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前十年,人类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美国的发展问题。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后,人们又开始讨论星条旗是否在摇摇欲坠?
通过本书的分析,人们会发现,美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一度裹足不前,不敢说美利坚已经衰落,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正在走向衰退,美丽的星条旗开始摇摆。
就当前而言,我们有必要对“美国”这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进行重新审视,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更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夕阳下的星条旗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汤余 |
出版社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前十年,人类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美国的发展问题。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后,人们又开始讨论星条旗是否在摇摇欲坠? 通过本书的分析,人们会发现,美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一度裹足不前,不敢说美利坚已经衰落,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正在走向衰退,美丽的星条旗开始摇摆。 就当前而言,我们有必要对“美国”这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进行重新审视,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更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 内容推荐 当今的美国,还能再当全球经济的老大吗?群雄崛起,新生大国挟势而来。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还是中国?谁将捧获领跑世界的接力棒?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整体衰退在21世纪头一年就开始了,加上布什总统偏激的主张,使得美国表面化的光华再也不能掩盖实质上的病变。而未来美国要如何应对世界,如何痛定思痛地转变各种发展路径,这都是决定美国命运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一片欢呼声中,众人都意识到,美国的繁荣似一夜春梦。只能成为过去的记忆。在迎接新世纪的门槛上,人类的潜意识中就有一种概念——建造人文社会。这与中国的“和谐社会”是惊人的相近,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是人文发展的高峰。以文化为底蕴,以经济为载体,人类的文明必将走向另一个高潮。 目录 前言:寒风拂过星条旗 第一章 美国印象 1.美国ABC 2.美国式经济发展模式 3.扰乱美国心理的两次世界大战 4.敞开怀抱的美国胸襟 5.美国国家形象 6.中国人眼中的美国 第二章 美国危机感的产生 1.多极世界经济共融 2.“欧盟”的苏醒挑战美国经济 3.克林顿对东方招手 4.大灾之前的喘息声 5.“9.11事件”——美国人抹不去的伤痕 6.沉默思考低调应对世界 第三章 “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的烧心病 1.谁是危机的制造者 2.华尔街游戏规则——《梧桐树协议》 3.“次贷危机”到“经济系统黑洞” 4.黑色的2008年9月15日 5.多米诺骨牌效应 6.格林斯潘忏悔了 第四章 “西方不亮东方亮 1.印度经济的逆势增长 2.“中国龙”抬头了 3.“多点头,少摇头”的责任心 4.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经济 第五章 沉重的话题——美国衰落 1.历史坐标上的美国经济 2.“贸易保护主义”在颤抖 3.经济创伤上洒了盐 4.美国人不愿意面对的“败局” 5.世界名人说“美国颓势” 6.美国经济——一个让人伤心的感叹号 第六章 后克林顿时代的美国势力 1.布什总统的激进政策 2.“美国狂”的最后几年 3.世界经济与反恐 4.伊拉克战争的输家 5.经济之外的快乐——北约扩张 第七章 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政治转变 1.奥巴马——“我有一个美国梦” 2.另一种美国民主精神 3.“鹰”落西山“鸽”变革 4.面对金融危机的“奥巴马政府” 5.大调整——美国分身之术 第八章 当前美国地位的新挑战 1.经济模式威胁美国成长 2.自由美国缺乏责任心 3.美元霸权空前危险 4.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5.金融中心区会转移 第九章 一去不复返的独霸形势 1.华尔街金融游戏规则“失灵” 2.经济格局更新——“美国势力”大江东去 3.质疑美国式资本主义 4.度过危机之后美国需要反思 5.“危机”让美国霸权萎靡不振 第十章 还原一个夕阳下的美利坚 1.面对现实继往开来 2.寂寞在唱歌,感叹美国人 3.美国的春风在经济寒冬中凝固 4.“后美国时代”美国尴尬处之 5.一个走向衰退的美利坚 第十一章 让中国多说话 1.太平洋彼岸吹来的暖流 2.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3.中国是负责任的世界大国 4.解读中国对世界经济未来的影响 5.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6.