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由于经济国际化的程度和人均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消除,由于市场发展的深化和各种制度建设的领先,因此理应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充当排头兵和先锋队。正是基于这一看法,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自己的研究队伍,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与和谐进行考察,从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及其福利变化等三个方面揭示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验特色。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三角地区已经在国际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水平和程度上有了迅速的提高。但是其市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由此必然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摩擦。
长三角地区率先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格局,是一个伟大的、标志性的、具有示范价值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在长三角地区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含义是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利益均衡的关键是形成利益协调机制。为此需要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型、政府分配和再分配政策的调整以及构筑市场中的利益均衡机制三方面作为保障。基于这一看法,本书针对长三角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具有典型实践意义和理论分析价值的有关冲突与和谐的案例,主要从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及其福利变化等三个方面,揭示了长三角的发展经验,发展教训和发展特色。
本书没有拘泥于通常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完备性,而是侧重于考察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特殊的现象和发展方式,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证检验,得出可供政策咨询的结论。
本书可以供研究现代经济发展、区域经济运行以及对长三角地区发展问题有兴趣的研究单位、政府部门、产业界有关人员参考,也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如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如何进行经济学案例研究的范本。
第一章 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构国家价值链:长三角产业升级的冲突与和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GVC、NVC条件下产业升级的机制比较
第三节 从被“俘获”的GVC中突围:构建NVC的战略意义
第四节 长三角制造企业构建NVC的载体模式与升级方式
第五节 为什么长三角制造企业缺少构建NVC的动因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二章 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二元经济的演化
第三章 转型经济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演化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发展模式趋同:基于苏南和温州的分析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竞争
第六章 长三角产业结构:同构还是投资趋同?
第七章 为出口而进口:非对称战略背景、内在机制和外在冲突
第八章 FDI对内资企业的后向溢出效应研究
第九章 外资主导型增长模式与收入分配
第十章 内生创新努力、本土技术溢出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第十一章 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技工荒”
第十二章 长三角经济增长中的土地利用
第十三章 转型金融体制下的区域经济增长
第十四章 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依赖及省际比较
第十五章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对长三角地区劳资收入分配影响的博弈分析
第十六章 长三角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第十七章 基于房价收人关系的城市居民住房满意度分析
第十八章 公立医院产权改革与市场化中的冲突与和谐
第十九章 长三角地区文化市场一体化研究
第二十章 太湖蓝藻污染与金融政策的有效性
第二十一章 长三角农村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