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星空、漫长的历史中,电影、音乐、美术、文学等各路人间精英,用绝妙的笔、用卓越的智慧书写了人类的心灵世界,描绘了精神的未来,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那些在历史巅峰上的声音,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的巨浪,那些在历史星空中的名字,都不应该被遗忘。
本书收录了上个世纪电影大师们的随笔与札记。
书中精美的人物图像、电影海报和剧照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走进大师们的世界,了解大师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读完本书,我们既能学习到大师们作为导演时的工作方法和心得,又能了解大师们作为普通人时的生活片段和感想。对热爱电影的人来说,本书是不错的选择;对愿从事电影事业的人来说,阅读本书也会大有收获。
非关风月,亦不为娱乐,本书所录,是上个世纪以来一些孤独却才华横溢的天才展现的奇妙的思想火花。
灯与幕之间,视觉与听觉之外,电影大师的感受与遐思,如阵阵拂过裙角的风,启人心智……
杂耍蒙太奇——谈莫斯科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演出的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一、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戏剧路线
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戏剧纲领不是要“利用过去的宝贵遗产”或“发明新的戏剧形式”,而是要废除剧院机构本身,代之以一个提高群众认识生活能力的示范中心。建立工作室并制定提高这种能力的科学体系,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研究部在戏剧方面的直接任务。
此外所做的一切都归入“暂时”项下,那就是解决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附带任务,非主要的任务。这种所谓的“暂时”的事项是以革命内容为共同点而分别沿着两条路线展开的。
1.描述和叙事性戏剧(静止的、生活化的戏剧,这是右翼:《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曙光》《勒拿》以及一系列同一类型的未完成的戏),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中央附属的原工人剧院的路线。
2.鼓动和杂耍性戏剧(动态的和奇异性的戏剧,这是左翼),这就是我和鲍·阿尔瓦托夫。对莫斯科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巡回剧团的工作原则提出的路线。
这条路线早在本文作者与瓦·谢·斯梅什利亚耶夫。(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一讲习所)共同导演的《墨西哥人》中,就以萌芽的状态,然后却相当明确地显示出来。其后,我们在另一次合作(演出普列特尼奥夫的《在悬崖上》)中发生了全面的原则分歧,导致了分裂,促成我们后来各自单独进行工作,这就是《智者》。和……《驯悍记》,以及他的“舞台场面结构理论”,他在那里完全忽略了《墨西哥人》的成就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我认为这段插话是必要的,因为对《智者》的每一篇评论,都试图认证它同任意一场演出的共同性,却绝口不提《墨西哥人》(1921年),然而《智者》及整个的杂耍理论,却正是我在《墨西哥人》中创造的东西的进一步提炼和合乎逻辑的发展。
3.在巡回剧团开始排演、在两个剧团合并后完成的《智者》,是按照新的舞台演出结构方法进行的第一部鼓动性作品。
二、杂耍蒙太奇
这个词是第一次使用。需要解释一下。
观众是戏剧的主要材料;把观众引导到预想的方向(情绪),是任何一种功利主义戏剧(鼓动的、广告的、卫生教育的等)的任务。引导的手段则是惨剧这架机器的一切组成部分(奥斯图热。的“吐字”并不比歌舞女主角紧身裤的颜色更重要,敲打定音鼓同罗密欧的独白作用相同,炉边蟋蟀声也并不亚于观众坐席下面的爆炸声),尽管多种多样,但是却被统一于一点(这才能使它们的存在合法化)——它们的杂耍性。
杂耍(从戏剧的角度来看)是戏剧的任何扩张性因素,也就是任何这样的因素,它能使观众受到感性上或心理上的感染。这种感染是经过经验的检验并数学般精确安排的,以给予感受者一定的情绪震动为目的,反过来在其总体上又唯一地决定着使观众接受演出的思想方面,即最终的意识形态结论的可能性。(“通过情欲的生动表演”达到认识,是戏剧特有的认识途径。)
