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外交官说礼仪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张国斌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国宾的礼仪规范,全面解说礼仪细节,以外交官亲历的外交实例,传授礼仪规范。本书由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作序推荐,是党政干部礼仪培训读本,政务、商务、职场、社交、出国必备礼仪读本。

作者深得礼仪力量的精髓,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形象而生动的图解,向你全面介绍各种场合和各种活动的礼仪规范,助你随时随地展现自身风采。

内容推荐

进退自如的行为举止,优雅得体的言语仪态,是日常交往、商务往来和政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利器,外交无小事,一个小细节都可能蕴含重大意义。作者深得礼仪力量的精髓,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形象而生动的图解,向你全面介绍各种场合和各种活动的礼仪规范,助你随时随地展现自身风采。

目录

推荐序一 友好相处,平等相待

推荐序二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第1篇 政务礼仪

外交官指津

 第1章 与领导相处的礼仪

外交实例:外交遇事多请示

1.1 尊重领导

1.2 公务汇报礼仪

1.3 化解领导的失误

 第2章 办公礼仪

外交实例:“抢”来的签名机会

2.1 拜访接待礼仪

2.2 公文礼仪

 第3章 公务活动礼仪

外交实例:让两位领导人同时到达的难题

3.1 会议礼仪

3.2 参观礼仪

3.3 调研礼仪

3.4 凭吊慰问礼仪

 第4章 会见与会谈礼仪

外交实例:关国外交官的失礼

4.1 会见与会谈的区别

4.2 安排座次

4.3 学会闲谈

4.4 采访与合影礼节

4.5 会谈过程中的礼仪

4.6 活动安排

第2篇 商务礼仪

外交富指津

 第5章 会面礼仪

外交实例:称“同志”还是“先生”

