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旅游资源丰富,既有秀丽的山海风光,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更有风格迥异的多国建筑以及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2008年,青岛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469.58万人,旅游业总收入420.28亿元,相当于全市CDP的9.5%。
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青岛的旅游业不仅是青岛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青岛的旅游服务体系也内容全面、功能完善,截至2008年年底,全市共有352家旅行社,其中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有16家;星级饭店160家,星级酒店客房床位总数达4万张,住宿设施最高日接待能力达到20万人。A级景区数量47家,其中4A级10家。特别是承借奥运契机,万豪、雅高、洲际等国际酒店品牌纷纷进驻青岛。继海尔洲际酒店奥运前启用后,青钢凯宾斯基、远洋万豪、海景国际、温泉王朝等高星级酒店也在紧张建设中,在崂山小麦岛还将由迪拜世界公司投资建立超豪华的海底酒店。
青岛的旅游交通服务便捷畅通,迄今为止,青岛市已建成济青、胶州湾、西流、夏双、潍莱、同三、青银、206国道、前湾港疏港等多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总里程占全国的1/60,占山东省的1/6。目前,青岛市高速公路数量、长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占比重等指标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一,并已初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航空运输方面,截至2008年年底,青岛国际机场共开通航线94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12条,且全年的旅客吞吐量已高达820.04万人次。
虽然不敢说走遍全国数山东最美,但可以自豪地说青岛的风景绝对具有特殊的美。因为青岛的美不仅美在青岛的城,而且美在青岛的山,更美在青岛的海。在青岛这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里,“山、海、城、文、商”犹如五彩画笔,描绘出一个人间仙境。
青岛有海上第一名山——崂山。凭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崂山风景区里“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的奇景随处可见,兼具山、海、林、泉、瀑之胜,海光山色相融相映,云蒸霞蔚变幻无穷。“山海奇观、道家文化”享誉世界。除此之外,青岛作为一座山城,市区还遍布有大小各异独具特色的十余座山头公园,举目信号山,可观“红楼暮霞”;徜徉小鱼山,可览“鱼山海月”;栖身太平山,可闻“太平天音”……
青岛三面环海,730公里长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岬湾相问,众多的海湾、海岛、沙滩以及港口等海洋旅游资源为青岛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优越条件。青岛前海海滨风景区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滨旅游观光带,栈桥、“小青岛”、海军博物馆、鲁迅公园、水族馆、海底世界、第一海水浴场、五四广场、极地海洋世界、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等著名景区景点均荟萃于此。全长约36.9公里的滨海步行道则将前海海岸线各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串联在一起。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浮山湾大型综合海上运动中心将被打造成集国际邮轮母港和海上比赛、运动、娱乐、观光、海滨度假等于一身的海上旅游胜地。另外,青岛市区及周边的田横岛、竹岔岛、灵山岛、红岛、凤凰岛、琅王牙台等沿海岛屿也相继建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度假区,为青岛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青岛西部老市区红瓦绿树,青山环绕,古典建筑、名人故居数不胜数。八大关风景区里遍布着风格迥异的24国建筑,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每一座建筑,都诉说着一段历史,演绎着一出故事,展现着东西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东部新市区,浮山湾畔迅速崛起的高层建筑群、横贯东西的香港路和长达12.8公里的东海路中华文明雕塑长廊,勾画出现代海滨都市的壮美。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说过:“从海上看青岛是最美的。”因为从海上看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辉映出青岛独特的城市风貌,赤礁、细浪、彩帆、金沙,构成青岛亮丽的海滨风景;具有典型欧式风格的多国建筑,形成了青岛“海上都市、欧亚风情”的浪漫格调。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古迹众多。既有中国古老文化的历史遗存,又有近现代海洋文化的积淀。有天柱山摩崖石刻、即墨古城、齐长城遗址、德国侵占时期的总督府和提督楼、八大关建筑群、青岛德国建筑群、山东红十字会青岛分会旧址、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胶州三里河遗址、平度东岳石遗址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主教堂及康有为墓等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团岛炮台旧址等10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的青岛是骚人墨客会聚之地,很多历史文化名人都曾来青岛游览和居住,一些名人住所至今保存完好。
青岛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拥有众多全国知名品牌企业。以此为契机的工业旅游、节庆会展旅游等形式也是丰富多彩。如海尔工业园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游客朋友的目光,青岛啤酒节更是以每年独具魅力的优势赢得国内外宾朋的青睐。“青岛啤酒美,美在崂山水”,青岛啤酒甘泉醇酿,享誉世界。除此之外,青岛还有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时装周、青岛金沙滩文化旅游节、海之情旅游节、红岛蛤蜊节和青岛赏花会等有特色的大型节会,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节庆会展等商务旅游已成为青岛旅游的重要形式。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