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专家编著。内容包括: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的概念和意义,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品种选择,播种与育苗,田间管理,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留种、采收与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以及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质量标准与监测等。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绞股蓝的产地、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力求技术先进实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辅以必要的附图;可供从事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营销、研究和开发等人员使用,也可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中药材种植工作者和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同时,也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良师益友。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专家编著。内容包括: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的概念和意义,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品种选择,播种与育苗,田间管理,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留种、采收与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以及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质量标准与监测等。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绞股蓝的产地、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技术先进、可操作性与科学性强,适合广大中药材栽培者、中医药爱好者及专业技术人员阅读,亦可供农业院校师生、中医药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以及标准化管理工作者参考。
第一章 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的概念和意义
一、标准化的概念
二、中药材标准化
(一)统一原理
(二)简化原理
(三)协调原理
(四)选优原理
三、中药材标准化的特点
(一)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
(二)中药材标准化的地区性
(三)中药材标准化的复杂性
四、中药材标准化空间
五、标准化表述
六、中药材标准的分类
七、中药材标准的制定
(一)中药材标准的编写方法
(二)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环境标准
八、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的意义
(一)标准化能提高中药材产品质量
(二)标准化能促进产品的国际贸易
(三)标准化能促进区域化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第二章 绞股蓝概述
一、产地
二、药用价值
第三章 绞股蓝的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一)根
(二)茎
(三)叶
(四)花
(五)果实
(六)种子
二、生长发育规律
(一)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二)生长发育特性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
(二)光照
(三)水分
(四)土壤
(五)养分
第四章 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品种选择
一、绞股蓝属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
二、绞股蓝种类的正品与混淆品
(一)正品
(二)混淆品
三、绞股蓝在我国的引种栽培
四、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品种选择
第五章 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育苗技术
一、育苗地的选择与整地
二、种子繁殖
三、扦插繁殖
四、根茎繁殖
五、压条繁殖
第六章 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田间管理
一、选地、整地与施基肥
(一)选地
(二)整地
(三)施基肥
二、移植
三、种植密度
四、间苗与补苗
五、缓苗期管理
六、间套作与轮作
七、荫蔽与搭架栽培
(一)等高带状林内种植方法
(二)搭棚支架
八、中耕除草
九、水分管理
十、种根防寒越冬管理
第七章 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施肥技术
一、绞股蓝标准化生产提倡施用的肥料种类
(一)农家肥
(二)绿肥
(三)生物菌肥
(四)叶面肥
(五)饼肥
二、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施肥原则与应注意的问题
(一)施肥原则
(二)施肥应注意的问题
三、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施肥技术
(一)基肥的施用
(二)追肥
(三)叶面喷肥
第八章 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主要病、虫、草害防治
一、绞股蓝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绞股蓝白粉病
(二)绞股蓝白绢病
(三)绞股蓝花叶病
二、绞股蓝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三、绞股蓝草害及其防治
(一)杂草的种类
(二)杂草的防除
第九章 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留种、采收与加工
一、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留种技术
二、绞股蓝种子的采收
(一)绞股蓝种子的采收时期
(二)绞股蓝果实的采收方法
(三)绞股蓝种子的搓洗
(四)绞股蓝种子的阴干
(五)绞股蓝种子的贮藏
三、绞股蓝的收获
(一)收获时期
(二)收获方法
四、绞股蓝的产地加工与炮制
(一)产地加工
(二)炮制
第十章 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包装、贮藏与运输
一、包装
二、贮藏
三、运输
第十一章 绞股蓝标准化生产的质量标准与监测
一、药材性状
二、商品规格
三、化学成分
四、重金属、农药残留量等的限量指标
附录
附录一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附录二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和使用原则
附录三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允许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及使用原则
附录四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