中国热潮世界开花 第十二章 沐浴朝阳的21世纪 1.文化与经济——21世纪强国法则 2.新兴势力主导“人性化经济” 3.“放纵经济”是美国失势的源头 4.中国——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 5.红色与白色之间的差别 后记:是衰退,还是衰落? 试读章节 1.美国ABC 英语中的“America”一词有两种解释:“亚美利加”和“美利坚”。前者指全美洲,后者指美国。 15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地中海沿岸,截断了从欧洲到印度和中国(欧洲人称为“东方”)的陆路交通,欧洲再也买不到印度和中国的香料和丝绸等货物。 为了开辟新航路,1492年秋,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之命,从欧洲向西开始了艰难的航行,当他跨过浩瀚的大西洋后,发现了巴哈马群岛、海地岛和古巴岛。哥伦布看到岛上的居民用鼻孔吸着卷烟,满身披挂着金银首饰,和他曾读过的《马可·波罗游记》描写的中国人完全不同之后,才明白自己弄错了。接着,他又犯了一个大错误:断定这里是印度。于是,就把自己所发现的群岛称作“印度群岛”,把生活在当地的土著居民称作“印度人”。后人为了把这个地区和印度加以区别,就把哥伦布发现的岛屿改称“西印度群岛”。中国人把这个地区的“印度人”译成“印第安人”,以便和真正的印度人区别开。 1499年,一名葡萄牙人率船从海上到印度去,途中在南美洲的巴西登陆。船上有位名叫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商人回到欧洲后,把航行的见闻写成一篇夸张而有趣的文章,并且还画了地图。他第一次指出,哥伦布发现的这块陆地并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这篇文章发表后,在欧洲引起很大轰动。地理学家们决定用这个意大利商人的名字来命名这块新大陆,即叫做“亚美利加”,意思是“亚美利加·维斯普奇发现的土地”(亚美利加是亚美利哥的拉丁语读音)。由于这一名称悦耳、好记,立即为大家所接受。 开始,人们用亚美利加称呼新大陆的东南岸地区,后来泛指整个美洲大陆。 当“亚美利加”这个天使般纯洁的美名在北美大地上传播的时候,新英格兰殖民地上的有识之士们都在赞叹:“如果上帝给美洲带来了什么好东西,那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便是称美洲为‘亚美利加’了。” 美洲的发现是一个偶然,但去美洲的移民却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这中间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地理学家理查德·黑克罗特对于移民去美洲的宣传。作为基督徒,他虔诚地相信,感化印第安人是他移民的真正目的,可是,这难以说服人们。在16、17世纪,实际的物质利益比抽象的宗教理由更有感召力。他说,移民去美洲,可以为英国产品提供新的市场,为造船业提供木材,为王室提供税收,为失业者提供职业。这说服了大胆的英国人走上了冒险之路。 在一批又一批的移民中,有一些是虔诚的分离派清教徒。他们移民美洲,的确处于宗教动机。由于同英国皇室存在宗教分歧,他们希望在遥远的美洲建立不受皇室控制的“上帝之城”,严格执行其宗教信仰。在他们看来,他们的目标是在美洲建立未来世界的样板,为世界特别是欧洲作出榜样。 这些清教徒移民中,1620年的“五月花号”移民影响最大。五月花号载重约180吨,长27米。1620年9月23日,移民们在牧师布莱斯特率领下乘五月花号前往北美。全船乘客102名,其中,分离派教徒35名,其余为工匠、渔民、贫苦农民及14名契约奴。11月21日,这些人到达科德角(今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敦),于圣诞节后第一天在普利茅斯地方上岸。在登陆前,即11月21日由分离派领袖在船舱内主持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五月花号公约》,有41名自由的成年男子在上面签字。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我们这些签署人是蒙上帝保佑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和爱尔兰的国王——信仰和教会的捍卫者詹姆斯国王陛下的忠顺臣民。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凡是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合适、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制度,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在此之后的数百年,当世界各国的人们读到这一段文字时,总是心潮澎湃。此公约奠定了新诸州自治政府的基础。 那些参加签约的人组成了普利茅斯殖民地的自治体,这个自治体具有选举官员、通过法律和吸收新的投票委员的权利。 早期移民中,英国移民占了大部分,但并不是唯一的。西班牙和法国的移民也纷纷到达北美,在北美占领了一些殖民地。被占土地界限不清和此消彼长的征服引起了竞争,战争是竞争和解决竞争的手段。战争在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之间展开。最后,到18世纪中叶,英国成了北美洲的霸主。1732年,英国殖民者在北美东部建立了13块殖民地。对此,亚当·斯密曾说:“英国为它那些不安分守己的臣民,在遥远的地方买下了一大片土地。” 就像它的名称一样,北美是一块安详、宁静的土地,它的热情使得世界仰视它。当英国殖民者刚刚来到北美的时候,他们就惊呼:“这里不但有无尽的财富,更是天使都向往的生活福地。” 到18世纪上半叶,美洲还是在欧洲列强的掌控中生存。18世纪中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的扩张,使移民们萌生独立的念头。 他们被列强殖民一百多年之后,再也不能忍受了。他们意识到政治权利的重要性,以华盛顿为首的北美自由战争打响了,它最终让英国殖民者狼狈离去。 