5.1 见面礼

5.2 称呼的礼仪

5.3 正确交换名片

5.4 自我介绍

5.5 如何恰当地介绍别人

 第6章 接待礼仪

外交实例:粗茶淡饭宴请贵宾

6.1 礼如其分

6.2 招待的步骤

 第7章 商务会谈礼仪

外交实例:中关建交的最后谈判

7.1 谈判的座次

7.2 签字仪式的礼仪

7.3 会议的座次

 第8章 膳宿礼仪

外交实例:没有送上的丰盛早餐

8.1 膳宿安排

8.2 入住宾馆的礼仪

第3篇 涉外礼仪

外交官指津律

 第9章 首次出国的注意事项

外交实例:穿着毛衣去热带

9.1 出国前的准备

9.2 出国必备的物品

9.3 对初次出国者的建议

 第10章 各国的礼仪差别

外交实例:不会算账的法国人

10.1 英国

10.2 荷兰

10.3 法国

10.4 德国

10.5 俄罗斯

10.6 美国

10.7 日本

 第11章 与外国人相处的礼仪

外交实例:欧洲人的中国印象

11.1 注意自己的习惯

11.2 不要在小事上失礼

11.3 给小费的学问

11.4 在国外不受欢迎的行为

 第10章各国的礼仪差别

外交实例:不会算账的法国人

10.1 英国

10.2 荷兰

10.3 法国

10.4 德国

10.5 俄罗斯

10.6 美国

10.7 日本

 第11章与外国人相处的礼仪

外交实例:欧洲人的中国印象

11.1 注意自己的习惯

11.2 不要在小事上失礼

11.3 给小费的学问

11.4 在国外不受欢迎的行为

第4篇 职场礼仪

外交官指津

 第12章求职礼仪

外交实例:礼仪就是最好的推荐信

12.1 简历的礼仪要求

12.2 面试礼仪

12.3 面试后的礼仪

 第13章办公室礼仪

外交实例:美国大使秘书的失误

13.1 办公环境礼仪

13.2 与同事相处的礼仪

13.3 公共区域礼仪

 第14章通信礼仪

外交实例:一张贺卡中的外交大事

14.1 电话礼仪

14.2 网络礼仪

14.3电子邮件礼仪

第5篇 社交礼仪

外交官指津

 第15章礼品礼仪

外交实例:丝瓜大礼

15.1 送礼的礼仪

15.2 接受礼品的礼仪

 第16章做客的礼仪

外交实例:和着沙子吃蜜枣

16.1 赴约之前做好准备

16.2 在主人家的礼仪

16.3 告别的礼仪

16.4 日常拜访的礼仪

 第17章宴请的礼仪

外交实例:宴会上的炸弹

17.1 宴请的形式

17.2 宴请的准备工作

17.3 请柬的礼仪

17.4 席位安排礼仪

 第18章舞会礼仪

外交实例:一场舞会一年工资

18.1 参加舞会的礼仪

18.2 筹办舞会的礼仪

第6篇 外形礼仪

外交官指津

 第19章从头到脚“全副武装”

外交实例:精心雕琢的乱发

19.1 牙齿护理

19.2 口气清新

19.3 头发清洁

19.4 指甲修剪

19.5 皮肤保养

 第20章不同场合的服装礼仪

外交实例:某国大使被拒之门外

20.1 正装

20.2 礼服

20.3 便装

 第21章男士正装礼仪

外交实例:着装不能随便

21.1 西装

21.2 衬衫

21.3 领带

21.4 腰带与鞋袜

21.5 配件

21.6 男士正装搭配

21.7 西装的穿法

 第22章女士正装礼仪

外交实例:服装上不能男女平等

22.1 女性套装

22.2 外套的搭配

22.3 衬衫和鞋袜

第7篇 言行举止礼仪

外交官指津

 第23章坐立行走的礼仪

外交实例:因为座位导致的“三无”会面

23.1 站如松

23.2 坐如钟

23.3 行如风

23.4 蹲立时的姿态

23.5 手势的礼仪

 第24章目光的礼仪

外交实例:眼睛看哪里?

24.1 目光的类型

24.2 目光的礼仪规范

 第25章谈话礼仪

外交实例:邓小平说出了德斯坦心里话

25.1 说服的礼仪

25.2 赞美的礼仪

25.3 提问的礼仪

25.4 发言的礼仪

 第26章出行礼仪

外交实例:与国王的交谈

26.1 行路礼仪

26.2 乘车礼仪

 第27章小动作的礼仪

外交实例:国王给邓小平点烟

27.1 吸烟礼仪

27.2 咳嗽喷嚏礼仪

27.3 擤鼻涕的礼仪

第8篇 用餐礼仪

外交官指津

 第28章餐桌上的学问

外交实例:日本天皇吃螃蟹

28.1 用餐常识

28.2 注意吃相

28.3 用餐不能随便

 第29章西餐礼仪

外交实例:爱吃牛肉还是鱼?

29.1 餐具使用礼仪

29.2 西餐的吃法

 第30章中餐礼仪

外交实例:里根敬酒

30.1 正确使用中餐餐具

30.2 点菜的礼仪

 第31章喝酒的学问

外交实例:醉酒造成的外交事故

31.1 饮酒要适量

31.2 “醒酒”的艺术

31.3 品酒的方法

 第32章餐桌上的突发状况

外交实例:吃掉法西斯

32.1 保持镇静

32.2 弄洒汤汁之后

32.3 保持桌布清洁

32.4 餐桌上的喷嚏

32.5 有异味的食品

后记

试读章节

衬衫和领带的搭配

衬衫和领带的搭配是一门学问,若搭配不妥,有可能破坏整体的感觉,但是如果搭配得巧妙,则能抓住众人的眼光,而且显得自己别出心裁。领带永远是起主导作用的,因为它是服装中最抢眼的部分。一般说,应该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领带与西服上衣的搭配上。以比较讲究的观点看,上衣的颜色应该成为领带的基础色。

西装和衬衫的搭配

穿西装的时候,衬衫的所有纽扣都要系好。只有在穿西装而不打领带时,才必须解开衬衫的领扣。穿西装时,衬衫的袖长最好长短适度。最美观的做法,是令衬衫的袖口恰好露出西装衣袖之外1厘米左右。穿长袖衬衫时,不论是否穿外衣,均须将其下摆均匀而认真地掖进裤腰之内。

