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中的阳谋与阴谋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西)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一世,其是非成败都不过是“谋”的结果罢了:历史的长河不断地淘汰无谋之人,摒弃嗜阴谋之人,而那些有谋者、善阳谋者则人生快意,事业有成。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生存策略的完美阐释,让你从故事中借鉴历史人物的教训,从道理中感悟生存的智谋。这些故事和道理是永恒的,无论处于什么境地,进退规则都能让你在细微的差别中找到永恒的规律。

内容推荐

本书以17世纪西班著名智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箴言为线索,立足于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激烈的商业竞争援引古代中外历史中的战争谋略、宫廷政治等真实事例,剖析近代欧洲宫廷政治和江湖骗术,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上权势与名利的斗争谋略,分析为人处世、行走社会等各种人际交往的技巧。

本书思想精练,故事生动,案例典型,读者能从中借鉴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切实、总结出生存的谋略。

目录

1 掌控人生主动

 让人需要而不是感激

 成功需有所谋

 获取人们的关注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要善于隐藏自已的真实意图

 为自己造势

 诡计总是不动声色的

 掌握主动

 精明的骗子总是显得很愚蠢

 攻心为上

 要有成熟的判断力

 利用别人的弱点

 漠视的态度更高明

 登高而去其梯

 善于“攻心”

 该出手时就出手

 用诚恳攻陷堡垒

 善于利用现成的有利条件

 利用别人获得信息

 得饶人处且饶人

 让自己变得高深莫测

 让别人保住面子

 用智慧控制别人

 宰相肚里能撑船

 了解对方的弱点

 借助别人的力量

 要敢于冒险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2 洞悉生存方略

 择善而交

 左右逢源而不依附任何人

 把弱势转化为强势

 让自己不可替代

 行众人之事,持自身之思想

 察言观色,左右逢源

 转移注意力是一种巧妙的伪装

 以个性引人注目

 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懂得适可而止

 成为公众表演人物

 用心去做每一件事

 做一个现实主义者

 关照身边的人

 创造友谊以牟利

 少依赖朋友,多利用敌人

 沉默是金

 良禽择木而栖

 打破常规是制胜的法宝

 学会自我创造

 善于“狐假虎成”

 行为一旦确定,魅力就会消失

 平易近人是获得人心的最好方法

 把话变个说法说

 对未来有所预见

 只养自己需要的鹰

 让自己神秘

 学会放弃

3 铭记处世要以

 警惕伪装的诚实

 莫让“烟幕”迷了眼

 不要被假象迷惑

 不为小事所困扰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要完全让别人满足

 不要卷进无休止的纠纷中

 愤怒使你陷入他人制造的旋涡

 不要局限于前人的成就

 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滥用夸张的言辞是不明智的

 不要逞口舌之能

 争辩不能赢得荣耀

 星星不可遮掩太阳的光芒

 勿以鸡蛋碰石头

 切勿墨守成规

 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

 不要和上司争风头

 谨防嫉妒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追逐金钱过犹不及

4 驾驭进退规则

 以退为进

 先胜而后求战

 让人信服,而非征服

 欲擒故纵

 随机应变,保全自己

 假装糊涂

 知己知彼才能进退自如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退让是最好的进攻

 站在竞争势力的中间

 以静制动

 “打击牧羊人”规则

 虚怀若谷,以情动人

 放长线,钓大鱼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谨慎与大胆

 制造假象迷惑对手

 懂得隐匿与现身

 退一步,海阔天空

 给予利益与恳求恩惠

 凡事三思而后行

 把荣誉的桂冠戴在剐人头上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最好的朋友可能正是最大的敌人

 刚柔并济,以柔克刚

 对手也可以利用

 知人善任

 胜利时更要谨慎

试读章节

让人需要而不是感激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一位雇佣兵首领拯救了一座城池,城内善良的百姓千方百计地想要报答他,可是用哪种方式呢?

金钱似乎显得轻微,多少金钱才足够奖励保存一个城市自由的人的功绩呢?有人想让这名雇佣兵首领担任城邦领主,但又有人反驳说,这也不足以报答他最终人们采用了他们一致认为最完美的方式:“让我们吊死他,然后把他封为我们的守护圣人吧!”