1774年,来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召开第一次大陆会议,希望能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并接受处分。 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响起,华盛顿的军队与英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775年5月,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在人类事务发展的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同另一个民族的联系,并按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旨意,以独立平等的身份立于世界列国之林时,出于对人类舆论的尊重,必须把驱使他们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 P2-4 序言 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前十年,人类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美国的发展问题。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后,人们又开始讨论星条旗是否在摇摇欲坠?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每当美国外交受挫或国内经济出现问题,总会招来有关美国衰落的一场大辩论。人们对这个话题的浓厚兴趣凸显了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无论其兴衰与否,都牵动着国际社会的每一根神经。人们总是乐于寻找美国衰落的蛛丝马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号召力下降了,美国式民主吸引力下降了,美国引以为豪的“软实力”下降了;甚至有人说,美国正在被边缘化,世界正朝着美国霸权之后的时代走去,星条旗将逐渐湮没在沉沉的黑暗中。 通过本书的分析,人们会发现,美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一度裹足不前,不敢说美利坚已经衰落,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正在走向衰退,美丽的星条旗开始摇摆。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帝国,20世纪GDP一直占全球总量的1/4左右,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更是无与伦比。 “9·11”暴露了美国的脆弱性。尽管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却无法有效阻止“不对称战争”危及自身安全。特别是,美国摇身由“受害者”变成“侵略者”,发动多场“反恐战争”,打压中俄战略空间——依赖军事手段维护自身安全是帝国衰落的征兆,表明帝国的风险正在增加而可资利用的化解手段却在减少。结果,美国身陷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严重损耗了自己的实力。 从罗马帝国、中华帝国、法兰西帝国、大英帝国以及苏联到现在的美国,大国的兴起或衰落主要取决于其相对的经济实力。 当新世纪的金融危机飓风猛烈地吹来时,星条旗摇摇欲坠,世界面临两条道路,一条是走上“美国领导”的整体衰退,另一条路就是进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大调整,重新塑造一个与当前经济系统不同的新模式。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表明美国已不再是“救世主”,而是成为各国躲避不及的“危险源”。中印等大国的经济虽然也受到很大冲击,但大体良好,且上升态势依旧。经济实力的绝对下降和相对下降,必然会加速星条旗的摇摆。 诚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所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彻底粉碎了人们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信仰。虽然以美国为主导的时代并没有彻底终结,但美国的信誉和权威已经大不如前。”美国模式不再被奉为金科玉律,星条旗的光彩不再那么夺目。 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认为“大国兴衰”和“霸权更替”是人类历史的一条基本规律,并预言衰落同样是美国无法逃避的历史宿命。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兴衰史》一书中曾指出,穷奢极欲和道德堕落是罗马帝国衰亡的重要原因。今天的美国已经成为“罗马帝国第二”,或者说,道德堕落已经成为美国衰落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星条旗的衰落由来已久。冷战结束既是美国霸权达到顶峰的标志,也是美国霸权走向衰落的起点。 美国似乎已意识到了自己正在走下坡路。2008年底,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的《全球趋势2025》认为:未来20年内,尽管美国可能依然是唯一超级大国,但美国的相对实力势必江河日下;世界将出现多个权力中心,局势会因此变得更加不稳定,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大增。 G20、“G2”、“金砖四国”等提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美国衰落和世界格局重组的生动反映。当然,美国人不会坦然接受衰退这一事实,只会想方设法阻止它的到来。