此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可以不穿西装上衣而直接穿着长袖衬衫、打着领带,但是若是以这种形象外出办事,就有失体统了。

几种颜色搭配方式

黑色西服,可配灰、蓝、绿等与衬衫色彩协调的领带,穿白色为主的衬衫和浅色衬衫。

灰西服,可配灰、绿、黄和砖色领带,穿白色为主的淡色衬衫。

暗蓝色西服,可以配蓝、胭脂红和橙黄色领带,穿白色和明亮蓝色的衬衫。

蓝色西服,可以配暗蓝、灰、胭脂、黄和砖色领带,穿乳黄、银灰和明亮蓝色的衬衫。

褐色西服,可以配暗褐、灰、绿和黄色领带,穿白、灰、银色和明亮的褐色衬衫。

绿色西服,可以配黄、胭脂、褐色和砖色领带,穿明亮的银灰、蓝色、褐色和银灰色衬衫。

21.7西装的法

拆除商标

在西装上衣左边袖子上的袖口处,通常会缝有一块商标或羊毛标志。在正式穿西装前,务必先将商标拆除,这就等于是对外宣告该套西装已被启用。否则,好像有意以此招摇过市,自己成了西装的衣架,难免会闹大笑话。

系好纽扣

站立之时,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前起身之后,西装上衣的纽扣应当系上,以示郑重其事;就座之后,西装上衣的纽扣则大都要解开。唯独在内穿背心或羊毛衫、外穿单排扣上衣时,才允许站立之际不系上衣的纽扣。

通常,系单排两粒扣式的西装,上衣的纽扣时,讲究“扣上不扣下”,只系上边那粒纽扣。系单排三粒扣式的西装上衣的纽扣时,要么只系中间那粒纽扣,要么系上上面那两粒纽扣。而系双排扣式的西装上衣的纽扣时,则可以系上的纽扣一律都要系上。

穿西装背心,不论是将其单独穿着,还是穿着它同西装上衣配套,都要认真地扣上纽扣,而不可以听任其自由自在地敞开。根据西装的着装惯例,单排扣式西装背心的最下面的那粒纽扣应当不系,而双排式西装背心的全部纽扣则必须无一例外地统统系上。

保持平整

欲使一套穿在自己身上的西装看上去美观又大方,首先就要使其显得平整挺括,线条笔直。在公共场所里,千万不要当众随心所欲地脱下西装上衣,更不能把它当作披风一样挂在肩上。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将西装上衣的衣袖挽上去,或者随意卷起西裤的裤管。穿西装时,不可反背双手,更不能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如果一定要插手的话,也只能插在裤兜里。P210-211

序言

友好相处,平等相待

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主任委员

外交部原部长

李肇星

读这本书让我联想到在国外遇到的许多喜事,都与友好相处、平等相待的基本礼仪原则有关。

2004年,胡锦涛主席和夫人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专机抵达时,大雨倾盆。希拉克总统和所有男官员均未打伞.在冒雨迎候;总统夫人等所有法方女士均打着伞迎候……上届足球世界杯结束后不久,东道主德国在为我们一个代表团举行的晚宴上,近百位当地老头老太太身着正装,庄重地用中文齐唱中国国歌……陪领导人访问非洲时,多次见成百上千名当地男女老少挥舞着五星红旗高唱中国革命进行曲……所有这些都令我永远难忘。

也有咄咄怪事。中国人民好心好意初次办奥运前,竟有少数西方政客无端干扰,逼得你不得不更深入地体会我党以人为本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学习《奥林匹克宪章》等国际文书,加倍努力广交挚友,传播善意和良知……