这就是雇佣兵首领得到的回报。

1847年,32岁的俾斯麦成为普鲁士国会议员时,在国会中竟然没有一个可信赖的朋友。细心地观察之后,他决定与当时已经没有任何权势的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结盟,这与人们的猜测大相径庭。腓特烈·威廉四世虽然身为国王,但个性软弱,明哲保身,经常对国会里的自由派让步。这种缺乏骨气的人,正是俾斯麦在个性及政治上所不屑的。

俾斯麦的选择的确让人费解,然而他却依然不断讨国王欢心。当其他议员攻击国王诸多愚昧的举措时,只有俾斯麦支持他。

1851年,俾斯麦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腓特烈·威廉四世任命他为内阁大臣。他并没有满足,仍然不断努力,请求国王增强军队实力,以强硬的态度面对自由派。他鼓励国王保持自尊来统治国家,同时慢慢恢复王权,使君主专制再度成为普鲁士最强大的力量。国王也完全依照俾斯麦的意愿行事。

1861年腓特烈逝世,他的弟弟威廉继承王位。然而,新的国王很讨厌俾斯麦,并不想让他留在身边。

威廉与腓特烈同样遭受到自由派的攻击,他们想吞噬他的权力。无奈的国王感觉无力坐稳如此危险不安的王位,开始考虑退位。这时候,俾斯麦再次出现了,他坚决支持新国王,鼓动他采取坚定而果断的行动对待反对者,采用高压手段将自由派解尽杀绝。

尽管威廉讨厌俾斯麦,但是他明白自己更需要俾斯麦,因为没有他的帮助,自己的权位就会面临危机。于是,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虽然两个人在政策上有分歧,但并不影响国王对他的重用。每当俾斯麦威胁要辞去宰相之职时,国王从自身利益考虑,便会让步,这种方法很奏效,可以说,俾斯麦在真正意义上掌握了国家的权力。

当时,很多野心勃勃的青年政客,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国家政权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于是,他们把精力倾注在最有权势的人物身上,希望能够以此掌握权力。而俾斯麦则认为,依附强势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强势已经很强大了,他们可能根本就不需要你;而与弱势结盟则更为明智,可以让别人需要你而依附于你,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主宰力量。他们不敢离开你,否则将会给自己带来危机,他们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甚至崩溃。

俾斯麦聪明地攀上了权力的最高峰,他身为国王的左右手,不仅牢牢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掌控着国家的权力。

意大利的卡曼约拉伯爵1442年受雇于威尼斯城。当时威尼斯和佛罗伦萨长年交战,矛盾难解难分。卡曼约拉伯爵是所有首领中最赫赫有功的一位。

一天,伯爵应邀前往威尼斯,接受盛情的款待和崇高的荣誉。晚上,总督邀请他共进晚餐。然而他并没有在总督府享受盛宴,而是被带进了大牢——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控,第二天,在圣马可广场被斩首示众。

还有许多和他一样骁勇善战的将领,损失他一个并不会影响统治者的地位。

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一个可以替代的人对于权势者来说,并不会有太多的损失。

中国有句成语“兔死狗烹”,意思是说事情成功后,一些曾经有过功勋的人,往往得不到好的报答,因为他们再也不被需要了,迟早都会有新人取而代之。

葛拉西安智慧箴言1

真正聪明的人宁愿让人们需要,而不是让人们感激。有礼貌的需求心理比世俗的感谢更有价值,因为有所求,便能铭心不忘,而感谢之词最终将在时间的流逝中淡漠。

成功需有所谋

战国末年,在改革中逐渐崛起的秦国,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统一战争。秦国大军东进,开始兼并各诸侯国。当时位居山东、国力较为强大的齐国,与其他的弱国小国一样,都没能逃脱被兼并的厄运。

原来,当时齐国的最后一位国君田建在位,他不修战事,荒于朝政。田建年少时,国事取决于齐襄王后。她对中原的兼并战争置若罔闻,只知道奉行“谨事秦。与诸侯信”的外交策略,而不作充分的战争准备,她以为这样就可以保国安民了。田建当政后,依然奉行先王后的政策,浑浑噩噩度日。朝中谋臣劝告他加强武备、援助赵国、抵御强秦,可是他并没有采纳。直到秦国陆续吞并各国。扫除入主山东的门户“赵国”时,田建才开始在齐国西部边境设防,断绝与秦国的往来,收编韩、赵、魏、燕、楚等国的流亡部队,企图抗御强秦,可惜为时已晚。

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军避开齐国的西部防线,从齐国防御最薄弱的北面——燕国南部进攻,直抵齐国都城临淄。齐王田建被擒,齐国灭亡。

诸如此类不重视战争,招致国破家亡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齐国的灭亡,虽然是战国末年统一战争的大势所趋,但它如此不堪一击,则是与齐王田建长期不修战事,安于现状、苟且偷安的政治心理分不开的。在秦国不断发动的强大攻势面前,田建竟然把关系到国家生死安危的“国之大事”完全置于脑后,最终落得个“国破人亡,山河易主”的悲剧。