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美国似乎是收缩性战略(伊拉克撤军)和扩张性战略(增兵阿富汗)并举,“单边主义”倾向有所收敛,运用“巧实力”成为优先的选项。然而,这些做法能有效阻止美国的衰落,让星条旗重新焕发出神采吗?我们拭目以待! 夕阳逐渐西沉,天边飘过一抹浓云,笼罩在美利坚的上空,夜色下的星条旗正在寒风中发出瑟瑟的声响。 后记 是衰退,还是衰落? 今日世界舞台,风云变幻,各种力量正在进行空前的分化、改组和整合。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经济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和调整都会牵动全世界的神经,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本书试图以冷静而客观的目光描述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美国的状况,然而,由于对象复杂多变,而且是近期发生的状况,其自身又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的巨大关口,使得我们的努力显得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二战”之后冲上全球力量顶峰的时候起,人们就在不停地谈论美国的衰落。甚至在“冷战”之后空前乐观的年代,美国曾有作家还写道:“毫无疑问,多极化不久将到来。也许大约一代人时间后,就会有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而世界在结构上将类似于‘一战’前的时代。”这一幕至今还没有出现。我们看到了美国衰落的种种征象,但它们并没有为我们勾勒一幕明白无误的现实。 那些关于美国即将迅速衰落的传言,实在不合情理。美国影响遍及全球,它仍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拥有巨大的政治与文化影响力。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美国在教育、科技和创新方面仍然是领先。由于美国在这三个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国家,因此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每年的专利申请数、用于新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风险投资数继续居世界之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出口国。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占世界的40%左右。美国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灵活反应能力。美国文化和社会有吸引力。美国仍然是外国留学生最热衷去求学的目的国,美国仍然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美国有一套成熟的贸易制度、投资制度、金融制度和税收制度,还有健全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而且美国的经济政策透明,可预见性强。美国政治稳定。200多年来,无论是在内战时期还是与外国作战时期,美国的选举从未因此受到干扰,因此美国的政权总是能够平稳地从一位总统移交给另一位总统。此外,美国人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会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说法,有点耸人听闻。资本主义的内核并没有动摇,而它更有可能沿袭一百多年以来的经历,在危机的磨砺之下增强自身的生命力。所以,就美国的综合实力而言,美国并没有衰落!的确,冷战结束后,世上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与美国匹敌。今天美国仍继续提供日本、德国、韩国等经济大国军事安全保障;俄国、中国虽然正在崛起,但现阶段仍必须在许多议题上与美国协作,多数世人对美国有着相当的期待。 美国是未来世界的最强者,但不是唯一的强者;美国的国际事务最有影响力的发言人,但不是唯一的发言人;美国的经济模式是能推动经济发展的,但不是唯一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这就是我们试图表达的事实。 美国走到了自己的历史巅峰,“光荣与梦想”背后隐藏的失落与不安时时扯动着美国人紧张的神经,迫使它急切地要不停地创造和创新。美国已经走到了盛衰交替的关口。美国只是暂时衰退,还是就此走向衰落?是迅速衰退,还是一落千丈?星条旗能否重新散发出夺目的光彩?美国人民在期待!中国人民也在期待!世界人民也在期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要想恢复昔日的荣光,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向东方学习,广泛吸收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重振经济! “控制意味着毁灭,融合意味着繁荣”——若不然,星条旗将不复往日的光华。美国走向何方与美国政府的决策有着极大的关系,美国如果一味地实行短视的政策,不能寻回建国初期的道德、理想与奉献精神,这个国家也就必然走向衰落。 美国或许不可能摆脱大国兴衰交替的铁律,但我们还要记得有另一条铁律: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将自身兴起的期望,完全寄托于别国的衰落之上。 亚洲崛起,特别是中国横空出世,标志着人类走向大文明新阶段。博鳌论坛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说,“美国经济速度减缓,正是亚洲的好时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