这是一本难得的书。我感觉它字里行间的意思是:祖国永恒,人民至上,学海无涯。

李肇星

2009年8月12日

于北京—秦皇岛途中

后记

在08年奥运会开幕之前,我基于自己历年的礼宾经验,出版了《亮出最好的自己:外交官浅谈国际礼仪》。促使我写作该书的初衷是,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但全球化的发展赋予了“礼仪”新的内涵。逐渐与国际接轨的我们,在礼仪的修为方面不仅需要承继中华“礼”文化的滋养,更要走向世界,以更广阔的胸襟、更得体的言行,在对外交往与商务生活中做到知礼、懂礼。

基于帮助国人改善自身的礼仪形象这一朴素的愿望,我花费了一年的时间酝酿、写作。感激杨洁篪部长在百忙之中为此书题写书名,全国人大外委会主任李肇星也对此书提供了很多有益建议,昆生司长抽出宝贵时间为本书写序,还有许多领导、新闻界、企业界、教育界的朋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此书出版之后,得到了礼宾司我的同事们,以及很多领导、朋友的支持与鼓励,甚至有朋友在阅读全书后表示“不过瘾”,感觉有不少地方“言犹未尽”,建议我再写一本。

于是就有了现在摆在大家案头的这本《外交官说礼仪》。与前一本书相比,我的主要工作在于:对于前书中已经提到的商务礼仪和国际礼仪,我进行了适量的精简,同时补充了新的实用性内容;针对职场与政务人士的礼仪诉求。我新增了大量的篇章,希望能尽量满足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所需。

与外交部很多前辈和同事相处时,我都能切身体会到自己在礼仪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有提高的余地。本书的很多内容其实是历代礼宾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只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大家分g。可以说,本书凝聚了历代礼宾人的心血,我只是不揣谫陋,编次成文,以飨读者。

在为赴法国海外省留尼旺工作而奔忙的这段日子里,我的写作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新的工作也带给了我新的思考。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即便在外交战线工作了这么多年,在建馆等诸多事项上,我依然需要边学边做。这就如同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礼仪修为,无论何人,随时随地都应警醒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这样才能“习惯成自然”,真正提升自己的职场形象。

感谢国放兄抽出宝贵的时间为我的新作撰写前言,我自知在他面前,只能算是班门弄斧。

感谢李部长再一次为我的作品进行推荐,我深感荣幸。早在三年前,拙作《足迹》出版之时,李部长便拨冗为我撰写了序言,使我备受鼓舞。当我颇为忐忑地拿着本书清样再一次请他赐稿时,李部长不但爽快地答应下来,还在审读全稿后对书名、行文、表述等提出了诸多中肯的意见。打印稿上密密麻麻的斧正痕迹,体现着李部长对晚辈外交官的殷殷关怀,让我感愧莫名;这种认真严谨的为人态度,也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典范。

感谢我的诸多领导、同事、朋友在这些日子里对我的激励与帮助,以及在我临行前的百般关怀与忠言劝语。但愿我尚属浅陋的礼宾礼仪经验与思考,还能够为大家的涉外交流增添些许助力。

张国斌

2009年8月14日于巴黎

书评(媒体评论)

读这本书让我联想到在国外遇到的许多喜事,都与友好相处、平等相待的基本礼仪原则有关。这是一本难得的书。我感觉它字里行间的意思是:祖国永恒,人民至上,学海无涯。

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主任委员、外交部原部长 李肇星

国斌常年奔波在外交一线,工作之余依然笔耕不辍,实属难能可贵。更弥足珍贵的是,他在本书中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自己多年的外交工作经验及遵礼守礼的心得,可谓字字珠玑,读后受益良多。

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 韩方明

国斌作为资深礼宾官常年奔波在外交一线,足迹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对国际礼仪了如指掌。他厚积薄发,以国宾的礼仪规范,指导日常行为细节,自然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前外交部发言人 沈国放

“礼之用,和为贵”是相近和共同的。感谢国斌让我再次了解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同样亮丽的一面。

外交部礼宾司司长 张昆生

和国斌相识很久,看到他笔耕不辍,并树礼仪之书,十分珍爱。我认为人人都应看看,以此警醒自己应如何在涉外活动中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 刘建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4: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