在汉高祖刘邦平息了梁王彭越和韩王信的叛乱之后不久,淮南王英布又兴兵反汉,于是刘邦亲率大军前去平叛。汝阳侯夏侯婴的门客薛公被推荐向刘邦献策。薛公料定英布对抗平叛不外乎以下三种策略:一是英布东取吴,西取楚,北并齐鲁,将燕赵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固守封地以待征讨,这是上策。二是东取吴。西取楚,夺取韩、魏,保住敖仓的粮食,以重兵守卫成皋,断绝入关之路,这是中策。三是东取吴,西取楚,将重兵置于淮南,这是下策。并且他还说英布只是一介武夫,目光短浅,必定会采取下策,建议刘邦率大军长驱直入,前去讨伐。刘邦听后认为薛公所言一语中的,于是在公元前196年亲率十万大军讨伐英布。英布果然东取吴,西取楚,然后又重兵防守淮南。刘邦事先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军事准备,等待时机成熟,立刻挥师急进,英布落荒而逃,蓄谋已久的叛乱以失败告终。

其实淮南王英布的叛军实力相当强大,但是刘邦及其谋臣在开战之前就已经预料到战争的结局,可谓“未战而庙算胜者”。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来讲,战争都是事关国家命运安危的大事,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开战之前,一定要慎重研究整个事态的发展,对战争的全局以及战争胜负给国家带来的影响,作一个全局性的预见,要对敌之强弱、将之贤愚、兵之多寡、地之险易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可见战前的周密谋划是多么重要。谋划周密就可能在战争中获胜,谋划不周则难于获胜,根本不进行谋划则注定要失败。

政治是高智商者的游戏,其中蕴藏着很高的思维含量。虽然这场游戏比较复杂,但事先有准备,善于谋划者却总能在这场游戏中胜出。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进逼东吴,孙权为了自身利益与刘备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曹军。但东吴三军都督周瑜对诸葛亮心存妒忌,于是请诸葛亮三日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满口答应,并立下军令状。可是事后诸葛亮只是饮酒作乐,到了第三天,才找到好友鲁肃,请鲁肃拨给他快船一批,每只船上都扎满草人,然后把船划向长江北岸。此时,江面上大雾迷漫,诸葛亮命令士兵们把船只一字排开,又命令他们在船上擂鼓呐喊。曹军听到震天动地的鼓声,以为是敌人前来偷袭,纷纷放箭,没过多久,船上的草人就全部插满了箭。这样,诸葛亮顺利完成了“造箭”的任务。原来,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早就料定三天之内必有大雾,于是一口答应了周瑜的要求。

要善于作长远打算,有备无患方可获得成功。不打无准备的仗,不做无准备的事。理智不是要等到困难来临的时候才用的,而是要运用理智来预测困难,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运用理智来克服困难。

P3-7

序言

在人类历史上,为了掌控权势,为了驾驭他人,无数人把玩着谋略,既有光明正大的阴谋,也有不可告人的阴谋。他们深谙人性丛林的进退规则,洞悉他人的心灵弱点,从而能够进退自如,稳操胜券,一举成功,无数伟大的人物尤其如此。

拿破仑从来不参加聚会,他总是住在自己的宅邸之内,从来不让人们见到他,因为拿破仑知道,经常在公众场合露面,就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平凡;相反,不轻易抛头露面会让别人更频繁地谈论你、仰慕你。

唐玄宗时,宰相萧蒿,虽然为人正直,清正廉洁,备受唐玄宗的赏识,但是他却遭到了另一位宰相的嫉妒,处处受到排挤。面对这种情况,他果断地作出决定,向皇上请求告老还乡因为他知道,趁现在皇上还没有厌恶他的时候,他还能平安退下,等皇上厌恶了他的时候,他可能连头颅都保不住了。回乡后,他修园造林、修身养性,得以安度晚年。

……

漫长的世界历史中,这样的生存谋略不胜枚举,沙场上金戈铁马,生死一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力量,智慧更不可少;谈判桌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进退之间慎重抉择:生意场上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浓缩人生百味;仕途之中,现身与引退更需有勇有谋;情感世界中引诱与追求,成败尽显技巧。

纵观世界历史,大凡能成就伟业者,无不是深谙谋略之人。

人生之中,知何时退让为上策、何时进攻是时机,方可左右逢源。而无视进退规则者只能永远失败,甚至遭逢厄运。在罗马执政官马西努斯围攻希腊城堡时,自作聪明的雅典军械师认为,较短的一根桅杆其实更容易把墙撞开,而且坚持自己的意见,盲目地认为真理一可以战胜一切,结果却遭致杀身之祸。

进退规则是世界历史中生存游戏的典范,是为人处世、八面玲珑、行走社会左右逢源的最佳指南,更是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生存策略的完美阐释,让你从故事中借鉴历史人物的教训,从道理中感悟生存的智谋。

时过境迁,历史人物也已故去。但这些故事和道理是永恒的,无论处于什么境地,进退规则都能让你在细微的差别中找到永恒的规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6: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