睛可以各转各的,要左就左,要右就右,可用两只眼睛,分别注意不同的目标,选中目标后,用几分之一秒的高速,伸出长舌头,捕捉它要吃的任何东西。”
通过说明大家应该已经隐隐感到李敖要提的“政治变色龙”大概是个什么类型了。同时,李敖又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政治变色龙”其实是“政治蝙蝠”的一个升级版,也可以说是“政治蝙蝠”的进化:“为什么政治蝙蝠不如政治变色龙好处多呢?因为蝙蝠两头飞来飞去,飞得再辛苦,也是变身段,不能变颜色;变色龙却技高一筹,可以以逸待劳,随时‘以色待人’,从共识而同志,这样在颜色上认同,而不在身段上认同,乃是政治技术上的一种升级,当然也是道德无耻上的一种升级。但是,对政客说来,要的只是升级而已,谁管其他呢?”所以说,“政治变色龙”比“政治蝙蝠”还要无耻,政客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管他会变成什么动物,那都无所谓,得到自己想要的才是关键!
上面说了这么几种“政治动物”都是将政客们比作了相似的动物,其实动物们也具有政治方面的意识,而动物与动物之间也是会玩政治手段的,这方面一点都不比人差。比如狼群中,如果头狼过于独裁或是专制,那么其他的狼就会联合起来将头狼赶下王位推翻它的统治,由此可见,在狼群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民主”意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P4-7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仅如此,他的口才也极好,可谓喙长三尺,以旁征博引来舌战群儒对他来说那就是家常便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管是读李敖的文章还是听李敖的演讲,都能够增长见识,不仅如此,还能从不拘小节的文章中感受到畅快淋漓与回肠荡气,能让人身上背负的压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宣泄。
李敖的学问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不是虚的,而是实的;不是假的,而是真的。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但却一针见血、看法独到。比起一些只会写莺燕之语或是只会做死学问的文人来说,有着天壤之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李敖前半生人生之路坎坷,有过失恋,被朋友背叛,作品被查封,甚至还坐过牢。可以说李敖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熬出了头,虽然遭受过如此多的打击,但李敖初衷未改,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该写就写,该骂照骂,气势是有增无减,相比之下,许多知识分子与李敖一样也有相似的经历,但两者的表现却完全不同,这些知识分子,有的失去了骨气、磨平了棱角,变得圆滑、变得胆小、变得怕事,一切以明哲保身为最优先;还有的则内心变得灰暗,只要自己过不好,也不让别人过好,暗地里损人或整人已成为人生一大“乐事”。这些人表面上衣冠楚楚、嘴巴里说尽仁义道德,内心却污浊不堪,损人利己起来面不改色,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李敖先生的生活被他过得是有滋有味,永远都不无聊,一直都有新想法、新举动,让人耳目一新。李敖生活经历非常丰富,他在学问一流的同时也做到了生活一流,他的家庭与爱情都被他经营得有声有色,看似放浪形骸实则脚踏实地。年轻时的李敖在生活方面与许多风流文人没有什么两样,都喜欢拈花惹草,但中年之后,经历过的事情多了,李敖开始想有个安稳的家,最终他寻到真爱并携手步入婚姻,他的婚姻状况一直是良好的,妻子漂亮贤惠且做人低调,在李敖的生活和工作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为李敖育有一子一女。在外人面前,李敖给人的印象通常是狂放不羁,甚至有时还咄咄逼人、狂妄嚣张,但据说在家里李敖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只能用“地位低下”来形容,因为他在家里只能排行“老四”,具体排序是这样的:老大是妻子,二把手则是女儿,儿子排在第三,李敖只能屈居最末。由此可见,李敖在家里可是一个标准的合格丈夫以及慈父。
做人就应该做李敖这样的人,不戴着面具生活,直面真实的自己,任何事情面前都敢爱敢恨,这样才能活得轻松而自在,洒脱而达观,才能对得起自己,大丈夫就应如此,当如李敖一般,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快乐故我在!
李敖在自己的母校新鲜胡同小学写下:“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可觅这个人是特别地会审时度势的聪明人。他很会经营自己,他说白话文的前三名都是李敖,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这句话被很多人记住了。
——鄢烈山
李敖是一个玩世不恭、性格直爽的人。由于他有着广博的知识文化支撵,他显示出独特的个人魅力,同时,他作为一个政治人,又表现得冷眼、热情。
——张颐武
李敖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但我想,这个社会需要李敖,所以他才这么受欢迎、这么狂妄。
——刘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