说它是感性的和心理的,当然是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来理解的,如吉尼奥尔剧院所运用的那样(在舞台上剜出眼睛或切掉手脚,或者某个剧中人物在舞台上通过电话参与数十里外的可怕事件,或者一个醉汉已感到死神监控,但他的呼救却被人当做梦呓),而不是展开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在那种情况下,主题本身已经成了杂耍,只要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这一主题离开这一动作同样存在并且起作用。(大多数鼓动性戏剧在演出中仅只满足于这类的杂耍性,它们所犯的错误就是这样。)
就形式方面而言,我认为杂耍是构成一场演出的独立的原始的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即组成单位)。完全类同于格罗茨的“造型毛坯”或罗琴科的照相插图的成分。
说它是“组成单位”,是由于我们很难划分主人公高贵品质的迷人力量(心理的因素)和他个人的魅力(即他的性感感染力)之间的界限;卓别林的许多场面的抒情效果同他动作的特殊机制的杂耍性分不开;同样我们也很难划分宗教剧的受难场面里宗教的热情和施虐狂的满足之间的界限,如此等等。P2-4
循着人类的足迹,慢慢回溯,在心灵的花园中,就能不断地与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大师进行无数次美妙的邂逅。每一次邂逅,都充实而生动,美丽而感人。
浩瀚的星空、漫长的历史中,电影、音乐、美术、文学等各路人间精英,用绝妙的笔、用卓越的智慧书写了人类的心灵世界,描绘了精神的未来,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那些在历史巅峰上的声音,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的巨浪,那些在历史星空中的名字,都不应该被遗忘。
为此,我们精心为读者编撰了《艺术札记》系列丛书,收录了上个世纪艺术大师的札记。本书所录,是电影大师们的随笔与札记。
电影,一个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到多元的传奇。从电影中,我们能尝到酸甜苦辣,能看尽人情冷暖,也能浏览人生百态……实际上,电影从诞生到今天,书写的传奇岂止这些,所能做的又岂止这些!
电影悄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能从一部爱情片中感受强烈的爱,能从一部战争片中欣赏宏大的战争场面,能从一部喜剧片中获得开怀的大笑,能从一部悲剧片中体味人生的悲凉,能从一部科幻片中产生无限的遐想,能从一部历史片中寻找过去的故事……一部好电影可以让观众记忆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电影之所以具有这样的魅力,与无数电影人的不懈努力是密不可分的。而在决定电影最终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可以说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电影导演。也可以这样说,一位优秀的导演可谓一部优秀影片的最大功臣。
本书与其他介绍电影的书籍相比,确有不同。图文并茂是一大特点,精美的人物图像、电影海报和剧照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走进大师们的世界,了解大师们不为人知的一面。阅罢本书,我们既能学习到大师们作为导演时的工作方法和心得,又能了解大师们作为普通人时的生活片段和感想。对热爱电影的人来说,本书是不错的选择;对愿从事电影事业的人来说,阅读本书也会大有收获。
让我们与电影大师们同行,共享电影盛宴,共同品味电影的美。
公元1880年深秋,一辆开往艾克斯的火车吼叫着从巴黎车站出发。有人看到车厢里的一个头戴礼帽、神色悲怆的小伙子朝着雾锁重楼的城市,骂骂咧咧地挥举了好几次拳头。
这位悲怆的年轻人叫保罗·塞尚。
这一年的7月,他因自己的作品又一次遭到官方沙龙展的拒斥,并受到朋友们的奚落而毅然决意回乡,以此表明自己对一个腐朽环境的决绝抵抗。从此,这个倔犟的银行家的儿子,像孤独乡绅一样,离群索处,在艾克斯开始了他对画面空间的漫长探索。20年以后,他终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实现了一种伟大的开拓,并由此推开一扇现代主义的大门。
与此同时,对浪漫主义音乐深感厌倦的萨蒂也在戏谑的反叛中完成了他的交响曲((苏格拉底》;雄心勃勃的马里内蒂在意大利写完了他玩世不恭的诗章;而年仅18岁的乔伊斯因发誓寻找小说的方向而将巴尔扎克的《驴皮记》扔进了炉膛……
——星星之火终于在一个新世纪的混沌天光下被点燃了。也是由于这一点火光,一些孤独的天才手捧柴薪,涌向了时代的广场,在越来越宽阔的火焰中,展开了他们激越而辉煌的演出……
逝者如斯!一百年的大幕落下了。如今回望这个世纪的历史,我们仍然会看到人类在这短短的一百年间所爆发出来的奇妙的火光,我们仍会回想起一些不朽的音容。而就是这一群人,给我们带来了历史的美、涌流与感动……
我把上个世纪最杰出的一群艺术大师写下的创作札记收罗在此,对热爱艺术的读者而言,对那些艺术大师而言,是岁月怀想。对广泛的醉心艺术的读者,或许是一份精美的礼物。
何三坡
2009年4月于北京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